登陆注册
8352900000025

第25章 俞 平 伯 (1)

俞平伯先生原名铭衡,上大学时候就以字行。他是学界文界的大名人,主要不是因为有学能文,是因为很早就亲近宝、黛,写《红楼梦辨》(解放后修订版名《红楼梦研究》),有自己的所见,50年代初因此受到批判。那虽然也是宣扬百花齐放时期,可是俞先生这一花,瓣状蕊香都不入时,所以理应指明丑恶,赶到百花园之外。但俞先生于谨受教之外,也不是没有获得。获得来自人的另一种天赋,曰“逐臭”,于是对于已判定为丑恶的,反而有更多的赏玩的兴趣。总之,原来只在学界文界知名的俞先生,由于受到批判,成为家喻户晓了。

以上说的是后话,谈俞先生,宜于由前话说起。依史书惯例,先说出身。至晚要由他的曾祖父俞曲园(名樾)说起。德清俞曲园,清朝晚期的大学者,不只写过《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一类书,还写过《春在堂随笔》《右台仙馆笔记》一类书;此外还有破格的,是修润过小说《三侠五义》。科名方面也有可说的,中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十九名进士,仍可算做常事,不平常的是考场作诗,有“花落春仍在”之句,寓吉祥之意,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一时传为美谈。由科名往下说,他的父亲俞阶青(名陛云)后来居上,中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科一甲第三名进士,即所谓探花。这位先生还精于诗词,有《诗境浅说》《乐静词》传世。这样略翻家谱,我们就可以知道,俞先生是书香世家出身,有学能文,是源远所以流长。

俞先生生于光绪己亥(二十五年,公元1899),推想幼年也是三百千,进而四书五经。到志于学的时候,秀才、举人、进士的阶梯早已撤销,也就不能不维新,于是入了洋学堂的北京大学。读国文系,当时名为文本科国文学门,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也就是“五四”那一年)毕业。毕业之后回南,曾在上海大学任教,与我关系不大,以下说与我有关的。

我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念国文系。任课的有几位比较年轻的教师,俞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记得他的本职是在清华大学,到北大兼课,讲诗词。词当然是旧的,因为没有新的。诗有新的,其时北大的许多人,如周作人、刘半农等,都写新诗,俞先生也写,而且印过名为《冬夜》(其后还印过《西还》,我没见过)的新诗集,可是他讲旧的,有一次还说,写新诗,摸索了很久,觉得此路难通,所以改为写旧诗。我的体会,他所谓难通,不是指内容的意境,是指形式的格调。这且不管,只说他讲课。第一次上课,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觉得与闻名之名不相称。由名推想,应该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可是外貌不是。

身材不高,头方而大,眼圆睁而很近视,举止表情不能圆通,衣着松散,没有笔挺气。但课确是讲得好,不是字典式的释义,是说他的体会,所以能够深入,幽思连翩,见人之所未见。我惭愧,健忘,诗、词,听了一年或两年,现在只记得解李清照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一点点,是:“真好,真好!至于究竟应该怎么讲,说不清楚。”(《杂拌儿之二·诗的神秘》一文也曾这样讲)他的话使我体会到,诗境,至少是有些,只能心心相印,不可像现在有些人那样,用冗长而不关痛痒的话赏析。俞先生的诸如此类的讲法还使我领悟,讲诗词,或扩大到一切文体,甚至一切人为事物,都要自己也曾往里钻,尝过甘苦,教别人才不至隔靴搔痒。俞先生诗词讲得好,能够发人深省,就因为他会作,而且作得很好。

接着说听他讲课的另一件事,是有一次,入话之前,他提起研究《红楼梦》的事。他说他正在研究《红楼梦》,如果有人也有兴趣,可以去找他,共同进行。据我所知,好像没有同学为此事去找他。我呢,现在回想,是受了《汉书·艺文志》“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的影响,对清朝的小说人物,不像对周秦的实有人物,兴趣那样大,所以也没有去找他。这有所失也有所得,所失是不能置身于红学家之林,也捞点荣誉,所得是俞先生因此受到批判的时候,我可以袖手旁观。

转而说课堂下的关系,那就多了。荦荦大者是读他的著作。点检书柜中的秦火之余,不算解放后的,还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燕知草》《燕郊集》《读诗札记》《读词偶得》。前四种是零篇文章的集印,内容包括多方面。都算在一起,戴上旧时代的眼镜看,上,是直到治经兼考证;中,是阐释诗词;下,是直到写抒情小文兼谈宝、黛。确是杂,或说博,可是都深入,说得上能成一家之言。

就较早的阶段看,他是五四后的著名散文家,记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还入了课本。散文的远源是明公安、竟陵以来的所谓小品,近源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他尊苦雨斋为师,可是散文的风格与苦雨斋不同。苦雨斋平实冲淡,他曲折跳动,像是有意求奇求文。这一半是来于有才,一半是来于使才,如下面这段文章就表现得很清楚:

札记本无序,亦不应有,今有序何?盖欲致谢于南无君耳。以何因由欲谢南无邪?请看序,以下是。但勿看尤妙,故见上。

……

凡非绅士式,即不得体,我原说不要序的呢。我只“南无”着手谢这南无,因为他居然能够使我以后不必再做这些梦了。(《读诗札记》自序)

体属于白话,可是“作”的味道很重,“说”的味道不多。

与语体散文相比,我更喜欢他的文言作品。举三种为例。

一是连珠:

盖闻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千里之行,起于足下。是以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

盖闻富则治易,贫则治难。是以凶年饥岁,下民无畏死之心。饱食暖衣,君子有怀刑之惧。

……

盖闻思无不周,虽远必察。情有独钟,虽近犹迷。是以高山景行,人怀仰止之心。金阙银宫,或作溯洄之梦。

盖闻游子忘归,觉九天之尚隘。劳人返本,知寸心之已宽。是以单枕闲凭,有如此夜。千秋长想,不似当年。(《燕郊集·演连珠》)

二是诗:

纵有西山旧日青,也无车马去江亭(即陶然亭)。残阳不起凤城睡,冷苇萧骚风里听。(据抄件)

足不窥园易,迷方即是家。耳沉多慢客,眼暗误涂鸦。欹枕眠难稳,扶墙步每斜。童心犹十九,周甲过年华。(《丙辰病中作》,据手迹)

三是词:

莫把归迟诉断鸿,故园即在小桥东。暮天回合已重重。疲马生尘寒日里,乌篷扳橹月明中。又拚残岁付春风。(《燕郊集·词课示例·浣溪沙八首和梦窗韵》,选其一)

匆匆梳裹匆匆洗,回廊半霎回眸里。灯火画堂云,隔帘芳酒温。?沉冥西去月,不见花飞雪。风露湿闲阶,知谁寻燕钗。

(同上《菩萨蛮》)

单这些,用古就真不愧于古,而且意境幽远,没有高才实学是办不到的。

同类推荐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本书是一本人文纪实作品,记录了不同人群的乡愁。有异乡求学的学生,外出打工的青年,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漂泊在他乡的艺人。他们对梦想的执着,对故乡的怀念,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生活的态度,都让我们对生活和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本让我们读懂乡愁,热爱生活的作品。
  • 叶圣陶散文

    叶圣陶散文

    《叶圣陶散文》精选语文大师叶圣陶创作的散文作品,在江南写意、世相描摹、故人旧事中,收录《没有秋虫的地方》《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做了父亲》等文章。叶圣陶是一位资深文艺批评家、鉴赏家。早在五四时期就写下许多卓有见地的新文学评论。三十年代他和挚友朱自清、俞平伯共创解诗学。朱、俞分别侧重于对白话新诗和古典诗词作本体上的解析。而叶则根据美学原理,开风气之先,对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率先提出了多元化的的审判断和价值判断,对现代小说、散文、诗歌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微观上的透视剖析,对中国现代文学诗文小说的鉴美学,作出独特的贡献。除此之外,作为新文学史上的写实派大家,叶圣陶力主文学反映人生,描写平民百姓“血与泪”的生活。他特别擅长表现妇女、儿童、小市民的人生。他的作品显示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爱、美、光明。
  • 行走新安江·徽之味

    行走新安江·徽之味

    本书是一部徽州游记,以作者行走于新安江畔历程为线索,记录了真实的徽州,尤其收录了近200幅徽州1949年以前的珍贵老照片,当时的情与景、人与事,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是一本极具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好书。
  • 枕边小品:花季雨季全集·心语卷

    枕边小品:花季雨季全集·心语卷

    花季雨季,是生命真正的开始,我们要学会勇敢地争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阳光和雨露,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虽然有的花在镁光灯下灿烂夺目,有的在荒野迎风飘扬,有的在路旁奋力绽放,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我们都在沐浴阳光,经历风雨,都值得珍藏和回忆,本书既是对青春的铭记也是对青春的致敬。
  • 我的富士康日记

    我的富士康日记

    又是一年的年末,我闲下来,整理一下尘封书柜的日记,发现当年的一段富士康工作经历,回忆进厂的前因后果,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我的日记上,演了一遍电影。年轻轻的生命,活生生地装进罐头瓶,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没有物质的基础,找不到感情的寄托。每个人的努力,每一声的呼救,都在时时提醒着我,不要忘记他们。我想把那段日记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今天还奋斗在各个工厂里的朋友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只是文中人物,不可对号入座。
热门推荐
  • 夜笙落雪忆夙晨

    夜笙落雪忆夙晨

    相传上古时期天魔本是一家,由于皇位争战,天的胜利,魔最终被贬入忘川,天界从此与魔界冲突不断。有一种说法在天魔两界广为流传说300万年以后魔界将会诞生一含毁界丹女君。传说毁界丹一旦释放可以摧毁整个天界。而这位女君则是魔界的小公主。于是天界一直在秘密寻找。魔界的女主为保小公主,封印了她的灵气。这位小公主就是夙翎,后遇见墨煜笙,雪洛熙...一场表面风和日丽其实暗流涌动的腥风血雨你是谁?这个你无需知晓,从此你就跟着我洛熙,你看着雪灵好可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天界一定要和魔界挣得你死我活才满意吗?生而为魔,错了吗!天界有些人也没有比魔好到那去…血雨点点,滴在白雪上,融化逝去…
  • 倾世之诺:忠犬先生难抛弃

    倾世之诺:忠犬先生难抛弃

    你把狗狗还给我,我们两清了!什么?还要多送一只?保准比我家狗狗漂亮?好呀,白送的东西谁不要,拿来吧!本姑娘收下了。得知结果,风世倾哭丧着脸:天呐,我招惹谁了,为什么这只“狗狗”是这样啊!为了报复,第一天,北辰诺敲开了风世倾的家门,风世倾家的狗狗一脸高傲的看着他,嘴上叼着一张纸:拒客!第二天,北辰诺淡定敲开风世倾家的门,狗狗直接扑了上来。北辰诺无奈:小倾,最好别让我抓到你。风世倾(鬼脸):你谁啊?人前,他是神秘帝国冷漠总裁,传说不近女色,身边清一色男仆。风世倾低头看着北辰诺,默:这只忠犬先生是谁!风世倾:单纯无颜色,不知怎会看上我。(无奈)北辰诺:我只会是你的忠犬先生!
  • 女总裁的最强保镖

    女总裁的最强保镖

    特种兵归来,无敌存在,千万读者追更的绝世好书啊
  • 王者的荣耀:拖雷家族(上下册)

    王者的荣耀:拖雷家族(上下册)

    本书以拖雷家族为线索,讲述了蒙古帝国的汗位更替、王朝西征和元朝建立的历史。上册的故事从成吉思汗的立储问题开始写起。随着成吉思汗对蒙古传统的“幼子守灶”制度的摒弃,拖雷和他的子孙被排除在汗位继承人之外。可拖雷却有成王之功,终因功高盖主,被汗王毒杀。拖雷的子孙,在汗王的虎视眈眈下成长、壮大,向着汗位一步步逼近……下册的故事从蒙哥继位开始。蒙哥的猜忌和忽必烈的骁勇善战,一度让兄弟二人关系紧张。但忽必烈的隐忍退让和蒙哥的猝然离世,让历史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忽必烈的时代。忽必烈在汗位争夺中的胜利,使他有了征服南宋、建立元朝的资本。他是战马上的英雄,却不是治世的明君。无论是财务政策还是民生、军事,他建立的元朝在强盛祥和的外表下,都涌动着衰败的暗流……
  • 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这是一部古生物的异志。它以“醒来”的化石为依据,向人们阐述着一段中生代的水下传奇。中生代的陆地上,逡巡的恐龙是绝对的霸主,天空则大半由翼龙主宰着,在广阔的海洋中,虽然有形形色色的鱼类畅游其间,但中生代的海生爬行动物才是海洋中真正的主宰者,它们就是海龙类的精灵们:有着“水下暴龙”之称的沧龙、眼如探照灯的大眼鱼龙、有着超长脖子的薄片龙、嘴如宝剑的神剑鱼龙、牙齿犬牙交错的滑齿龙、身着“露脐装”和“小热裤”的豆齿龙……
  • 含光映月

    含光映月

    孤家寡人的特种大队女队长虞美人在一次爆炸中穿越到了古代大梁王朝,不但父母双全,还有两个妹哥哥宠爱着,活得潇洒恣意,明艳耀人。然而,大梁国一次惨败的战争,揭开了阴谋的序幕。一夜之间失去一切的虞美人,并没有如世人预料般折损了傲骨,反而开始展露锋芒。她选择了最没有希望继位的皇子,在帝位争夺中拨云弄雨,誓要让这个纨绔无能的皇子继位,以此报复野心勃勃、狠辣残暴的皇帝。只是这皇子怎么有点问题?他不是风流花心、蠢笨冲动吗?怎么突然成了惊才绝艳的含光公子,更惊悚的是他竟然是她师兄?腹黑狡诈的师兄十八般武艺尽出,终于心满意足的把美人刁回了自己的狼窝,开始了两个人的幸福生活。这是一篇男强女强的双强文,男女主双处,男主腹黑狡诈,女主机智聪慧,两人势均力敌,从针锋相对到联手合作,再到恩爱缠绵,阴谋、武力、爱情、谋略错综纠缠,过程跌宕起伏,幽默风趣。
  • 招魂之地

    招魂之地

    三国之魂于现世再现,为所愿而战,为所欲厮杀,为己奋力争取那往昔缺憾的转圜,无休,无止……
  • 灵魂倾潮之铩羽

    灵魂倾潮之铩羽

    灵魂倾潮·一切都是铩羽。铩羽被任命为灵魂审判者和他的朋友。妻子一起捉拿大陆的罪人艾炣。捉拿过程中铩羽发现真正的“罪人”不是罪人。
  • 道悟乾坤

    道悟乾坤

    万古洪荒,神秘少年与少女的相遇,浩瀚修真界的一幅幅瑰丽画卷逐渐展现在眼前,这一路有你相伴,修行路上不在孤单。神秘少年的身份渐渐揭晓,从前尘封的记忆也慢慢想起,故人的背叛?为你我负天下人,可为什么偏偏是你?仙亦何求?魔又何为?我心向道,悟尽乾坤……
  • 空港

    空港

    王泳在航空公司航线部工作近五年,斗志磨平,生活尚好。 某天,上司程女王说,副总想将她调去专机部。 新舞台在眼前展开,但后面发生的事,将她打回原形,甚至跌入谷底。 紧接着,她又临时接到跟新人一起赴突尼斯撤侨的命令…… 作者假借王泳的身份描绘了整个航空业的现状,这里有惊心动魄的撤侨故事,也有和其他行业类似的办公室政治、职场歧视、办公室恋情……这个职业,跟别的职业并没有太大不同。但它又是一个踩在“安全”这一底线上、与人命相关的行业。 作者以真实的职业经验为基础,描写出了民航职员专业的工作细节与丰富的生活历程,使小说超越了一般大众所认知的“时装航空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