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7600000034

第34章 爱凑热闹的北京人

说起爱凑热闹,不光是北京人,恐怕全中国人都这样。什么地方打架了,什么地方出车祸了。马上围一大圈人。鲁迅当年讽刺国人这种劣根性时说过,只要有一个人蹲在地下看,不久就会围上一大圈,并且还不断有路过的人加入。人们彼此询问发生了什么事,里三层外三层,人们说法不一。最后才闹明白,不过是有人研究自己的唾沫。

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大概也一样。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把外国人的这份特性也好好显示了一下。不同之外是,外国人毕竟还有个小孩说真话,中国人恐怕连这样的小孩都没有。

不是么,北京老大爷在大街上昏倒,人们都围观看热闹,就没人出手帮一把,结果老大爷就那么死了。

不是么,北京的麦当劳搞免费促销。人们都去抢份儿,差点没把人脑子挤成猪脑子。

如果说中国人全爱凑热闹,那北京人就是格外爱凑热闹。

是不是北京人格外有钱又有闲?

说北京人有钱的多,不假。可北京人没钱的也应该不少。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去抢份数有限,价格只几元钱的麦当劳赠餐呢?

那就只能说北京人有闲功夫有闲心的太多了。

有闲功夫,有闲心,就有条件凑热闹?

前两年,许多北京人发疯似的抢购黄金,什么金条金块的,见不得这东西,一出现便有人往家买,以至那会有报刊报道,说的是“爱上黄金的北京人”,结果金价一跌,亏大发啦。

买黄金求增值的不应该是太穷的人吧?

那能不能说,不管有钱人,无钱人,北京人就乐意凑热闹?

有人说,爱凑热闹表明对新鲜事物热心。这倒也是,不能否认有这个因素。

北京人的热心是一方面,但爱看热闹,盲目地追随、不加选择地行事,也往往弄出一些笑话,甚至形成悲剧。别人喊些什么,自己便跟着喊什么,根本不加选择;如果周围别的人从事一件事情,自己即使不明不白,也要跟着做这件事,这些例子在北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多的,台球热、呼拉圈热、霹雳舞热、下海热,有多少热浪滚滚而来。抢购风中,你的邻居买了什么,马上攀比着去购买,如果有条件,还要超过他,而你的朋友又要效法你,如此循环下去,成为一个恶性链条,有的时候,会弄得人啼笑皆非,跌落眼镜。姜昆所说的那个相声《着急》,买了几大缸酱油者,可堪佐证。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北京人的所具有的这种心态可以从下面的两个角度寻找到解答:一者对于权威的敬畏。因为某些人在自己心目中已经无形中具有了一定的威信,致使自己对于他所倡导的或从事的一些事情,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进而不加选择地按照其要求进行行动,这是一个形成此怪形象的原因;另一者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害怕别人笑自己“无知”、“傻”,人都是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起码是不被别人所轻视,如果有的人在从事一些自己不明白的工作,而那些人又专心致志或很专业的样子,自己虽然有时一窍不通,但也为了自己的颜面,而装得很仔细、很认真。人们之间这种心理的相互制约,就为这种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庸俗”,北京人知道它很庸俗,但始终摆脱不了庸俗,这才是真正可悲、值得深思的地方。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许多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有时便突兀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但人并不是圣人,不可能万事全知,而北京人的那种狭隘的自尊,又强迫自己不知装知,这才是莫大的不幸之处。北京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接受和出现的新事物很多,而北京人那种根深蒂固的劣根性也便暴露无遗,不加选择、不加分析地一拥而上地挤在一起,或从事一件事情,或用同一种评价的眼光对待某事物,如前几年出现的“假”的抢购风,就因为北京人心里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别人做了,自己就觉得有道理,不跟着做,就要吃亏或跟不上形势,而也盲目抢购,致使自己的财产白白地造成损失,这种“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已经造成多么大的危害!

挣北京人的钱容易,就因为北京人爱凑热闹,容易兴起什么“热”。

蒙北京人也容易,什么这个“功”那个“功”,北京的参加者就比外省的多。不仅多,还比别处人虔诚。

爱凑热闹,爱追什么热,弄得北京人连菜都没自己的特色。北京人爱夸耀的烤鸭、涮羊肉,没一样是北京人自己的发明。

烤鸭,起源于山东,旧时北京的饭馆,许多是山东人开的。鲁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京菜,因为那会儿北京人热这个。涮肉,少数民族的习俗,也是被北京人热上的。

北京饭馆没有北京馆,北京人没有自己的菜系,碰上什么就热一阵。这阵“热”过了,再去“热”那阵,前头的“热”自然就冷了,形成忽冷忽热。

“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馔,四季衣裳”……这是老北京的一个流行语,别的不说,这个“吃”字,也是很够瞧的了。在老北京,一个人只要腰里有钱,到处都可以求得一饱,不过有“讲究”与“将就”之分而已。北京以吃名天下,但不似南方世家各有名疱,差不多都讲究吃庄子、吃馆子,家庭小宴至多从素来熟识的大庄馆叫灶上司务到府侍候。因此,老北京的庄馆特别发达。王公府第,阔人宅门,偶尔有些喜寿小事,也在饭庄子举行,而且各家都有一定的去处。

发展至本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饭庄被新开饭馆夺去不少营业,再认吃馆子的虽不少,讲究的人却不似前多,饭庄也就多有倒闭的了。

北京饭馆没有纯粹北京馆,除了一些卖卤煮火烧的饭馆可以勉强称之外,大部分以山东馆为北京馆。

近几年来,由于南方沿海经济迅速发展,南方进京人士增多,一些以潮、汕菜为主的粤菜馆和苏菜馆在北京发展迅猛,大有盖过原来占主要地位的鲁、川菜之势。

开放为北京也引来了外国风味的食品。麦当劳连锁快餐店、肯德基家乡芳香烤鸡店、香港美食城、朝鲜烧烤等不但在京城安家落户,而且每天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另外,一些大旅游饭店的西餐也刺激着北京人的食欲。所有这些都给中国传统饮食业以强烈冲击。饮料市场也是外国货一枝独秀、占尽风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美年达、七喜等占市场消费量的90%以上;雀巢、麦氏则几乎完全占领了咖啡市场;外国卷烟的销售量也扶摇直上,国产高档烟受到极大影响。

爱凑热闹,爱赶什么热,可不就得是这么个结果!

因为爱凑热闹,爱跟风,北京恐怕形不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因为都凑热闹、都跟风去了,没人肯下苦心去钻研点什么。结果就只剩下多少年一贯制的两样产品:果脯和二锅头。

北京没自己的品牌。

北京人不用打造自己的品牌。光凑热闹还凑不完呢,谁还干那个!

外地到北京来做买卖的人,就喜欢北京人的“热”,有顺口溜说:“北京人一热,外地人就乐”,挣傻冒钱的机会又来了。

近些年的这么多热,什么“集邮热”、“古玩热”、股票热、宠物热、购房热,相比起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来,北京人恐怕最热,一热过了头,脑子就发昏,北京人上当的恐怕也比外地人多,人家宰起北京人来恐怕更没商量。

还有前些年的出国热,一些人为了能够出国而不择手段,各种形式、各种方法累出不穷;有的假冒各种各样的名义、关系,以求能够走出国门,当他们拿到签证的时候,心中不是感到即将离开祖国的悲凉,而是某种暗自窃喜,庆幸自己终于能够到另外一个自由世界,而笃定自己一生不再回来,去实现自己所谓的“梦”,出国的热潮于北京是愈演愈烈,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北京人汹涌地涌到各国大使馆,申请签证,这成了北京市民生活中的一个大的话题,在街上、汽车上、地铁里都可以听到类似的谈话,在探讨如何办理签证的妙招,怎样获得成功。以后又有何打算,很有一种如果不想出国,就根本跟不上社会发展、不时髦的意味。一个女孩这么说:“我们大学一个班出国有十几人,如果我出不去,它不让人瞧不起!”这股想对于北京市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正常的工作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家庭为了子女出国而变卖家产,过着紧衣缩食的生活,而只是为了能够显示自己的儿女能在国外上学,获得心理上的一种平衡;各单位年轻的大学生们不安心工作,都在想着如何能够离开中国,致使正常的工作被延误,熟悉工作的人员流失,各单位的工作无法连贯地顺利开展,造成的损失也无法准确统计。

这些爱凑热闹的北京人哪。

其实,凡是这些热闹中,总有人上当、吃亏。可下回什么热闹又来了,这些人还要往上凑,爱凑热闹是他们的天性。

清末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曾比较过中国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性格区别,提到南方人长于思辩而短于实行,北方人长于实行而短于思辨。北京人的不动脑子,凑热闹一窝蜂,是不是证明了这一点?

前边说到过的麦当劳赠餐,北京人挤得不亦乐乎,如果在南方城市,大概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南方城里人一见这场面,会扭头就走,心里还会安慰自己,才几元钱,想吃过会碰上再买。所以,南方人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表现在这些方面。

南方的一些城市,包括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下岗没饭吃的人们买辆残疾人专用车载客跑营运,恐怕北京人就不会凑这个热闹。跑这车失身份,再不济咱也得弄辆“面的”跑跑。

两地人的差异恐怕就在这些细节上显露出来了。

同是凑热闹,南方人凑一回吃了亏,第二回就会很谨慎。同是抢购黄金保值,南方人不会表现得那么“热”,此前的抢购风已让他们上一回当了。但北京人不,即使他家里的几缸酱油没法处理,再来抢购风,他可是还会去凑热闹。

北方是热情派,南方是性冷派。

北京人一凑热闹不打紧,北京的地皮涨得比什么地方都贵。这一下又便宜了有旧房的北京人,仅旧房增值的差额就够他乐一气的了。

但地价高、新开发商品房的售价必然也高,北京的房价居世界级大城市前几名,想买房的北京人又亏了。

爱凑热闹,热热闹闹,北京人就在热闹中成长着。

港台大潮一来,北京人也不甘落后,一时间,北京不少人说话也净是“哇!”“呀!”还有北京小青年学着用粤语唱港台歌。

有风必跟,有热闹必凑,凑时不用脑子想,只要别人都在凑,怎么也得去看一把热闹,这就是北京人里爱凑热闹的一群。

同类推荐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 拾暖:1955—1974农场岁月

    拾暖:1955—1974农场岁月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记述了黑龙江通河镇的一个劳改农场的变迁。作者5岁就到农场生活,一直到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在劳改农场生活了19年。经历了劳改农场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化。在作者成为媒体人后,用全新的视角,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他在农场与领导、武警、老师、同学及犯人的交往及农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既有对社会不良现象的鞭挞,也有一代纯朴、善良的老一辈们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品质的歌颂,唤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思考与反思。
  • 自然,万物最美的姿态

    自然,万物最美的姿态

    本书精选收录了吉尔伯特·怀特、亨利·梭罗、沃尔特·惠特曼、奥尔多·利奥波德等八位自然文学大师清简优美的经典随笔。翻开扉页,八位质朴率性的向导一一现身,带你从波光粼粼的瓦尔登湖,到飞鸟翩翩的沙郡牧场,从仲夏日的加州内华达山,到雷雨夜的大西洋科德角,听松鼠蹿行枝头,看鲑鱼游巡溪底。从喧闹都市回归生灵万物,以日月为友,与天地共饮,用如梦般的难忘旅程,在心底留下一眼宁静恬淡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清泉。
  • 董大中文集·第3卷:鲁迅与林语堂

    董大中文集·第3卷:鲁迅与林语堂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丞相夫人

    穿越之丞相夫人

    在家打字的宅女,意外穿越到异界……而且还成为了堂堂的丞相夫人……与皇帝斗,与朝臣斗,与内宫妃子斗……不是将门之女,也没有穿成倾世王妃,一介宰相的夫人,会在异界捣鼓出一番什么景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精灵王座之耀落星辰

    精灵王座之耀落星辰

    正邪对立,阴阳相生。同上,在小鱼和至尊宝玉融合后,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历史的安排,“正邪对立”的“邪”因为受到至尊宝玉降临的冲击,封印开始松动,这次,小鱼几人对抗的不是什么新人物,而是在神话时代被封印的三大恶龙——混沌龙,古代龙,暗影龙....在屹立大陆之上的天界大陆也派出了两名高手——耀翊云,血魔狼。在几年后,三大恶龙陆续被消灭后,小鱼几人还沉寂在胜利的喜悦中,可谁都没有想到对于这接近一万六千多年的战争,一切,才刚刚开始....
  • 鹿鸣之什

    鹿鸣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之伴

    星之伴

    在一个安静且幽逸的小镇上,生活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她很喜欢星星星星,喜欢它在黑夜中绽放的微光,他还喜欢以为薄荷微光少年,那是一段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暗恋……
  • 起源之生命科技

    起源之生命科技

    从一个星系到宇宙万域,每一次科技的发展都是新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浪子也会栽

    浪子也会栽

    苏哲本爱游戏人间,被心爱的女人“抛弃”后更是下定决心要将浪子的游戏进行到底。可是,不在意料中,一次意外的相遇,一双如婴儿般清澈的眼睛闯进了他的心里。那个整整小他八岁的阮绵绵,竟为他的浪子生涯画上了休止符。他是赫赫有名的浪子,谁会相信他的真心?可她就是没理由地相信他!相信他的誓言、相信他的承诺、相信他会爱她一生一世!所有人都当这一切只是他的又一次感情游戏时,他却对大家抛出了一颗原子弹……他要娶她为妻…
  • 修真小记者

    修真小记者

    这是一个科技与修真齐头并进的世界。吴作乐作为一个狗仔队成员,整天到晚的生活就是跟踪当红明星,捕捉各种八卦。某天,他在被大明星的保镖很揍一顿之后,获得了一个异常BUG的外挂,他可以看见任何人的过去。从此后,各路明星大腕在他眼中,再也没了任何秘密。吴作乐:不能到处乱看,真的会眼瞎的……眼瞎其实也就算了,要是看到不该看的,会丢了小命的……
  • 创业与思考(第三集)

    创业与思考(第三集)

    《创业与思考(第3集)》为《创业与思考》的第3集集。全书搜集整理了孙珩超总裁自2003年创业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讲话与著作,内容包含在银川大学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在银川大学与马来西亚英迪学院教育项目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上的讲话,在银川大学“升本”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大催化投运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主要工作——在2007年集团第6次总裁办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集团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在宁东基地干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等。《创业与思考》不仅是一部方法论,更是一部教科书,她为创业者和探索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验。
  • 哪吒之堕魔

    哪吒之堕魔

    (本文为哪吒的同人文。)那一道雷,终究还是让李靖扛了下来。那一道坎,终究让还是敖丙败下阵来。但……魔童依旧是魔童,灵丸依旧是灵丸。人们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永远没办法彻底的消除,哪怕是……付出生命。世人若皆视我如魔……那我,便入魔给他们看看!锻我残躯,以屠众生。焚我残魂,以灭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