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7600000002

第2章 见惯了“官”的北京人

“不到北京不知自己官小”,这是前几年中国流行的话语之一。的确,北京的官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仅现任官多,曾经当过官的人也多。那些清晨在公园里溜早的老头,老太太,你只要看看他们那儒雅的举止,几乎就可以断定:此人从前一定是个官儿,而且没准还是个级别不小的官儿!

我在有篇文章里说过,记得二十多前在江轮上,同舱一个武汉人,一个上海人互相夸耀:我家谁谁是县团级,而两个北京小伙子只互相交流着极为不屑的眼神。确实,县团级的身份,在北京人眼里,恐怕只比商店服务员高那么一点儿。

官在北京太不稀奇。

以前看过一篇《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的署名文章,讲述上世纪八十年代未北京倒外汇的倒爷们的故事。其中讲到一个“林一刀”。此人专找那些大官们的夫人换汇。而且每次都要宰她一刀。而这些夫人们因外汇的来路不正,换了宰谁都不敢张扬。“林一刀”的名声就这样出来了。这篇文章说的事固是不必深究,但北京人见惯了官,不怵官的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九二年在大钟寺集贸市场,见过几个北京人同几个正采购的军人的口角。其实,那连口角都算不上。

那几位军人在采购中不知怎么惹得北京人不高兴了。几个人群起指责,军人中一位上尉才分辨了两句,马上招来更多的指责声。军人们只好不开口,快速将物品装上车开走。等他们走了,还有人说:“哼!一个小上尉,牛什么呀!咱们见到过的官儿多了去了!”

的确,北京人见过的官儿真的多了去了。

我的一位北京朋友,俩弟弟至少是县团级。另一位朋友的弟弟,国家某部某司付司长。还有一位朋友,九二年便是某部下属公司的老总,若按行政级别去套,那“官”级估计也不会低。许是北京、官太多的缘故,这些人都不爱说自己是官,不摆官谱,用北京话说,都不“牛”。

官多了则不牛,这可能是北京的一个特色。

北京到底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国家众多重要的决策机关均设在这里,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加上北京市的各级机关、团体均在北京设立自己的“庙”。庙建得多了,菩萨自然也就多,累计下来,其数字将使人瞠目结舌。而这样数目众多的“官”,自然使北京人具惯不惊,面官员们自身,自然也就少了些牛气,不会像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一个县太爷简直就是一县人民的大爷、祖宗。

曾同几个北京人聊天。聊到他们的居处马上要被开发重建而开发商是××大官的哥们,这几个北京人一脸的不屑,“你开发你的就完了呗,干嘛非吹是谁谁的哥们儿?你说这现如今怎么全这样?”

许是这开发商有自己的苦衷,许是北京房地产开发的门坎太高,也就是机会成本太高的缘故。而这个“高”,是不是衙门太多,官太多造成的呢?

手边有一则资料,这样评价北京的官和“庙”——各个政府部门:

“庙”多了,也必然会引起各庙之间的冲突和磨擦,因为各“庙”之间的职能和权力,有时必然会产生交错或划归不清的问题,因而也就会有相互扯皮、推诱办事,不认真负责地踢皮球,或为了一件很容易解决的小事,而两家弄得水火不相容,大有非对簿公堂不甘罢休的气势,因为“庙”多了,各“庙”之间的“神”之间的关系也就比较微妙,有各种利害冲突或利益联系相交织,从而形成北京的独具特色的社会人际关系。

北京的官多、“庙”多,产生的最明显的后果是办事效率太低。有的时候,一件事情从一个“庙”是另一个“庙”,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庙”多了,权力也就相对分散,交叉也就无法避免,而各“庙”之间的相互独立关系造成了审批流转过程的缓慢。官太多,从而使在一个庙里停滞的时间无法准确估计,每个官都可以对之进行评点一番,都可以参与一定的意见,提出一定的看法,如果意见有时比较对立,为了稳妥起见,这件事情就将被暂时搁置起来,甚或无人问津了;因为官多、庙多,北京人办事情最重要的感触是:办成一件事太难、太累了!首先,要准备好多走“庙字”,而且要提防被踢皮球的危险,要多说好话,多求人。因为官太多,说不准就会在哪被卡壳;其次,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遇到问题要在时间上消耗,以至最终弄得精疲力尽,有的时候,事情还不一定办成。北京人常常往来奔波于各个“庙”、各个“佛”之间,绝大部分精力都放置在如何应付不同“庙”和不同“佛”上面,做成一件事情从开始酝酿,到最后能够定局,往往非一年半载不可,更何况如果再出现“菩萨好求,小鬼难缠”,那时才是真正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则资料说的是九四年之前的情况。现在的北京是否还这样,那位打××大官招牌的开发商的苦衷是否还因为此?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就笔者所知,在笔者所居住的城市,做房地产开发商,如果没有来头,可能根本就办不成事。如果开发商不“拉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光拆迁这一关,可能就过不去。更别说紧跟其后的水、电、城管等部门的轮番“执法”了。当然,这是题外话,按下不表,还是回头来说北京人的不认“官”。

北京人的不认官,无疑是因为见的官太多。而“官”多了,权威亦因此大打折扣,办事效率低是其明显的弊病。那么,官少的地方,比如经济尚欠发达的地区,一个县太爷登堂一呼,属吏皆应的地方,又怎样呢?

在笔者所居的省份,有过这样一件事:某县县太爷突然决定,要突击检查棉花种植的情况。于是,县太爷出行的沿线,属下们纷纷紧急动员小学生连夜行动,将撂荒的田里紧急布置一番,买来卫生纸系上枝头权充棉花。县太爷所到之处,一派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县太爷坐在小车里看了当然满意。于是,全县上下皆大欢喜。以后,这个秘密被另一县份的县太爷得知,他便在某中央首长来视查时如法炮制,哄得中央首长也心中欢喜。待中央首长走后,全县参与此事的人也个个欢喜!属下,维持秩序的警察,亲手做假的学生,都领到了一份报酬——相当于保密费!但钱领了,密却保不住——中国人的保密意识太差!此事被当作笑话到外说,而政府的威信也在这笑话中降低了。所以,告诉我这一笑话的一位老警察,当时参与维持秩序的县公安局大队长如此慨叹“唉,现在什么事不搞假!”

这类事当绝非偶然。某作家的一篇小说中也有类似描写:北方某县,上级要检查养羊情况,地方便派人披了羊皮装羊。虽是小说,想必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一定依据。

产生这类笑话,自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这原因又不是我们探讨的话题,留待研究它们的“学家”去研究吧。

见过这样一组数字:中国汉代,官员与百姓们比例为九百比一;唐代为五百比一;宋代为三百比一,而现在则为五十比一,也就是说,现在中国每50人中,必有一人是官员,不知这个数字是否确实,如果是,那就太可怕了。无怪乎朱总理在一次讲话中确认我们的财政开支太大,是“吃饭财政”。尤其在北京这地方,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人,很可能就是个“官”,这也就难怪北京的物价要如此之高了。

据说在广州,人们只关心你有多大的经济实力或是你赚钱的能力,而不去在乎你打谁的牌子。如果谁说他是谁谁的儿子,谁谁谁的孙子,可能理都没人理;在温州,更是把当官视作没出息没本事的表现。笔者有一在湖北投资办厂的温州朋友,据别人说他是温州某副市长的外甥。但从未听他说过有这么一个舅舅。如果是在笔者居住的城市,倘若有谁有副市长这样的关系,那早就牛得两眼朝天,只奔他的市级领导的子弟圈子中去发展,见了旁人眼睛都不会斜一下了。

曾经就有这样一位邻居,从小看他们家也很平常,此人呢也就一付准混混的作派;偶尔惹点祸,打打架,被派出所处理一下,但不出名,尚不够标准混混“玩闹”的级别。改革开放一开始,突然听说他们家同已隐退的某中央大领导是亲戚,又不知怎么一来,进了省、市级领导的子弟圈子,这下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先听说去了沿海某城市做了政府官员,后又听说成了那个城市驻美国某地的办事处主任;再后来,则据说在青岛、烟台、大连都置了别墅,早就超过了“二套”的标准了。当然,这都只是听说,假如果真如此,只希望此人见了故人千万别两眼望天。

北京人应该没有这毛病,起码我的北京朋友眼下还没有。我交的几个北京朋友,现在虽也已经是“二套”标准,对于我这个曾共过甘苦的“老外地”始终很关照,他们的父母曾经都是官,他们本人现在也有人为“官”,但不忘旧友是他们共同的一个性格侧面,是否可以以此类推;北京人都不那么势利?而不势利则因为北京人见惯了官?

做为几朝的古都,北京当见过了太多的官。历朝历代的官场礼仪和官场的其他什么,给一代代的北京人心理都打下了怎样的烙印?远的暂且不说,仅说清代,因皇“爷”溜出宫来,微服嫖妓,染病不治,会给当时的老百姓心里留下怎样的痕迹?还有那些王公贵族,斗鸡走马,留连于花街柳巷,是否也让人窥见了皇族威严的另一面?就像孔老夫子曾抱怨过的:远则怨,近则不逊。自老夫子那时至今中国的历史已演绎了几千年,老百姓对官的态度,恐怕一直如此。而京城,因见过了太多的官,没有必要的距离。所以,对官的神秘感惧畏感,会不会也就大大的打了折扣?以致谈起某某官来,那口气就像在谈自己的一个熟人,传播起政治小道消息,往往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这应该是京城的一大特色。

官府不如外地那般威严,官场不似外地那般神秘,因此,北京人可以说:“甭跟咱来这套,爷见过!”

来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的“爷”多,什么“款爷”“侃爷”“倒爷”“板爷”,还有“兔儿爷”,是否因为前朝的王公贵族那些“爷”们露出的屁股上屎太多,以致北京的百姓看了觉得您这些“爷”们闹半天不过如此,连您这号的都能称“爷”,咱干嘛要装孙子,咱为什么不也称个“爷”?于是,北京人一代代演而化之,逐渐形成了被一些人称之为的“爷文化”,北京人因而在部份外省人那儿有了外号“北京大爷”。其实,这么称呼,倒真有几分冤枉北京人了。

好认死理儿,天生一股子犟劲。这犟劲儿一上来,天王老子都不怕,这点恐怕是北京人性格的一个侧面。反映在行为上就是自尊心强不乐意当孙子,你是爷、咱也是爷。这恐怕是北京人的逆反心理。那么,反过来,如果您不是爷呢?君不见北京人,你对他客气时,他还报的客气比你一点也不逊色,此时,你感觉不到一点儿“爷”气,你面前是一个非常懂礼数的有教养的人。除非你在他面前摆出一副爷架式。他这才不尿你。北京作家刘孝存这样说“北京大爷”不过见一些腰包鼓鼓的南方人出入大饭店,他暗生羡慕,继而就愤愤不平了,心理上失衡,他便摆出一副不屑的神色,说“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趁俩臭钱么!等大爷有了钱,比他妈你们谁都狂!”注意这儿的“心理失衡”这几个字,问题的关键可能在这儿。北京人因其见得多,所以知道什么事“原不过如此”,“不就那点猫腻吗”,如果你藏起“那点猫腻”别那么“牛”,北京人原可以因你和平共处,但你如果趾高气昂,一副爷的架式,那北京人可不吃你那一套。不见有人说“八十年代初的北京小姐,就是洛克菲勒冒犯到她,也是照骂不误: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能跟我这儿起腻,惹急了,真拿大嘴巴子扇你!”北京的小姐尚如此,那北京的老爷们儿,“北京大爷”又如何呢?”

“不吃你那一套!”这可能是北京人的通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甭跟咱这充爷!”这是否可以证明,只要你不跟这儿充爷,这儿人也就不会跟你较劲,也就没有“北京大爷”那股子劲?

北京人与广州人不同。广州人不管你是否充爷,只要听你口音不对,十有八九会变着法子害你。你到广州站那问路,说不定被指往相反的方向,你在北京如果很客气向人打听道,尤其那些老大爷,老太太,准会很热心地把如何走法指给你。见惯了官的北京人,在待人的礼数上可一点儿也不含糊。

不知听没听老北京人说起“文革”前的北京。那会儿北京可没有“爷”。那会儿的北京也没有“官”。从周总理开始,国家领导人,北京市的领导人,时不时地下到工厂、农村参加生产、劳动。那会儿的北京,人也没什么大爷脾气,什么“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稀得干”。那会北京出过时传祥,楞是把掏大粪的小事干得那么好。时传祥可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北京还出过张秉贵,卖糖果的,干的也是小事,可也干出了名堂。可见,“大爷”作风并不是北京人的专利。全国任何地方恐怕都有“大事没得干,小事不屑为”的人。可能是干小事的机会成本太高,管你伸手要钱的人太多,换言之,也就是能管着你的官太多,让你没法干罢了。可能有人不同意我这观点,那么,我反问一句,“板爷”这行当是不是小事?以前是不是北京人干的?要知道,“板儿爷”这称呼发明的专利权可是北京人的!

还记得,周总理、毛主席逝世,北京人十里长街送行,纷纷哭倒在地的历史镜头吧。这两位伟人都不是“爷”,从来也没给北京人充过“爷”。但北京人敬他们比敬祖宗还亲。联想起中国历史上那些“爷”,什么“朝隆爷”“老佛爷”在当时人的嘴里,他们可能是“爷”,可在人们的心里呢?

好在,历史总是在发展前进中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官早就不是“爷”了。走到今天,连“领导”都不再是,统统称为“政府公务员”了。对最早把领导称为“冒号”的北京人来说,导致心理不平衡的因素早就减少了一部分,今后,恐怕只剩下对发了财的款爷”的“认同”了。真正到了认同的时候“北京大爷”的称呼也就得改改了。

同类推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莎士比亚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莎士比亚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为众生的悲心

    为众生的悲心

    悲心不只是同情心,而是你深切体悟到:那个正在受苦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悲心,不语而深刻。这不是一本关于佛理的书。但作者在变幻无常中,在人生的起起落落里,仿佛一一经历过佛陀证悟的瞬间。他一下笔,就是苍生,没有一行不是在写生命。让我们明白,原来感动可以不停留在落泪、煽情,更可以无关人间悲喜。他写生命的苦,写众生的多难,写文明的残忍……时时引你思考那些人生中不可不想之事。随着本书,深深地往自己的内心世界瞧去,我们终于在慈悲里得到最深的安静;也在天地和众生面前,了然自己的苦,放下把自己看得太重的负累。
  •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本书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热门推荐
  • 屿翳

    屿翳

    “宋家三小姐竟然竟然爱上了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则新闻再度将宋念与江卿送上头条!“我竟然是普通大学生!!!他们什么意思!看不起我是不是!明天比赛必须再上一次头条!看他们怎么写!”江卿气愤地说道!“哈哈哈哈哈哈!你是不是又有筋了搭错了!你连这种事都在乎?真是奇了个大怪了”
  • 亿万新娘:豪门老公不分手

    亿万新娘:豪门老公不分手

    “走开,我再不稀罕你了。”当初主动送上门却被拒之千里之外,夏以沫发誓,自己再也不要犯.贱。“那你稀罕什么?”“鲜花、钻石、情书、金卡……当初不稀罕的现在我都稀罕,除了……你。”如果糖衣炮弹能够赢得美人回心转意,那可就简单了,欧行深强势回归,满眼宠溺:“女人怎么那么贪心,我只想要一样……那就是你!”有多少青梅竹马可以白头偕老?他们……偏偏不信邪!青梅竹马,深爱养成,就是非你不可!
  • 刻在心里的名字

    刻在心里的名字

    轰隆一声震天的巨响,咖啡店中炸开一朵熊熊燃烧的红云。凄厉的尖叫声从人群中炸开,惊恐的人群如同爆炸的碎片一般向四周飞射出去,尖叫声,哭喊声,灌满了我的耳朵,只见他倒在地上,身边还有无数的玻璃碎片和木屑,我跌跌撞撞的跑过去,一边哭一边摇晃他的手臂,嘴里喃喃的说着,“你快起来啊,我不要你躺在这里,你怎么不说话,回答我啊,你不要在睡觉了,我好害怕,带我离开这个地方,我们走好不好,好不好。”
  • 巅峰王者对决

    巅峰王者对决

    王者荣耀第一届职业比赛将要举办,谁能在这个舞台上掀起惊涛骇浪,谁能夺得冠军?那就拭目以待吧!苏景作为王者三区的榜首杀神,人见人怕,且看他如何走上王者的巅峰吧!
  • 豪门错爱小娇妻

    豪门错爱小娇妻

    一次绑架事故,秦真真怀孕了,但是她不确定这个孩子是李腾的还是林峰的,因为天生的母性她想要保住孩子,因此就选择离开。三年之后,秦真真从李腾的口里详细的了解到了当年的真相,秦真真带着两岁的儿子米修回到了中国,可惜林峰失去记忆不再记得秦真真……
  • 枯叶蝶:红尘多变

    枯叶蝶:红尘多变

    可以在村子里过着淳朴的生活过完一辈子,可却因为遇见他,一切都变的不再简单。身份变的扑朔迷离,我到底是谁?明明爱的自己人变的冰冷,你还爱我吗?单纯的心变的深沉似海,我还是我吗?权利,金钱,欲望,我们都迷失了自己吗?在这九重宫阙,我该如何生存?
  • 有求必应

    有求必应

    十分钟前我还在为流离失所担忧,十分钟后我就坐在本市最豪华的酒店,面前是一杯香气扑鼻的蓝山咖啡。然后那个修眉凤目,俊美得不像话的年轻男子梁今也微笑着道:“我不但知道你的名字是温雪,而且知道你所有的事。你可能不会相信,我还是要告诉你,其实,我是神仙。”对面的人看来不像有病,那就是富家子发起的新游戏了。我心底冷笑,托这张脸的福,也不是第一次有此等奇遇,于是点点头。少年忽然笑得很开心,“难道是我太帅了,一看就像神仙?”“你说你是神仙,你真的有求必应?那我要一百万人民币。”嗯,这个数目刚刚好,不会太少也不会太贪。“最好是现金,全部是不连号的旧钞,用一个结实的旅行袋装好。如果是支票的话请直接存进我的户头,要我把存折给你吗?”他摆摆手。我有点失望,原来他不像看起来那么好骗……
  • 《极品金手》

    《极品金手》

    金手一出,谁与争锋!摸一摸,便可制造,升级,直至逆天!谁敢挡我!碾压一切!哥不求拥有,但求一摸!“哪怕哥只剩下一个手指,哥也能制造出整个世界!”余志如是说。中原大陆,流传着摸神的传说:妹子别走,让哥摸一下呗……
  • 豹宠之豹王西傲

    豹宠之豹王西傲

    他,镇守西方的豹王。她,一个孤苦女。却因容貌被妒,被后娘设计,替异母之姐远嫁他国。两个本来不该有交集的神兽和凡人,却因为她与她酷似的容貌,而有了交集。他要了她,抢了她,用假意的温柔困住了她,以为不过是替身,忽略了其实早已经深爱。而她,发现她不过是个替身,叫她情何以堪?
  • 淼淼长淮水

    淼淼长淮水

    亏心事做多了的黑心男主与处在绝望中精神稍微不正常的女主彼此折磨、互相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