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8000000008

第8章 契丹史研究总论(7)

关于辽代契丹婚俗,最早论述的是朱子方。他总结出八个特点:异姓为婚,不拘地里,废除姐亡妹续,阶级界限不得逾越,破限必经批准,不受辈分限制,先诸部相婚,与汉人通婚。并认为辽代契丹婚制渊源于母系氏族制的族外婚朱子方:《从出土墓志看辽代社会》,《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2期。向南等认为契丹婚制属氏族外婚制、部落内婚制,有群婚制的残留向南、杨若薇:《论契丹族的婚姻制度》,《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孙进己则认为契丹属胞族外婚制,即不限于部落内,但氏族外属同胞族也不婚,认为契丹的石烈即胞族孙进己:《契丹胞族外婚制》,《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王玲等认为契丹早已排斥氏族内婚,过渡到单婚制,契丹妇女改嫁是常事王玲、齐心:《辽代社会的婚姻与家庭》,《博物馆研究》1987年第1期。胡迪生认为当是部落外婚制胡迪生:《浅谈契丹族婚姻制度》,《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第1期。孟古托力认为是坚持异姓为婚、高门第内婚,存在收继婚、姐亡妹续、异辈婚孟古托力:《契丹族婚姻探讨》,《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程妮娜认为属两分组织的婚制,不限同部,保留母系社会遗风程妮娜:《契丹婚制婚俗探析》,《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1期。还有席岫峰之文论述了契丹的婚姻制度席岫峰:《关于契丹婚姻制度的商榷》,《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张国庆、孟古托力论述了辽代契丹人的家庭张国庆:《辽代契丹人家庭考论》,《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2期;孟古托力:《契丹族家庭探讨》,《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4期。杨茂盛论述了契丹的宗族家族斗争杨茂盛:《试论契丹的宗族——家族斗争及其世选制》,《北方文物》1996年第1期。都兴智、蔡美彪论述了契丹人的姓氏都兴智:《契丹族的姓氏和名称》,《辽宁师大学报》1960年第5期;蔡美彪:《试说契央族耶律氏、萧氏之由来》,《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张国庆论述了契丹人的命名习俗张国庆:《略谈辽代契丹人的命名习俗》,《博物馆研究》1991年第2期。刘铭恕之文论述了契丹族丧葬制之变迁及其特点刘铭恕:《契丹民族丧葬制度之变迁及其特点》,《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1年9月。

关于辽代契丹的葬俗,贾州杰之文论述了契丹有护守陵墓之制,有死不用棺、保存尸体、金银面具烧饭等俗贾州杰:《契丹丧葬制度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李逸友论述了契丹墓制:墓地多择风水;墓形以砖室为主,石砌、砖石混砌次之;有椁室、壁画、墓志、墓园、墓仪。葬制有葬尸、葬具、葬式、殉人和俑、随葬物。并论述了辽代契丹人墓葬制度继承了民族传统,吸收了汉人葬制。以后又论述了契丹各阶层及各阶段墓葬的特点李逸友:《辽代契丹人墓葬制度概说》,《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李逸友:《内蒙古辽代契丹人墓葬的形制和分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北方民族文化1991年增刊;李逸友:《略论辽代契丹与汉人墓葬的特征和分期》,《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田广林、张建华也对契丹葬俗做了研究田广林、张建华:《契丹葬俗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北方民族文化1992年增刊。

张国庄论述了辽代契丹的丧葬文化和契丹皇帝的丧葬张国庆:《辽代契丹丧葬文化考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5期;张国庆:《辽代契丹皇帝的丧葬、陵庙、造像与祭祖》,《辽金史论集》第七辑。景爱、袁海波论述了辽代的火葬制度景爱:《辽金时代的火葬墓》,《黑龙江省文博学会成立纪念文集》,1980年;袁海波:《试论辽代火葬制度》,《阜新辽金史研究》第二辑,1995年。王明琦论述了辽契丹族的婚丧习俗王明琦:《辽契丹族的婚丧习俗及宗教信仰》,《沈阳文物》1993年第1期。王秋华论述了辽代契丹墓葬壁画装饰的分期王秋华:《辽代契丹族墓葬壁面装饰分期》,《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刘素侠从辽墓壁画考察了契丹人的社会生活刘素侠:《从辽墓壁画看契丹人的社会生活》,《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3期。

研究契丹葬俗中金属面具的有杜承武、陆思贤论述契丹女尸网络、面具之文杜承武、陆思贤:《契丹女尸的网络与面具》,《契丹女尸》。,马洪路论述了契丹葬俗中的铜丝网衣及有关问题马洪路:《契丹葬俗中的铜丝网衣及其有关问题》,《考古》1983年第3期。,杜晓帆论述了面具网络与萨满教的关系杜晓帆:《契丹族葬俗中的面具、网络与萨满教的关系》,《民族研究》1987年第6期。,此外同一内容的文章还有木易、盖山林、刘冰、侯峰之文木易:《辽墓出土的金属面具、网络及相关问题》,《北方文物》1993年第1期;盖山林:《契丹面具功能的新认识》,《北方文物》1995年第1期;刘冰:《试论辽代葬俗中的金属面具及相关问题》,《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侯峰:《辽代契丹族金属面具、网络等葬俗的分析》,《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

契丹丧葬制度中的另一特点是烧饭。王国维首先论述了烧饭之俗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六。陈述论述了烧饭是祭祀不是殉葬,也不是火葬陈述:《谈辽金元“烧饭”之俗》,《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贾敬颜也论述了契丹烧饭之俗贾敬颜:《烧饭小俗小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宋德金论述了烧饭同殉葬的关系,仅用于祭祀死者宋德金:《烧饭琐议》,《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那木吉拉论述了烧饭与抛盏那木吉拉:《“烧饭”“抛盏”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论述辽代契丹人信仰道教的有邢康及舒焚之文邢康:《从考古材料看道教在辽地的流传》,《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邢康:《论辽朝的道教》,《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舒焚:《辽上京的道士与辽朝的道教》,《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论述辽代契丹人巫教及原始宗教的有邢康及吕明之文邢康:《契丹巫教在辽立国后的地位及其变化》,《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吕明:《契丹原始宗教在辽代艺术中的反映》,《美苑》1990年第3期。

总说辽代契丹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则有景爱之文。总论契丹衣食住行的有武玉环、冯继钦、张国庆等文景爱:《说契丹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武玉环:《回答论辽代契丹人的衣食住行》,《北方文物》1991年第3期;冯继钦等:《契丹族的衣食住行》,《契丹文化史》;张国庆等:《契丹人的生活习俗》,《辽代契丹习俗史》。分论服饰则有张国庆、朱筱新论述契丹服饰之文张国庆:《辽代契丹服饰考略》,《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4期;李思纯:《中国历史上边疆民族发式考》,《民族学研究集刊》1943年9月;朱筱新:《契丹族的礼仪风俗与服饰》,《文史知识》1991年第6期。,李逸友、杜承武论契丹服饰为左衽之文李逸友:《左衽小考——关于契丹、女真、蒙古族的左衽》,《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年第2期;杜承武:《谈契丹小袖圆领衫为左衽》,《辽金史论集》第三辑。,徐秉琨论契丹冠式之文徐秉混:《契丹冠式和北方民族的金冠传统》,《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1981年。,田广林论契丹头衣之文田广林:《契丹头衣考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李逸友、孙进己、田广林论契丹发式之文李逸友:《契丹的髦发习俗》,《文物》1983年第9期;孙进己、干志耿:《我国古代北方各族发式之比较研究》,《博物馆研究》1984年第2期;田广林:《契丹髦发礼俗述略》,《北方文物》1998年第4期。,张国庆论契丹尚白之文张国庆:《浅谈契丹人的尚白习俗》,《四平民族研究》1980年第1期。分论饮食则有罗继祖、张国庆、程妮娜论契丹饮食之文罗继祖:《契丹人的饮食》,《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6年第1期;张国庆:《辽代契丹人饮食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程妮娜:《辽代契丹人的饮食习俗述略》,《博物馆研究》1991年第3期。,赵清俊论契丹炊器之文赵清俊:《辽金时契丹女真族使用铜铁炊器习俗的探讨》,《古民俗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张国庆论饮酒之文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饮酒习俗》,《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第1期。,冯继钦论饮茶之文冯继钦:《契丹人与茶》,《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关于居住则有张国庆论契丹住所之文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住所论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刘国有论版箔习俗之文刘国有:《略论辽代的兴版箔》,《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988年第2期。,袁鸿波论装饰习俗之文袁海波:《契丹族的装饰习俗初探》,《阜新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张国庆有论述交通工具之文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交通工具考述》,《北方文物》1991年第1期。

其他分论契丹史学的有李锡厚之文李锡厚:《虏廷杂记与契丹史学》,《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记住这段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记住这段历史

    该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国的历史让我们一起记住这段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20世纪初期的部分中国精英与西方社会、西方国家有文化和价值认同上的联系,可是在血缘和社会组织上,他们又只能属于中国社会。这种文化认同与民族身份的矛盾,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然而,正是这一代精英人物迅速成为引导中国文化前途的文化领袖,他们所提出的文化战略及其所选择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在时势与政治的促逼下,不断地被单一化并被推向极端,成为日后中国社会的正统和主流;同时,激烈的社会形态转换与不断革命则使中国基层社会及其所赖以生存的文化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和扫荡。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热门推荐
  • 超越最好的自己

    超越最好的自己

    本书介绍当代美籍华裔优秀企业家李开复博士鼓励青年管理者走上成功之路的6条基本原则,讲述了他从平凡走向优秀的管理智慧,脚踏实地地步入成功管理者的行列。
  • 灵魂疗愈师

    灵魂疗愈师

    这是一本集结了无数痴男怨女感情故事的单元小说,故事慢热,却真情实感。书中会以塔罗占卜、周易五行等命理知识解读世间的感情真相。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一切的磨难从何而来?为什么总是遇上渣男渣女?为什么穷困潦倒?为什么父母不爱我……世上的悲剧源头究竟起于何处?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人的命运?人真的能改命吗?每一个故事背后都会揭露一个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那是一个大家所不熟知的世界。用修行人的角度看世界,书中会给你答案。
  • 这绝对不是玄幻

    这绝对不是玄幻

    神仙打架就是操蛋,二狗子边看边扯淡…………
  •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下个天使就是你

    下个天使就是你

    她寻他千年,只为曾经的承诺。她忍受地狱之苦,只为重新见到他。她受尽别人嘲笑,只为等待。当她来到tva学校,遇见了一个跟他有相同眼睛的人,他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她错觉,让她看不清自己,她慢慢陷入。另一个人总是给她温暖,她却无法承受。命运似乎总在开玩笑,这份复杂的感情又该何去何同。……她只想做他的天使鸟,默默守护着他……
  • 忆昔恋

    忆昔恋

    再深的感情也会说再见,不想再给自己留什么回忆了。也许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完全没有写作技巧的诉说着回忆,忆昔恋,也许它会在下一刻完结。
  • 媚色逃妃

    媚色逃妃

    冷血杀手夜景澜,死后意外穿越成为大玥王朝第一美人花媚奴。本来她是内定的未来皇后,可是,一道圣旨赐婚,让她一夜之间成了北安王轩辕卿尘的妻。北安王是大玥曾经废黜的太子,传闻他残暴嗜血,所娶的女子全都死于非命。新婚燕尔,他罚她一连三天夜夜跪在红鸾帐外欣赏他与侍妾欢好。为炼解药,他亲手害她深受剧毒痛苦伤身、伤心。她逃,天大地大,总有容身之处。他追,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囚她在身边。他并不知如今的她,一张脸,两个人。今生得以续命,她岂会放弃得来不易的机会?可无论逃去哪里,他都如影随形,步步紧逼。
  • 星君王座

    星君王座

    创造之书、权能之戒、逆世邪瞳……位面之上所有人争相抢夺的宝物,尽在拥有恶魔与天使之力的异端手中。他征战天下,杀伐无数,丽人环绕……也许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是整个世间的霸主。
  • 等忆之恋

    等忆之恋

    楚亦然,因小时候出过车祸,与自己最好的玩伴和妹妹失散,车祸之后,失去了记忆,意外被闭云书院选中,去山上学习,长大后,再次与玩伴妹妹相遇,下山后,从山上带了一个奇怪的鱼尾盒下来,也因此带来了杀身之祸,最后收获了爱情友情。
  • 倾城绝恋:废柴太子妃

    倾城绝恋:废柴太子妃

    她本为一个二十四世纪最有天赋的医者,苦恋一个男人十五年却被辜负穿越到这以武为尊的时代。他是那个时代的太子,天赋惊人,护她周全。为了她他不惜费劲修为,为了他可以放弃女子清誉。当废柴精医少女碰上高冷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