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44500000001

第1章 坦克的诞生和发展(1)

坦克的出现

坦克,战车的一种,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的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很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的作战任务,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一、第一辆坦克——“小游民”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纵深梯次配置的坚固阵地,机枪与铁丝网障碍物和堑壕等防御工事相结合,使防御阵地变得异常坚固,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为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

英国人E.D.斯文顿在一次意外中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这个新的机器就能够变得所向披靡(在当时),轻松突破堑壕、铁丝网等障碍。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

1916年,世界上第一辆坦克诞生,其外轮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英国人取其代号为“小游民”。

二、名称的由来——“水箱”

为应对实战的需要,“小游民”被改进并加装火炮和机枪后制成了第二辆坦克样车“大游民”,定型投产后称为“马克”I型坦克。(图3)

该坦克战斗总质量28吨,乘员8人,车长8.05米,连尾轮在内长9.75米,车宽4.26米,车高2.45米,装甲厚度6~12毫米。I型坦克包括“雄性”和“雌性”两类,“雄性”坦克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3挺机枪,“雌性”I型坦克只装有6挺机枪。

1916年,60辆“马克”I型坦克被秘密运往索姆河前线,准备参加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谎称这种新式武器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名称即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图4)

三、坦克的第一次使用

1916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所组成的同盟国与英国、法国、沙皇俄国和塞尔维亚等国家组成的协约国在古老而美丽的欧洲大陆上进行着空前惨烈和血腥的战争。

1916年2月德国军队几乎占领了凡尔登,法国军队损失惨重。英国为了减轻对凡尔登的压力,发动了索姆河之战,企图从侧翼打击、牵制德军,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在德军的疯狂火力下,英军死伤的士兵几乎超过了6万人。

此后的两个多月中,德军拼命地加强防守,而英法联军仍继续进行着毫无成效的进攻,几乎每天都要伤亡一万人左右。到9月15日,无计可施的英军司令黑格将军,决定使用英军的秘密武器——坦克。

那时只制造出来49辆坦克,而且仍处于试验阶段,坦克的驾驶人员也大都未经训练,但是黑格不顾参加设计和制造的斯文顿和其他人的意见,命令把这些坦克投入战斗。即使是首相阿斯奎斯和陆军大臣劳合·乔治,也劝阻不了他。49辆坦克中,有一半左右尚处于试验阶段,只运到前线22辆坦克,并且在出战之前有4辆坦克因发动机出现故障而无法启动,最终只有18辆到达战场。(

9月15日凌晨,英军的18辆坦克在大雾的掩护下,轰轰隆隆地驶向德军阵地。德军士兵全都被这庞然大物惊呆了。只见它刀枪不入,把以往不可逾越的堑壕、铁丝网辗在履带之下。德军士兵惊慌逃命,有的则被轧成肉饼,有的被怪物射出的枪弹、炮弹击毙。德军尸横遍野,战线迅速崩溃。一辆坦克的驾驶人员攻占了一个村庄。另一辆坦克夺取了一条堑壕和俘获了300多名俘虏。

这样的胜利真是让人难以想象,黑格将军惊呆了,他的确希望坦克可以产生效果,但是没想到效果居然可以这么好,一辆装甲怪物就占领了1000名士兵都无法攻占的村庄。黑格将军盛赞坦克为“可能结束战争的最好礼物”。

坦克的组成

由于早期的坦克武器发展水平还非常有限,因此坦克的武器系统也非常不规范,在一战期间,坦克的武器主要是坦克上安装的机枪和发射榴弹的火炮,有的坦克甚至只安装了机枪。到二战时期,由于坦克的大量使用,很多国家将坦克炮的口径增大,坦克的作战威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使用的炮弹也变得多种多样,比如当时被广泛采用的尖头或钝头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等。(图11)

一、武器系统

如今的坦克武器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组成结构上也比较统一。如今坦克的武器系统包括坦克炮、坦克机枪和弹药等。坦克炮是坦克的主要武器,一般为线膛或滑膛加农炮,通常安装在旋转炮塔内,主要以直接瞄准射击对付装甲目标。坦克炮的特点是初速大,弹道低伸,射击精度高,结构紧凑,后坐距离短,操作简便。

主战坦克的火炮,口径一般为105~125毫米,身管长度为口径的50倍左右,身管上均装有抽气装置,多数装有热护套。抽气装置用以抽出发射后残留在炮膛内的火药气体,以减轻对乘员的危害。热护套用以减少身管因受热不均而引起的弯曲,以保证射击精度。

坦克机枪是坦克的辅助武器,通常有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并列机枪安装在火炮摇架上,与火炮平行,用以歼灭近距离的有生力量。高射机枪安装在炮塔门或指挥塔门的座圈上,主要用以对付低空目标和地面轻型装甲车辆。

坦克炮配用的弹种有穿甲弹、破甲弹、榴弹、碎甲弹等,炮弹基数一般为40~60发。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主要用以击毁装甲目标,榴弹主要用以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野战工事。现代穿甲弹均为次口径(弹芯直径小于火炮口径)脱壳穿甲弹,弹丸初速1300~1800米/秒,在正常的射击距离内,一般可击穿250~400毫米厚的垂直均质钢装甲,侵彻复合装甲的能力也较强。破甲弹的破甲厚度一般为口径的5倍左右,破甲威力不受射击距离的影响,但对复合装甲的侵彻能力较差。(

二、火控系统

坦克火控系统是控制坦克武器(主要是火炮)瞄准和发射的系统,其主要作用是用以缩短射击反应时间,提高首发命中率。火控系统从问世到现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代。

第一代火控系统装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坦克上,该火控系统只配有简单的光学瞄准镜。这种光学瞄准镜用视距法测距,即如果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已知,那么就可通过它在瞄准镜视场中所占的分划数估算出或直接读出目标的距离。

20世纪50年代,第二代坦克火控系统出现,该火控系统在原光学瞄准镜的基础上增配了体视式或合像式测距机和以凸轮等为函数部件的机械式弹道计算机,性能比第一代有了明显提高,在1300米距离内射击标准目标的首发命中率为50%。(图第二代火控系统的最早实际应用是在美国的M47坦克上,该坦克原打算用于朝鲜战场,但到M47坦克出厂时,战争已告结束。此后,西方各国开发的主战坦克也相继采用了第二代火控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由光学瞄准镜、光学测距机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组成的第三代坦克火控系统面世。第三代火控系统开始配备一些弹道修正传感器,使坦克的原地对固定目标的首发命中率有效距离扩大到了1400米。美国在M60A1坦克上率先使用了这种火控系统。

以上三代坦克火控系统命中率都在50%左右,其范围描述都是“原地对固定目标”,的确,上述三代坦克火控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不能预测运动目标的射击提前角,因此也就无法对运动的目标实施打击。

随着激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发明了激光测距机,并很快运用到第四代坦克火控系统中。1965年美国休斯飞机公司开始与比利时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带激光测距机的第四代综合坦克火控系统。1969年,带激光测距机的综合火控系统首次装备在M60A2坦克上,使坦克能在短停时射击固定或运动目标。此后英国“奇伏坦”坦克的火控系统也采用了激光测距机。(图16)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相当重视坦克火控系统的现代化。90年代出现的主战坦克,其火控系统不仅采用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敌我识别系统、目标自动瞄准和跟踪系统,而且还采用了战场战斗管理系统等。这样,敌方的状况、射击的数据、己方的情报等,不仅是一辆坦克内的所有乘员,而且同一部队的坦克之间都能共享,使得整个部队的情报能力有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这些火控系统已初具第五代的特征。(图17)

三、动力系统

坦克的机动能力,无疑是所有装甲车辆中要求最高的,它不仅要求坦克的速度要快,而且还要求坦克要有良好的越野机动能力。(图18)

从世界上第一辆坦克的诞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绝大多数坦克都是采用汽油机。汽油机虽然有较小的体积、较低的重量和生产成本以及较好的启动性能,但燃油消耗高和容易着火的致命缺点使其很快便被不易着火、效率高、燃料消耗少的柴油发动机所替代。

日本最先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日本几乎没有燃料自给能力,对燃料消耗少的柴油发动机的开发相当热心,并成功地应用在1934年出现的89式乙型中型坦克上。

其他国家坦克柴油发动机的实际应用则相对较晚,20世纪50年代末,各国新装备的坦克都采用了柴油机,实现了坦克发动机的柴油机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涡轮增压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坦克动力行列,60年代已较普遍,到了70年代,除前苏联的B-46采用机械增压发动机外,几乎全部的坦克都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图19)

涡轮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大,而且结构紧凑,的确很有前途。但是其莫大的燃料消耗成了后勤的极大负担,因此尽管20世纪80年代初已在美国的M1和前苏联的T-80坦克上使用,但在各国现装备的坦克中,装载柴油发动机的还是占绝大多数。

四、通信系统

坦克是一个封闭得非常严实的刚体结构,坦克内部人员作战时与同伴坦克以及指挥部的唯一联系就是靠坦克上安装的一套通信系统设备。(图20)

通信系统在坦克上的应用非常早,早期坦克上安装的通信系统设备一般由一部短波或超短波调频电台和一套坦克车内通话器组成,车外有用于步兵联络的通话盒,指挥坦克通常装备两部电台。

现代坦克的通信系统结构大致与老式坦克相仿,但其通信能力和保密性能大大增强。现代坦克通信系统的电台多采用集成电路,带有保密机、抗干扰装置和微处理机控制器,最大通信距离可达25~35千米。

五、防护系统

在战场上,坦克随时面临着来自陆、海、空等多方位的立体攻击,包括动能弹、穿甲弹、破甲弹、反坦克子母弹、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地雷和软杀伤武器(如电、光、波、场、核、生、化等武器)。(图21)

在早期,人们就意识到了坦克装甲厚度的重要性,因此到了二战时期,坦克都被披上了厚厚的钢铁装甲,以抵御地面枪炮以及其他小型炮弹的攻击。但面对性能不断提高、种类形式多样的反坦克武器的威胁,如今坦克装甲车辆单纯依靠增加装甲厚度等传统防御手段已难以抵抗。现代化的坦克战车很多都已经开始采用一种新型防护系统——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的出现,为今后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技术确定了发展方向,为其战场生存力的提高提供了发展空间。

综合防护系统是在现有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整体式防护手段,通过将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装甲防护、主动防护、隐身、烟幕、三防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射击、先敌压制、先敌摧毁,形成由外到内的、有效的立体防护系统。(图23)

坦克的快速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坦克战术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都研制和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

一、厉兵秣马——早期坦克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坦克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T-26轻型、T-28中型坦克;德二号轻型、四号中型坦克等。在二战时,德国坦克一般装备有超强火力的88毫米滑膛炮,令盟军坦克无法匹敌。(图

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全重达到9~28吨,单位功率5.1~13.2千瓦/吨,最大速度可达20~43千米/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炮弹初速610~850米/秒,发射穿甲弹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钢装甲;有的坦克为增强支援火力,安装了75毫米或76毫米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直至发展成将小口径加农炮、中口径榴弹炮和数挺机枪集于一身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并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相继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采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来装配装甲厚度。(图25)

二、逐渐重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国军界对坦克作用的认识并不统一。大体上分为两派。一些保守派认为,“水箱”跑得太慢,远比不上骑兵的骏马,而且跑不了多远就没油了;火力也不强,只能杀伤暴露的士兵;装甲并不厚,口径稍大一点的炮弹它都抵挡不住。各国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虽然是少数,但也有个别国家保守派思想长期占居统治地位,以致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在战场上还出现了骑兵打坦克令人不可思议的“壮举”。相反,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军队中占上风的革新派,却透过早期坦克“丑小鸭”的外表,看到它一定可以称王称霸的潜在气质,极力主张发展坦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作战理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还明文禁止战败国德国生产坦克、飞机,这表明革新派已经认识到坦克这种武器的潜在威力。(图26)

同类推荐
  • 优秀小学生必读:越玩越聪明大全集

    优秀小学生必读:越玩越聪明大全集

    《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越玩越聪明大全集》是一本培养想象力和进行思维训练的大型谜题宝库。它包括数字类、几何类、概率类、逻辑类、心理类、解决问题类、观察类、创意类等6篇,近500道思维游戏题目。《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越玩越聪明大全集》适合所有愿意挑战自己智慧的人。它可以作为你挑战自己的游戏,也可以作为你的业余消遣,因为它能使你在解题的过程中,活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 父子双雄(人猿泰山系列)

    父子双雄(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探险小队员

    探险小队员

    阅读世界各国少年儿童文学名著,不仅可以让少年儿童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人生,而且对于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提高审美的能力,都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

    作者化繁为简,将艺术知识和艺术鉴赏变成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方式,揭示出了伟大艺术最平易近人的一面。旨在为孩子们注入持续一生的对于真、善、美的热爱。
  • 走进科学·奇物怪事

    走进科学·奇物怪事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心之狂想

    心之狂想

    献给我们十八岁前内心深处的小怪兽们,致我们年少时的奇异幻想。
  • 天才超神记

    天才超神记

    当人类的生命是由一条公式所支配的话,那你选择无聊的永生还是短暂的生活。天才往往是短命的,但这次的天才,他选择与神对抗,不屈不挠!
  • 锦鲤甜妻有点凶

    锦鲤甜妻有点凶

    宋欢颜一不小心绑定了锦鲤系统,从此人生就像开了挂!随便抽个奖,中千万豪宅;综艺一播出,一夜爆红;第一部电影,票房大卖;干啥啥红,做啥啥赚!连一直阴魂不散追她的霸总,都特别的清新脱俗与众不同!某日,宋欢颜忍无可忍:“顾淮之,你到底喜欢我哪儿,我改!”男人一本正经:“我喜欢你的脸,还喜欢你的身,所以,你要整容增肥吗?”宋欢颜:(╯‵□′)╯︵┻━┻男人薄唇一扬,“既然你改不了,那我就只能喜欢你一辈子了。”宋欢颜白眼一翻:“你喜欢就喜欢,先把手拿开!”【苏爽宠文,欢脱沙雕,博君一笑】
  • 哈佛剑桥都不教的46堂课

    哈佛剑桥都不教的46堂课

    从名校毕业,为什么仍然走投无路?因为有些东西,纵然世界最好大学也不会教给你!这里传授的,是社会的46堂课,它将把你打造成最犀利的社会人。这里透露的,是最秘密的46堂课,它是那些成功人士谙熟于胸、却从不肯示人的处世心经。校门内的人如果不能通达校门外的秘密,那你纵然学富五车,也只能一事无成。
  • 宠妻入骨:总裁老公是只狼

    宠妻入骨:总裁老公是只狼

    传言中,风流成性的慕三少对一女人情根深种,宠到天上。可事实上只有她知道这只专制的恶狼不过拿她当幌子罢了,再光鲜的外表也掩不住他禽兽的心!当他为她的无名指带上戒指时,他理所应当地要求,“听话,不要辜负我。”“如果……负了呢?”她不以为然。“那我就用世界上最结实的链子穿透你的锁骨,把你拴在我身边,永生永世。”没曾想,某一天,他的话真得应验了……
  • 沉睡千年的爱

    沉睡千年的爱

    因了他梦中的召唤,她从千年之后赶来,只为他心心念念的那份爱,只为那千年前未圆的那份情缘。
  • 爱我绵绵

    爱我绵绵

    四个公主都是雷灵根,个个貌美如花,惊才绝艳。
  • 花都妖孽保镖

    花都妖孽保镖

    【最新火爆力作,收藏有惊喜】他左手握生死,右手定乾坤,身怀鬼谷奇术,低调历练凡尘,守家护妻灭敌,谱写王者传奇!
  • 绝色王妃邪王请自重

    绝色王妃邪王请自重

    楚茹泱本贵为楚国嫡出公主,一朝战败成为大魏皇子的贴身侍女。她并没有失望,她母亲的死告诉了楚茹泱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公主,并成为了激发她复仇欲望的利器!楚国繁荣昌盛时,她便是楚国之骄傲;楚国自身难保时,她便是众矢之的。她的父皇竟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将她赐死。她,楚茹泱,不过是枚棋子!大魏皇子——慕时,虽是皇子,可待遇能媲美太子的地位,他不是优柔寡断的美男子,而是高冷禁欲的“阎”王,在战场是杀敌万千的是他,对怀里的小傻猫宠爱万分的还是他。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 偷师武神

    偷师武神

    偷师学艺不稀奇,偷师偷成武神,那就稀奇了。少年方行,过目不忘,天资纵横。任何功法神通,只需看一眼,就能无师自通!不仅如此,他每学成一种武技,实力便会上涨一分!要说方行为何这么吊,只因他得到了一台来自天外的——复!印!机!“呵,这‘老树盘根’果然精妙,待我扫描记录下来,回去细细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