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400000093

第93章 以朔师的名义

丁一厚

1987年8月,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我来朔师工作,当时校名为雁北地区朔县师范学校。1989年1月,朔州市成立,校名更为“朔州师范学校”,后来校名先后改为“雁北师院朔州分院”“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人们习惯上仍简称为“朔师”。斗转星移,春秋代序,20多年过去了,朔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度扩规,两经迁校,始办大专,名扬三晋。期间,我代表学校多次参加了市里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为学校赢得了点滴荣誉,也让我深度思考了不少问题。往事难以忘怀,摘要略记如下。

一、“知党爱党跟党走”知识竞赛轻松夺冠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多次代表学校参加过市里组织的知识竞赛活动。记得有“知党爱党跟党走”知识竞赛、中国近代史知识竞赛、党规党纪知识竞赛等,还代表朔州市参加过省里举办的党史知识竞赛、中国近代史知识竞赛、台湾知识竞赛、香港回归知识竞赛等。

1991年是建党70周年,山西省举办党史知识竞赛作为纪念活动之一。朔州举行“知党爱党跟党走”知识竞赛也是省里竞赛活动的组成部分。我们朔师代表队三名队员都是政史组的老师,从4月份就开始找书籍、背资料、作准备。必背资料是省里编的,除了课本上涉及的党史知识外,还有中共党组织在山西的活动史,朔州另外又加了中共党组织在朔州的建立、发展、壮大的历史。我们还经学校同意去省城的书店里买了相关的书籍。

到市里参加复赛顺利进入决赛,当然在预料之中。如何在决赛中取得好成绩,特别是夺得冠军,我们心里没底。在决赛的前一天,学校主要领导找我们谈了话。在是否买统一服装的问题上,书记说好秀才不在衣衫,最后决定只穿平时的衣服。校长鼓励我们,要心中有底,目中无人。5月份中旬的一天上午,学校特地派车把我们几个送到竞赛地点,下午正式开赛。市里边对这次活动很重视,市领导就坐在台下,竞赛材料中提到的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的老劳模孙兴昌也来到现场。电台录音,电视台录像,看到这阵势,心里有点紧张。但由于准备充分,还算一路高歌,我们不仅会答本队的题,连其他代表队回答不上的问题也不觉得很难。当时朔州市成立不久,举行这样大型的知识竞赛活动是第一次,据当仲裁的同志后来说,团市委书记白云也生怕选手答不上问题冷了场。一个小时多,竞赛结束,现场颁奖,朔师代表队获得了第一名。我们开始还有点不相信这么轻松就夺得了冠军。其实,这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这一年,我因参加党史知识竞赛成绩优异,省、市、校均给予奖励,说来有意思,奖品竟都是新版《毛泽东选集》。

后来参加的几次比赛,有胜有负。我总觉得这样的竞赛有违初衷,本来是要让更多的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结果却几乎成了几个参赛者个别人的事。另外,抢答器的科技含量不高,有时主持人操作错误也影响参赛队的成绩。如果将复习题发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参加笔试,效果也许更好一些。

二、春节期间蹲在炕头上编写朔州乡土教材

1990—1991学年放寒假后,朔州市文教委从朔师抽用了三名同志编写乡土教材,计划出历史、地理两本书,次年秋季全市中学开学使用。分管教育的李尧副市长几次看望了大家,雁北史志办副主任高海老师担任业务指导,教研室直接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我的任务是编写朔州古代史的内容,即从黑驼山下猎马人写到清初抗粮反剃发斗争。当时,朔州虽只辖朔城区、平鲁区和山阴县,但资料不好搜集。三区县新中国成立后首轮修志任务尚未完成,研究地方史的人屈指可数。教研室的吴建勋同志千方百计弄来了部分资料,我记得朔县大八开手写的县志初稿也拿来了。没有资料谈不上编写,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有了资料,就开始加工材料、组织内容、立意定题进而谋篇布局、字斟句酌。大提纲拉出来以后,已是年底。任务重,时间紧,大家只好带着任务回家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了。当时约定,正月初六由吴建勋到岱岳火车站和我接头,我交初稿。

我带着“年货”坐罢火车坐汽车,回到山阴黄水河边的老家。隆冬时节,房子低矮,坐在桌子边,简直冻得捉不住笔。没有办法,只好蹲在炕头上,盘着双腿,上面放上枕头,在这特殊的办公桌上开始了工作。除夕夜也没有间断思考,有时出来转转,头脑里满是陈年旧事。连父亲一向看得极为神圣的除夕接神活动,我也有点心不在焉。初五晚上,初稿总算完工,自己也觉得不甚满意,次日我坐表哥的三轮车把稿子如约送交。

新学期开学不久,我拿到了省里专家审阅过的初稿开始进一步修改。审稿者是山西大学历史系李裕民教授,久闻其大名,他听学生用方言谈话,就知道此学生为何地人。李教授指出53处值得商榷,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敲在文稿的软肋上。我又核对原文,推敲词语,几天后完成了修改稿,但心里仍忐忑不安。1991年9月,山西省中学乡土教材《历史》(朔州册)、《地理》(朔州册)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市中学生按计划使用。

这两本小册子共7万多字,只涉及朔州当时所辖三区县,跟现在所见到有关朔州市情研究、介绍的鸿篇巨制比较起来,就是一只丑小鸭。但如果按当时的写法,后来再增加几万字,补上怀仁、应县、右玉三县的内容,我认为不失为学生了解朔州市的好教材。它的特点是内容简明和主题突出,避免了出现“豆大的仁、西瓜大的壳”的现象和力求包罗万象的倾向。参与编写此两书的同志没有得到任何稿酬,包括高海老师。但我从此开始了朔州地方史的学习和研究,也真正体会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道理。后来在地方史的研究方面也写过一些文字,也尽力做到“材料实、内容精、观点新”,避免贪大求全、夸夸其谈的不良文风。

三、为市委中心学习组讲解朔州历史文化

2008年底,学校安排我准备给市委中心学习组讲课,内容为朔州历史文化。虽然近年来了不少朔州的历史文化的材料,也大体上进行了整理,但还是对自己能否讲好没有把握。备课时,我主要侧重了讲课方式的准备,即讲解时如何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注意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和语言使听者对遥远的史实亲近,对陌生的知识熟悉。

2008年11月和12月,我如期两次为市委中心学习组讲了朔州历史文化知识,第一次由市委副秘书长苏斌如主持,第二次由新上任的市委常务副秘书长李永强主持。我主要讲了朔州历史文化的三大特点:历史上的朔州是民族融合的大舞台,是争雄逐鹿的大战场,是交通商贸的冲要处。“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朔州现在的文化是由历史文化发展延续而来。历史文化是解读现在文化的钥匙。讲解历史本来就是代表今天和昨天的对话,不是简单回首往事……”会议室内静悄悄的,有不少干部还做了笔记。第二次讲课结束时,有的领导同志们还提了问题,比如“朔州”的“朔”是何意?战国后期为什么用秦国的纪年?他们的问题其实与本职工作结合得很紧,有的同志搞接待工作时,外宾常常谈到朔州历史文化这个话题。市委中心学习组在课后送我一座木雕“应县木塔”以示感谢,作为留念。

一些大师、名家由于精力有限或不屑于关注寻常地方,有时被请来装潢门面,信口雌黄的现象也是有的。研究地方文化,为人们解读本地的历史文化,是当地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朔州的学者必须下大力气,把朔州放在中国的辽阔背景下,将朔州置于历史的激越长河中,专心研究,潜心梳理,解读、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才能为地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尽己之力。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作为从简师、中师走过来的朔师整整经历了顽强拼搏的一个甲子,取得了硕果累累,如今正在申报高等专科学校的朔师又立在新的起点上。一所大学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精神品位的重要标志。昔日“雁门关外野人家”的朔州筹办大学是当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产物,朔师人理应树形象、强内功、做名人、成大师,提升办学水平,回报朔州社会,以朔师的名义,积极为朔州美好的明天增光添彩。

作者简介:丁一厚,男,1966年生,山阴县人,副教授,中共党员,现任学校教科处副处长,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刊》(季刊)责任编辑。独著、参编《匈奴与朔州》、《历史上的朔州》、《朔州大事记》、《朔州通史》、《爱我朔州》等著作由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借鉴千万古人培育一代新人》、《朔州要首打边塞文化这张牌》等多篇论文在省市报刊上发表。

同类推荐
  • 破冰

    破冰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中)(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中)(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中)》: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巨匠,他历经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和苏联“解冻”,早年即勇于更新蜚声诗坛,终以“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汇集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诗歌佳作400余首,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歌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翻译的重要成果。
  •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本书包括:史官文化与唐前史传文学、唐前史传文学的嬗变轨迹、唐前史传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建立、唐前史传文学中人性的展现、唐前史传与民间文学等内容。
  • 静听花开

    静听花开

    本书收集了作者最近几年积累的小文章、小日志,它们是岁月的沉淀,点滴间有作者太多的感触。从这些文章中看得见时光慢慢溜走的痕迹。让作者带着我们在她的记忆中穿行吧!时光翻飞,或浓情蜜意,或孤独寂静,皆现于纸间。作者似乎拥有让美丽的瞬间停留的魔力,梳理过往,记录点滴,唯愿每个人都珍惜生活。
  •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文化运动还没有火热展开的时候,林纾、苏曼殊已经为中国现代文学播撒下浪漫的种子。做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还是做维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这样的情感始终纠结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无论是郁达夫、徐志摩,还是郭沫若、蒋光慈、萧军都没有摆脱这种心结。李欧梵先生出文入史,在本书中既勾勒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化地图,同时轻松地出入翔实的文献之中,也呈现了几位作家个人生活的零珠碎玉。
热门推荐
  • 思文大纪

    思文大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索玛花开

    索玛花开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女教师尔古尔哈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却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遭遇一系列打击,丈夫去世、学校撤销、婆婆重病、孩子面临辍学……她不得不负起整个家庭的生活,背井离乡,到南方某大都市打工。在异乡,尔古尔哈忍受着生活的不便和对家乡的思念,努力拼搏,做手工、扛水泥,希望婆婆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但随即婆婆病危和女儿受伤,让她的精神几乎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尔古尔哈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憧憬,咬着牙齿面对一件件闹心的事情和生活的难关。终于,她凭借自己的坚强和善良,在一群真正的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在南方创出了一片天,成为生活的强者。
  • 天上掉下倾城妃

    天上掉下倾城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特工,却死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之手,再睁眼来,身份已变,身体还是原来的身体,却成了月祁国国君的妃,还传说掌握着月祁国国运的天女,妃她会做,可这占卜算命……他是月祁国国君,清冷孤傲,除了双生姐姐外,眼中再容不下任何人。他本是极厌恶她的,传说中的天女,竟然就是这么个又瘦又黑又无趣的小女娃,还要以他的双生姐姐作为交换,若不是姐姐执意如此,他其实根本就不想答应。本该受万人敬仰的天女,却被他扔到没人的角落放养着,反正就是有吃有喝不死就成。可后来,她的能力一点点显现,他突然发现,他的目光从她身上移不开了,其实天女,便是他命中注定的皇后。
  • 运神志

    运神志

    运神即好运神,乃众仙神中一位,名字便透露出他所掌管的东西——好运可因一次失误而贬到人间,在人间,他见证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情,什么是珍贵而又使人痛哭的东西……在遇到轩昊他们一家人后,斗志重回,誓力返天。
  • 灵魂修复

    灵魂修复

    一架大飞机冲进杨靖的脑海,从此他拥有了一个灵魂库。仓库是俺自己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超级战士、表演家……成打批发,融和速成。啥?你说俺不劳而获。你可知这也是有风险的,动不动被老妈骂,被萝莉追,睡觉的时候还要担心身边别躺了个不认识的美眉,更别说妖精狐媚,老婆如虎……我我容易吗?
  • 明覃不是九日

    明覃不是九日

    记得初见时,你说我值得。后来,我活成了你的样子,你却不再是我的了。李银旭看着那一身黑衣的敬合皇后,她只能是他的皇后“华清秋,你明明白衣好看,为何总穿黑衣”华清秋笑了笑“本宫现在是敬合,再也不是清秋了。而你是李银旭,安唐国的明覃皇”再也不是我的九日了
  • 薄情冷少太腹黑:猎爱甜心

    薄情冷少太腹黑:猎爱甜心

    被叔婶算计,廉价卖掉。她仓促逃离,却不小心惹上薄情冷少,他霸道将她拴在身边,宠她爱她,不许任何人伤害。可为什么......却在情浓之际给了她最致命的一击。她心碎逃离,他却狂暴如兽,猛然大喝:“女人,不准走!”
  • 末世鬼神双雄

    末世鬼神双雄

    3046年。钇星。这里居住着钇星人,以及被强制移民到钇星的地球人。这不是科幻,这是现实。钇星人和地球人都没有意识道:钇星已经进入末世。而拯救钇星和地球人的责任,却给了两个稚嫩的肩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族之诸皇时代

    人族之诸皇时代

    人族为什么可以引动星光?天罚沙漠为什么存在?妖兽为什么仇视人族?仙神凭什么高高在上?龙族为何要远遁出海?这星河之上,谁在主宰命运?九幽之下,鬼族去了何方?这一切的谜团,又在等待谁去揭开?《人族之诸皇时代》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