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400000032

第32章 朔师散忆

宋明宝

母校朔州师范党委办的同志约我写一点回忆文章,我不好拒绝,含含糊糊答应下来,这下可吃了苦头。虽然搞了半辈子机关材料,要写回忆文章,还真如小学生作文,有道是:“作文作文,我的仇人,不做不行,一做头疼。”人生在世,言而有信,看来头疼也只好认了。

掐指算来,离开朔师已经四十四年,对那里的记忆,如今只剩下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片,要将碎片连缀成文,就只好“散忆”了。

(一)

朔县师范是我党建国前在雁北地区办起的最高学堂。校址利用德国人建的天主教堂。学校所在村庄叫“米昔马庄”,大概这也是德国人的遗迹。建国后改作新安庄。

一进校门,就见形似克里姆林宫的宫殿式建筑,这是原来的天主堂,只不过把顶上的红十字换成了红五星。校园占地约一平方公里,院内屋宇错落,古木参天,桃杏李果,样样俱全。记得刚入校时,学校请来当时朔县姓霍的乡土诗人表演,有两句快板印象最深:“当当一打钟,放下营生去念经”,这大概就是当初教堂的写照。我们这些从穷乡僻壤来的农村孩子,走进校园,真像走进了一座古老神秘的花园。

时间一长,渐渐感到这里与我的家乡比起来,有三大怪事:一曰风沙大。每年春冬,总有十天八天大风黄沙天气,刮起来天昏地暗,大白天也得开灯;二曰老鸦多。不记得是什么季节,一大群一大群成千上万只乌鸦光临校园,遮天蔽日,啼声噪耳,粪便如雨,躲不及的,说不定身上就会滴上几滴鸟屎;三曰蚯蚓多而大。也许是院内多年经营,土地肥沃,这里的蚯蚓又粗又长,形如小蛇。夏秋雨后,便有大批蚯蚓从泥土里钻出,院中道上,到处蠕动,叫人无法下脚。虽然都是些皮毛小事,却是我对朔县师范的最深记忆。

(二)

朔师纪律严是出了名的。这里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学生制度,校长、书记管,教导处、总务处管,班主任老师管,特别是还有学生干部管,管得学生服服帖帖。谁有什么不当言行,很快即可传遍全校。一九六四年秋我们刚入学,有的同学不懂规矩,调皮捣蛋,看到杏树上黄杏,垂涎欲滴,偷偷上树摘了几个,却不幸被学生会干部看在眼里,当下一顿训斥。第二天上课,老师一脸严肃地点名:“谁是李岗,站起来。”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出了什么事情。只见一个同学迟迟疑疑地站起来,而另一个同学却在下面偷偷地乐。后来才弄清,班里有一个李光,还有一个李岗。摘杏的是阳高的李光,挨批评的却是平鲁的李岗。现在想来,大概那个学生会干部是天镇人,因为在天镇方言里,“岗”“光”是区别不开的。好在老师宽宏大量,念其初犯,也没做什么处分,却给了大家一个教训。原来这里的水果不是给学生准备的。黄杏落到地上,捡起来,送到总务处,这才是规矩。

学生干部管学生,这是朔师一大特色。学生们不怕校长管,因为他毕竟离得太远;也不怕老师管,因为他总有离开的时候;但学生干部无处无时不在,眼睛死死地盯住你,盯得你浑身不舒服。那时,学校规定学生不准抽烟,抽烟屡教不改,是可以被开除的。我们班却有几个同学烟瘾甚大。每天晚自习后,躲进厕所偷偷抽烟。班干部们翻遍他的衣袋,发现了一些烟丝。从厕所回来后,有的还趴在他嘴上,闻有没有烟味,总算抓了个现行。好在以后“文革”开始,这些琐碎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

学生长时间参加农业劳动,也是朔师的特色之一。当时,学校种着三四百亩土地,养着两群二三百只羊,还配有大马车,小推车等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既种粮,也种菜,地里的农活主要靠学生完成。

每年春季,各班学生就轮流停课劳动。最繁重的劳动莫过于掏厕所、送粪。学生们跳进茅坑,把掺了土的茅粪一锹一锹地扔出坑外,两人一组,一辆小推车,装满足有二三百斤,一人推,一人拉,飞跑着运到三四里外的庄稼地里。每组一天要跑二十多趟。好在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不怕脏,不嫌臭,虽人人汗流浃背,比起整日闷在教室,也别有一番乐趣。春秋两季,学校还承揽为马场植树。也是两人一组,挖约一米长,一米深的树坑,然后压上杨树枝条。一天下来,每组也要栽下二三百株。即使是长年参加农业劳动的社员,劳动强度也不过如此。年轻苦重,不管吃多少,都觉得饿。记得有一次到前寨植树,我一次就吃了半斤面的馒头、五个二两大的玉米窝窝,还有一大碗熬菜。说与现在的年轻人,是想也想不到的。

在我看来,最轻松的劳动莫过于放羊。前边说过学校养着两群羊,羊倌一个姓韩,一个姓卢。羊群在夏秋季,单靠一个人管不行,必须每群再派一个打伴子(小羊倌)。每轮到我们班放羊,小羊倌成了我与李岗的专利。在大热的太阳底下,从早到晚跟着羊群跑,虽也说不上轻松,但远离学校、远离老师、远离班干部,在田野中尽情地享受清风,沐浴阳光,抚弄青草,还可以体会一下做领导的威严。现在想来,也真是美事。更何况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羊倌除可以从食堂带干粮外,还可以摘一些菜园里的西红柿。记得有一次我和李岗正在园子里摘西红柿,被出来散步的副校长撞上了,问我们为什么私自摘西红柿,我们答“放羊”,他黑着脸,没说什么就走开了。我们心里忐忑不安,嘴上还硬:“俗话说,放羊摘西红柿,理所当然。”大约在一九六五年,学校按照上边的要求进行教改,实行半耕半读,学制改为四年。此后,参加劳动更是家常便饭。经常停课劳动,有时一停就是一两个月。放假也轮流休息,当时叫做“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四)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朔县师范是很重视素质教育的。学生一入学,首先进行巩固专业思想的教育。口号是:“桃李满天下,教师最光荣。”朔师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那时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山区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干这一行。为了培养学生对山区人民的感情,为了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贫困山区实习。升入二年级的后半学期、一九六六年夏季,我们班被安排到朔县西山的暖崖公社实习。我与六七个同学去了暖崖公社的东驼梁大队。那里山大沟深,土地都挂在半山坡上,最大的问题是缺水。村里没有一亩水浇地。社员吃水靠的是家家挖旱井,夏季蓄雨水,冬天积雪水。记得下乡第一天,我们走了六七十里山路,又饿又渴,到村后,社员们特别热情,给我们烧了一锅珍贵的白开水。倒到碗里才发现,水中漂浮着许多条条缕缕茶叶状的碎片,端起碗来,一股浓浓的骚味直扑鼻翼,为了不被说成脱离群众,勉强喝了一口,屏住气咽下去,从此再不敢喝这里的白开水。其实,当地老百姓也不喝这样的开水,他们在水中放点盐,再放入莜面,熬成稀稀的莜面糊,这样喝起来就顺畅多了。(真想知道,他们现在还吃那样的水吗?)

东驼梁大队只有一所小学,三四十个学生,一排五六间土房,土炕上垒几个土台,就是教室了。我们每天留一两人到学校代课,其余人就与社员一起下地劳动。我虽然出生农村,却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参加过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当时正是夏锄大忙,起得早,收工晚,锄一天地,腰酸腿痛,真有点吃不消。我们几个人住在二队队长家。他家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闺女,又黑又瘦,却手脚勤快,干活利索,看到我们锄苗老是掉队,就悄悄帮我们锄上一垄,帮得我们脸红心跳。

那时候,朔县山区还时有狼出没。有几天,天天听人传说狼吃了生产队的小猪小羊。我们不顾白天劳累,夜晚扛上锄头铁锹,到村口站岗,等待狼的出现。一连几天,也没见狼的影子。但我们并不失望。山村夏夜万籁俱寂,星明月亮,清风带着青草和泥土的香味,吹散身上劳累一天的臭汗,想到自己能为勤劳善良的山区父老做一些牺牲,一种从未体会过的精神享受油然而生。等到一个月后实习归来,真如当时人所说:脸晒黑了,心更红了。

(五)

回忆朔师生活,就不能不说到“文化大革命”。我们班一九六四年秋季入学、一九六七年冬季毕业,不到四年时间,就有近两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

朔师“文革”与全国一样,是从一九六六年上半年开始的。当时在校党委领导下,主要是批判一些师生中的错误思想和言行。我们实习从暖崖归来,学校的大批判正在进行。批判对象主要是老师中从旧社会过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一九五七年反右时的右派,还有在“四清运动”中已经下台的原学校领导。开批判会,写批判文章,虽然也给师生思想上以很大触动,但总体上还比较平静,学校依旧秩序井然。七月份学校放假,我们正在家中度假,忽然有一天,家里的广播喇叭传来一个震动人心的消息:“朔县师范的同学们,请你们立即返校,参加学校的文化大革命。请你们立即返校,参加学校的文化大革命。”听口气,就知道不容违反。我们心中紧张不安,情况不明,只得收拾行装,急急返校。一进校门,就见大标语,大字报铺天盖地。原来,留在学校的三年级同学造了校党委的反,把书记、校长拉下马,打成“黑帮”。很快,我们就身不由己地投入到大批判洪流中。批斗会,喊口号,挂牌子,低头弯腰,“喷气式”,看到昔日到处受人尊重的领导,今天却威风扫地,真有一种天地翻覆的感觉。这样过了一段,师生中逐步分成了两派。大抵一派以原来领导信任和重用的班团干部为骨干,当时叫做“保皇派”(当然自己并不承认),一派以平日挨批受气的学生为主,叫做“造反派”。大辩论,打嘴仗,有的甚至动动手。现在想来,两派其实也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但在当时,大家都是认真的。

对于文化大革命,中央已有结论,作为一个党员,也不能再有什么说法。但从自身来说,经过这样一番风雨的洗礼,在人生的道路上,也确实收获颇丰:原来怕写作文,最怕写论文,写大字报锻炼了这方面的能力,即使平时学习不大用功的同学写起大字报来,也下笔千言,得心应手;原来不会用毛笔写字,逐渐成为书法高手。但从写大字报开始入门的书法家肯定是有的,数量也不会少;农村山区的孩子原来一进县城,就分不清东南西北,生怕回不了家。经过大串联走南闯北,从此哪怕天涯海角,也敢独自闯荡。这些还在其次,最大的进步是从此开始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原来总以为书上的报上的就是真理,老师、领导说的就是对的,只能是“三等兵打伙夫,阶级服从”,现在看来,这些都不可靠,大是大非问题,还要靠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得结论。

“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我们这一代,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漫漫人生路上,有些东西是过后即忘的,有些东西却会铭记终生,受益终生。朔师这一段生活,可以说是我踏入社会的序幕,它为我以后的人生打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感谢朔师,我祝福朔师。朔州师范,愿你在新的征程中,紧跟时代步伐,和祖国一起腾飞!

2011年7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宋明宝,男,1947年生,天镇县夏小堡人。1964—1967年在朔县师范学习。毕业后在怀仁县小学教书近两年,1969年回天镇县,在县广播站当文字编辑,1976年调水利局当材料员,1978年调县革委会办公室,1981年担任县委调研室主任,1983年兼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84年任县委办公室主任,1986年为县委党委、县委办公室主任,1990年当选天镇县政府常务副县长,1993年任天镇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1998年当选天镇县人大主任,至2006年换届离任,2007年退休。雅好诗文,工作之余,练书法,品古诗,记事物,掘诗意,日积月累,于2005年有诗集《情满边城》出版,颇受乡人和诗词爱好者赏识。2011年原诗集寻觅赠送殆尽,又续《情满边城》,合编再版问世。

同类推荐
  • 爱情漂流瓶

    爱情漂流瓶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可谓奇葩,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展现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展示了其作者的真我风采。本书作为一套经典读者散文选本,共收入200余位作者500余篇优秀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热恋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等多维多味的爱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的爱心,给人以爱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人生感悟。
  • 亲爱,我想对你说

    亲爱,我想对你说

    那人一直某个角落等着你,在生命的这一刻终于等到你。一种美丽得无法抗拒的感觉。那还可能是一种牵肠挂肚,一种相知相惜,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痛。这,就是爱情。亲爱,我想对你说。寻爱,历经千辛万苦,但心甘情愿;爱中,耗尽心血,但满心幸福。因为我爱你。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北方民族大学首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文集

    北方民族大学首届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文集

    以本次研究生创新论坛为契机,学校对阶段性的研究生创新成果进行了遴选、表彰。经各培养单位推荐,参加论坛的研究生创新成果共有77篇,各分论坛评审导师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评选出一等奖4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1篇、优秀奖55篇。
  • 非洲的青山(海明威文集)

    非洲的青山(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以惊人的记忆、精湛的笔法,再现了在非洲深山老林里的打猎经过,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与动物斗智斗勇的惊险场面,聆听到非洲独有的狮吼捻叫;同时,海明威也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与卡尔竞争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好胜心和妒忌心,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自己,表现了男子汉的率性坦诚和真男人的人格魅力,是读者零距离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最佳读本。
热门推荐
  • 超神之雷霆法王

    超神之雷霆法王

    陈沧带着古玩街的雷诛戒,掌控雷霆,和雷鸣战神拼雷法,饕鬄恶魔要打华夏,犯我华夏,虽远必诛。
  • 巨型恐惧

    巨型恐惧

    “我,一个神经病人。我,看着黑白世界的腐烂。我,很善良,很安静。”“我,看见了希望,看见了生命的希望,看见了生命的色彩,我想帮助你,你愿意吗?”
  • 王者魔剑士

    王者魔剑士

    游戏小白误入美女工作室,因为一款叫王者的游戏而爱上游戏……
  • 被动人士

    被动人士

    陈墨会嫁给姚琛,只是年纪到了,想让亲友放心,想着如果是他,应该可以携手走完这一生。毕竟,两个人是邻居,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互相在对方父母的眼皮子底下长大。她一直以为,姚琛是像自己一样,没什么恋爱经验,不会讨好,也不懂得怎么表现,才一直对自己彬彬有礼,冷冷清清的。原本,也并没有期待许多的。原本,她要的,不过是相敬如宾。原本,是下定决心放弃追求虚无缥缈的爱情,选择了现实的。可是如果,他知道怎么爱别人呢?如果,他曾经把另一个人,如珠如宝的捧在手心呢?到底,陈墨还是生出了私心。说来好笑,她明明找到了爱情,却要亲手斩断它了。1V1HE欢迎给出建议哦!
  • 六尺之下

    六尺之下

    讲述在中世纪的欧洲,伊丽莎白的家庭遭到横难,后面被肯救到以后,两人沿着北海去找女王,两人渐生情愫,后来肯为保护伊丽莎白丧命于战斗中,伊丽莎白走到北海旁边时,不知为何竟然海面结了一层冰,后来伊丽莎白找到了女巫格林娜将心掏了出来放在了六尺之下的寒冰中,慢慢走向了复仇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伪大叔和女主的游戏

    伪大叔和女主的游戏

    书又名“爱.愈”某游戏公司的CEO在检测一款爱情游戏的时候,不幸触电身亡。醒来后,发现自己意识留在了这款游戏当中,成为了一名高中生。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他必须要让女主和男主在一起。最后,男主和女主真的在一起了吗?我们的总裁在这世界中何去何从
  • 瑰刺花泪

    瑰刺花泪

    玫瑰既然如此美丽,为什么还要让它附带了可以刺伤人的刺?从此你不是机器人。他这样对她说。她一次次问他爱过她么?他也不知道,直到为她身亡的一刻……
  • 恶魔王子VS傲娇太妹

    恶魔王子VS傲娇太妹

    在这里,灵零学院,聚集着学生有平民,有贵族。她,一个傲娇太妹主宰这个学院。在他初次来到这个学院时,让她大大的出糗。“气死我了!你等着瞧吧!”
  • 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

    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好习惯是成才的重要因素。《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用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它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堪称照亮成长之路的指明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