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400000028

第28章 科学发展兴学育人

高济民

朔州师范两位中层干部来到大同,探访原在朔师工作过的领导与教师,意在为筹划朔师搬迁新址和60华诞庆典进行“我与朔师”的征文约稿,作为校史资料,向母校献礼。二位临别时,情真意切地叮咛我“您一定得写点东西啊!”

是啊,适逢庆典,盛情难却,我应该写点东西,这是情理之中义不容辞的事。可是每当提笔,总是百感交集,千头万绪的往事,难以梳理清晰脉络,构思成为文章。不过我首先想到:欣逢盛世,乔迁修史,兴学育人,这是朔师与时俱进、发展壮大、繁荣兴旺之标志,也是朔州强基固本、跨越发展、百业俱兴之需要,确实可喜可贺,值得大书特书!

(一)

我是1962年来到朔县师范的。朔师地处朔县城南七、八里的新安庄,交通不便,环境艰苦,条件较差。学校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骡马大车,车把式谭珠老汉(后为憨壮的王官义)一甩鞭子“啪……”的一响,又略带口吃地“驾……”的一声,大车便运粮拉炭或接宾送客去了,一年四季,马不停蹄。听说,原先的校长进城上站,有时要骑上骡马,“丁零当啷……”地走了,这是多土的风情画啊!这里的风沙很大,每当风起,刮得飞沙走石,混沌迷蒙,简直不敢睁眼张口。尤其是冬季雪天,朔风凛冽,风雪交加,严寒刺面彻骨,冻得手脚僵麻。当时学校没有暖气、电灯和自来水,只得生炉子、点油灯、担井水。老师们轮流值日打扫教研室,一到冬天就得摸黑起早,生炉、打水、扫地、擦桌,就连灯罩也擦得明净光亮,最后烧上一壶开水,认真负责地为大家服务。那时师生吃的多是小米、玉米面和茴子白、山药蛋,纯粹是土生土长的“绿色食品”,很少吃到细粮和肉食。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人们并不在意,无人叫苦,而是安心地工作和学习,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和生产劳动。校园内书声、歌声、琴声、哨声、欢笑嬉戏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是多么乐观的精神状态和活跃的校园氛围啊!

面对艰苦的环境条件,我没有动摇退却,而是长期坚持着、守望着。这是因为,总有一种思想、精神和力量在主宰、支撑和策励着我,那就是忠诚、执着和拼搏!几年之后,条件逐渐好转了,我也越来越适应了,而且对学校的感情更深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朔师的建设发展中去。应该说,朔师是我艰苦奋斗、立业成家的一方热土,也是我安身立命、难分难舍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留下过我从青春年少至近天命之年的身影与足迹,洒下了我的满腔心血与全身汗水,也培育出满园桃李,沐浴春风,笑迎朝阳,花果飘香!

1983年,我惜别了朔师,由农村的中专来到城市的大专。虽然环境条件好了,可我总是怀念在朔师的岁月,关注着朔师的发展,好似有一种情缘牵挂着我的心。1995年,我应邀参加朔师搬迁和校庆典礼,欣幸给我提供了走近朔师的机会。当时,朔县已改称“朔州市”,这座新兴的城市生机勃发,方兴未艾,正在崛起。而朔师已由乡村陈旧的平房迁入市区崭新的楼房,跨出了历史性转折的一步,踏上了改革发展的大道,真令人欢欣鼓舞!为此,我写了《继往开来再铸辉煌》一文,作为祝贺献礼,表达了我的心愿。

当然,最牵动我身心的还是重访朔师旧址了。我们乘车到达新安庄后,步入那古朴的校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亲切的回归感。我漫步在校园间,寻找当年工作、生活和活动的处所,所见的一切,都这样的熟悉,可又那样的陌生。当年美丽而幽雅的校园,而今已人去园空,喧闹不再,显得荒凉而寂寞,只有那空闲的房舍、零碎的砖瓦和疏落的草木,默默地守护着这曾经繁盛的校园,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往昔艰苦而乐观的岁月,赞美着当年那豪迈而光荣的历史……

(二)

朔师是一所老校和名校。说其老,我看应该是:老校址,老传统,老经验。这里起初是洋人的教堂,而今仍留有当时的房舍、院落等遗迹,而且从学校所在的老村名——米昔马庄,也可以得到佐证。后来洋教堂被政府接管回到人民手里,经过维修改造,先是建立贺龙中学(贺龙、关向应曾率八路军120师在这一带抗日,附近还有向应渠,以示纪念)后来又建立察哈尔师范(朔师好多藏书还留有该校印章)。在此基础上,解放初诞生了朔县师范。从朔师的历史渊源和雄健步履可见其豪壮不凡。由此可知,朔师风雨兼程地走过六十个春秋了。

从朔师的前身传承过来和建校后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老传统,不断积累了老经验。这老传统和老经验具有丰富的内涵,难以简而言之地揭示和概括,有待于深入探讨和认真总结。

说其名,我看名就名在:校园美,校风正,校纪严,师资强,贡献大,这些都在雁北乃至全省久负盛名。仅就贡献大而言,首先是朔师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革命与建设人才,无论在各级各类学校,还是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有“朔师人”成为领导和骨干,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因此,称朔师为雁北人才的摇篮也许并不过誉吧!

其二,在培育英才的同时,朔师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还创造出不少精神产品,有的甚至引起赞誉。比如,50年代因办学成绩突出,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教育群英会,名扬全国。又如,60年代发表的《我们是怎样认识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一文,70年代编写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共三册),还有之后的《中学古诗文试译》,这两种书,系应运而生之作,在当时教学急需的情况下,确实是雪中送炭,受到广泛欢迎。因此,省教育厅在主持编写山西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时,几次邀请朔师派人参加撰写编修。1975年,省教育厅教科所派人来朔师,主持并组织编写山西省中学语文课本(初、高中各1—3册),我校教师是主要参与者,足见朔师之影响和地位。

其三,朔师校内有菜田和果园,校外有耕地和牧场,这些都是师生员工用双手和汗水开垦和耕耘的,构成了朔师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一向为人称道。园地面积可观,收获颇丰,生产的粮菜除了补贴师生伙食之外,余粮有时还上缴国家,这也是一种贡献了。

朔师的贡献和成就是有口皆碑的,将在校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不过,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也受到当时形势任务和思想倾向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难免表现出种种局限性,制约了学校更好更快地建设与发展,也妨碍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那个讲阶级斗争、重出身成分、少物质财富的年代,特别是“文革”时期,在宁“左”勿右的思想支配下,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一些人受到歧视、压制和不公正待遇,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更应该冷静而深刻地反思了。

(三)

今日之朔师,则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了。校址一迁再迁,真可谓“梅开二度”、“更上一层楼”了。更重要的是:学校由单一的三年制中专,发展成为集三年制中专、五年制大专、三年制高专为一体的多元化办学实体。因此,可以高兴地说,新的朔师环境条件好、体制规模大、教育理念新、办学水平高,确实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了!

的确如此,新老朔师之间是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总难割舍其固有的联系。如果说,老朔师是开拓者和创业者,那么新朔师仍然是开拓者和创业者,只不过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更远大的视野,更宽阔的胸怀和更奋力的拼搏,开拓兴学育人的新领域,创建强校富市的大业绩。那么,新朔师可以继承发扬老朔师哪些好传统呢?我认为主要有: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绿化校园,美化环境;严明治校,严谨治学;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夯实基础,苦练硬功;积极探索,加强实践。

抚今追昔,感慨欣慰;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坚信,新一代勤劳、智慧的“朔师人”,定会不断创造新业绩,努力做出新贡献,浓墨重彩地谱写出朔师校史的新篇章!

2011年5月于大同

作者简介:高济民,河北唐山人,1935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61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浑源师范任教。1962年来到朔县师范工作,一直坚守教学一线,教书育人,默默奉献。同时,立足并服务教学,参与编写了《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和《中学语文课本》的编写。1977年恢复高考时,曾负责雁北地区高考语文评卷工作。1977年先后出席雁北地区和山西省教育先进代表大会,后被任命为教导处主任。1983年调入大同医专,曾任图书馆馆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医古文教研室主任。1985年荣获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证书和奖章。1995年退休。

同类推荐
  • 何孝充戏曲文集(上下册)

    何孝充戏曲文集(上下册)

    本书包括剧本卷和诗文卷两册,上册为剧本卷,收录了戏曲现代戏《梅岭春》、《抱儿山之歌》、《会计姑娘》、《故都春晓》、《英雄列车》,评剧传统剧《朱痕记》、《双灯记》,评剧舞台艺术影片文学剧本《刘巧儿》;下册为戏剧文选卷,由何孝充关于戏曲现代戏、戏剧节讲话、全剧评奖、剧目加工和移植问题、戏剧评论、戏剧艺术人物点评等方面的近百篇论文组成,展现了何孝充的艺术情怀,以及他几十年来在戏曲方面的思考和造诣。
  • 角儿

    角儿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常有一种“渡口情结”,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本书收录了《角儿》、《好戏连台》、《磨坊与紫色》等八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角儿》获“赵树理文学奖”。
  • 穿山甲

    穿山甲

    本书作者以步为尺,丈量祖国的绿水青山。从东北平原到江南水乡,从西北塞上到西南云贵……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写实的手法为读者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他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在他的笔下,不仅有美丽的大好河山,还有保护这些美丽景色的人们。本书集写景、叙事、抒情、探理于一身,是少有的兼具文学性和写实性的生态文学佳作。
  • 吾乡吾土

    吾乡吾土

    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书中作品既是作家本人的心灵写照,也为读者了解作家的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打开了一扇大门。《吾乡吾土》书中近50多篇文章,既体现出作家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承载着作家对故乡、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感情。
  • 河水带走两岸

    河水带走两岸

    《河水带走两岸》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沁河给了我天籁的声音、水在水之外活着、寻常中有别趣、高于大地的庙脊、繁华深处的街巷、风把手艺刮进了天堂等。
热门推荐
  • 我徒弟不可能这么没用

    我徒弟不可能这么没用

    白丫丫一生志向是只想种种田养养猪,未想天有不测风云。“少女,拯救世界吧。”“???”
  • 南方六月有芷伊

    南方六月有芷伊

    一对姐妹,进入不同的行业,最终都走向成功两个人出身完全不同,从小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两个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各自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白月光。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 异界汉人之崛起

    异界汉人之崛起

    (平行宇宙,切勿对号)战国末期,秦横扫诸国前夕,‘汉国’都城‘长安’莫名失踪。帝厉1037年2月7日,改变世界的势力降临亚里斯蒂大地上。
  • 太古神帝

    太古神帝

    传说太古万域,百万星空,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宿;传说人体内有十道元脉,全部激活的人会从亿万星辰中找到自己的武命星宿,从此登上武道修士之路!上辈子被义妹红尘残害致死的明心大帝林晨,重活一世,在复仇中寻找了属于自己的武道,踏上征服万界之路,成就一代神帝!
  • 遇见则不负

    遇见则不负

    段瑾染与好友戴倩开启异世界的旅程,遇见其余八人组成小队,互相帮助共同生活。令段瑾染万万没想到的是,她还会遇见许云帆,那个在她青春里特别的存在。十人小队里,经历过奋斗,喜悦,争吵,随着时间流逝,异世界的危机越发的严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十人小队逐渐散开,但心不散。他们始终相信着,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惦记着彼此,就会在遇到。
  • 异域天界

    异域天界

    他!从地球穿越了。到哪里了?原来是一个阶位大陆。什么大陆呢。强者为尊的异域大陆。呵呵!你猜他一个地球人会什么?结果到处碰钉!什么都不懂。实力最弱的他该怎么办,怎么才能重返地球?一切靠实力,让我们见证主角白尘的未来吧……
  • 永恒都市

    永恒都市

    3个月赚800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一个拥有未来文明的大脑加上几个热血的青年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5年时间内创造一个外星文明带来的都市这里有人类向往已久的都市生活这里有颠覆我们传统的都市生活在这个都市里生活的人们吃喝不愁,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回归自然的怀抱,人人平等事事顺心,善恶分明,这里的人民不知道委屈为何物,他们要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做一个真正的"人"
  • 想吻你的唇

    想吻你的唇

    <最狠大佬VS软萌妹子>某一天有人听见没有这个可怕的大佬竟然在小树林哄老婆:离离,老子错了,再也不敢了,离离不要不理我嘛。众人都惊掉了下巴,大佬居然还撒娇!于是大家都识相地散了,打扰了这位大佬他们可就没好日子过了。
  • 待云归来

    待云归来

    自小李芸身为长女、姐姐,她一直都努力做一个听话温柔的女儿、长姐。她也曾想只做个承欢膝下的孩子,可是母亲的早逝让她不得不担起保护弟弟的责任,让其免受继母的侵扰。可随着她长大,即将及笄,越来越多的事的发生,让李芸力不从心,直到有个人。他走来,将李芸纳入羽翼,告诉李芸。——你不必坚强。
  • 游戏之起点

    游戏之起点

    也许只是起点的开始。真实或是虚假。人生得起点也许就在下一秒。你是否能掌握住属于自己的遥控柄。嘘。game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