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400000020

第20章 我写朔师

李尧

看到“我与朔师”的征文启事,思想上颇有震动。在朔师求学和工作的历程一股脑儿涌上心头,欲尽述而难取舍。经年往事已随岁月流逝,唯当年为学校所写文稿尚有留存,故应征文题曰“我写朔师”。

我是1954年考入朔师的,在中师第二班就读,曾任学生会主席。195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简1,中10、17、24、33五个班的班主任,长期任语文教师,短时代过政治课。1962年进入教导处,1966年任校团委书记,1971年任教导主任,为校党委委员。1976年调雁北行署教育局工作。

由于从小爱好写作,留校不久便开始为学校写材料,如工作计划、总结之类。正务之余,也积极向报刊、电台投稿。初时稿件用少废多,偶有见报,也不过是“豆腐块”而已。

1960年初,两件大事降临朔师。一是全省中等学校流动现场会要在朔师参观考察;二是雁北地区推荐朔师为全省文教群英会的先进集体。这两件大事的主材料都让我执笔,压力很大。课要按时上,材料又有时限,只好加夜班,“通宵达旦”之味没少品尝。

现场会我写了两个材料。一是汇报稿。经领导指点反复修改后,顺利交卷。会议听取汇报并在学校参观考察后,对朔师的工作给以高度评价。领导表扬我汇报材料写好了。二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专题总结。当时报刊上的此类文章政治帽子多,联系实际少,我从学校实际出发,将题目定为《学习毛泽东著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交稿后,大会作为典型材料印发,《山西教育》于1960年第7期全文刊登。

群英会的材料工程更大,在校已五易其稿。最后到太原报送,又经过一次大的修改后,才得以通过。重负既释,欣喜异常,终于放宽心睡了一大觉。全省文教群英会召开时,朔师不但被评为先进集体,受到隆重表彰,还被推荐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2年初,我担任了教学教导员,领导要求我深入了解各科教学情况,研究起草教学工作规章制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草成了洋洋万言的《教学工作细则》。虽自觉烦琐,可领导还认为基本可行。经会议研究,先把《关于教师“四认真”的具体要求》印发教师讨论,综合大家意见修改后,即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制度公布实施,并上报行署教育局。

1962年放暑假前,我起草教学工作总结时,提炼了一个解决教学工作矛盾的专题,这些矛盾是:1.现行教学计划要求与学生基础的矛盾;2.主要学科与一般学科的矛盾;3.钻研教材备好课与加强作业批改的矛盾;4.加强基础知识补课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学生负担的矛盾。这份专题总结校领导在教师会上讲了以后,让我很快上报地区。1962年12月11日中共雁北地委宣传部将学校的这份报告批转全区,批文指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的中心任务,各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领导同志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朔县师范的领导同志这样做了,我们希望所有学校的领导同志也都这样做。”

1963年12月,全省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我随校长参加。王中青副省长亲自主持这次会议,要求到会校长亲自汇报。接知后,我连夜起草了一份汇报材料,主要谈朔师面向农村和山区办学的做法和体会。校长汇报后,王省长给以充分肯定,要求全省推广朔师的经验。会后不久,《山西教育》中学版创刊,在重要位置刊登了这份汇报材料。《人民教育》杂志于1964年第2期以《面向农村和山区办好中等师范学校》为题予以转载。据我所知,这是山西师范教育首次进入教育报刊的最高园地。

1964年春酝酿应届毕业班进行教育实习时,学校提出要体现面向农村和山区的方向,进行必要的改革。让我起草了实习计划,并组织实施。8个班的326名学生编成了49个实习小组,分赴朔县和平鲁的42所农村小学实习,多在山区。各点实习生住在群众家,吃派饭,教学之余帮助群众下地劳动和干家务活,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一个多月的实习结束后,由我起草了总结报告。《山西教育》当年第9期全文发表了这份总结,题目为:《我校初步改革了教育实习工作》,并配发了实习生张博文、边桂莲,实习学校、朔县利民完小校长张庆等同志的文章。不久,省教育厅和《山西日报》5人联合调查组带着省委王大任副书记的批示来到学校,要进一步了解总结这次教育实习工作。调查组除在学校了解情况外,还深入实习点,采访了实习学校师生和农村干部群众,最后写成题目为《实习的硕果,珍贵的启示——记朔县师范今年的教育实习》的长篇通讯,于1964年12月2日以整版篇幅在《山西日报》第二版发表,署名省教育厅通讯组,本报记者李源,还配发了以《师范教育的一次革命性的实践》为题的社论。此版报道,展现了朔师当年的辉煌,在全省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这是迄今为止,《山西日报》关于师范教育最大版面的报道和首次发表的社论。

60年代初,我和同事曹安吉、樊溥发组成写作小组,共用笔名“文哨”。1964年夏,朔师青年教师郝家骝在一女童落水的危急时刻,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几经挣扎,将孩子救起,深深感动了附近群众。孩子家长赶到学校致谢。我便以“文哨”署名,写了《朔县师范教师郝家骝奋不顾身救儿童》一文,《山西教育》略加修改,于1965年第3期发表。郝家骝同志的动人事迹,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文化大革命”中,朔师和全国教育战线一样遭到了浩劫,教学工作受害尤深。复课以后,朔师领导急于探求搞好教学改革之路。1972年春,学校组织了8人考察团到北京、天津、湖南、上海等地的一些中学和师范进行考察,亲眼看到了京津和南方学校试探着拨乱反正,抓好教学的态势,深受启发。回校后由我起草了《关于北京、天津、湖南、上海等地教育改革的一些情况和经验的报告》。这篇报告犹如一团火种,点燃了学校抓好教学的热情,学校工作开启了新的局面。报告送到行署教育局,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时,点名让我去作了参观考察报告。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县教育局长和一些学校校长热烈讨论,好多同志表示要解除顾虑,解放思想,把教学工作抓上去。

1972年秋省里召开城市教育座谈会,我去参加。会议主持者透露了拨乱反正的信息,大胆地提出了搞好教学工作的要求。教育工作者翘首以盼的转折初现端倪。回校后我大力宣传会议精神,引起极大反响,老师们搞好教学的劲头很快就调动起来了,教学工作的制度也逐步完善起来。在大好形势下,我执笔写了两篇文章:一是《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上报了地区;二是《搞好教学改革》,寄给了报刊。后者《山西日报》于1972年12月14日予以发表。

在朔师学习和工作22年形成的教育思想和从业经验,成为我以后工作的重要基石。

调离朔师之后,我认真回顾、总结多年来从事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撰写了《略谈教导主任工作》、《怎样编制课程表》和《办好中等师范的几个问题》三篇文章。没有料到,文章发表后竟在省外引起了关注。辽宁省出版的《教育科研资料选编》一书,收集了数十篇文章,在“教导主任”和“课程表”两个专题中,分别以我那两篇文章领军,放在首位。《光明日报》的“教育报刊文萃”专栏,也撰文介绍了《怎样编制课程表》一作。

回首往事,我怀念在朔师工作、为朔师写作的日日夜夜,更祝愿今日的朔师在新形势下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李尧,男,汉族,山西应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3月生,大专学历,副教授。1954—1957年在朔县师范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教师、团委书记、教导主任。1976年调到雁北地区教育局,1982年任副局长。1982年—1984年在山西省委党校学习,1984年9月至1989年4月任中共雁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讲师团团长。1989年5月调任朔州市文教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1990年2月任朔州市副市长,1998年6月退休。多年来,发表教科文文论百余篇,出版的著作有《基础教育管见集》《兴学纪言》《异域纪行》《行年行韵》等。

同类推荐
  • 青春纪80

    青春纪80

    《青春纪: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下炙手可热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8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8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 草木之秋:流沙河近年实录

    草木之秋:流沙河近年实录

    本书是著名诗人、学者流沙河先生的妻子吴茂华实录其近年生活的随笔集,分为《生活篇》《文友篇》《文事篇》《片语篇》《行旅篇》,从各个角度多方位展现这位诗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其中不乏首次呈现于读者视野的细节。作者吴茂华本人也是一位作家,她从一个妻子同时也是亲密友人的视角,用蘸满浓浓感情的笔墨,以几十年朝夕相处的生活为底子,书写出了一个同样至情至性的流沙河,并勾勒出他表层生活之下的心灵图景。本书是关于晚年流沙河的真实而丰富的资料。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时间的剪刀

    时间的剪刀

    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有人拿起笔来追逐文学,就已经值得欣慰了。如果还有人成为文学的'殉道者',那更值得敬佩。《时间的剪刀: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度文学创作大赛优秀作品集》收录了记忆的永恒;地下图书馆最后一个见证人的自述;神经病;探病;十年;广陵散等作品。
  • 安静的勇气

    安静的勇气

    土地的核心是人。永远的土地之子,无论迁居何方,都是带根的流浪。《安静的勇气(下午茶)》这本散文集,作者刘学刚笔下的事物是遍及整个大地的,他很好地融合了乡村人群共有的情感,以农耕文明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温情的书写。他直面自己真实的家园,不虚妄,不矫正,家园里的每一种物事,都散发着人性观照的人文气息。这些散文文本,融入作者经由阅读和行走而得到的情绪,把对人间事物的热爱,以纤细、柔弱、低婉的语气,写得颇有深意,使得这本《安静的勇气(下午茶)》散文集有一种安静的、深入人心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里的巨人

    梦里的巨人

    给每一个喜欢铠甲的人写的一部短篇同人小说。
  • 青梅嫁我可好

    青梅嫁我可好

    她的人生辗转颠簸,从小的寄人篱下造就了她察言观色,取悦别人,也封锁自己的内心;他的人生鼎食鸣钟,从小的锦衣玉食造就了他傲慢自大,自以为是,从来不懂关心别人;他的人生炊金馔玉,从小的阿谀奉承造就了他防微杜渐,目空一物,不愿轻易结交朋友。这样生活迥异性格不同的三人相遇,会是怎么样的情形?又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 无限之X学园

    无限之X学园

    掌管主神空间的主神死了,世界因此而陷入了混乱,是X学园的横空出世才使得这一状况得到了好转。如今主神卷土重来,X学园又该如何应对?还是说会有新的救世主诞生呢?
  • 公主殿下要闯事业

    公主殿下要闯事业

    前生堂堂一国的公主殿下被换灵根,却降低身份去爱一个利用她的人,去相信一个陷害她的人,去维护一个杀尽她全家都人,糟世人唾弃,如今他帮助了她,他教会她很多东西,让她重生,去报前生之仇。而她却不知道她的重生却是一个爱慕她很久的一个人精心为她布置的,得知真相的她又该怎样面对他,他又该怎么追求他梦寐已久的女神呢?重生之后的她不仅要复仇还要闯出自己的事业,谁说公主就必需得靠父母,靠自己照样能养活自己,恋爱嘛,以后再说。
  • 锦衣于异世

    锦衣于异世

    一朝重生,一切归零,别人重生技能点都upup,自己却连个字都不认识!人家左右不过还有个复仇什么的奔头,自己却连是谁家的孩子都不知道!锦衣觉得自己差不多就是一条咸鱼了。。。。。。本文绝对不坑,请亲们放心跳,作者好好接着你们。欢迎入坑~~?(^?^*)
  • 彩虹王国

    彩虹王国

    “看彩虹!”。对了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围绕着彩虹展开的,我嘛?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赤子谷大人。“想当年,轰隆一声震天响,哇的一声老祖宗,也就是我爷爷出生了,话说啊!当时乌云密布的天空,变得晴空万里,出现了一个跨越两端天际的七色彩虹,就在这时。。啊。啊。啊啊啊啊”“容嬷嬷,我已经7岁了,你不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子宁我的耳朵,哎哎,你们别跑,我的糕点呢!!”她愤怒的左手掐腰,右手指着御膳房门口,正在往里挤得小工人们。“主子!”平淡又愤怒的口气。。。。。
  • 三界诸仙传

    三界诸仙传

    他生来万恶诅咒缠身、命中注定活不过十岁。他生负太阴圣体、天生阴阳眼、牛神蛇鬼屡见不鲜。红尘争渡、踏天而行、不为争霸、只为亲者。仙道、鬼道、人道、魔道……且看幼弱少年如何在三界中闪耀星光。
  • 优选者的聚会

    优选者的聚会

    一个失忆少年找寻记忆的坎坷旅途,一个腹黑男的生存与进化之道。这是优选者的地盘,这里没有弱者,只有生存与进化。
  • 恶魔育成计划

    恶魔育成计划

    恶魔养成……魔养成……养成……成……“闹哪样啊?”风凌仰天落泪,“我特喵不就救了一个人吗?怎么摊上这么一个小祖宗?”“闹这样。”零一脸认真的看着他,“撒……风凌。来陪我玩游戏吧,恶魔的游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