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50

第50章 乡规民约(3)

出殡发引,送葬队伍有些必经路段,会路过谁家的庄稼地;收秋送粪,牛车路经谁家地堰;这都有个借道的问题。占据地利,不肯借道的,那叫霸道不说理,会激起公愤。借道获得方便的人家,事后会有一点象征性的感谢,奉送几只供品馍馍之类。不懂得还报的,那叫不通礼数。

比之于庄禾成熟之后,娃娃们嘴馋吃点瓜果,农家最恨的是损毁青苗。比方“拔瓜苗、抽谷心”,这株作物就完全毁了。村里发生过这样的事,主家会找上门,不说孩子,要点着家长的鼻子数落。从家道说到门风,说到造孽断种绝户这么严重的程度。做下错事的人家,在宗族里也要受到指责:跟上你,祖宗遭人数落;你死了不进祖坟啦?好家伙,这就几乎要动族规啦。

盛夏时节,山野河滩里有了蝈蝈,孩子们会捉回来喂养。蝈蝈爱吃什么?最爱吃的是南瓜花。南瓜花分作公花和母花,公花授粉、母花坐果,农家孩子自小懂得只采公花。

对庄禾植物尚且爱护,有村规民约,对人更是这样。按辈分称呼,懂得个叫大叫小,不可呼名唤字;大人们聚谈的场所,孩子们不得喧哗吵闹;寻常走路,见了老人,要避让到墙根;山道狭窄,空身的要谨让担担子的;沟里大道上,一定是空车谨让重车。孩子们淘气打架,寻常多有,打破脑袋,揞住伤口就是。但谁要欺娃娃、骂老汉,欺负残疾老弱,那就叫缺德。

种种屑小琐碎,属于公德,无不关系到村中人际关系的和谐。

乡间礼数

鲁:张老师说到村人的称呼礼节,牵扯到尊卑长幼关系,也是化成了生活习惯的一种规约。村里人的名讳,永远与辈分相连,辈分不同,一个人就拥有数个称叫,三爷爷、三大爷、三哥,指的就是同一个人。同辈间称呼,则免除姓氏,直呼其名;长辈称晚辈,也是免姓直呼其名。

比方我回到护城楼,假如听到有人叫我“鲁顺民”,心下定是一凛。不是曾经惹恼了人要来算账,就是准备要欺负你这是开场白。所谓“敦孝悌以重人伦”,我们上学的时候,同学们之间仍然保持这种习惯,甚至把这习惯带到城里,同辈同年间显得温良恭俭让,一团和气。我发现,凡是有农村经历的人进城进机关,仍然保持这种习惯。

有次回乡,村里一个人去世了,五十出头,死于车祸。但村里人鲜有同情,评说从来福报相连。那人少家教,从小见人就大名小字地呼来唤去,少规没矩。

张:就从你说的这个例子,也能看出乡野文化的敦伦作用。按说,一个人不幸横死,乡规民约也罢、习惯风俗也罢,一般是不会恶言相加了。这个人死后遭受到这样的评价,却是他违背公德在先。死后留哭声还是留骂名?对于执政的大人物是这样,对于我们身边的同事也是这样,风俗规约,一视同仁。可不慎哉!

乡规民约,除了维护本村人际关系的,还有面向外部也就是面向更大社会而言的种种条规内容。尽管它不成文字、不上墙壁。

比如,谁家来了亲戚,那是一家的客人,但村人都会待之以礼。村口街面,撞上了会有亲切问候交谈。

张家庄、田家庄的人,路经我们红崖底,住在河槽大道边的户家,会主动问询,谨让来家喝水吃烟歇歇脚。

就这样一点礼节,说来却是成就了我爷爷和奶奶婚姻的由头。

我家老院,在河边。曾祖父在县城“大有乾”当掌柜,前头夫人去世,城里南街找回一个继室。算是我爷爷的后娘。爷爷和朋友们玩耍坐夜,无论多晚回来,要高声称呼“妈妈”,要禀报自己回来了。然后一定要进屋摸摸火炕凉热,炕凉了,给加上一把柴火。村人议论说:占意这后生,看来日后要过几天好光景哩!

爷爷这个继母,寻常也懂礼,里头田家庄的行路人,往往招呼进家来喝水吃烟歇脚的,老太太随口聊天,就扯到了儿子的婚事。我奶奶娘家不是大独头的嘛,她母亲的娘家却原来就是田家庄的,并且还就是这个歇脚汉子的外甥女。几句话聊过,这就有了提亲保媒下定纳采种种下文。老张家由之繁衍下我们百十口后人。

算是一段闲话讲过,我接着说咱的乡规民约。

红崖底和你们县城边上村庄不可比。除了个人走亲戚,出村看戏赶集,一个小山村还有什么外部交往?我看就剩走村串乡的货郎之类了。

初夏,有卖青菜小葱的菜担子进沟;入伏前后,有卖鲜桃瓜果的出现;货郎担着煤油食盐等必需,还有各种家常日用周期出没;钉盘碗的、钉秤的,箍漏锅的、钉马掌的,卖刮子(篦梳)的、张箩子的,收纸筋麻团老羊皮的、劁猪骟狗的,平山家卖家织布的、卖辣椒的,会应时出现在村子里。呐喊叫卖侉里侉气,孩子们耳朵尖,即刻飞奔围拢前去,过节一般。

到了跟前,规规矩矩观看新鲜。小孩子要懂什么规矩?第一,不能从人家的担杖上边迈过去;第二,不兴学人家那侉言侉调来笑话。

远道来的手艺人、生意人,天色晚了,村里一定要留宿管饭。村社的团头社首们,会主动负责起来。对于出门人嘛,款待要礼貌周全,饭食要讲究、被褥要干净。对方二日天明告辞,会留下一把辣子、二尺粗布。村里社首们格外稀罕白吃那一把辣子吗?那根本就抵不过一顿饭钱。对于出门人,将心比心,那是一点温情的善意、好客的良俗。

刚记事的年月,村里还来过走江湖耍把式的。那把式说来也一般,好把式还会钻山沟演出吗?河北地面的,遭了水灾,来山西讨口度荒的。这边演出着,村中社首已经开始在全村攒粮食米面。二汉后生拎着口袋,到谁家院里,谁家都会多少给些小米子玉茭面。这叫什么?这叫规矩。像我奶奶,小脚挪动不方便,压根没看什么把式,挖米挖得最多。济贫救难,那叫恻隐。

说不尽的乡规民约,在我有限的记忆里,它不成文字,但它活生生存在;它没有条律的生硬,有的是人情的温暖。

鲁:张老师归纳的是。与你相比,这方面我缺少目击而只是老辈人的传闻,但我也格外想做一些补充对话,那些老规矩给人的感触确实是充满了人间的温情和道义的价值。

仍以我们那里的船规为例。往来黄河两岸渡船的船费称为河利,前面几回里曾说过,负责摆渡的两个村里的闺女外甥,永世不收河利。如果闺女外甥住姥娘家,家里有要紧事情赶回,无论昼夜,都要解船脱岸,速速送回。

还有货物河利。货物以百斤为单位,每百斤顶一个人。牲畜与货物不同,算是活物,大牲畜顶一个人,猪羊一类顶半个人。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放开市场,我们那里有人到内蒙古倒贩粮食、调味品等等。有一次,一个小贩从陕北倒贩回一些粮食,也就两千多斤的样子,按渡口规矩,百斤顶一人,一人一元钱,也就二十多块钱。货到渡口,夜影下来,恰恰那一天轮对岸的村子摆渡,隔河喊了半天没有动静。小贩很着急,一来粮食放在河滩上不安全,二来主要是怕让工商家追过来抓住。于是,就央及村里的船汉送一送。那一天,老艄公不在,几个扳船的后生把价钱挑得老高,有三四百块钱的样子,讨价还价一番,同意二百元钱送过河对岸。

第二天,艄公四有红老汉知道这事,把几个后生骂了个不待骂。不该咱村摆渡,违规摆渡已经过分,多收客人的河利,岂不坏了规矩行情?要知道,这渡口是千年老渡,汉朝时候传下来就叫个“君子津”。

后生们辩解说:人家愿意给嘛!

四有红说:不是救人急难,你们是趁人的急难。人在关口上,你要他的命也便当。后生呀,不兴坏了几千年的老规矩呀!

与大自然的规约

张:好规矩,老规矩,却到底是被破坏殆尽了。正因为破坏殆尽,我们才有了这个对谈《礼失求诸野》。

本回所谈的乡规民约,有如上一回我们谈的“集会结社”,损毁破败最为严重。尽量捡拾搜寻,应该是我俩在这方面所能做一点的努力。至于能否恢复,何时可以止住崩毁而有重建的苗头,非是你我所能知也。

下面,我再谈一点乡规民约方面关乎人和大自然如何相处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燕子是候鸟。燕子衔泥垒窝,多在庙宇或民居的屋檐下。燕子不惧人,这是人类祖辈多少年和燕子达成的信任啊!燕子捕食飞虫蚊蚋之类,客观上对它客居的人家有好处;它住在人家院子里,却也免除了垒窝在山野的种种危险。乡规是禁止损坏燕子窝窠的,豪门寒舍概无例外。谁家院里有燕子来筑窝,倒是积善人家的喜事,引动他人羡慕不已。

另有一种燕子,体型较小,羽毛间以火红色,称作火燕,在人家山墙外侧的小洞窟造窝。至于麻雀,农家瓦垄端头,寻常有三窝两窝。麻雀叽叽喳喳,扰人清梦,场院、碾磨还会叼食粮米。搭个梯子,不许麻雀筑窝,实在是太方便了。但大家与麻雀们也就那么相处。糟害粮食嘛,农民说得非常大气仁厚:一个麻雀,能吃多少?一窝红嘴小雀子,全凭它喂养哩!

村里村边,更有许多喜鹊、红嘴鹊、白和鹊、麻叶鹊,包括黑老鸹在树上搭窝。夕阳西下,炊烟升起的时分,各种飞鸟在村庄上空盘旋,夕阳照着它们的身姿点点发红,然后纷纷归窝。仿佛它们和人们共同营造着“人烟”二字。

有人通砍树枝来烧火,没有人捅鸟窝;有淘气孩子上树窥看鸟窝鸟蛋,没有孩子敢损毁鸟蛋。

到山里砍柴,有时能够见到黄鹂、八哥的窝窠。黄鹂、八哥,长得喜人,鸣声悦耳,窝窠也格外机巧。在灌木的僻静浓荫里,一根枝杈那儿用几根马尾吊着毛茸茸一只小窝窠。砍柴的孩子嘛,手里就是镰刀利器,我们顶多喊来同伴,看看那窝窠的精致小巧,感叹一回那生灵的聪明,然后远远离开那株灌木,决不砍伐。

如今回想,那不止是乡规民约,那里边还有我们的赤子之心。

这两年我开始读《论语》,当看到《述而》篇第二十七章,“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心中便有所动。我们和古仁人的心,是相通的。

鲁:红崖底是那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人们自古而然的生活中,曾经保有那么丰富的传统文明。那文明又那样细致入微地化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张老师,你有这样的童年亲历,并且还能记得起来。我觉得,只要我们还能记起来、谈出来,它就不会没有意义。

张:但愿是这样。

说了一点人们和飞禽相处的情节,往下,我再多少说一点和走兽相处的习惯或曰民间规约。

前头介绍过合作化之前我家的老牛和毛驴。合作化之后,饲养院的牲口像人一样,实行草料定量,灾荒年间饲养员要活命,个个偷马料,牲口饿得只剩一个骨架,尾巴骨锋利如刀。驭手们使唤的不是属于自家的牲口,虐待毒打牛驴的情况经常发生。在往常,这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牲口牛驴,是各家的主要劳动力,像家庭成员一般得到喂养呵护。我四伯是家里使牲口的把式,无论耕地拉车,记得他对牛驴最多是呵斥几声,一根鞭子只是行头装备,上坡吃力的时候挥舞起来,要牛驴知道要发力用劲。平日,给牲口梳理皮毛洗刷身子,像对孩子们一样充满爱意。

爱惜牲口,这样的条规需要订立公布写上墙壁吗?它本来就在那里。老百姓千百年口口相传大舜爱惜老牛的故事,歌赞舜帝贤良仁义,那是首选的故事。大舜本身就是一个自耕农。爱惜牲灵,和广施仁政,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合作化之前,农家绝对自己不杀老牛。个别富户老财家,会将有功的牲口一直养到死,随后挖坑埋葬。一般农户嘛,达不到那个高度,牛老了,要好生喂它几天,依依不舍地拉去集上卖掉。君子远庖厨,有那么一点不忍和恻隐。

到农业社,才有在村里杀牛的先例。村口粪塘旁边的一株老柳树那儿开的杀场。我们野马似的奔跑玩耍,不经意跑到那儿,会突然头皮发紧,一时发怔。饲养院的其他老牛,路经那儿会集体哞哞地仰天哀鸣。那情景绝对令人落泪。

我们村的后山里,有狼有山猪有豹子。豹子还是两种,金钱豹和艾叶豹。豹皮豹骨很值钱,村里人打过豹子,只是因为豹子进村咬死过几十只羊。平常,豹子和人各办其事。我们砍柴,会冷丁撞上豹子。纯属无意,双方俱都怔住,然后各自走开。

初夏时节,犵狸学名叫做花鼠的,开始下崽。半桩娃娃有的会掏犵狸窝,掏回刚要睁眼的小犵狸来喂养,当做宠物。念书上课也带着,小犵狸钻袖筒爬后背的,看见老师过来了,连忙躲进口袋里。非常好玩儿。到尾巴开花的时候,蓬松开来松鼠尾巴一样,犵狸就长大了,不再安生听话。孩子们只好送回野外,恋恋不舍的。

同样是在这个季节,地里瓜秧豆角出土,松鼠犵狸寻常会糟害幼苗。有的农家,在地里支起了石板来打犵狸。小木棍,绳子做个机关,一旦触动,石板打下。往往就打住了小生灵,尸体龇牙咧嘴的,十分怖人。像我大伯四伯,另有说法:那些活物,也要奶娃娃哩,那是缺水口渴。于是在地头田间摆放一些器皿,里面贮一点水,松鼠犵狸就果然不来糟害瓜苗。

咱们北方人,特别怕蛇。有“见蛇不打三分罪”的说法。具体说来,北方人每年遭蛇咬的有多少?导致生命危险的有多少?于是,农家和蛇虫之间也是一种和平共处的格局。山里砍柴,看见蛇,有的也打;有的躲开来,或者用木棍挑得远远的。但有一条:见了交配的蛇,绝对不打。说是这样将有大大的不吉利云云。

这里面有点朴素的抑或是非常高深的道理。环保概念,人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的概念,还要从国外引进,不知将本民族的优秀古老传统置于何地。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缪崇群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缪崇群作品集

    蔚蓝静穆的空中,高高地飘着一两个稳定不动的风筝,从不知道远近的地方,时时传过几声响亮的爆竹,——在夜晚,它的回音是越发地撩人了。
  • 种在树洞里的歌

    种在树洞里的歌

    少年时光,我常与村里的小伙伴拿着树枝,在空地里打打杀杀,抢夺地盘。时间久了,我便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孩子。这样的日子似乎覆盖了我整个少年时光,像一场漫长的梦,梦中的我追着风跑啊跑,路旁开满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花,虽然不起眼,却代表了整个春天。少年时总有那么多让人捉摸不透的故事,让人无法忘怀。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3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3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地心游记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地心游记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热门推荐
  • 一起变得更好

    一起变得更好

    原本以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律师搭挡设计师。谁知一朝醒来,竹马变爱豆天天上热搜!
  • 换天成神

    换天成神

    误食奇穷血,被封印十万年,解除封印后,以是十万年之后,沧海桑田,十万年前到底发什么了什么浩劫,父亲又究竟是什么人。。。。。。。
  • 新编经济法教程

    新编经济法教程

    本教材结合了最新的国内有关立法动态,吸取了经济法学界诸多观点,由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本教材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组织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纷争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图避免枯燥烦琐的理论演绎,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反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成果。
  • 斩漠

    斩漠

    100万地球人类被强制召唤异世界大陆,是神与魔的游戏?四代灭世劫难一代比一代强,究竟是何人作祟?各族大预言者都只看到了一个结果:五劫将至,群魔乱舞,无人幸免!且看一个毫无魔法斗气的少年如何凭一把大剑,斩断所有的命运,守护住一切的一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繁华落尽,倾君一笑!
  •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央

    [花雨授权]就在她和他相遇的这一天,她的世界完全颠覆了,父亲的摆布和利用,藏书室里姐姐的阴谋,这个别人口中轻薄无行的花花公子。他其实是很好很好的,那么,她可不可以不管那些家族恩怨,好好爱他?
  • 快穿安之若素

    快穿安之若素

    厌倦了千篇一律做任务的快穿系统,想来点口味清淡的?那么这本书很适合你。她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人,是一个看客,看这俗世纷争,看这楼起楼塌。她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走过,看这些世界的兴衰荣辱,恩爱情仇。作为一个见证者,这或许是她存在的意义。
  • 校园王牌高手

    校园王牌高手

    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遥控器,让懦弱少年胡晓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遥控器上的按钮,可以强化身体,让他变成无敌单挑王!可以让他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轻而易举考第一!逆天的能力,让胡晓开始不断的逆袭,流氓混混,富家子弟,神秘杀手……没有人能挡住他的崛起!
  • 肠胃疾病知识问答

    肠胃疾病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胃肠病的基本知识,其中包括便秘、腹泻、急性胃炎、溃疡病等常见胃肠病和消化道癌的预防与治疗知识。
  • 枪神纪:最强特工

    枪神纪:最强特工

    英雄的鲜血,命运的獠牙,不朽的意志,永世的传唱。特工的生涯在此刻展开。只为成为最强!只为那‘枪神’之名!只为这蓝天之下仍有一方净土!奋斗吧!特工们!从团队作战到对抗巨人,一步步走向最强之路!PS.2K3K神马的,最讨厌了~!
  • 警告!国民男神是女生

    警告!国民男神是女生

    在她十岁那年被继母和她那白莲妹妹陷害,去了英国。七年后,她回来了。打渣渣,虐小三,手撕女白莲,她要亲手把她们送进地狱。在这过程中却不小心惹上腹黑男神。第一次见面:“你好,我是鹿饮溪”他竟连眼神都没给她。然而在那之后,“听说你是男的?”鹿饮溪翻了个白眼“你眼瞎啊,看不出来吗?”他眸子深了深,迅速翻身上来,鹿饮溪一脸惊恐,“你干什么?”他悠悠吐出两个字“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