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7100000037

第37章 近代小说作家的现实超越(1)

与侠义小说

第一节文人与侠士之精神通缀

文人以笔反映世界,表达感情,侠士以武力表达意愿;文人大多文质彬彬,弱不禁风,而侠士则孔武有力,是勇与力的体现,“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两者截然不同。

一、侠的概念和类型

“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韩非子》一书。韩非子对侠很反感,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他在《六反》中说:“行剑攻杀,暴傲之民也,而世尊之曰廉勇之士。活贼匿奸,当死之名也,而世尊之曰任誉之士。”他将侠和儒都划为社会“蠹虫”之列,主张以法制乱,禁止私斗,反对侠客。在这里,韩非子指出了社会上具有侠客存在,并没有展开说明到底什么是侠,侠由哪些人组成。但是,从他对侠及其危害重视的程度可以看出,最晚在战国时期,“侠”是很普遍的社会存在,“侠”的概念、形象和精神特质已经确立。

事实上,当时很多学派都注意到了侠,对侠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这些态度对侠的影响也不相同。与法家相反,墨家和儒家都崇尚“侠”,而当时显学墨家思想对于侠义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正如鲁迅所说:“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闻一多说:“所谓侠者,不又是堕落了的墨家吗?”墨家学说的基本命题是“兼相爱,交相利”,要求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应互相关爱、相互帮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这种“兼爱”是双向渗透,对等互报,互利互惠的,是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家希望树立互助友爱的社会准则,构造出一个兼爱、交利的理想的大同社会,也就是侠客倡导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彼此间以兄弟姐妹相待的乌托邦式的“江湖”世界。墨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强者不劫弱”等思想,在后世发展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同生死,共患难”“劫富济贫”“扶危济困”“扶弱除强”一类仗义而为的人生道德信条,为下层大众所接受、所追求。墨家讲义气:“万事莫贵于义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侠”为了行“义”,不惜杀身以殉,说明“义”远比自己身体和生命重要。墨家还提倡言行一致原则,其“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的主张与侠客讲信义、重然诺的精神是一致的。

墨家的人格理想是赖力自强,因强进取,仗义而为,用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提倡自我牺牲精神。墨家将这种人格品德称之为“任”,“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后世“任侠”的人格风范便发端于此。无私的任侠不避牺牲(为民为天下而不是为君主),赴汤蹈火、解民于倒悬、胸怀从容的牺牲精神是任侠的前提。

墨子自己身体力行,以大禹为榜样,能吃苦耐劳,比较接近劳动人民,是“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他一生“坐不暖席”,“劳身苦志以振世之急”。庄子说墨子“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孟子说墨家“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荀子说墨家“大俭约”。他们的话中充满了对墨子(或墨家)的赞扬之情。墨子曾经冒险“止鲁阳文君攻郑,绌公输般以存宋,而辞楚越书社之封”,可见其济弱扶倾之志,俨然是一个侠者的风度。

儒家也尚侠,其思想许多方面与侠义精神相同,正如章太炎说的“世有大儒,固举侠士而并包之”。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中,“义”的解释与侠之文化结构中“义”有一些类似之处。孔子说:“与朋友言而有信。”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这表明朋友之交不单注重信,更要重义,只有这样才能实践诺言。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义”与“利”,表示出一种与侠一致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儒家提倡崇高的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如孔子“见义不为,无勇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见义勇为、刚正不阿的大丈夫之气都与侠者精神相一致。

儒家所尚之侠,是文士之侠。战国时期,列国纷争,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在斗争中不被对方消灭,于是各国贵族纷纷广交门客,招揽死士来为自己服务,形成了一股养士之风。因为“侠”者既重义气,又讲信用,忠于职守,“赴汤蹈刃,死不旋踵”,自然就成了各国贵族网罗的主要对象。他们招致大批的侠士(也称“食客”),并给予比较优厚的待遇。这些门客为了报答主人,可以不遗余力,死而无悔。当时许多大贵族所养的门客,动辄千数,着名的“四君子”,各有门客三千人。这些门客中,不乏儒者,“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名显诸侯。”养士之风的盛行,造就了大批的侠者,以至逐步形成一个“侠”的阶层。

有意识地、比较完整地记载侠的事迹,并为侠“正名”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与韩非子极力反对“侠”的态度不同,司马迁却充分肯定侠客行为,对侠客充满赞赏艳羡之情。因感叹“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所以在《史记》中专列《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等篇章,对先秦至汉不同时期的尚侠风气和“侠”的生存状况作了最为详细的记述。他因此而摘得为侠客作传第一人的桂冠。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作为历史学家,他要“实录”侠客的行迹包括劣迹,如“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其实皆为财用耳”;另一方面,作为富有个性的文人,他又对侠进行“去历史化”的阐释,以特殊的价值判断,尽量淡化或消减了侠的负面效应,从中抽象出特定的范畴诠释侠,有条件地肯定侠,作出与当时通行的观念不同的评价,从而使“侠”附上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他的解释是:“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他将“侠”定性为:对于社会中存在的普遍不公道、不正义的一种补偿和对抗。因此,“侠”独立于现实秩序之外,不守律法,但急人之困,具有一诺千金、杀身不悔、救危济困、不图报答等品行。这种定位使“侠”一扫“原侠”身上的沉病积习,成为卓然特立、匡扶正义的英雄人物,既寄托着人们所向往的人格,也成为人们借以宣泄不平之气的“载体”。这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阐释模式对“侠”神话的形成影响深远。

司马迁《游侠列传》中论述了“侠”的类别。他说: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

按照曾国藩的说法,司马迁实际上把侠分为三种:“布衣闾巷之侠,一也;有土卿相之富,二也;暴豪恣欲之徒,三也”。其中,“布衣闾巷之侠”对应的就是游侠;“有土卿相之富”对应的是卿相之侠;“暴豪恣欲之徒”对应的是刺客之侠。这三种侠中,他特别推崇混迹于陋巷、出身为布衣的侠客,在他看来,“布衣之侠”就是真正的游侠。

1.游侠

司马迁说:“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能够辅翼其世主的宰相、卿、大夫固然应当称道,而那些“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曾闻达如季次、原宪者,能够始终“怀君子独行之德”,坚持正义而不与世俗苟合,他们就是一种值得称道的侠义行为。

从先秦至汉武,历史阶段不同,“侠”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特征有很大不同。先秦时期,在各国贵族的笼络之下,侠客忠心耿耿地为贵族阶层服务,虽因此而得以“名显诸侯”,但却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在战国时代,他们一般都远处江湖,并不固定依附于某个贵族,与先秦时期的侠者相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继承了先秦侠客的济弱扶倾、注重忠信、遵行道义的传统,敢作敢为,特别注重义气;他们的侠义行为,往往有铲除强暴、为平民百姓打抱不平的一面。汉代侠客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司马迁说: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虽时扦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

尽管这些人“不轨正义”,对封建法纪无所顾忌,对世俗规范约束熟视无睹,常常“以武犯禁”,做出有违纲纪的事来,或者因招来杀身之虞而隐身江湖,但他们的人品值得称道:

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

他们“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重名节,重道义,轻财利,为了救危扶困,不惜牺牲生命。虽能使人亡而复存,死而复生,但从不自夸其能、炫耀己德,“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所以《游侠列传》极力称赞他们,赞扬朱家:“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称赞郭解“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和“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司马迁看到了他们身上的特点——济人急难而不矜其功,时犯法禁而廉洁退让,并深深折服:“(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背言,义者有取焉。”“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先秦的游侠远离庙堂,不参与政治纷争,只过问民间不平、江湖是非,快意恩仇,横行江湖,正如宋人晁冲之说的“君不见夷门客有侯嬴风,杀人白昼红尘中。京兆知名不敢捕,倚天长剑着崆峒”。在社会上,人们对侠客的崇拜达到了狂热的地步,侠客们望高誉隆,一呼百应。朱家“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郭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当时的少年仰慕他们的为人,如有触犯他们的人,“亦辄为报仇”,并“不使知也”。有个儒生说侠客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便被人割去舌头,送了性命;郭解被官府徙往茂陵,“积人杨季主子为县椽,举徙解”,便被郭解的侄子杀了。

但是,从战国四公子养士到汉代任侠者的豪强化群体化,尚侠之风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史记》中记载了许多“侠士”或者具有一定“侠”气的豪杰。如张良行刺秦始皇于博浪沙失败,“亡匿下邳,为任侠”;季布“为气任侠,有名于楚”,等等。班固也认为:“(韩)信惟饿隶,(英)布实黥徒,(彭)越亦狗盗,(吴)芮尹江湖。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就是说,这些人都是来自下层社会的任侠者。西汉至东汉期间权臣公卿出于争夺权力,打击政敌的目的,私自养侠,尚侠之风日隆,这正如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分析的那样:“及汉祖仗剑,武夫勃兴,宪令宽赊,文体简阔,绪余四豪之烈,人怀陵上之心,轻死重气,怨惠必仇,令行私庭,权移匹庶,任侠之方,成其俗矣。”这时期的游侠,是“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其“结私交”、“作威福”、“以立强于世”的特征,已经具有鲜明的政治品格,丧失了先秦游侠的根本精神。

2.刺客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概括其精神特征为“士为知己者死”。先秦时期的刺客“重然诺、轻生死”,甘愿牺牲自己性命去报恩,实现人格信念和道德理想。这种“重名好义”的精神与游侠是一致的,但司马迁并不认同刺客就是游侠。因为游侠在立身行事的动机上是施恩以仁,并不只为了报恩,这是游侠与刺客的本质区别。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作家评价机制的生成及演变

    中国现代作家评价机制的生成及演变

    本书主要探讨中国现代作家评价机制的生成及演变以及导致这种生成及演变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文化权威、政治权威和市场权威。本课题既面向现代文学,同时又超越现代文学。对影响中国现代作家评价的多种因素均加以考察。
  •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幽梦影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幽梦影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着智慧的文化密码。因此,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途径就是阅读国学经典。《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精装》共30本,精选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内涵丰富、经久流传的国学经典,包括史学的经典,文学的经典,哲学的经典,设计精美,采取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品种丰富。阅读这些日久常新的经典,会带给我们理性和高雅,敏锐与睿智,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 大刀红

    大刀红

    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分为神农架记事、传闻及野史、当代聊斋进行时构成。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听所闻,将以前听到的故事,重新演绎,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故事,当你理解他,他便会馈赠你。
  • 庐隐散文集

    庐隐散文集

    本书是庐隐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庐隐散文代表作《东京小品》《离开东京的前一天》《文学与革命》等,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色彩,语言流利、自然、真切,纤细而不失酣畅庐隐的散文作品既是中国新文学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透镜。通过本书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庐隐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了解她的文学创作成就。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鲁迅的一生也是一个读书人的一生。他博览群书,精通日语、俄语,还能翻译德语作品。《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收录了鲁迅对中外名著的评价,以及对写作方面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如何读书及写作,也可以研究鲁迅思想的文化渊源。
热门推荐
  • 猎狐

    猎狐

    大学生慕容宿月频频遇鬼,接着认识了一名神秘组织的成员。在一系列的坑蒙拐骗之后,她也“被”加入了这个组织。于是,她见到了凭空飞翔的人与野兽、阴森恐怖的鬼王宫殿、高深莫测的隐居圣人、实力强大的敌对组织……于是,她拥有了上帝之眼、死神之手、灭道神剑……她慢慢发现,看似平凡的世界,竟然隐藏着如此多的秘密……------------------------------------本人QQ:1301576015
  • 槐问长生

    槐问长生

    一个渴望逍遥的灵魂来到仙魔肆虐的世界却变成一棵不能移动的槐树,自由,我所欲也,长生,亦我所欲也!
  • 长大续写

    长大续写

    续写了一个肝胆大外科主任和一个实习生的唯美爱情
  • 小公主

    小公主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世界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积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青州心游记

    青州心游记

    一群生活在幸福彼岸上的人们经不住神马浮云和幻想杂念的诱惑,被拖进了花花世界和欲望之海中变成了偏激,偏执,偏性的一根筋,变成了胡思乱想,胡言乱语,胡作非为的心魔。随之体内的五脏六腑等也失去了平衡,生产出大量的乌烟瘴气,歪风邪气在四处游荡,恣意肆虐,随着器官们的罢工和下岗,人体生病了,住院了甚至消亡了。心魔Z幡然醒悟,开始了奋力的逃亡,同时也遭到了强盗们的疯狂追杀,就在这时,孙悟空出现了,救出了心魔并且带领他来到了太上老君的小院里…为了能让心魔理解太上老君的苦心,孙悟空又带领着他来到了一个正常人体的内心世界中,了解了器官和组织们的功能与作用。然后又飞到天外见识了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幸遇了中国的宇航员和太白金星,欣赏了地球的外貌。返回地球后游览了青州府的云门山,驼山,玲珑山,遇到了觉悟者,了解了中国功夫的奥秘,青州府的历史,品尝了东关的美食小吃,逛了青州古城,又去了《绿野堂》,见到了了智者和慧者,明白了心灵和生命的状态,穿越了《资治通鉴》,拜会了了司马光,文渊博,包拯,宋仁宗等人。返回时又飞越了青州的时光隧道,见到某些朝代发生在青州的重大事件…最后,心魔Z又变回了心灵,回到了幸福彼岸。
  • 严肃正经的真武之旅

    严肃正经的真武之旅

    神王萧言为返回地球,在真武世界严肃正经的日常生活。
  • 名人佳作——散文随笔篇

    名人佳作——散文随笔篇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逆袭强节奏:新低手混校园

    逆袭强节奏:新低手混校园

    我叫李小路,是个纯屌丝,跟女神表白,女神说我嘴上有颗鼻屎太恶心了,我伤心了,励志要做一个干净的屌丝!
  • 万古问道

    万古问道

    一个平凡的小村落,走出一名少年,看他如何在末法时代绽放光芒,原是因果注定,问道,问道,道为何,何为道,道可道,非常道
  • 时光匆匆回忆不在

    时光匆匆回忆不在

    第一次的创作,希望能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