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500000019

第19章 神隐红尘·一方一净土(4)

从这个已经小有佛法根基的僧人身上,重现出了当年那个农家小男孩身上的硬性品格——坚持到底,决不放弃。也只有拥有着这样一颗坚韧的内心,才能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经得住苦难的人,是离幸福最近的人。

重新开始的准备期特别漫长。这几年的光阴里,他的脑海中就只装得下这一件事情,这是他的信仰与坚持。这是他虔诚向佛的最好体现。成功永远只会留给那些做好了足够准备的人,只差一个时机。悟先在等,他在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三)知与不知

几年之后他来到扬州,开始了新一轮的密闭修行。

同样在杂念翻涌的时刻,悟先几近崩溃。一般人很难想象,那种在密闭的空间里同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做思想斗争的感觉。只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灵,才能掌控自己的整个思想,从而排除潜意识深处的其他念想。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他日复一日地焦灼自己的大脑,眼看时日已经过半却没有丝毫进展,悟先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悲恸。此时,帮助他稳定住内心的正是那份共同成长起来的坚韧。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顽强地坚持了下去,他虔诚地相信他会成功。

或许是这份诚意将诸佛打动,或许是他真的入境超然,总之,悟先见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佛界广景以及诸佛。让人值得钦佩的是,悟先并没有因此而喜悦到忘记自身的修行。他明白,前路漫漫,这一切都还只是一个开端。

悟先的修行成功,带来的巨大转变是每个人肉眼可见的。僧人们所见到的悟先,连步履行走都是超然的姿态。他的眼神是洞悉一切的空,他的神情是慈悲为怀的温和。在此后的修行岁月里,他甚至已经浑然忘我,就连僧侣偶尔忘记送饭他也浑然不觉。

年近三十岁的悟先证通般舟三昧,这个消息似乎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天下。无数僧侣奔向前来,向他取经学法。悟先向一个人讲述自己修道前后之事,面对他人求禅定之法这个问题时,他却只能实在回答道:“不知道。”

不少人遗憾而去,其实,真正感到遗憾的,却是悟先。若是真的能悟,那么前来请教的僧侣应当明白,这修道参禅,本就是不通则不通,通则顿悟的道理。

知,也是不知。不知,便也是知。

哪里又有什么绝对的方法呢?禅定之法人人皆知,关键就是修行过程中你知与否。真是虔诚向佛之人,一心一意坚持下去,必得其道。而这世间一切困境,都抵不过一个坚持。

睁眼之时,便有佛光闪现,诸佛立于面前。那一种庄严静穆,那一种神圣肃静,那一种悟通看清的澄澈之心,当下便可感受到。

在悟先剩下的几十年光阴里,他也依然坚持吃斋念佛,从未懈怠,直至年衰体弱都依然坚持。1884年,悟先圆寂在青青竹色之中,从此奔向佛国净土。

佛门说虚妄,并不是教给世人都远离红尘皈依佛门,而是希望,处在红尘束缚下的众人能够放下执念,以通彻的心来清醒地面对人生百事。放下执念,放下怨恨,放下内心的一切杂念,做一个内心干净的人。当你足以清醒地面对世间难事,当你能够理智地面对某些人,某些情感,以浮云一般的心态待人处事,处变不惊,方是悟了这番道理。

有人说,悟先坚持证通般舟三昧,难道这不是一种执念?所谓执念,指的是你用一种偏执的情绪去达成心中所想。而悟先,却并非偏执。他只是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用一种坚持到底的态度做下去,不成功便成仁。修行高深之人,往往不会因得失而感到悲喜难当。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情感情感波动空无意义,你悲,你喜,结局就在那里,永不动摇。

人行在世,光阴匆匆数十载,恩怨情仇随身寂灭。我们只需要虔诚前行,不计得失,方能如意。心变强大,身自强。

4.6万虑俱清戒然

潭柘寺的钟声敲响,僧人的诵经声渐渐飘远,在宁静的时光里,荡漾着涟漪,涤荡着人们柔软的内心。经声从清泉的耳畔传到了心底,他顿觉万虑俱清,似乎困扰他的问题有了答案。

(一)答案

1861年,顺天宛平,时间在这里刻上记号。一户贫寒的人家家里,啼哭声宣告了一位新生儿的降临,他的到来,为在这个世界受苦受难的人们,找到了一条参悟人生真理的新路。

他就是戒然禅师,法号清泉。我们不知道他俗世的名字叫什么,暂且唤俗世的他做清泉,出家后的他为戒然吧。

时间,有着改变一切的力量。清泉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家乡过完普普通通的一生。然而,世间事没有谁能够说的准。连他的父母也不曾想到,他们的儿子有朝一日会成为一代禅师。

清泉家境贫寒,父母都在有钱人家做工,他们的日子过得不紧不慢,而他也在这样日复一日中慢慢长大。

有一天,玩耍过后,清泉准备回家。在路上,他看到了黄、黑两座寺庙,与此同时,和尚的诵经声穿越空气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小小年纪的他并不懂这就是佛音,只是顿时觉得身心舒畅,这声音是如此的动听,以至于他驻足倾听了许久,这是他与佛的第一次邂逅。

北京西郊西山上有座寺庙,叫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极为有名的寺庙,每天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潭柘寺风景独好,古木参天、丛林茂密,环境宜人,置身其中,自有一种在这里可以洗涤身上一切污秽的感觉。

每逢节日,潭柘寺的香火便是最旺盛的时候,这天,清泉跟着前来烧香拜佛的大人们一起来到了潭柘寺,刚一踏进寺庙的门,清泉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里的环境清爽宜人,每个来拜佛的人脸上都写满了虔诚,此时的人们,脱下了俗世中伪装的面具,一个个跪倒在神像的面前。

这一切,都被清泉看在眼里。他知道了每个人都有所求,而可能有些求永远都只是“求不得”,求不得便会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他开始思索如何解除这种痛苦。就在此时,潭柘寺的钟声敲响,钟声响罢,众和尚的诵经声飘扬在空中,清泉顿觉万虑俱清,似乎困扰他的问题有了一个答案。

回到家中后,小清泉告诉了父母他在潭柘寺的神奇感受,并且请求父母允许他出家。

儿子的想法震惊了父母,他们断断没有想到,年幼的儿子竟然会有脱离尘世的念头,他是多么的幼小,父母自己在这尘世活了这么多年,虽也有痛苦和磨难,但每次去拜佛也只是祈求上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并无遁入空门的念头,更不想让儿子出家,父母坚决地回绝了儿子的请求。

(二)戒然的脚步

命运无常,就在清泉安稳地在家乡过了二十一个年头之后,他的父亲病倒了,家庭顶梁柱的轰然倒塌,无论从收入来源上还是精神上都给这个贫苦的家带来了沉重打击。全家都笼罩在一片灰暗中,父亲母亲脸上的忧郁多日不散。

看到父母每日如此痛苦,清泉再一次坚定了他要南下普陀为父亲祈求平安的决心,他的决定再次遭到了父母的拒绝,而清泉去意已决。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父母最终同意了他南下的想法。

来到普陀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岛山绝美的风景,他不禁感叹,尘世间竟有如此圣地。于岛上流连了几日,除了欣赏景致之外,他潜心礼佛,在静心参拜之时,他心中对佛法也多了几分理解,更觉佛法的高深与奥妙,尘世的浮华与躁动都化作阵阵佛音,仿佛获得了重生一般。

在普陀山礼佛完毕,清泉并未直接回家,而是一路游览了天童、天目、天台等佛教名山,在一次又一次与佛的接触中提升自己的觉悟。佛理与世理,佛法与人生,都是他参悟的对象。

一年以后,他终于回到了家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母。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的病一天天加重,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终于抵不过病魔的纠缠,离开了人世。

清泉目睹了亲人的离世,更加明白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他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为众生寻找到通往幸福和永恒的道路。

于是,他拜别母亲,背起行囊,再次离开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去实现心中的信仰。

这一年,他二十九岁,越过无数的山山水水,他来到了弥陀寺,剃度出家,法号“戒然”。在弥陀寺修行一年后,他到了拈花寺。每日于寺中诵经礼佛。口中念佛,心中向佛,似有所悟,终不得要领。

佛法之高深,非一日之功可以参透,成佛之人之所以得到众人的敬仰,就是因为在研习佛法时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经受住了常人难以忍受住的煎熬。

佛中蕴含了大智慧,唯有缘人方能领悟,这有缘人,却也不是天生的,就像缘分,是自己修来的。清泉坚信自己是与佛法有缘的人,否则不会在儿时便能感受到佛的强大力量,只要自己足够执着,佛一定会渡自己的。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求佛之路,发现自己虽每日诵读经书,对于其中的玄旨妙领不甚理解,是不是求佛的方式不太对呢?佛既是众生信仰之佛,自己每日在这深山古刹之中,怎能知晓众生所想?不经历一番磨难怎能通晓佛法的真谛?

1898年正月初一,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新年到来的喜悦中时,戒然毅然从资福寺出发,一路拜访名山古刹,手持口诵,三步一拜,五步一叩,向佛显示他的真心。

他穿过了峨眉山,游历了九华山,想要在对大山一步步的征服中实现自己的夙愿。他走过一座又一座名山,全然不顾旅途的辛劳,衣服破旧、饮食粗糙,所有这些他都不在乎,只要能对佛法有所感悟,一切付出都是值得。

从九华山下来,他又东朝普陀,西入剑关,南下天童、天目,北返齐鲁、燕山……南南北北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日月星辰都见证了他的诚心和恒心。

在他游走的过程中,最为艰险的莫过于剑门关。李白曾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比上青天还难的路,戒然用他的一双手和一双脚走了过去,这是何等的英勇!

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酷暑难耐,都不能使戒然停下脚步,对佛理的追求就是他的信仰,就是他心心念念的东西,没有什么能比这更重要,也没有什么艰难困苦能够动摇他追求的决心。他不怕苦、不怕累,他坚信自己追求的是为众生谋福祉的事业,是有益于所有人的。他追随佛法的脚步绝不会停止。

(三)万古长青

不知不觉间,几十载已然过去。人事纷扰,世事变幻,出人意料。1918年的武汉,辛亥革命爆发,翻天覆地,忽然就没了皇帝,革新也好,革命也罢,总之是和以前不同了,整个世界全乱了。

而戒然,此时全不像某些人六神无主,也不似某些人趁乱雄起,他依然是安定的他。因为此刻的他,已领悟佛法真谛,任再多风雨,他自岿然不动。

有佛在心中,戒然满是坦然。因此,他穿过淮河,渡过长江,南下金山。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自古便是高僧汇聚之所。他在金山寺修行,终日诵经礼佛,参悟佛学。

一日,戒然兴致正浓地高声诵读经书,全然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此时,金山寺的和尚都在他的门外驻足,安静地聆听佛音,生怕惊扰了大师的修行。当诵读声停下来,他们一起进门去拜访高僧,这才发现高僧不是别人,正是在暂时寄居寺中的戒然,不由得肃然起敬。

戒然在金山寺待了数日,研习佛法从未间断。经过多年的修行,年过半百的他早已名声在外,对佛理的日渐精通让他以后的修行之路越来越顺畅。

1918年,一个明媚的春天,戒然来到了上海玉佛寺。当时,有一位曾官任清朝江苏巡抚、对佛教颇为痴迷的人,叫程德金,程老当时正避居于上海。他慕名来到玉佛寺,期待能够遇到这位得道高僧,就在此时,他看到了一个赤脚袒背的老禅师,禅师安详的神态让他大为惊奇,打听过后才知道是赫赫有名的戒然禅师。

程老与戒然仿如知己,相交甚欢。这种交往持续了两年,直到程老去世。不久,戒然禅师也安然归化。戒然禅师的去世是一个个体的消亡,而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是追求佛法的执着和普度众生的善念,这份精神,会万古长青。

同类推荐
  • 望雁行

    望雁行

    本书为一部杂文集。书稿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各类散文、杂文、工作论文等数十篇,这些文章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事业、对亲情友情等的感悟和思索。书稿文字流畅,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你是最优秀的骑士

    你是最优秀的骑士

    这一天,我在三楼的书房里看着书不幸睡着了。如果没有睡着,下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在我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快递打我的手机!不过当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时,我醒了。“你在家吗?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声音里充满怒火。“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我反复解释。“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他大喊着:“你不要说了,你现在下来!”他的声音非常响,已经无理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被送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住性子。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热门推荐
  • 汉时明月何时归

    汉时明月何时归

    她只身向汉,桓帝庶女,曾以麒麟女之名闻达天下,后封五原长公主却在河套种着田。她一身蓝衣,执杖刀,舞长戟,赤马座下将过十万汉家铁骑。北却胡人静羌笛,西扫西域收乌孙,东平幽燕占三韩,只是为能够安宁度日,维持身后一地太平。汉末三国,天下纷扰,中原诸侯打得热火朝天,而她北境几十载东征西讨却显得格外安静。她曾失望过,因大汉之明月渐渐残缺。也痴喜过,为庆幸看不见血染山河破碎。行路茫茫!踏在满布硝烟之汉土上,最后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盲女的大汉往事。轻松的历史架空文,单身向的,最后变身慎入。
  • 邪王锁妾

    邪王锁妾

    美丽苍白的她如淤泥中出尘的白莲,却在他的指间辗转反侧。他淡淡地说:“从今夜起,你就是本王的奴,只是本王一人的奴。”一抹鲜红血痕,胸前一朵妖娆的九色莲花烙生生地缚了她的身,锁了她的魂,让她无法逃离。她不过是个奴,一个连主人都无从选择的奴,一个只能依附着他的奴!
  •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本书以范畴讨论为主,首先通过对宋前中和观念的清理,以及对中和、中庸和一系列兼容相类范畴的考察,找到宋代中和观念的源头与支流,并对宋代中和观念兴盛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进行探讨,发现宋代中和观念与前代的中和观念最为根本的区别即在于“未发之中”与“已发之中”的不同。
  • 学霸的玄幻生活日常

    学霸的玄幻生活日常

    重生永恒世界,大日天界的常恒,发现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中,每个人都能稳定地觉醒金乌血脉,一旦觉醒百分之百,那便注定成神。可即便天赋再好,常恒还是决定先做个学霸。
  • 快穿之我弟总是大佬

    快穿之我弟总是大佬

    我是韩平平,我和我的名字一样普通,但是我有个弟弟叫韩不凡大家都叫我们不平凡姐弟,但是我们真的很平凡......韩不凡:“真的平凡吗.....”有一天一个暂时叫精灵的不明生物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从此展开了各个位面的穿梭之旅......韩不凡:"你确定不是找男人之旅?!!!"
  • 《无双枪神》

    《无双枪神》

    一个少年的封神之路,双枪在手,兄弟在侧,我即天下无双!!
  •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大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与同时代的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一样,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 浮夸

    浮夸

    18段难以释怀的前尘往事,18篇动人心弦的感伤情事。这里没有哗众取宠的复杂情节,没有空洞华丽的词汇,只有都市男女深情的怅惘和纯真的沧桑。
  • 宠婚来袭:娇妻不要跑

    宠婚来袭:娇妻不要跑

    她是丛林中的鸟,他是整个帝国的总裁,一场算计她躺在了陌生的床上,一个月后,她怀孕了却遭遇车祸,她的孩子平安出世她却危在旦稀五年后,他们又相遇了并且带着他的缩小版。
  • 君本无尘

    君本无尘

    兄长无踪,而她父君的挚友捏造证据,判了个欺君罔上叛国谋反之罪,上阳宫上下无一生还,生死之际,她的父君母君硬生生保下了她这一条命,人心险恶,无亲无友,她该何去何从,如此颓废卑微一生还是踏上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待她回头,却不曾想,如此一眼,便误了终身“小尘儿,别怕,我在”“嗯,你在,不怕”……虐段:“即使背负骂名,欺师灭祖,众叛亲离,即使我站在世人的对立面,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行之事为天下不耻?”“嗯,只要是你就好,只要是你就行”……甜段:“夫君,尘儿要抱抱”“那娘子亲为夫一口,为夫就抱娘子,可好?”“好……”……“慕小辰,娘亲跟你商量个事呗”某傲娇萌宝表示鄙视“娘亲,你和爹爹太坏了,宝宝不要理你了”……得,她还真把自家宝宝惹生气了“那娘亲给宝宝道歉,好嘛?”“不要”“那给你买好多好多好吃的?”“不要”“那……带你去逛花楼,怎么样?”“好好好,娘亲不许反悔”……次日“皇后和太子呢”“回……回陛下,在……在……”“在哪?”“花楼”“该死,来人,随朕去抓人”“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