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36100000006

第6章 包拯

在中国历代清官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最富有传奇性色彩的人物,当属北宋名臣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据史载,他生于真宗咸平二年(999),卒于仁宗嘉礻右7年(1062);而据合肥的包公后裔介绍,他的具体生日是阴历二月二十五日,忌日为阴历八月二十五日。

《宋史》卷三上说:包拯“始举进士,除大理平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大意是:他先是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大理平事,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县)知县。但鉴于父母都上了年纪,身边需要照应,也便辞而未就。于是,朝廷改任他到邻郡和州为官。他基于同样原因,也没去。几年过后,其父母相继去世,他又守丧期满,经乡里人劝勉,才赶赴京师参加吏部调选,并到扬州天长县做了知县。

从此,包拯开始了他那惊天动地、留芳千秋的政坛生涯。

勤政爱民

包拯一向认为:当官就应当做忠臣。他的忠臣标准是:“上以裨国是,下以恤民瘼,中以塞国蠹。”自他为官之日起,便一直照此行事。

在他刚刚出任天长知县时,曾有个农民向他告状,说是自家的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包公问:此情还有谁知道?那农民答道:我发现后,就慌忙跑到这儿,连左邻右舍都还不知道呢!包公基于当时为了保护农业而严禁屠宰耕牛的法令,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悄悄对那农民说:你回去偷偷把牛宰了,把肉卖出去。但一定要做得秘密。然后,我自会找到割牛舌的人。

农民回家后,即照包知县吩咐行事。三天后,有一个人跑到县衙,告发那个农民私宰耕牛,应当绳之以法。包拯顿时拉下脸来,厉声责问:“那么,你为何要割人家的牛舌头呢?”告状人一听,顿时呆若木鸡。随后,不得不从实招供:原来,他是牛主的仇人,为加害牛主,便偷偷割掉了牛舌头。牛没了舌头,便不能吃草,不能干活,牛主只能将它杀掉,从而犯下私宰耕牛之罪。包拯当即命那人签字画押后,根据有关法令惩处了他。

包公当了开封府尹,除“以恤民瘼”外,在“以塞国蠹”和“以裨国是”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当时,开封是北宋首都。在那里,不仅有朝廷大员,还有众多皇室贵戚;官僚贵戚间姻亲相联,几乎每个家族都有后台。作为地方官的开封知府,既要造福于民,又要保障官僚贵族的享受,还要维护国家纲纪。稍有疏忽,小则丢去乌纱帽,大则掉脑袋,此即世人所常说的“京官难做”。

但是,包拯“心底无私天地宽”。他上任不久,便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依照旧制,老百姓告状不得直入开封府大门,而须通过看守大门的府吏,先收状牒,尔后转达,谓之“牌司”。府吏们往往乘机敲诈勒索,看钱说话,不但严重影响办案时效,还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包拯洞悉其弊,下令撤销了“牌司”,大开正门,允许百姓直接到他面前投递状纸,有理无钱也能申冤雪恨。从此,旧开封府那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积弊扫除一空,官吏徇私舞弊的恶风也被煞住,新的案件无不得到公正的判决,以往的冤假错案也都得到了纠正。

在京城之内,有条横贯东西的惠民河。它是连接东南漕运的通道,作用十分重要。在河道两侧有些空地,原先一直立着标志,不许私人占用。不知何时开始,一些官宦富豪依仗权势,在那儿霸地筑堤,大造豪宅园林,甚至圈占水面,搞得河床狭窄,河水淤塞,泛滥成灾,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惠民河也从而变成了“害民河”。包拯曾为此专门上疏,奏请朝廷尽毁这些违章建筑,但那些权贵们却声称有地契,拒绝拆除。包拯并未就此甘休,他当面让那些人交出了地契,一一审验,结果发现许多冒牌货。于是,又上章弹劾,迫使权贵们俯首认罪。接着,他广泛发动百姓,群策群力,先是疏通了河道,继而在河边广种花木,使惠民河焕然一新。

从此,京城开始流传起这么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穷苦小民打官司没钱没人给通关节也不怕,自有铁面无私的活阎王包公为你做主;而那些高官富豪尽管有钱有人通关节,却通不到包大人那儿。

嫉贪如仇

在《孝肃包公奏议》中,有一篇《乞不用赃吏疏》。其中,第一句便是:“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认为,为官的贪污受贿,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由于宋朝集权中央,守内虚外,重文轻武,所以官繁吏冗的现象更突出,再加上朝廷没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肃贪措施,所以贪污之风更甚。为此,他请皇上对贪官污吏加以严惩。而他自己,一旦发现同僚中犯有贪污罪,也总是翻脸不认人。

嘉礻右四年(1059)春,开封富民刘保衡因开酒作坊赔了本,欠了100多万官曲钱。三司(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机关)派人催还,他只好变卖家产去还债。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趁火打劫,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了他的房产。包拯得知此情,立即上疏,弹劾张方平说:“方平身主大计,而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无廉耻,不可处大位。”宋仁宗赵桢遂罢免了张方平,改任宋祁为三司使。

不久,包拯又获悉宋祁在四川任职期间,也有贪污行为,还利用公款到处游宴玩乐。于是,又上疏仁宗,请求罢免宋祁的三司使之职。仁宗也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包拯又惊悉原荆湖南路转运使王逵贪得无厌,鱼肉百姓,逼得许多人纷纷逃入山中,联合起来反抗他。他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后,仍我行我素,盘剥百姓。包拯十分气愤,接连上了两道奏疏弹劾他。其中写道:“王逵迫害百姓,造成大害。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然而,朝廷并没有罢免王逵的官,而只是将他换了个地方,改任了淮南转运使。包拯不服,再次上奏弹劾。不久,他又得知王逵在任江南西路转运使时怀疑洪州地方官卞咸告发他,曾暗中指使他人诬告卞咸,并由此而株连了500人之多。一怒之下,又接连上了4篇奏疏,弹劾王逵。还斥责朝廷:“难道竟忍心让一个地区的老百姓,任凭王逵去残害么?”宋仁宗见他义正辞严,铁证如山,不得不将王逵革职查办。

包拯的嫉贪如仇震惊朝廷内外,百姓无不高呼他为“包青天”,而贪官污吏却在私下痛骂他是“包黑子”。

铁面无私

包拯在任地方官时,曾写有一首律诗,诗曰: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从诗中的“清心”、“直道”、“秀干”和“精钢”等等,也足以显现出他那铁面无私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精神。可以说,这正是他本人从政、处世的真实写照。

皇礻右年间(1049~1054),包拯曾出任庐州知府。庐州是他的家乡。其亲戚朋友一听说他来主政,无不笑逐颜开,纷纷前去拜结。但他却提前立了个规矩:所有熟人来访,一律谢绝,概不接见;处之公事,绳之以法。史书上说,那时的他的确是“故人、亲党皆绝之”。

其间,包拯的一位堂舅自恃有了靠山,乘机胡作非为,横行乡里。受害人忍无可忍,跑到府衙去告状。包拯一听,怒不可遏,立即将那舅父捉来。这时,许多亲戚都赶来说情。包拯却一概不听,只是冷冷地说:“不是我没有情义,谁让他犯了法呢?”说罢,升堂审讯,还命差役将舅父重重打了七十大板。赶来求情的亲戚们看到这情形,一个个吓得胆战心惊,再不敢仗势欺人了。

即使对皇亲国戚,包拯也不给他们留情面。轰动朝野的“三弹张尧佐”,便是最典型的实例。

张尧佐是宋仁宗爱妃张贵妃的伯父。他虽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却很会投机钻营,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节度使等四个重要官职。满朝文武尽管心中不服,却谁也不敢得罪这么一个有权有势有靠山的大人物。然而,包拯却不然。他向宋仁宗上疏说:凭张尧佐的德才,不适合担任三司使之职。过了几天,他见皇上对他的奏疏没理睬,又连上四道奏疏,说:“张尧佐是个凡庸之辈,只是靠贵妃得宠才一步登天。这不知遭到多少人背后讥骂,可陛下为什么非要护着他而违天意,逆人心,自酿危乱呢?!”还说:“历代外戚,即使有才者!明君也不肯轻易给他实权,何况无才者!……请陛下撤掉他,另求贤才!”仁宗无奈,只好按照他的意思办。

但为时不久,张贵妃又向仁宗吹起了枕头风,鼓动仁宗授予张尧佐宣徽使之职。宣徽使,是皇帝近侍高官,级别相当于副宰相。显然,让张尧佐任此职务更不合适。但是,仁宗经不起贵妃撒娇折腾,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待仁宗宣布张尧佐就任宣徽使时,包拯不禁怒发冲冠。竟当着众臣的面在金殿上和仁宗争论起来。他大声说:“张尧佐是什么人,哪能任此要职?请陛下不要让天下人说你宠爱贵妃而有私心,这会损害陛下的尊严和威望的。望陛下以天下为重!”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竟溅到了仁宗的脸上。在场的张尧佐怕众怒难犯,慌忙声明辞去此职。宋仁宗也怕为此而丧失人心,才顺水推舟以示“虚心纳谏”,接受了张尧佐的“辞呈”。

宋朝朱弁在其《曲湖旧闻》中记载了上述史实。其中写道:包拯“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还写道:那天,眼巴巴盼望佳音的张贵妃,一见仁宗回宫便急着问:“宣徽使……”仁宗没等她说完,便没好气地说:“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使乎?!”

清正廉洁

史书上还说:包拯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意思是,他虽然为官数十年,俸禄又相当可观,但吃的仍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芒鞋,家用器皿也全是竹木陶瓷所制,和当官之初并无两样。

几乎所有的史书上,还都记载着包拯和端砚的故事。

庆历元年(1041),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一天,他和几位前来拜见的老先生谈起端州名产端砚时,一位名叫徐乐天的老秀才哼了一声,说:“幸亏这种名产还不多!”包拯觉得他话里有话,便于此日特地到他家登门拜访。徐乐天这才告诉他:自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起,端州每年向朝廷进贡8块端砚。大宋开国后,仍照老规矩进贡。但是,没过几年,进贡数额却猛增4倍,老百姓负担不起,实在苦不堪言。包拯说:数日前自己刚刚查阅过有关卷宗,那上面明明写着8块,为什么说是增加了4倍呢?徐乐天解释道:进贡的砚台一直是8块没有变;但历任州官见它石质坚实细润,雕刻精美,不仅是极好的文具,也是非常名贵的工艺品,就变着法儿多搜罗,去用它奉承权贵大臣。包拯这才如梦初醒,并表示大煞这股不正之风。

回衙后,包拯立即发出了一份布告,明文规定:所有官员,无论以何种名义和方式侵吞端砚者,一律将端砚交回州府;现存州库的贡砚,将作为今后数年进贡之用,任何人不得擅自取用。自此,端州官绅贪污端砚的陋规被革除了。

当包拯离任时,全州官绅无一人敢给他送礼。待行至接官亭,仆人包兴禀报他:徐乐天托人送来了一个小盒。包拯打开一看,原来是块端砚。附信中说:这是他祖传的端砚,明公一定收下。包公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好不容易花了一年工夫,总算革除了贪污端砚之陋规。而今若自己带块端砚进京,岂不令人耻笑!”随之找那送砚人,那人早已离去。包拯左思右想,最终悄悄地把那块端砚掷进了一条河里。

对其家人,包拯也要求甚严。他的长子包纟意在其影响和教育下,官居通判,政声亦好,可惜英年早逝。幼子在他去世时年仅5岁,包拯为他留下的家训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即是说:“后世包家子孙在外做官,如果有违反家法规定而贪污受贿者,生不得让他回到包氏宗族来,死不得葬在包氏祖坟中。否则,便不是我的后代!”

留芳百世

嘉礻右七年,包拯病逝于枢密副使之任上。

据史载,宋仁宗闻讯十分悲痛,专门派人护送他的灵柩回到庐州原籍,安葬于现今的合肥城东50里大兴集。各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也都纷纷建造起了包公祠。直到现在,合肥包公祠仍保存完好,还挂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理冤狱,关节不能,自是阎罗现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高度概括了他铁面无私、清正爱民的高尚品德。

在后人编写的《甲申杂记》一书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宋神宗在位时,西羌名将于龙呵归顺大宋后,提出的惟一要求是:“平生闻包中丞拯,朝廷忠臣,某既归汉,乞赐姓包。”神宗答应了他的请求,还赐名为“顺”。

在宋人话本中,有许多是写包拯的,诸如《合同文字纪》、《三现身包龙图断案》等等。此后,歌颂他的各种传说越来越多。经过南宋说书艺人的加工塑造,包拯的形象更加鲜明和丰满。再后来,又有人编演了一些包公戏,更使包拯的大名远扬天下。

包拯一生共留下了奏议171篇,家训1则和五言律诗一首,后人将它们辑为《包拯集》一书。其家训言简意赅,颇负盛名;其奏文《乞不用赃吏疏》,也曾引起历代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至于他那首五言律诗,自从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将它作为主题歌以来,也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目前,在开封仍保存着一块名臣碑,上面刻有100来人的名字。只有包拯的名字,竟被南来北往的游人用手摸得看不清了。

在1987年出版的《大千世界》合订本第4辑,还转载了一篇短文,其中写道:合肥的包公后裔曾珍藏着一幅包拯画像,这是他的一位学生在他60大寿时,照其容貌、个头、身材如实画下来的。画像全长2.6米,宽1.2米,用麻宣纸精心装裱。从画中看,包公身高1.70米;脸色和常人一样,并不黑。他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官服,脚穿大红云头朝靴,银须垂在胸前,双手捧着朝笏,端庄站立,十分威风。在画像右下方,盖有约8公分见方的宋仁宗的大印。画像两边,还盖满了历朝庐州府官员的印章。

文中说:900多年来,包公的世代子孙都视这幅画像为“老祖宗真像”精心保管。包拯第37代后裔包训芝女士还披露,她父亲保管画像时极为细心,平时总是将它放在一个特制的木盒里,只有在包公生日、忌日这两天,合肥的包氏后人都集中在她家里,才把画像高高挂在堂屋中央,供大家瞻仰。解放前,白崇禧、张治中、蒋介石都曾先后来合肥看过这幅画像。1952年春,包家后人又将画像送到北京,请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看。

非常可惜的是,这幅作于1059年的包拯画像,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被红卫兵“破四旧”给破掉了!知情者每议及此事,无不对林彪、江青一伙更加愤恨!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北洋新军阀

    重生之北洋新军阀

    一个现代的普通人回到了二十世纪初那个中国灾难最深重的年代,看看他是怎么由一个普通人蜕变成一个军阀的过程?这是一个中国崛起的大时代,也是一个无数被遗忘的人奋斗的时代。
  • 涿郡少年之野望

    涿郡少年之野望

    末日星象显现,人与龙之间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人类世界摇摇欲坠,古老的屠龙组织里年轻人们站了出来,周旋于诸侯之间,运筹于庙堂之上,他们席卷起暴烈的力量,只为在末日来临的那一天,与龙决出人类的未来。
  • 三国之无上皇座

    三国之无上皇座

    (新书《从签到伏弟魔贞子姐姐开始》稳定更新,可以来看看!)项羽:“嗯?吕布小儿岂能与我相提并论?”典韦:“嗯嗯!项大哥说得对!”花木兰:“什么都不懂,主公说的才对,典小韦皮痒了?”穆桂英:“嗯嗯!木兰说得对!”典韦:“……”“嗯!说的好,玉环斟茶。”
  •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一个架空历史,几个年轻书生与朝中大人的血雨腥风,有血腥,有温度,有泪水与无奈。或许这小众的小说没多少人看,要是你喜欢我的小说可以加入qq群518038529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热门推荐
  • 契约de爱情

    契约de爱情

    一切的一切,都因一只昂贵的黑白花纹钢笔开始……夏天是一个多爱的季节……
  • 漂亮学姐爱上我

    漂亮学姐爱上我

    大三漂亮学姐因弟弟丧生喜欢上大一新生,大一男生情窦初开爱上漂亮学姐,两人从学弟学姐变身单相思恋人,学姐一语“我要结婚了!”关系土崩瓦解,但都互相爱着对方,等学姐告诉学弟不能爱他的理由后,学弟甘愿做学姐的亲弟弟,学姐爱人的触电死亡,学姐痛不欲生,学弟为了拯救学姐又和学姐成了恋人,想尽办法将学姐从心理释放,但学姐始终彻底走不出自己内心的阴影,直到单位援建非洲的工作需要学姐外出工作一年的离开时刻,学姐终于表白了自己对学弟的爱
  • 末世之逃亡日记

    末世之逃亡日记

    主角有十一个,除了我,其他的都代表着我的朋友,希望未来能看到,能想起对方。在末世时代,敌人正在慢慢变多,慢慢变强。怎么办?杀!我们人类要翻盘!凭什么我们人类只能被当成食物看待?而翻盘的重要东西,就是这十几位少年。浴血奋战,最终进入了天域。注:小说内容不是真实的,不要模仿。
  • 凡尘幻世录

    凡尘幻世录

    修炼大能叶南在重天大陆修炼时招来异像,被时空裂缝吸入,穿越到地球。原本的他被同学唾弃,被家族丢弃。穿越后的他冷酷无情,他黑白两道通吃,他济世救人,丹武重修,看他如何冲上云霄!
  • 皇后娘娘惹不起

    皇后娘娘惹不起

    一朝穿越,向晚成了离国皇后。皇上不喜,没关系,她聪慧过人自带气场,搅得了后宫上得了战场。娘家欺负,没关系,她背景强大心狠手辣,骂得了渣姐踩得了渣爹。一个人的世界万分美好,等等,那个抱着她往龙溪宫去的高冷皇帝,说好的冷落呢?说好的弃后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上王侯

    无上王侯

    姜凡是包拯眼里的异类,包拯却不得不让自己的独子拜他为师。姜凡是苏轼的挚友,但苏轼十几年的沉浮却由他注定。姜凡还是王安石和司马光眼里的阴谋家,即使斗得你死我活,也不得不遵循着姜凡为他们定好的路一步步走下去。大宋的天空晴朗许多,阴霾只在人们心里,无论是皇帝还是臣民。姜凡觉得,这样的世界需要一股血液,一股新鲜而狂热的血液。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当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人物如此清晰的站在眼前,姜凡只叹千秋青史难书,栋梁也好,奸臣也罢,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能够阻止我的人。
  • 我欲凌天

    我欲凌天

    天地有道,神怜世人,他却发现天道不公,以万物为诌狗,神不爱人,奴役苍生。少年历经万劫,渡尽劫波,成为绝世强者,从此屠神灭魔,逆天而行。敌人必杀之,朋友必帮之,美女必泡之,男人就应该有一颗爷们的心。
  • 异界之阿拉德传承系统

    异界之阿拉德传承系统

    当一个DNF骨灰级玩家携带阿拉德职业传承来到平行世界,会激起怎样的浪花?你有高级武技?有我的传承技能厉害吗?你有高科技?看我卫星射线!你有绝世神器?看我的史诗怎么样?你有顶尖强者?来和我的使徒比比看!你有上古丹药?没关系,等我吃完这块蛋糕我就要锤死在座的各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多重领域

    多重领域

    男主角经常会做一些奇怪的噩梦,这些噩梦一次比一次诡异,一次比一次惊悚,在一次一次的噩梦之中,男主角经历了各种都市与民间传说,也从中寻找到了生活中无法经历的别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