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18300000004

第4章

在《力命》这一篇,提到历史上有名的、真正朋友交情的一个榜样,就是管鲍之交。本篇的宗旨,是讲一个问题、一个趋势,也就是大势所趋的这个势。以佛家来讲就是业力,是现实的一个力量,属于人生禀受的命运的作用,因此提到管鲍之交。重点不是专讲历史上的管鲍之交,不过管鲍之交这一件事实,在《列子》这里说得最清楚。

善用善交的问题

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也。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鲍叔非能举贤,不得不举;小白非能用雠,不得不用。

上次讲到管子后来做了齐国的宰相之后,说了两句名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我们从小读书,这些名言都记得很牢的,后人则会运用到各方面去。下面是对历史哲学的评论,“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这个世就代表历史上每一世、每一代,我们文化里所讲的管鲍之交,和齐桓公善于用能的事实。小白是齐桓公的小名,列子说齐桓公看起来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霸主,“善用能者”,当领袖的,只要这个人真能干,能够治天下国家,有帮助于他,他就会用。因为管仲本是他的仇人,最后因鲍叔牙的一番话,要治国家、治天下,要想当一个一世的霸主,万代留名,你非用管仲不可。他就把过去情结抛弃了,所以是“善用能者”。

其次说到“善于交者”的问题。善交很难,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另外一个齐国名宰相晏子。晏子名叫晏婴,是有名的矮子,高不满三尺。所以出使楚国时,楚国故意侮辱他,开了一个狗门,要他进来。他就站在外面不进来。他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如果我要到狗国去做大使,我当然走狗门啊,不晓得你这个国家是狗国还是人国。楚国人没有办法,只好打开大门。

晏婴跟孔子交情很好,管仲年代比孔子早,所以《论语》中有一句话,“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我们普通读《四书》,读到“善与人交”,就是说交朋友要像晏平仲一样,很难得,够朋友。下面四个字最难,“久而敬之”,跟他做朋友越长久,越发现他的长处,对他越起恭敬心。恭敬心很难,朋友交久了以后,等于男女两个人恋爱时,彼此客气得要命,彼此能够原谅,明明知道他是错误的,也觉得很可爱。结了婚以后,明明是长处、很可爱的地方,反而非常讨厌。这个就不是“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了。时间越长久,越能够起恭敬,这个“敬”字还不止指恭敬,而是关系越来越好,这个太难了。所以以孔子的经验,只有晏子能够做到这样,这是讲善交的问题。

另外,历史上记载,本来齐景公准备请孔子到齐国去,把政权交给他,但是晏子反对,给齐景公讲了一句话,齐景公就不请孔子来了。看起来,好像晏子对孔子很不好,仔细研究啊,这就是孔子佩服他的地方;因为当时齐国已经很乱,孔子如果到了齐国,后果不堪设想,恐怕自己和学生弟子们的命都会送在齐国。所以晏子为了爱护他的领袖,也爱护孔子这个朋友,他宁可让邀请孔子这件事情办不成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就发现晏子的了不起,这就是所谓的善交。管仲也是一样,这是谈到善交的问题。

回过来再看本文,“然实无善交”,这一句话是说,其实不是真正的善交,鲍叔牙跟管仲也不能说善交;“实无用能也”,齐桓公也不能说真能够用能者。为什么?这个话很刻薄了,像管仲、鲍叔牙他们两个人的交情还不算善交,像齐桓公这样的度量,还不算是真正的用能者,这是什么理由啊?这种说法太苛刻了。

下面是列子的哲学,“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用能也”,这个话很难懂了,他说一个真正善于交朋友的人,他并没有一个目的要善交,要做到对每一个朋友好,或者对某个朋友好,有这个观念已经做不好了,所以说“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一个领袖或老板,想把每个人用得很好,对每一个人都很优待,那也用不好的,“非更有善交,更有用能也”。为什么?因为人的个性各自不同。譬如历史上讲汉高祖,豁达大度,一边在骂人,一边喝酒,一边还在洗脚,一边还召见这些大将军、大臣。有人说你这样没有礼貌,好,好,不要洗脚了,听你的。这是他的天性,他的态度非常天然诚恳,没有故意的善于用能,或者交朋友。如果故意要善交,有此存心,一定做不好。这是本篇的宗旨,就是力与命。天然有这个领袖的气度与才能的人,自然做得很合适。所以像鲍叔牙对管仲,也是天然的天性,这个天性在中国文化中,就叫做友爱。我们读古书,“兄友弟恭”,兄弟、朋友之间,要友爱,真正的好,真正的爱;如果为了学佛学道,或者讲道德,才对兄弟朋友特别好,已经不对了,是假的了,做不好的,要是自然天性才行。

不得已的局面

下面对这一段历史再做评论,这是道家的看法,很深刻了。跟管仲同时的召忽,因为帮助公子纠失败而自杀,所谓对老板报知遇之恩。管仲没有死,看起来管仲很差劲,这里的评论有一点道理,“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列子说并不是召忽必须要为公子纠尽忠,非死不可,事实逼到那里,不得不死,也非死不可。所以中国人讲到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我们经常讲到历史上的忠臣,非死不可,古人有一句名诗,“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湖北长江边上有个息夫人的庙,纪念一个春秋时的息国夫人,息夫人很漂亮、很有名。息国是个小国,当时楚国是大国,楚王好色,听到息夫人很漂亮,要息国把太太送上来。这个息国不肯,结果就被消灭,息夫人还是被楚王抢去了。历史上对息夫人有所微辞,就是有所评论,说她当时为什么不死。有人对历史的评论不同意,才说“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中华民族要求尽忠,结果变成要求去死,但是,死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一个历史的故事,以召忽跟管仲两个来讲,管仲当然不会死,为什么?因为管仲与鲍叔牙,两个人商量好的,一个人帮忙小白,一个人帮公子纠,也就是说他们故意安排的。而且管仲当时之所以失败而不去死,是因为他晓得成功的那一方有好朋友鲍叔牙在,到时候一定会帮忙保全他。这是后人有这样很尖刻的看法。老实讲是不应该的,如果这样评断,世界上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好人。换句话说,人用这种眼光来看历史、看古人,这是很有问题的。所以列子论这一件历史事实的时候,他的看法就不一样,他只讲“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等于文天祥、岳飞一样,不得不死,这就是“死有重于泰山”,这一死的价值,在历史上的分量很重。

下面讲“鲍叔牙非能举贤,不得不举”,他说鲍叔牙为什么推荐管仲,他不得不举啊,齐桓公当时要在诸侯世界称霸,统一天下,需要人帮助;鲍叔牙知道自己不是这个材料,帮助齐桓公的几个高级干部也做不到,观察天下人才下来,只有管仲能做得到,因此推荐管仲,所以说到举贤,是不得不推荐管仲。

说到齐桓公用管仲,“小白非能用雠”,明明是仇人,恨死了,结果用了之后自己成为一代的名王。他说并不是齐桓公的度量真正大,而是“不得不用”,这就是“力”的问题。这一篇讲力与命,力就是那个趋势,当你肚子饿极了,看到这一碗饭,实在不应该吃,不属于你的,可是已经饿了四五天了,那个形势下就不得不吃。所以人到了某个时候,看到是毒药都要吃下去,就是不能不如此,所以说“不得不用”。

但是我们要知道,历史上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人生经验,我们在做人用人时,有时候是不得不用;有时候是不得去用,不应该用;有时宁可死,以换取这个生命的价值。这一句话,文字上是那么讲,但是我们也要了解,所谓的鲍叔牙不得不举,小白不得不用,那是利害关系;但是鲍叔牙举荐管仲,齐桓公能用管仲,其中仍有了解、友情、欣赏等等的感情因素,绝非只有利害的想法。所以我们的思维观念,对别人的作为,不可轻易认定为利害关系。

管仲临终之言

及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曰:“仲父之病疾矣,可不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夷吾曰:“公谁欲欤?”小白曰:“鲍叔牙可。”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理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小白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人也,上忘而下不叛。愧其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谓之圣人;以财分人,谓之贤人。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现在接着讲下半截的历史,“及管夷吾有病,小白问之曰”,管仲年纪大了,快要死的时候,齐桓公来到病床边看他,“仲父之病疾矣”,他很恭敬地说,“仲父”,一个国君对自己的部下客气到这个程度,显示他多么重视他,多么需要他。他说你的病啊疾矣,病就是疾,疾就是病,疾又代表快。小白说你的病严重了,“可不讳云”,你不忌讳我讲一句话吧!生病的人最忌讳一个死字嘛,所以先问一下,这是一个礼貌。他说你的病看起来很严重,我有一句很要紧的话,你不忌讳我问吧?大概管仲点个头表示可以,他就问了。“至于大病”,大病是什么?死亡,他不好意思把死字讲出来;“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我找谁接你这个位子呢?

“夷吾曰:‘公谁欲欤?’”管仲一听,他说你心里想交给哪一个啊?因为小白下面有两派,一派就是三个好人,管仲、鲍叔牙、隰朋,这三个大臣;另一派是马屁派,有竖刁、公子开方、易牙三个最坏的,因为管仲等人在位置上,所以他们三人不敢动。易牙是名厨师,齐桓公有一次讲,天下的美味我都吃过了,只有人肉没有吃过。第二天易牙给他做了一碗肉,特别好吃,他就问这是什么肉啊?易牙说你没有吃过人肉,我把我的儿子杀了给你吃。易牙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如果要修个马屁庙,里头的祖师爷就应该是他了。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像周宣王、汉宣帝、唐太宗这些人物,这一套就吃不开了,这种人立刻疏远,不要了,不把他杀掉已经很客气了,因为这个行为违反人性。齐桓公就属于历史上不同的一个人,觉得易牙杀儿子给我吃,对我感情太好,所以才有这样三个小人在旁边。

我们年轻人注意,作为干部,你看管仲的大臣风度,齐桓公问他你死了我把位子交给谁啊?像我们年轻同学没有经验,就会说交给老王啊、老李啊。管仲不是,“公谁欲欤”,他先把小白的心理抓住,也防止他后面乱,他说你心里想交给谁啊?这一句把小白问住了,小白这个家伙不敢对管仲讲的,他到这个时候有点怕管仲,不是权威的怕,是道德上尊敬。所以管仲就是叫他自己讲出来。一个领袖不能随便讲话,他只好提正派的人物,“小白曰:‘鲍叔牙可。’”他说鲍叔牙这个人可以接你的位子吧。

他们两个是最好的朋友,但是管仲“曰:‘不可’”,不行。这是管鲍之交,这个难吧?前面你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他一生的事业,在历史上留名,国际上第一位名相,权位之大,是鲍叔牙培养出来的。我们历史记载管仲,“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匡就是正,使天下走上正路,走上和平的大道。后来的历史,没有一个皇帝、一个宰相做得到的。他一手把这个天下国家安定下来,多次联合国的会议,他都是最权威的秘书长,齐桓公被他捧起来,是会议唯一的主席,成为联合国的皇帝。所以这个人前半生那么倒霉,晚年有如此的威风,齐桓公对他是真正不得了的好。鲍叔牙从他年轻时一直帮忙的,最后我们想,那个宰相位置你不干,总该我干了吧?你看管仲,国君已经提出来“鲍叔牙可”,但是管仲却说“不可”。这个才是真朋友,当然只有管仲能够做这样的朋友,也只有鲍叔牙有这样的朋友。如果是别人的话,不恨死才怪,我帮了你一辈子,你要断气以前还不推荐我!结果鲍叔牙听了,不晓得多么感激管仲!什么理由?这是历史上的大人物、大作风,年轻人要注意了。

为什么说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管仲把鲍叔牙看得透透的,他说鲍叔牙人格太好,人太好了不能干大政治,“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你们注意哦!头脑太清醒的,太爱干净的,这些人没有福气;反而脏兮兮的啊,邋里邋遢的,福气好得很。所以中国人讲话,选媳妇要选一个丑一点的,“福在丑人边”,太漂亮就红颜多薄命,这是同样的道理。他说鲍叔牙这个人太好了,既规矩,又清廉,人格高尚,要求自己太干净了,不能玩政治的。难道政治是坏人玩吗?不是的,而是大政治家能够包容好人,也能够兼容那些坏人,黑的白的,五颜六色他都能够包容。譬如我们这一堂人坐在这里,如果叫电视公司来拍,放出来一定很好看,因为我们各种颜色都有,不像他们出家同学清一色,头上都光光的。这个社会就是形形色色,要能够包容了形形色色才行。所以他首先提出来鲍叔牙不行,因为鲍叔牙是廉洁之士,善士,意思是包容不了其他的人。

“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人”,他说鲍叔牙对于不如他的人,比他穷的人,学问不如他、人格不如他、一切不如他的人,他宽大得很,他能够包容。可是有个毛病,“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你如果做错一点事,讲错了话,人格有一点毛病,他会牢记,认为这个人不行。鲍叔牙的个性就是这样,因为他是个好人。这一种好人我们社会上很多哦,对印象不好的人,即使你说得再好,他仍然认为不好。很多人有这样的个性,就是说主观成见特别强。他这样子怎么可以做领导人啊!“使之理国”,你如果把国家、全国的政治大权交到他手上,“上且钩乎君”,上面妨碍到你,因为他做错了,老百姓不会骂他,而会怪你这个领导人。“下且逆乎民”,下面对老百姓也不好。“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他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政权交给他啊,搞不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老百姓,也对不起你,而且充其量干一年两年就出大毛病,所以你不能交给鲍叔牙。

你们注意,这就是管鲍之交,管仲敢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换过来鲍叔牙也可以这样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管仲也”。所以这叫知己,人生得一知己之难,你看历史的经验就会明白。

领袖人才的心胸气度

“小白曰:‘然则孰可?’”他说鲍叔牙不行,那谁行呢?“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勿已”两个字注意,他说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的话,可以把政权交给隰朋。接着管仲对隰朋做了评论,就是现在讲的人事考核,这一种考核是大考核了。

古人的考核,我们历史上,曾国藩考取了进士,他的老师穆彰阿大学士,就培养曾国藩,向皇帝保荐说,这个人“胆大心细,才可大用”,八个字,向皇帝保上来,这是人事考核,密件,只有皇帝一个人看见,推荐这个人不错,值得培养。曾国藩自己也不知道穆彰阿培养他。皇帝看到这个奏本,当然太监都看不到,过几天忽然召见曾国藩,哪里见?小殿,不是正式的皇帝办公室。穆彰阿就告诉曾国藩,你小心啊,没有说是自己保荐的。

曾国藩到了一个偏殿里,什么都没有,就是皇帝一个座位摆在那里,后面挂一幅字,曾国藩进来看到皇帝没有来,就对着这个座位三跪九叩,三呼万岁,然后就规规矩矩坐在位子上。等了两三个钟头,皇帝还没有来,他也不敢动,也不能乱看。等一下太监来了,皇上有旨,曾国藩退回,改日再行召见。回来后穆彰阿就问,怎么样?见到什么东西啊?曾国藩说座位后面有一幅字,字小看不清。清朝这些老做官的,那个头脑真精灵!穆彰阿就叫家里的人带着红包,马上进宫找值日的太监打听,上面挂的是什么?原来是《太祖圣训》,回来就告诉曾国藩。过几天皇帝又召见曾国藩,问了一大堆,又问上次在偏殿召见,我没有到,你说说看我位子后面有什么?他就一路背下来。皇帝告诉穆彰阿,你讲得不错,这个人的确心细。曾国藩后来前途就那么上去了,不过他真正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

这些历史故事你们年轻人要注意啊,尤其当人事主任的,不要随便给人家签两句评语,这两句影响人一辈子的命运,因为这个资料满天飞。所以我常常感觉,有人知识不够,看人又看不准,然后给人家下了评语,耽误人家一辈子的前途,不要说他儿子恨你,孙子都恨你,这个因果还背到三代去,真不可以乱干呀!

隰朋这个人,才具没有管仲好,但人很可爱,现在你看管仲对于他的评语:“其为人也,上忘而下不叛”,他作为部下,长官不会害怕他,不会防备他,觉得他很可信任,因为上面会忘记了这个人。你说谁能够做到?像我们坐在办公室,你再好,坐在旁边我也不会忘记啊!觉得有个人坐在这里是一种妨碍。如果一个人坐在这里,使我们忘记了他,这个人不是菩萨就是鬼了。那真是好人啊,好得使你忘记他,所以“上忘”很难。如果上面随时记着你,那要命了,这件事不能让你知道,让你看到不行,那就难办了。这个忘不是忘记你这个人,是忘掉你在这里的妨碍,这样就没有压迫感了。你们年轻同学,能做到这样就成功一大半了,后面就好办了。“而下不叛”,部下对他没有不忠实的,没有部下会违背他的。这一句考核,说明这个人已经可以当宰相了。

“愧其不若黄帝”,他的道德还不止如此,他自己每天总觉得自己的学问道德不够,天天求进步,自己惭愧没有像我们老祖宗黄帝那么伟大。“而哀不己若者”,对部下有些程度不及他、人品不及他的,他很怜悯同情,没有傲慢,没有看不起人。

所以管仲说“以德分人,谓之圣人”,能够以道德感化人的是圣人。“以财分人,谓之贤人”,能够拿经济钱财帮忙别人,这个已经够得上称贤人。“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这个“临”字要注意,居高临下叫做临,自己觉得有能力有恩惠给人家,有贤德给人家,是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个人不能当领袖。换句话说,你有道德,也不足以骄慢人,你对人家有好处,早就应该忘掉。我几十年来的经验,常常碰到这种人,他牢记自己对人如何如何好,这一种人就不行了,所以施恩不忘的人,不能领导人。如果施恩于人的话,当下就要忘掉,不要希望人家报答你。而我们受恩的人,一辈子不能忘记报答。所以“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施恩不望报的人,别人对他一定非常恭敬,一定服从他领导的。

同类推荐
  •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他发起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改革,他缔造了春秋首霸和与古雅典相媲美的社会文明,他的思想是一盏被一个民族世代传递着的思想明灯。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易经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易经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够在跨越三千多年之后,依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并继续焕发出奇异的光彩,使那些可以称之为人类精粹的众多专家、学者为之叹服。《这年头一定要会点易经》密切结合现代人的实际需要,根据笔者的理解,逐一分析和诠释了《易经》六十四卦中所蕴涵的人生智慧。理解《易经》,你将拥有如下高贵的品质:谦恭、热忱、宽恕、公正、稳健、坚定、进取、温雅、欢欣、真诚、深思、创造。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尼采与形而上学

    尼采与形而上学

    本书是哲学家周国平对尼采思想的系统研究。作者围绕尼采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重建,梳理了尼采哲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积极虚无主义、透视主义、哲学研究的语言意识、强力意志与永恒轮回,等等。不同于《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对尼采的诗意解读,本书真正深入到了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用优美晓畅的语言,注解了尼采最重要的哲学贡献——尼采以透视主义认识论为主要武器,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全面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世界的新解释。借此我们看到,在西方哲学由传统形而上学向现代哲学转向中,尼采哲学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江国正寂寂

    江国正寂寂

    计划生育的政策,让二胎的命运坎坷。江落的命运在这个时代是经历了太多的曲折,爱情、身世、学业、工作、家庭、她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
  • 内心优雅,自有力量

    内心优雅,自有力量

    爱情理疗师霍思荔呕心沥血之作,潜心写作五年,死磕自己,丰富大家。愿这本书给你力量,活得如民国女神般丰盛。优雅,是女人一生的追求。书中收录了14个民国女子的故事,她们几乎得到了常人想要的一切。她们的经历,就是一本女神修炼手册。看她们的故事,可以帮助你在这复杂的世界,当下不惧,未来不迎,成为一个真正优雅的女子。14个女神,绝不走马观花、浅尝即止,每个人物都经过细致、深度的分析,有理有据,为你提炼时光深处的优雅秘方。不但读得过瘾,更能让你受用无穷。
  • 贞观第一少

    贞观第一少

    工科学霸穿越为小国公,“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他开始了风华大唐的逍遥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醒来觅封王……
  • 全民学武道

    全民学武道

    异界入侵,武道崛起。为生存,为自由,人类只能选择浴血奋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对立面

    对立面

    先说一下,这是一个悬疑作品......她看着窗外,旭日东升的场景,叹了口气,说:“黑暗就要降临了。”她突然想起了30年前的那个早上。“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站在互相的对立面上。”她想起三十年前她父亲在白云机场时对她说过的一句话,“这是所有人都在争得利益的结果。”那一天,好像是1990年的10月2日……她转过头,看着身后那个只有二十几岁的男生,说:“现在轮到你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上了。”
  • 我愿你想

    我愿你想

    星辰,日暮,晚风,悲喜不相通。长路漫漫,我只不过是个过客。陪你小酌,暂享良宵一刻。
  • 暗帝独宠:娘亲,爹爹追来了

    暗帝独宠:娘亲,爹爹追来了

    什么?什么?什么?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可是为什么她的身体只有五岁?不是应该穿越成公主什么的吗?为什么她穿成了五岁的孩童?既来之则安之,升级打怪、谈情说爱,样样耽误不得!落下国暗帝,冷酷无情?组织中的情报高手,木头人一个?落下国皇帝,温柔风流?看她怎么一个个收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死亡飙车

    死亡飙车

    阿浩死了,就是因为这操蛋的比赛,他的车翻滚着飞进了海里,没有声音,没有火光,一切就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了。他是我最好的兄弟!所以我来了……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而我要经历多少?我才能为我最好的兄弟复仇?我不知道复仇是否正确,但是,我知道,只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去奋斗,这就是正确的……
  • 漫威之失智博士

    漫威之失智博士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傻屌博士在穿越之后,为了生存,而重建骡的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