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的管仲和鲍叔牙一拍即合,就在临淄参加了齐国军队,二人正式成为了齐国军人。鲍叔牙在多次齐国军队,对外征战中,不怕牺牲,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冲锋在前,勇猛杀敌,甚至有时身体多处受重伤。他很快就由一名普通的士兵,升为一名将军了。
管仲参加了军队以后,在征战中,当军队接到撤退的命令时,他往往较早或者最早向回跑。而在军队冲锋时,他每次都是在最后面。在一次齐军对纪国征战冲锋时,管仲不但在齐军的最后面,走时还慢悠悠的,他的行动(做法),被军队的李将军发现了。于是,李将军大怒,回到营地,李将军立即传令刀斧手,将管仲五花大绑,推到辕门外,要斩首示众,杀一儆百。
经过一场苦战,精疲力尽的鲍叔牙,回到营房躺倒在床就睡着了。“鲍叔牙将军,鲍叔牙将军,快醒醒,快醒醒……你的好友管仲,被李将军推出辕门外要斩首示众。”
在睡梦中的鲍叔牙,被喊声惊醒,一听要斩首管仲,心里“咯噔”一下,翻身起床,急问道:“谁……要斩首谁?”
“你的好友管仲。”这个将士答道。
鲍叔牙不顾一切地,向李将军的大帐飞跑过去。
“李将军,李将军……”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呼呼的鲍叔牙,跑进李将军的大帐,说着又施了一个礼。
李将军看到,慌慌张张跑进来的鲍叔牙,问道:“鲍叔牙将军有急事吗?”
“李将军,李将军,管仲不能斩首啊!不能把他斩首啊!”鲍叔牙喘了口气,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向李将军抱拳施礼说道。
李将军一听鲍叔牙为管仲说情,一股怒火“呼”的一下生了起来,立即着急地说:“鲍叔牙将军,本将军亲眼目睹,那个管仲在军队冲锋时,他贪生怕死,躲在军队的最后面,在撤兵时他反而跑到队伍的最前面。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好男儿为国家洒血沙场,像管仲这样怕死贪生之人,留他何用?”
鲍叔牙又施了一个礼说:“李将军,你有所不知,管仲这个人,不是贪生怕死,也不是不想为国家出力卖命,而是因为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他想万一战死沙场,自己没有了性命不重要,担心老母亲无人照顾,管仲是位让人尊重的大孝子,请李将军收回成命,让他戴罪立功。”
李将军也是一位大孝子,听鲍叔牙一说管仲是个大孝子,不但对他没有了怒火,反而对管仲产生了一丝敬意!便顺手给了鲍叔牙一个人情,就微笑了一下传令鲍叔牙说道:“鲍叔牙将军听令:鉴于管仲之事另有隐情,辕门外立即释放管仲,但有错不可不罚,令他戴罪立功。”
“末将遵令!”鲍叔牙急忙向李将军抱拳施礼,高兴地说。
“不过,鲍叔牙将军,传令管仲下不为例,否则……定斩不饶。”李将军严肃地说道。
“……”鲍叔牙谢过李将军,头上冒着热气向辕门外跑去。
面对救了自己性命的鲍叔牙,管仲给鲍叔牙,深深地举了一个躬,两手抱拳,感动的流着眼泪说:“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牙也。”此后,管仲和鲍叔牙二人,关系更加亲密了,他们亲密无间的就像鱼水之情。
这一次,齐国联合其盟国军队,去攻打郑国,管仲和鲍叔牙二人,正好在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率领的这支队伍里。
经过十七八天的急行军,在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六百九十八年),十一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军队离郑国都城,仅有二十里路之遥了。这时,天很快就要黑了,这些天没有下过雪,地面非常干燥,刮了一天的西北风,风势不减反而越刮越有劲,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冻得将士们脸色紫红紫红的,鼻涕直往下流,鸡皮疙瘩出了一层,浑身直打哆嗦。越刮越大的西北风,刮的是飞沙走石,吹得黄土漫天飞,使人睁不开眼睛。说黑天马上就黑了,这一天晚上,天是特别的黑,黑的是,伸手不见五指,对面看不见人。就在这个时候,公子纠元帅下令军队,就地安营扎寨。
这时的管仲,他心里一直在想:自己本来想参军以后,会有机会升个一官半职,没有想到,到如今什么官职也没有到手,还落了一个要斩首示众的下场,如果不是好友鲍叔牙的讲情,碗口大的疤瘌早已在脖子上留下了,在军队里别说建功立业,到现在名誉是一扫落地,假如一直像这样下去,自己的才华如何能施展?自己的理想不但不能实现,还将变成一场空。不行,必须要改变现状,要建功立业,有了功绩就有了出头之日。眼下,齐军进攻郑国,若能献上一条妙计,达到一鸣惊人,得到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重视后,从此就可能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管仲根据自己,所掌握双方的情况,加以仔细分析,眼睛一亮,想出一条计策。
他就和鲍叔牙商量了一下,鲍叔牙听了觉得这个计策挺不错,两个人一起来到,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面前,二人上前抱拳施礼说道:“末将鲍叔牙(小的管仲),见过二位元帅。”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点也不认识管仲,对鲍叔牙倒是有印象,看到两个人是一块来的,公子纠哥俩就问鲍叔牙说道:“鲍叔牙,这位管仲是谁?你们有什么事吗?”
鲍叔牙两手一拱施了一个礼答道:“末将鲍叔牙回二位元帅的话,管仲长期跟着军队,南征北战,他想出了一条,破敌良策。”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听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公子纠看着管仲说道:“哦,管仲有破敌良策,那好啊!说来让本帅听听。”
管仲一听,知道有了机会,心中暗暗一喜,两手一拱给公子纠哥俩,一一施了一个礼说道:“小的管仲,斗胆向二位元帅,献上一条破城之计:现在,夜黑风大,郑国内部纷争严重,可以说是群龙无主,城防必然松懈,我军只需……”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听着管仲说的有道理,他们哥俩交换了一下意见,公子纠点着头,赞成地说道:“好好……可按此计进兵。”
管仲看了一眼鲍叔牙,好像跟他施了一个颜色,鲍叔牙会意,就跟着管仲一起说道:“报告二位元帅,小的还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公子纠问道:“你们有什么事?尽管讲来。”
管仲又一施礼说:“报告二位元帅,小的自告奋勇,要在攻城时当先等(第一名攻城的将士)。”
鲍叔牙接着也说道:“末将鲍叔牙也请求二位元帅,在攻城时要担当先等。”
“好好,为国家出谋献策,又不怕牺牲,我们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公子小白高兴地赞成说道。公子纠哥俩立即派人,通知各盟国军队,依计而行。各路盟国军队放下辎重,丢下旗帜,偷偷地连夜轻装前进,直奔郑国都城。不过,各路军队,除了挑选出精兵强将外,还带着一种轻型的,折叠式攻城云梯。
郑国在当时,国家的实力实际上,能算上是比较强大的。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公元前七百四十三年——公元前七百零一年)。姬姓,名寤生,是郑武功之子。他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君主,在位期间,多次变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郑国逐渐地强盛起来。在国内他消灭了反对势力,在郑国周围他带兵打败了,多个敌对的国家。郑庄公的谋略和胆识,使郑国一步步地强大起来,郑庄公他成为了春秋前期,名副其实的“春秋小霸王”。一代威震四方,赫赫有名的郑庄公突然去世,给强大的郑国来了一个重创,也结束了郑国春秋小霸王时代。
郑庄公(去世)退出历史舞台以后,他的儿子郑昭公即位,宋庄公又威逼利诱祭仲,帮公子突篡权多位。公子突又即位,就是郑厉公(他两度在位郑国国君,分别是:公元前七百零一年——公元前六百九十七年,和公元前六百八十年——公元前六百七十三年),郑厉公是郑庄公次子,名突,人们称呼他公子突,郑昭公的同父异母弟弟,郑国的第五任和第九任国君。
郑厉公即位以后,祭仲自认为,帮助公子突即位有功,他时常轻视郑厉公,专横霸权,目无朝纲,拉帮结派,对郑厉公的王位虎视眈眈,对众大臣吹胡子瞪眼,更是家常便饭。郑厉公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威胁到自己王位安全的祭仲,一日不除终是隐患……这样以来,郑国就陷入了龙争虎斗,争权夺位之中,鹿死谁手?答案还没有出来。国家政事没有人能好好的处理,对国家有利的法规,也没有办法实施,乱纷纷的郑国,国家实力是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