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5300000020

第20章 李鸿藻丁忧

李鸿藻字兰孙,直隶高阳人,和合肥李二先生李鸿章,并不是宗亲。高阳就是今天的保定。他是穆宗载淳的开蒙师傅,咸丰十年,载淳还是大阿哥时,就由他授读。因此穆宗未成年时,和他很亲近。小皇帝顽皮,“聪明天纵”,曾把李鸿藻气得淌眼泪;不但不怕,还把“君子不器”的“器”字下半边捂住,使之成为“君子不哭”,拿来问老师“这话怎么讲?”李鸿藻那么一个正色立朝的人,都让他惹笑了。虽然“学守程朱”,李鸿藻却不象一般讲理学的人如倭仁、徐桐那么食古不化,因此清流中除李慈铭而外,大都是他的门下弟子。有一个时期,清议就操纵在李鸿藻的手里,张佩纶、邓承修他们,想要出手搏击谁,先要征得他的默许。

他和翁同和两个人,书都讲得好,不象同在毓庆宫行走的倭仁和徐桐,授课授得一塌糊涂。因为这个缘故,李鸿藻的嗣母姚太夫人病殁时,慈禧太后就坚决不让他丁忧。

这有个说法,叫做“移孝作忠”。“丁忧”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居丧”制度,父母在任内去世,该官员须回祖籍守制三年,实际时间是二十七个月,服满起复。在慈禧太后看来,人死也死了,你守孝三年,又于事何补?而且国有大丧,也不过穿孝百日,父母之丧,难道比国丧还要重?就派倭仁、徐桐、翁同和三位书房里的师傅去“夺情”。所谓“夺情”,是“丁忧”制度的延伸,指为国家社稷舍弃孝亲之情。这三位同是读书人,一样把“丁忧”看作是儒林士子的“大节”,派上这么个差使,才真叫左右为难。为了给他们打气,恭王特为找出两件与“夺情”有关的诏旨,一件是雍正四年,文华殿大学士朱轼丁父忧;一件是乾隆二十三年,刑部侍郎于敏中丁本生母忧。然而倭仁却说,于敏中生母病故,他居然隐匿不报,贪位忘亲,是十足的小人;而朱轼的“夺情”,有其不得不“夺”的原因。他雍正四年丁内艰时,正襄助怡贤亲王兴修京畿水利,如果因循旧例,即会半途而废。这是关乎亿万生灵祸福的大事业,不能不移孝作忠,所以又当别论。站在一旁的宝鋆,哪里有耐心听他这些?只直接发问:“今天只问诸公的意思,到底是愿意不愿意,让兰公留在书房里?”

这不是欺人太盛吗?把倭仁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而那边,李鸿藻却早已抱定了“守制三年”的决心。中国读书人,历来把隐匿不报父母之丧,看作是热衷利禄、贪恋权位的小人行径,自己是“正学”宗师,“立朝有声”的人,岂可与此辈为伍?所以只作出形容憔悴的样子,应付络绎不绝上门来“夺情”的人。气得慈禧太后忍不住雷霆震怒,质问道:皇帝书房要紧,你一拉就是三年不上班,把“圣学”放在什么位置!

李鸿藻纯孝,母亲死了,悲痛是真的,但守孝三年,是不是就全出于“孝思”?值得怀疑。不知为什么,李鸿藻此举,总让人觉得有些做作,有些“立名”或“买名”的味道。小皇帝大了以后,有一次说,李鸿藻的犯颜直谏,是“为了自己忠臣的名声,置君于不明之地”,也算是“知师莫若弟”吧,对他的老师看得很深。相比较,朱轼那才叫真正的大儒,举大事不顾虚名。中国的读书人,不贪位,易;不贪名,难,王国维不是还“殉”了“名”吗?

但话又说回来,李鸿藻毕竟比那些匿丧不报、贪恋权位的利禄小人,要让人佩服。大军机的位置,多少人梦寐以求,能够毫不在乎地让出去,也真得有点底气。小皇帝“天子出天花”,十九岁弃天下后,李鸿藻曾上折自劾,说师傅辅导无状,才使皇帝行为失检,要求罢去自己“弘德殿行走”的职务。史书上说他在军机“独守正持大体”,这就意味着他和其他几位军机大臣,经常要起冲突。如此说来,他为官还算清正,私德也很好。

李鸿藻多次充任乡试、会试、殿试阅卷大臣,门生满天下,且久参枢密,因此对同光两代的朝政,都影响至深。他死后得谥“文正”,满清二百多年,得谥“文正”的有雍正朝的汤斌、乾隆朝的刘统勋、嘉庆朝的朱珪、道光朝的曹振镛、咸丰朝的杜受田、同治朝的曾国藩、光绪朝的李鸿藻、宣统朝的孙家鼐,总共八人。他之前的六个人,除曹振镛谥文正,颇遭世人非议外,其余的都算功勋卓著。而李鸿藻得谥“文正”,则明显因为他的帝师身份。他之后的孙家鼐,也是帝师,这就更有些末世名器的味道了,更遭世人讥评。

《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三·李鸿藻》:

鸿藻性至孝,为学守程硃,务实践,持躬俭约。傅穆宗十余年,尽心启沃。一日,穆宗学书,故为戏笔。鸿藻立前捧上手曰:“皇上心不静,请少息。”穆宗改容谢之。其在枢府,独守正持大体。御史王鹏运谏止修颐和园,几获重谴,鸿藻力解之,得免。德宗间日一往颐和园侍起居,时留驻跸。言官有言其不便者,太后大怒,欲黜之,鸿藻谓如此必失天下臣民之望,乃止。所荐引多端士。朝列有清望者,率倚以为重,然亦不免被劫持云。

徐珂《清稗类钞》:

咸丰中,高阳李文正鸿藻以编修视学河南,按试未周,特旨召入弘德殿授读,为穆宗傅。夙受知于孝贞、孝欽兩后,擢至戶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同治丙寅,文正丁太夫人忧,奉懿旨开去侍郎缺,守孝百日,仍在弘德殿及军机处行走。文正累疏固请终制,同時授学诸臣如倭仁、翁同龢、徐桐亦代乞终丧,存教孝之风,故卒得终丧。至光绪初,文正复遘本生母忧,时以两朝师傅,倚任益重,而文正仍请守制,谓本生之房无丧主,並具呈礼部,请终三年丧制,尽人子职。部议从之。故文正守礼终丧,服阕乃起。

同类推荐
  • 乐队女孩

    乐队女孩

    全书充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特有的声光颗粒,记录下一个“乐队女孩”如何在男性乐手的“能量顶点”之下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以及当世上并无前路可寻时,如何构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充满创造力的人生。
  • 塔布曼

    塔布曼

    塔布曼(1820—1913年)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人女杰。她出身奴隶,从5岁起开始劳动,经常挨打,对奴隶制深恶痛绝。逃出奴隶制火坑后,她参加了“地下铁道”的工作。“乘务员”在带领黑奴逃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料想不到的困难,但塔布曼在她工作的十年中,采取各种巧妙的方式,从未丢掉一名“乘客”。由于她勇敢、机智,所以约翰·布朗称她为“塔布曼将军”。1913年3月10日,曾帮助黑奴同胞由“地下铁道”(协助黑奴逃亡的秘密交通网)逃向自由的勇敢、目不识丁的庄稼人——哈丽特-塔布曼,在她的纽约家中去世,享年92岁。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救时宰相——张居正

    救时宰相——张居正

    本书为“青少年应知的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张居正是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该书介绍了他主政十余年的事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奄奄一息的明王重新获得勃勃生机的过程,并永垂千古,被后人永记。
热门推荐
  • 地球非人类联盟

    地球非人类联盟

    21世纪,尽管世界仍时有战乱发生,但总体来说,人类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科技日新月异,整个世界飞速向前发展,全人类都在展望未来。然而大多数人早已不记得,这个地球并非只有人类一种智慧生物存在。尽管被人类压倒性的数量逼迫,只能生存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但他们从未放弃过生存的挣扎。为了在人类的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并保持种族延续,除人类以外的所有智慧生命便结成了一个组织,这就是──地球非人类联盟!这本书,就是关於他们的故事……由来只见人杀妖!请看本书中的非人族类,是如何在人类的夹缝中为己身挣扎求存的吧。
  • 十年磨一见

    十年磨一见

    暂无简介暂无简介暂无简介暂无简介暂无简介
  • 一染婚书

    一染婚书

    江奈川,你对我一次次的温柔,都是装出来的吗,我累了不想再爱了
  • 极乐门生

    极乐门生

    极乐门生,尊师重道,入孝出悌,不得同门相残,忤逆不孝;重情守义,出泥不染,不得混淆是非,认人为奸。一入极乐,生死无悔。
  • 从蛇开始吞噬

    从蛇开始吞噬

    林凡因车祸穿越到了异世界,意外获得系统便开始了冒险之旅……
  • 至尊无双太子爷

    至尊无双太子爷

    在这个乱世当中,想要活下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只有一条路--杀。
  • 万千广厦

    万千广厦

    而立之年,心无大志的石宇明就想站在黄浦江上表个白,没想到竟把自己作穿越了,没有学好数理化,也没拽到文采动天下,开局烂剧本,没有一技之长,让你少小不努力,倒要看看你怎么浪得起来……
  • 焱之蓝

    焱之蓝

    谨澜和江焱两人家世、身份、地位悬殊,冥冥之中的安排让两人交错、纠结,如水似火,如泣如歌。
  • 江湖中的道士

    江湖中的道士

    侠以武犯禁,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一直在打压武术的发展,可是怎么打压的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侠客
  • 妖精纪事所

    妖精纪事所

    地球存在了亿万年,历经了无数变迁,物种起源开始到物种灭绝为终。而大多数物种都存在着灵性,其中以动植物最有灵性是以,最具有灵性的动植物在历史长河中源起不灭,生存至今。于是,妖精纪事所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存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