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里根本人的经历与“供给学派”提供给他的理论如此契合,所以他主政后,就大力推行减税政策,从而也使得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拉弗曲线”理论登上了经济学主流的大雅之堂。
拉弗曲线的主要含义是:当税率为零时,税收自然也为零;而当税率上升时,税收额也随之上升;当税率增至某一点时,税收达到最高额,这个点就是最佳税率。当税率超过这个最佳税率点之后,税收额不但不增,反而开始下降。因为当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
拉弗画的这条用来描绘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就被叫做“拉弗曲线”。而拉弗画这是提醒政府:适时降低税率能够刺激生产,税收总额反倒会因为税率的降低而增加。
这条曲线是两头向下的倒U形。当税率超过图中抛物顶点时,挫伤积极性的影响将大于收入影响,所以尽管税率被提高了,但税收收入却开始下降。
其实在我国古代,有关“拉弗曲线”的原理就已经有所记载。《论语》中鲁哀公与有若的一段有趣的对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如下:
哀公问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里钱不够,应该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能不能将老百姓的税从百分之二十减到百分之十呢?”
哀公说:“收百分之二十的税,国库里的钱都不够,如果减到百分之十,那不更少了吗?”
有若再回答道:“如果百姓手中没有钱,国库里又怎么能有钱呢?如果老百姓手中有了足够的钱,你又何必为国库里没有钱发愁呢?”
这个故事与西方的“拉弗曲线”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所表达的意思就是,税率越高,不一定意味着税收会越多;相反,还将使可能征取的税收数量下降。
“拉弗曲线”在实际应用当中,只对高税率的纳税人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低收入者并不负担高税率,,因而不会受高累进税率的伤害。所以高税率只对这部分收入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因此,“拉弗曲线”只有运用阶层分析方法,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成功。
【知识链接】供给学派
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释为:“提供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人们随着刺激而改变行为,为积极性刺激所吸引,见消极性刺激就回避。政府在这一结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职能去改变刺激以影响社会行为”。
财富分割的利器——所得税
始建国元年,即公元9年,王莽开始推行他的经济改革措施,设立了对工商业者的纯经营利润额征收的税种“贡”。《汉书·食货志下》中记载:“诸取众物鸟兽鱼鳖百虫于山林水泽及畜牧者,殡妇桑蚕织纺绩补缝,工匠医巫卜视及它方技商贩贾人,货肆列里区谒舍,皆多自占所为于其所在之其官,除其本、计其得,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敢不自占,自占不以实者,尽没入所采取,而作县官一岁”,其大意是凡是从事采集、狩猎、捕捞、畜牧、养蚕、纺织、缝纫、织补、医疗、卜卦算命之人及其他艺人,还有商贾经营者,都要从其经营收入扣除成本,算出纯利,按纯利额的十分之一纳税,自由申报,官吏核实,如有不报或不实者,没收全部收入,并拘捕违犯之人,罚服劳役苦工一年。
王莽首创的“无所得税之名,而有所得税之实”的“贡”,其实质就是现今的“所得税”。但由于“贡”征收范围广,征收方法繁,不仅技术操作上不可行,而且引起了人民的群起反抗,王莽最终落下国破身死的下场。
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一般所得税可划分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两大类。
通过所得税的征收,更可影响各方面的利益分配格局,客观上也影响纳税人的行为,从而达到一定的调节目的,导致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尤其对社会分配不公、收入相差悬殊的现象,所得税更能扮演财富分配的“利器”的重要角色。
而个人所得税更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有必要重点了解一下个人所得税及其征收的办法。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决定,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免征额将从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5%,共9级。
例如小孟7月份取得工资收入为3500元,那么他应该纳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3500-2000=1500(元)
应纳税额=500×5%+(1500-500)×10%=125(元)
2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征税外,还可以实行加成征收,以保护合理的收入和限制不合理的收入。
例如王教授出版一部专著,一次性获得稿酬20000元,那么他应纳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20000×(1-20%)=16000(元)
应纳税额=16000×(1-30%)×20%=2240(元)
【知识链接】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内容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
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
四川新一康公司从事药品经营业务,具有医疗器械、药品及保健品的零售、批发和进出口经营权。从2005年至2006年,为了获取不法利益,该公司利用所取得的经营药品资质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管理费”名义按照开票金额的4%至8%收取开票费,向多家单位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税款500万余元,受票单位拿着这些发票向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抵扣税款。
据此,新一康公司就应按开票额的17.5%交纳税金。他们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支付面额4%开票费为条件,从别处为新一康公司虚开了上海、深圳、天津海关的海关票。新一康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唐而皇之地将上述取得的海关票,向税务局申报抵扣了海关票的进项税款3187万余元。
就在这一进一出中,新一康的“商机”就出现了。公司收开票费约6%,支付进项票4%,中间的差额就成为了公司的利润来源。当然,这种行为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通俗来说,增值额是企业和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或者提供劳务新创造的价值额。
增值税于1954年产生于法国,它是法国为适应经济发展和财政需要,对原来征收的营业税加以改进而演变而来的。从理论上来说,增值税是对商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所征的税。但是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商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往往是难以计算的,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简便的增值税的征收办法,增值税就不可能真正地推行开来。
那么政府是如何简便而有效地征收增值税呢?这就必须先了解一下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进项税额=所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买价×税率
而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对于一般纳税人,其应纳增值税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用公式表示为: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汽车厂商A决定向钢材厂商B购买1000吨优质钢材,用以生产汽车底盘。B厂的优质钢材出厂价为每吨3000元,那么这1000吨优质钢材的出厂价总共为300万元。但是A若是想取得这一批钢材,却必须向B支付351万元,其中300万元为销售额,51万元(300×17%)为增值税税额。对A厂来说,这51万元为进项税额;对B厂来说,这51万元为销项税额。
假设A销售汽车100台,总销售额为1000万元,其向顾客收取的价款为1170万元。对A来说,这170万元就是增值税销项税额,那么A应纳的增值税税额为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即170-51=119(万元)。
在实际征收过程中,现代增值税制一般是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扣税法”,不仅简化了征收管理手续,而且形成了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之间勾稽关系,有效地防止了偷税逃税。
由于增值税上述税收负担的合理性和征收管理上的先进性,在法国取得成功后,各国政府相继仿效,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税种,并且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
【知识链接】流转税
又称流转课税、流通税,指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流转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各种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如何让社会福利最大化——福利经济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和政治的全面危机。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资本主义世界,首先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导致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庇古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庇古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庇古从第一个基本福利命题出发,提出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他认为,要增加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社会产量。而要增加社会产量,就必须实现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以自由竞争为前提,他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边际社会纯产品等于边际私人纯产品,从而使社会经济福利极大化。
庇古从第二个基本福利命题出发,提出收入分配均等化的问题。他认为,要增大社会经济福利,必须实现收入均等化。通过实现“把富人的一部分钱转移给穷人”的“收入均等化”,就可以使社会经济福利极大化。
长期以来,完全竞争市场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福利分配机制。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有利于福利的有效分配。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主观感受。消费者是否感觉到物品对他有用、有价值,是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
从价格上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其价格为商品的最低平均成本,只要对商品的评价高于或者是等于最低平均成本的消费者都会选择购买,因此这种情形下,社会中总剩余会达到最大值。
第二个原因是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实现公平分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都在追求效用最大化,所有的企业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和企业正常运行的最优组合,使社会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这正是所有人都期待的结果,也是经济学家对完全竞争市场情有独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