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80100000001

第1章 意惬关飞动 篇终接混茫

——读吴小如先生的《古典小说漫稿》

李鹏飞

《古典小说漫稿》所收吴小如先生论中国古典小说的文章,大都写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正是笔者一直所期许的将小说论文写得跟小说一样好看的文章,可以让人一鼓作气地看完。

跟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学者一样,吴先生也难免受到当时流行的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并运用这一学说来分析古典小说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小说人物的性格、行为与人物的相互关系,在评价小说的历史地位时,也会特别重视其人民性、批判性与反抗性。有一些具体的表述大概会是今天已经远离那个特定时代的读者们所难以接受,甚至有些反感的,然而所幸吴先生早年受过传统治学方法的良好训练,这让他并未被流行学说引上歧途,大发凿空之论,而是在充分掌握原始文献与贴紧小说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他的观点,再加上吴先生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与过人的文学悟性,这让他每发一论,皆能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从不蹈袭盲从他人,极具启发性。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所谓阶级斗争理论的运用在他只不过是虚晃一枪,既无关宏旨,也无伤大雅。我们完全可以抱着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的态度来阅读这些文章,从中领略吴先生关于中国古典小说的真知灼见,应该说,他的很多看法直到今天也依然值得小说研究者重视,甚至可以作为古典小说研究的指导性意见来对待。

收入这本论文集的十多篇文章涉及唐传奇、宋元话本以及明清小说等中国古代重要小说类型与经典小说作品,看上去虽各自独立成篇,但也基本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史。在对《儒林外史》《红楼梦》《三侠五义》等一些经典作品所做的集中深入且极为精彩的分析之中,贯穿着鲜明的社会史、文学史与小说史的意识。在论述一种新生的小说类型或者深入剖析一部小说作品时,吴先生一定会周详地交代这一类型的历史源流,交代其题材的沿革演变,交代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平交游与思想情感,在论述具体的小说艺术特色时,也必定会追溯它在传统文学与文化中的根源与地位。这样一来,吴先生就把一棵已被时间之斧伐倒的小说之树重新放回它曾经生长的森林里去,让我们看到这棵树所曾赖以成长的土壤、阳光、空气与整个森林的环境。这其实也就是传统治学方法所讲究的“知人论世”的原则,让一个过去时代的研究对象重回鲜活、立体的“真实”历史时空,加以尽量周全的审视,这一方法在吴先生手中运用起来是如此地自然娴熟,没有任何斧凿勉强之痕,在我们这个文学学术研究日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把研究对象拆解得支离破碎、不成片段的时代,让人油然而生重睹天地之大美的惊奇与新鲜之感,也油然感到老一辈学者治学气象的苍莽浑朴与元气淋漓。更为重要的是,吴先生还让我们看到了古典小说这一文类本身所蕴含的气象、价值和尊严,这一点,大概是过去一百年的古典小说研究所未能完全做到的。

长久以来,作为古代通俗文学之一支的古代通俗小说都曾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低级文类,它进入现代学术殿堂虽然已有一百年的时间了,但它的经典性以及在文学、文化意义上的重要性并不是不证自明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仍然有人怀疑它的价值,轻视其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然而古语有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那么,如若道之不弘,则其原因自不应在“道”本身,而应在那“弘道”之人了。但是,古典小说本身能否如同传统的经、史典籍一般,成为“道”之载体,或者能体现“道体之一端”以至可以上升到跟经、史之学并驾齐驱的地位呢?这么说,自然难逃拿小说跟地位向来尊贵的经、史之学攀亲戚的嫌疑,但是如果它们之间原本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呢?那么,能够确认这一点,对于提高小说的文化地位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则是:揭示这一事实,并且始终在这一事实所构成的宏大视野中去审视与研究小说就成为完全必要的了。而研究视野的改变,对我们认识小说的重要性与艺术特性自然也是极为重要的。

通俗小说跟传统经、史之学的联系,过去的学者(包括冯梦龙、金圣叹等明清时代的小说家与小说评点家)并不是没有意识到,甚至还有人十分明确地指出过“通俗演义”“足以佐经书史传之穷”(明代无碍居士《警世通言叙》),这是就小说的功能与经、史殊途同归这一点而言的。而在具体艺术技法的层面上,古代的评点家也曾多次指出过小说与传统的《左传》《史记》叙事艺术的联系,只不过他们彼此心照不宣,只是点到即止,从不愿意去做更细致深入的剖析。吴小如先生的文章则在继承前辈学者成说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具体小说艺术手法与艺术原则的深入分析之后,更明确地指出:史传文学的表现方法实与小说并无太多的出入,史官写史的态度与传统一直贯穿于小说史之中,尤其是贯穿于文人作家的创作之中,他们会以史官写史时所秉持的明辨是非的、严正的“公心”来写小说。如《儒林外史》《红楼梦》这些伟大的文人小说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成就,跟它们继承并发展了古代史传文学的构思、体例和布局,继承并发展了史官笔法中“皮里阳秋”与“微言大义”之类重要的叙事传统有关。可以说,跟史传文学的血肉联系乃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传统的本质特征。吴先生从这一立场出发,比较透彻地解释了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的经典性评价,也透彻地解释了鲁迅为什么认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只能称为“谴责小说”而不能称为“讽刺小说”这一著名论断(参见《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闹红一舸录》等文)。

在对《水浒传》《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等小说的具体分析之中,吴先生反复强调其社会认知意义,并且反复从文化、历史与思潮的背景下来分析作者的创作心态与小说人物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把这些小说视为中国古代社会特定阶段的精神生活史的,尤其是视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与小市民这两个主要阶层人物的精神生活史,并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些精神生活的特点加以说明,同时也并不放弃从作者态度与人物心理行为的角度去观察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从而在作为社会生活缩影的“历史”与作为某阶层精神生活图景的“小说”艺术之间灵活地游移。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孽海花》这类较集中表现明清时代知识分子生活的小说自然无法回避对这些人物的思想状态的表现,但这一表现未必是以直接论道的形式来呈现的(直接论道的内容自然也会有,而且还不少),而是通过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人生道路选择的描写来予以呈现的。这一点在《儒林外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大部分都是浸淫儒学程度极深的读书人,但从作者本人到小说中人物,众人所信奉并践行的思想主张却并不完全一致,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及具体态度也是受制于一定的思想学说的,对这样一些复杂的问题,吴小如先生在他论述《儒林外史》的两篇文章中都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阐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儒学及其演变在新的时代对读书人的复杂影响,以及这些思想对作家塑造人物、构造情节的隐蔽而深刻的制约。可以说,儒、道、佛各家典籍中的抽象的思想教义,只有到了小说中才真正成为活生生的行为准则,表现出它们塑造人物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巨大力量,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应的社会后果。

吴小如先生这一代学者所受的人文教育尚未完全脱离传统学术的完整浑融状态,因此他们即使进入现代分科体制之下的大学来研究古代文学与古典小说,也仍然没有局限于从狭隘的纯文学角度来研究古代小说,而是从大文学的视野来研究之,这一做法正好契合了中国古典小说自身的特点,亦即脱胎于史传而仍与史传保持着血肉联系,与经、史学问虽无直接关联而始终以其作为深层的思想背景。这就启示今天的古典小说研究者也应该从更广阔、更完整的知识视野来进入古典小说这一并不那么单纯的研究领域,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把握、理解这一对象的特质和意义。

2015年8月底,于畅春园

同类推荐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梁晓声文集·散文5

    梁晓声文集·散文5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旧梦依稀春草绿

    旧梦依稀春草绿

    本书意在述写心灵与感动,从喜怒哀乐中感悟平凡与淡泊。每一辑内的文章既相互独立又前后呼应,内在联系。在写景抒情或叙事中,嵌入哲学性的思考,或者禅悟性的体会。文笔优美典雅,有较强的个性风格,以深情快乐达观为行文主调。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雪莱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雪莱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导演小人书

    导演小人书

    本书是首部全面记录导演林兆华戏剧与人生的图文散文随笔集。由林兆华亲自整理、编排,以图片的形式讲述戏剧人生里的生活感悟,并为每一张照片撰写配图小文,好像“小人书”一样,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图文并茂地再现他导演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结合他个人的排戏经历,逐一披露他与高行健、过士行、濮存昕、梁冠华、何冰、徐帆、宋丹丹、蒋雯丽、易立明、谭盾、高亚麟、小陶虹等豪华的主创团队背后的交往趣事。
热门推荐
  • 华娱亲历者

    华娱亲历者

    重新体验华娱疯狂爆炸的年代,不过这次变成了参与者,有点兴奋。
  • 快穿之反派淘气总黑化

    快穿之反派淘气总黑化

    【宿主,附加任务,攻略反派】不做,死了算了。伶洛可:怎么老欺负反派小淘气,做掉。【宿主,附加任务,花掉一百万】不做,又不是没饭吃。伶洛可:买下了饭店,总算是没饿到反派小淘气【宿主,附加任务,开一个娱乐公司】不开。伶洛可:这是给小淘气的专属团队。伶洛可:真香!!!
  • 我只想给你宠爱

    我只想给你宠爱

    第一次写,不喜勿喷,谢谢。我个人认为还是蛮好看的。我不会写什么主要内容啦。反正就是看就好啦
  • 盛世江山:腹黑王妃追夫记

    盛世江山:腹黑王妃追夫记

    这一世他是大业赫赫有名的战神王爷,她是穿越而来让整个大洲江湖闻风丧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杀手之王,冷酷无情。为了实现他的抱负,她不惜逆天而行,以身祭世。当他知道一切,她却已经消失于天地之间。再次凝聚魂魄活过来,却再也不记得曾刻骨铭心的爱人。而他也只有她属下的话还萦绕在耳边“王爷可知道,您并非是这大洲命定的君主!”“您是主上选中的大洲守护者,有什么资格死!”
  • 恋爱超级牛皮糖

    恋爱超级牛皮糖

    他,黑帮首领,时而冷血绝情,时而腹黑邪魅。她,一个鬼马精灵,在酒吧的邂逅,他误以为她是别人送给他的礼物,大胆调戏她,为保贞节,她打伤他之后,又在学院遇到他,“你在调戏我?”他故意大声说,她怒了:“我调戏你?我没事吃饱撑着。”从而结下更大的梁子,让她彻底成为全校女生的敌人,为报此仇,她想出一个好办法。“泠涣宸,你死定了!”
  • 锦绣昭华:农女的直播间

    锦绣昭华:农女的直播间

    重生了,还附带一个豆芽直播商城。埋骨武威侯府后花园荷花池底十余年的苏锦秀表示,这一世她不慕荣华、不眷权势、更不想母凭子贵,只愿守着一家人、领着宝贝儿,在这小青山脚下过点平凡温馨的小日子。可这一个个男人,是怎么回事?
  • 海贼王之王者荣耀

    海贼王之王者荣耀

    吃恶魔果实,召唤王者荣耀英雄,组建海贼团,一步一步站在世界顶端的故事
  • 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防治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资委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地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监督工作的资料进行了研究整理,形成了水污染防治监督工作重要文献,便于各地人大和相关部门的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合力,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 摘星

    摘星

    《摘星》是由科幻新星付强创作的科幻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人类在遥远的九千万光年之外的虫洞中发现一颗特别的行星,它的内部是无法解析的高维时空,人类将其命名为“Paradox”并决定将它“摘”回银河系的故事。主人翁高云所在的地球防卫军Dust小队被委任了这次“摘星行动”。但是高云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剔除掉一同执行任务的军队技术首席方慧。面对凶险的敌人和同舟共济的队友,主人翁高云将如何抉择?异想天开的“摘星行动”真的能实现吗?人性光辉能否战胜宇宙的无尽黑暗?
  • 弄权之第一嫡妃

    弄权之第一嫡妃

    你说惟愿此生太平,不负盛世,那,你的江山我守,你的安乐我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