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28300000007

第7章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6)

其实妈的“参政”和一般人的好事大不相同,她是怕我处事不慎、招灾惹祸、吃亏上当。说到底,妈的“参政”是对我的守护。她老是不放心,总觉得我头上悬着一把利剑,那把剑随时都会掉下来扎在我的头上。她得时时守护着我,按妈的说法,也就是“提醒”着我。

“提醒”一次两次还行,时时“提醒”,我就烦了。一烦,就会和她戗戗起来。一戗戗,就免不了生气。我老是对她说:“妈,我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虽然我们常常争吵,可我知道妈是为了我好。知道她是为了我好,也不一定就能采纳她的意见,甚至没有采纳过她的意见。

我们从美国回来以后,我发现妈有些不同。怎么不同,我也没去深想,听了胡容的话才猛然想起,她不大“参政”了。

过去可不是这样,妈的“提醒”有时真让人火冒三丈。

为什么妈不再“提醒”我了?

虽然妈没有解释过,但我现在猜想,很可能是因为我把她接到美国,让她和日夜想念、想得大病一场的唐棣团聚了几个月,是对她恩重如山了。更何况以后我还要带她再去美国,她欠我的岂不更多?而她又不可能放弃看望唐棣的机会,所以时刻都在想着如何报答我的这份情义。

妈怎么不明白,她能把我拉扯大,岂止“含辛茹苦”一类的字眼所能容括?我就是把自己的命搭给她,她也是受之无愧的。我用得着她的报答吗?!

但是爱女莫如母。虽然我无法对妈说清,但她深知我心中的苦楚。她深知再不能增加我的精神负担,不然我就要崩溃了。而对我最现实、最好的报答就是别让我生气,别给我再增加精神负担。一点也不能了。不但不要给我增加精神负担,还要想办法让我高兴一点。这从她写给唐棣的信上可以看出。妈去世后,唐棣把它们的影印件寄给了我。

由于视力日衰,最后几年妈给唐棣的信很少,但每封信里都表达了对我精神状况的忧虑。

妈在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二号的信中写道:

……在电话中谈到我去看你,这是我最希望听到的话题。你离开我已经两年之久,怎能不想呢?真想马上见到你。这是我最后的寄托,以后又如何呢?想是感情的促使,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难办的问题。如果我去到你那里倒不十分难,买张机票就走了。我也不用人送。可是一想你妈一个人孤零零留在北京,她的思想上有那么多痛苦的负担和压力,把她丢下(尽管是几个月)我也不忍心。她每天都在苦恼中生活,所以我下不了决心……

希望你劝一劝你妈,她有时想不开。事情已经如此了,就得想开。我真怕她神经了……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号的信中写道:

……等你以后有了工作,有了经济基础,有了房子住,我身体没什么病,看你妈妈情绪好些,我一定去看你一次。以上这些我都挂念!

尤其你妈,我走后她一个人在北京……再一想我已经是快八十岁的风烛残年了,我还能活几年?感到很矛盾……

你妈五月二十号左右去美国,你们俩好好呆一个月吧,你劝劝你妈,别那么过于好生气,那样,只有摧残自己……你妈现在精神好像有毛病,一件事没完没了地说,脾气特大,我真担心……

一九九〇年八月六号的信中写道:

你妈回到北京以后,由于心情不怎么愉快,所以更年期的病又复发,整天出大汗、急躁。人家说这种病怕受刺激,我们都应该想办法使她得到些安慰。你有时间能给她多写些信,找她愿意听的事情说。姥姥嘴笨不会说什么,她有时急了说些话不对,这是病态,我们应该原谅她。这不是她的肺腑之谈。有人说更年期的病有时持续一年、半年之久……

一九九〇年十二月二十二号的信中写道:

生活的担子够她戗的,我不能帮她的忙,反而累着她。我过意不去。我什么忙也不能帮她,她真可怜,精神老不愉快。我随便说说,你别往心里去,也不用说我给你写信的事……

一九九一年五月七号的信中写道:

她很忙也很辛苦,所以她有时发脾气。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她心很善良的,自己舍不得吃,给我和老孙吃。有时我很难过,花她的钱太多了……

正像妈在信中说的,为了让我高兴一点,她甚至放弃了对我的守护,免得她的“提醒”与我的意见相左,从而使我心情不快或伤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虽然我们吵过就算,但她也不那么干了。

妈不“提醒”,不等于她想像中的那把悬在我头上的利剑就不存在,它时时都在她的眼前晃动着。可是,既然她已经决定不再让我生气,她就只好咬紧牙关不吱一声。

对我和唐棣的爱,简直把妈的心撕成了两半。

妈并不知道,我虽然不听她的意见,不满意她的“参政”,可是我却需要她的“参政”时时在我的身旁。

我振作精神,继续努力扯三扯四,想要岔开这个话题。可是妈又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你也成人了,书包也挺有出息,我也没有什么牵挂了。”

妈果真没有什么牵挂了吗?其实何曾放心得下。说她没有什么牵挂,实则是要我别牵挂她:她去得无恨无悔,花开花落自有时一样的无可遗憾、也无可挽留。

我心痛得不知如何把局面维持下去。

妈并不理会我的神态大异,硬起心肠往下说。好像再不说就没有了说的时机,好像再不说就没有了说的勇气:“时间长了就好了,我不也孤独了一辈子吗?”

这不是在交代后事么?

然而妈要交代的岂止这些?

也许妈明明知道,就像往常一样,这些话说也白说。这一件我不会落实,那一件我也不会照办。可是她又不能什么都不嘱咐,撒手就走。

妈肯定想到,从此可能就是撒手一去,今生今世再也不能相见,她有千条万条放不下心的叮嘱,无比琐碎又无比重要。她就是再活一世,就是把天底下的话说尽,也说不尽她那份操不完,也丢舍不下的心。事到如今,也只有拣那最重要的说了。

后来,我想过来又想过去,怎么想都觉得,妈这三句话,可能把她想说的全都包容进去了。

妈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一种把人生完全了然的平静和从容,我却感到分外痛楚。我那费尽心机压在心里的悲情,一下就冲破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堤防,汹涌泛滥、无可拦挡地没过了我的头顶。我再怎么努力也维持不住为表示前途光明、信心有加、心情宽松而设置的笑容,趴在她的膝上大哭起来。

一向爱掉泪的妈,这时却一滴泪也没有,静默着任我大放悲声。倒是她反过来安慰我:“没事,没事!”

其实妈是很刚强的人。或者不如说,她本不刚强,可是不刚强又怎么办?只好刚强起来。她的刚强和我的刚强一样,不过是因为无路可走。

这样的谈话,自然让人伤痛至极,可妈这要走的人,反倒能捂住那痛而至裂的心。这要使多大的劲儿?我都没有这个力气了,妈有。把全身的劲儿都使光了的妈还有。

祝大夫曾说:“老太太把全身的劲儿都使光了。”我想他也许错了,到了这种节骨眼上,妈还能拼却全力地护着我,而且如此的绵韧、深阔。

但是,妈,您错了。时间长了也好不了啦,您其实已经把我带走了。

也曾闪念,要不要叫唐棣回来。

这两年,妈常做安排后事之举,好像她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号,她在给唐棣的信中写道:

……通过电话以后,我的思绪万千,我真高兴!我有你这样一个好孙女。感激你对姥姥的关心、体贴。为了让姥姥高兴,不惜辛苦劳动挣的钱给我打电话,每次电话费要花很多钱。我真感激你!长大了,有了学习好的成绩,也没忘记年迈的姥姥,还约我和你妈同去美国,你带我们去玩玩。难得你有闲的机会。谢谢你——我的好孙孙。明年在你毕业时,你妈一定去(现在正联系机票呢)参加毕业大礼。你妈全权代表,代我祝贺!

我去你那里,只是为了看你,不是为了玩。我已是年迈的人,这样的机会很少,也只有一次。所以得周密考虑。这是我今生最后的一次机会,再没有第二次了,所以我特别珍惜它,留着这个机会,不用。使我精神永远有寄托,有个盼望。所以先留着它。

如果明年匆匆去了,时间又不长,仅是一个月,花那么多路费,也太浪费了,所以我决定明年先不去,等你考上研究院,或者工作和结婚,那时我再去,住个一年半载的回北京。我不能在你那里久住,你刚工作,必须奋斗,使自己能站住脚。我哪能累着你呢。你妈妈工作有了成绩,我只好累着她,她是我的女儿,在北京度我的有生之年。可能的话,你两三个月给我打次电话,我就满足了。我估计二年之内去看你吧。但得取(得——张洁)你的同意,我自己就可以去,你妈认识一个空中小姐。我还不糊涂,最近身体比前些日好多了,你放心吧,活两三年没问题……

妈去世前,我从不知道她给唐棣写过这封信。

尽管妈非常想念唐棣,但她知道条件尚未成熟,也从未表示过去看唐棣的愿望。

我们后来安排妈到美国去,完全不是这封信的影响,而是时机使然。一个偶然的,也是特定情况下的机会,使我能在美国停留一年,这是妈探望唐棣最好的时机。

唐棣毕竟还是个孩子,没有多少顶门立户的经验。我不也是这几年才知道照顾妈的吗?而且还常常顾此失彼,完全谈不上体贴入微。如果把妈交给唐棣一个人,是有一定困难的,只有在我的陪同下,妈才有可能去看望她。

现在,当我读这些信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

妈果然是在写这封信之后的两年去看望了唐棣;

妈果然在美国住了五个月,正像她所说的“住个一年半载……”我本来打算让她在美国多住些日子,从一九八九年八月开始就请先生帮忙申请护照、办理出国手续,这些手续一办就是半年,到一九九〇年二月,妈才如愿以偿。这个速度堪称世界之最。要不然妈还可以在美国多呆半年,那就真能像她说的“住个一年半载”;

妈果然只看望了唐棣一次,果然成了她“今生最后的一次机会,再没有第二次了”。她没有等到一九九二年我再带她去看唐棣就走了。一九九三年六月我去美国探望唐棣的时候,只能带着她的一部分骨灰了。当我取道法兰克福飞越大西洋,纽约已遥遥在望的时候,我默默地对她说:“妈,您就要再见到唐棣了。”可是她已然不能再用她的欢声笑语来回应我的激动;

妈果然在这封信之后又活了两年多,应了她“再活两三年没问题”的话;

…………

妈也曾两次嘱咐我:“我要是有个山高水低的,别叫唐棣回来。”不过那时候她还没有显出病态。

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次是我们从美国回来不久,秋天的一个上午,阳光很好的样子。我站在妈的房间里,她穿着一件开身的宝蓝色的小毛衣站在电视机前,一边摆弄着柜子上的什么,一边对我说着这句话。妈常穿那件毛衣,因为合身,不像别的毛衣穿上去总是显得臃肿。

就在这封信里,妈还写道:“假如有一天我突然病了,或者死去,你千万别回来,你回来也拉不住我。冒着坐飞机的危险何必呢。只要你听姥姥的话,别回来,姥姥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

所以妈在住进医院之后,从未主动提过唐棣。

我想,妈不提,是怕提起来更加心痛;

妈不提,是为了唐棣的前程;

妈不提,是为了安定我的心。因为她一提就等于“提醒”我,这一回她可能就活不成,否则为什么叫唐棣回来,那不是要和唐棣诀别又是什么?这一来可不就捅破了她和我都在极力掩饰的恓惶;

妈不提,是怕我为难,她默默忍受着。这,也许,可不就是,真的,死别。

可是妈不提不等于我不想。我真的为了难!

这个时候妈一定非常想见唐棣一面。

我想把唐棣给妈叫回来,可又怕吓着她。那不等于告诉她,形势险恶、凶多吉少,否则为什么惊动唐棣?这会不会给妈造成压力?而任何思想负担都可能削弱她闯过这一关的力量和勇气。现在后悔地想,还不如让她有点思想负担和压力,那她可能就不愿意手术。不手术的话她今天也许还活着,我还能天天看见她。

我要是不把唐棣叫回来,万一大事不好,我一定会为此而追悔无穷。尽管这是妈永远不会说出口的愿望。

唉,实在想不出一个两全之计。

…………

当我后来看到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号妈写给唐棣的这封信的时候,方知妈在活着的时候就想到了我们如今的悔恨,并早早为我们如今的悔恨开脱了我们的责任——

假如有一天我突然病了,或者死去,你千万别回来,你回来也拉不住我。冒着坐飞机的危险何必呢。只要你听姥姥的话,别回来,姥姥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

我尽量甩开这些忧虑,寄希望于我的直觉。不知道为什么,我相信妈的手术一定成功。

手术确实成功了,可妈还是带着没和唐棣见上最后一面的遗憾去了。

我对妈实在太残忍了。

我何曾孝顺过妈?!

唐棣倒是常来电话询问妈的情况。

唐棣才是妈的一剂灵丹妙药。就像妈在一九九〇年十月一日给唐棣的信里说的那样:“……听了你的电话后,像吃了灵丹妙药,心里多么愉快、多大的安慰呀……书包,我是多么爱你,有了你姥姥才活得有劲,否则还有什么意思……”

我这时变得非常唯精神力论。几乎每天都对妈说唐棣有电话来,殷勤地、真真假假地报道着有关唐棣的消息。为的是让她知道我们对她的眷恋,她也就会更加眷恋这个世界,这样不是就能增加她和死亡斗争的勇气?

每每我向她转述唐棣的电话时,妈脸上的皱纹就舒展开来,那不仅是深感安慰的表现,还包含着别人无法攀比的满足——她不再像从前一个人拉扯着我苦斗那样哭天不应、叫地不灵。在她生病的晚年,两个那么有出息的女儿在为她牵肠挂肚。

同类推荐
  • 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

    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

    该书共收录了姜文彬的近两百章散文诗。散文诗是他内心的情感雨滴。他从平常的生活出发,透过眼前移动的风景,去发现和感悟一种生命的存在。他站在人与自然交汇的路口,以多汁和丰盛的语言,去表达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怦动。他深入职业的内心,以敏感的情愫去探究或触及历史、社会、当下的肌里,沁出意味的哲思。他以真诚、细腻、灵动和富有温度的思想去哀婉命运的疼痛和赞美生命中的感动。就如作者所说:“每一粒沙都有一个地址”。或许,黎明那一缕光亮犹如一只透明的蝴蝶就投递到了你打开心灵的那一扇窗口。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面包与盐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面包与盐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北纬47°

    北纬47°

    作者第一本诗集,收录了从2005年到2011年间在国内五十多家文学刊物发表的大部分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写给作者的故乡——小兴安岭!展现了作者工作、学习、生活和写作的全部艰辛历程。
  •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热门推荐
  • 半浓咖啡

    半浓咖啡

    那个深夜,我没有睡着,他一直都在,我们四目相对,想着各自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
  • 11种孤独

    11种孤独

    记录下了当代十一种孤独的人生。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螺丝钉,记录了这十一种状态
  • 武侠之大枭雄

    武侠之大枭雄

    沧溟大陆,武道鼎盛,万千武学,竞相争鸣!一块七星古玉,让地下世界四大无冕之王之一的越泽降临这个神奇的世界,并且拥有穿越时空的能力。黑木崖上,我曾与东方教主望月共饮!少室山上,也曾意气风发,邀战天下英豪!西湖之畔,与邪王品茶论道!我就是我,越泽,武侠世界中的大枭雄!
  • 后虬江路文辑

    后虬江路文辑

    本书作者阿垅,曾经像你我一样,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他出生于二十世纪头十年,经历过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到六十岁为他的生命画上了终结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人生历程不算很长,而生命质量却不同于一般的“百代过客”。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具备先天的优越性,但他自小好学不辍,十几岁开始写旧体诗词,二十岁自学英文,同时发表文学作品。日本入侵中国时,阿垅考入了黄埔军校,并于1937年在上海参加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八·一三”战役,直到负伤回到后方。阿垅不仅是一名抗战军人,还是一名为抗战呐喊的文化战士,他当时写了不少著名的报告文学(如《闸北打了起来》、《斜交遭遇战》等)和抗战诗篇。
  • 归梦寻药

    归梦寻药

    “这里是奇药居,这里的药,应有尽有。”“药多,不见得有效吧。”“试与不试,全在于你的决定。”“这里的药,都能治什么病呢?”“你想治什么,它就能治什么。”“呵,不如我把它们全都买了吧。”“只可惜,你付不起。”……这里是奇药居,来到这里,请小心,不要触碰,更不要随便把它们带走,因为,你付不起。
  • 殿下霸宠小娇妻

    殿下霸宠小娇妻

    你说你害怕孤独,那我就会一直陪着你。我已经让你走丢了一次,这次,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绝不会再让你孤身一人。
  • 外星女的观察日记

    外星女的观察日记

    木艺是水蓝星派往地星观察的女观测员,她在家人眼中是个冷静成熟的孩子,在外人眼中是个能忍且完美的间谍。
  • 小太妃的马甲快掉啦

    小太妃的马甲快掉啦

    “我看上了太子殿下,姐把太子殿下让给我吧。”顾二小姐道。顾长安淡笑:“问题不大。”待她进了宫,所有想她死的人以为她会殉葬,她却一跃成为风华绝代的太妃娘娘。“姐是太妃,让皇上翻我牌子,皇上会听的。”已成为德妃的顾二小姐又来了。她却让德妃永远没有侍寝的机会。顾太妃的宗旨是人若犯我,我必诛之!她这个人旁的本事没有,就是有几个小马甲,弃妃是她,宠妃是她,太妃也是她!【双洁,架空】【双洁,架空】
  • 幸福的约定

    幸福的约定

    灰色水泥长屋后方的竹林子里,一抹细长的身影在林间敏捷奔跑。一个约莫十来岁、眉清目秀的大男孩,熟练地跃过一个个水坑,避开满是青苔的滑溜石子,口中吐着白色雾气,使尽全力地往前飞奔。
  • 快穿大佬有外挂

    快穿大佬有外挂

    系统表示,我家宿主又软又萌,自带外挂,身后还有大佬罩着,惹不起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