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他的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还是走为上策。
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得道高僧不一定完全顿悟,侍者沙弥也未必心中没有禅道。有时,越不起眼的人,往往是越有作为的人。正如少林武僧未必各个都能成十八罗汉,普普通通一个扫地僧人却很可能是世外高人。
所谓平等,其实就是无差别,在佛法的世界当中,三千世界任何事物都是相同的。这并不是指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没有区别,而是指生命与生命之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贵人、穷人、普通人之分,也没有道士、和尚之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会只存在一种树木、一类植物,这就是世间万物的差异性,世界本因差异而精彩,因差异而进步。然而世间万物又是一个整体,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本质上依然相同。
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众多的差异,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个性、价值观等的差异。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平衡点呢?如何做到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真诚相对?需要的只是一颗平等心。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绝不能因为别人比我们年龄小或者经历没有我们丰富、社会地位不如我们高,便轻视他人。我们与人相处,要友善地接纳,真诚地帮助。即便是本来怀着恶意的人,因我们友好平等的态度,就算不对我们好,也不会伤害我们。去掉差别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于是,心就会变得平和、变得开阔。只有以我心换你心,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才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结交朋友。
从吃亏中收获更多
【佛心智语】
争夺,往往得不到满足;但是如果适时退让,则可以得到更多。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许多人都把“吃亏”看做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然而很多时候,“吃亏”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而已。一件看似自己吃亏的事,很可能会变成对自己非常有利的事。
“吃亏是福”,这是古人留给后人的一句充满哲理的话。“吃亏”是一种做人的智慧,是一种低调的生活态度。但是,社会上肯吃亏,愿意吃亏的人往往很少,分毫必争的人则比比皆是。“吃亏是福”从表面上看是消极的哲学,但它实际上说的是大智若愚的智慧。肯吃亏的人一定心胸旷达,即使吃亏也能给人带来安稳与宁静。肯吃亏的人能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正如古人所言,用争夺的方法,永远得不到满足;但是如果适时让步,则可以得到更多,这就是“吃亏是福”真正的意义所在。
《福报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农夫在一座废寺的荒地上开垦。在他犁地时,犁头碰到了石头。于是,他便想移开这块石头。农夫正打算找人来帮忙移开石头,却见一个老翁站在他面前,问他为什么要掘掉这块石头。
农夫回答说:“这块石头阻碍了我的耕犁,我耕种的面积也会少一点。为了增加我的耕地与收成,我就想搬掉它。”
不料老翁却说:“你开垦这块荒地一年也没多少收入。如果你愿意保存这块石头,我就给你万两黄金。”
农夫听了以后十分惊讶,不明白老翁为什么对石头如此执著,于是忍不住开口询问老翁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老翁是天人化身,这块荒地是一座佛寺的遗址。当年,老翁的邻居正建这佛寺,只缺一块地基石。于是老翁便毫不犹豫地将传家宝捣衣白石捐出来建寺。正因为老翁捐出了传家宝,他往生后上天界,住在七宝所成的天宫,享受天福妙乐。今天早晨,已成为天人的他以天眼观察到农夫要挖掉这块地基石。因为这块白石是天人升天的根源,天人唯恐损失天福,所以特地前来阻止。
农夫听闻天人的话,不敢再轻易移动石块。天人也安心地返回了天宫。
这个故事说明了“吃亏是福”的道理。表面看来,老翁捐出自己的传家宝建寺庙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但正是因为他吃了这点小亏,他才转生为天人,得大福报。吃亏大多是指外在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幸福。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点儿也不肯吃亏。一种人肚量小,吃了亏就想不开,茶不思饭不想,就像是被剜了肉一样;一种人火气太大,吃了亏就会发怒,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大打出手,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还有一种人心眼太小,吃了亏就要睚眦必报,常常弄得别人怨声载道,让自己因小失大。
其实,将心比心地想一想,自己不愿吃亏,别人当然也不愿意,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不懂得退让,就容易发生冲突,最终自己也无法获益。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的同时,不妨收起私欲,多吃点亏,不要只想着占便宜,小便宜往往会带来大亏。
大智者,常常是若愚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亏,有付出必然有回报,过于斤斤计较,往往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当我们在生活中、在人际交往或者在生意场上感觉自己吃了亏的时候,不要去抱怨,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一切,这样你才能从吃亏中收获更多。
不偏私,不自私
【佛心智语】
当我们摒弃自私的行为,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帮助了自己。
自私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的本能欲望,它的存在与表现通常不为人所察觉。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私欲较强的人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一味满足自己的私欲。然而,生命不应以自私为主旋律。
佛家在主张修持内心的同时,也主张无私。修佛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超脱,更是为了去普度众生,担负众生的罪恶,愿意去代替他们受苦。以一人一肩之力承担一切的罪恶,这是佛家的无私与伟大,是佛家的真境界。无私不但是成佛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怀无私之心的人,总是把他人的悲苦装在心里,把自己的私利放在一边。
为人处世时,一个人倘若一味利己,一味自私,是不会有多大成就的。不自私的结果,往往不是自损,而是自利。
有一个禅师,道行非常高深,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弟子的阳寿即将结束,便让他回去看看自己的母亲,见最后一面。
这个小沙弥便起身回家了。在路途中,小沙弥看到一群被水困住的蚂蚁,心生怜悯,就从路边摘下一片叶子放在水上。蚂蚁们顺着叶子爬上去,得以逃生。
小沙弥探完母亲后,回到寺庙,却依然安然无恙。禅师十分奇怪,因为他发现小沙弥的阳寿又延长了。他询问小沙弥途中是否发生过什么事情,小沙弥便提到了帮助蚂蚁逃生的事情,禅师笑着说:“原来如此!”
小沙弥自己阳寿将尽,却没有只顾自己赶回家看母亲,而是停下来帮助蚂蚁逃生。这一善举在他看来可能是不经意的,是举手之劳,可是却为他赢得了寿命。可见,随时随地都要拥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
自私自利是个人主义的道德境界,一个自私的人注定会伤害到自己,而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则会因帮助他人而得到好处。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事业,弟子们为了实现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积功德。
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化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说:“师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两银子,他说,把钱作为我们兴建大雄宝殿的基金。”
弟子普德听了,也报告说:“师父!城内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各处的殿堂,他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寺中的香灯师、知客师等都向佛光禅师说明信徒的喜舍发心,只见佛光禅师皱起眉头,制止大家发言,并开示弟子们说:“你们大家都辛苦了,化缘太多,可惜没有功德!”
大家不解,问道:“为什么化缘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道:“把钱财储存于信徒,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项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们难以负担,佛教还有能什么护法长城呢?”
佛光禅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值得大家深思!佛教所云“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原则下进行,而且布施者应该细水长流,不可硬性募化。
学佛之人,如果有禅,不但为自己想,更为别人想,哪里能说禅者只重悟道,不重慈悲呢?
克制一时的自私,收起短视的目光,细水长流,才能不断收获。生活中,有很多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他们不肯为别人的生活提供便利,更不肯为别人放弃自己的一点点利益,对于这样的人,别人也一定不愿意为他们提供便利。
我们生活在一个联系逐渐紧密的世界,当一个人摒弃自私的行为,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帮助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担当全部,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往往就维系在与别人互助的基础上。许多时候,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也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并非无法弥补。我们应该时刻想着: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果因为自私而抛弃别人,那别人也一定会抛弃我们。只有无私的人才有可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取得众人的信任与拥戴。
【大师点拨人生】
人生的价值在哪里?难道只在于衣食住行上,凡事只想到自己的欲念享受?如果把人生界限定位得这么狭隘,生命就很没有价值,也十分渺小。我们应该将生命的意义扩大、提升价值观,将自私的心念转化为拥抱众生的大爱。
——证严法师
自私的人得到再多,也不过是一己之满足。而心底无私博爱的人,能收获整个世界的欢乐。
世间上没有人处处得意、天天欢喜,有时不如意的事情会接踵而来,觉得自己受尽了委屈。但是,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不但不能成就好事,反而还会坏事。所以,生气的时候要先忍之于口,不要轻易骂人;再忍之于面,不要展现愤怒的样子;再忍之于心,心不气了,最后就没有事了。
——星云大师
嗔怒一起,往往会将理智燃烧殆尽,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因此,要懂得控制自己,不将怒火倾倒于他人。
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今天的我们应说:“人不为人,天诛地灭。”损人者必自损,害人者必自害。做任何事,首先要为全体的他人着想。所谓全体,在家里指整个家庭,在社会指整个社会,在国家指整个国家。全体受益,个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
——圣严法师
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为他人着想,社会必然一片祥和。社会祥和,身在其中的我们,自然就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