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7600000008

第8章 贾探春之谜

画外音:

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身处豪门望族,但因为是庶出,贾探春常常因为出身的原因深感自卑。而要强的她又因为精明强干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读过通行本《红楼梦》后,很多人都认为,在贾府的众多小姐中,贾探春的命运结局无疑是最好的,在其他人都因为家族被抄而遭受苦难的时候,只有她幸运地远嫁到了官宦人家,从而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然而,高鹗的为贾探春安排的结局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吗?刘心武先生通过对前八十回中几个重要情节的仔细研究,尤其是对第五回探春的判词和曲子的分析判断,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完全不符合曹雪芹对贾探春最终的结局安排,那么在刘心武先生看来,曹雪芹笔下贾探春最终的命运究竟是怎样?他所报告出的探佚结果的根据又是什么呢?让我们随刘心武先生一起走进《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听他为您讲述第八集,贾探春之谜。

刘心武:

一百二十回写贾探春远嫁是这样写的,他说贾政被皇帝派到外地去出外差,于是就接触到了一个镇守海门等处的总制叫周琼,周琼有一个儿子,于是就向贾政,求贾政把女儿嫁给他,贾政后来就把贾探春嫁给了周琼的儿子。那么这个勉强也算远嫁,因为这个官是镇守海门等处的总制,就说明这是南方,离海比较近的地方,那么一个官。

可是呢,这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贾探春没有嫁很远,他父亲都能到的地方,她嫁过去了,那么更没有出国,而且高鹗写得很奇怪,到后来贾家虽然遭受点打击,可是又“沐皇恩”,又“延世泽”了,家业又复苏了,于是贾探春就又回家了,来看望这个亲人了。虽然远嫁,回家不难,这都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

曹雪芹非常重视贾探春的这个角色,因此对于这个人物后来命运的暗示、伏笔、预言就特别多,非常多,首先是第五回里面,毫无例外的,他也给贾探春设置了册页上的图画,以及旁边的判词。这个图画呢,历来的读者和评论家,往往都忽略其中的一个细节,很少探讨。我今天偏要探讨一下,怎么画的呀?叫做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上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一片大海,说明她要漂洋过海,一只大船,不是小船,说明要走得很远,只有大船才能走远,然后里面呢,一个女子不消说就是贾探春本人,掩面泣涕,她的远嫁不是一件喜事,实际上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这都不奇怪,奇怪的是,画的岸上是两个人放风筝,他不是说画了一个人放风筝,画了两个人放风筝。非常值得探究,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画两个人放风筝,他的判词大家都很熟悉了。

画外音:

曹雪芹为探春所写的判词是这样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通过“清明涕送江边望”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贾探春是流着伤心的泪水远嫁他方的,而接下来曹雪芹在探春的曲子中又写到“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从此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刘心武先生认为,如果说判词表达出的还只是伤心的离别情绪的话,那么曲子则写出了更为凄凉压抑的气氛,而这与高鹗为贾探春命运结局设计的相对轻松乐观的气氛大不相符。

刘心武:

我现在只向你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你看了第五回的判词和曲子以后,你觉得贾探春嫁出去以后,还会回到娘家吗?你相信高鹗写的那个符合曹雪芹前面第五回的伏笔吗?关于她的伏笔,在二十二回又出现了,二十二回写的是大家制灯谜诗,贾探春她写的灯谜诗,谜底是风筝,你看她跟风筝的关系很大,判词旁边那个画两个人放风筝,那么灯谜诗她写的又是风筝诗,这风筝诗我要稍微地读一下,你看我强调的是什么。叫做“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相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整个当然是预示她要远嫁,都不奇怪,比较奇怪的是,为什么强调了一个节气清明?清明是一个出嫁的季节吗?是一个出嫁的节气吗?清明是一个适合出嫁的节气吗?过去把清明叫什么节?叫鬼节,是一个祭奠亡魂的一个日子,可是呢,通过前面的一些有关的暗示,和这首诗的谜底,就都说明贾探春她出嫁的日子很不得当,很不得体,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出嫁。

画外音:

刘心武先生认为,通过对曹雪芹为贾探春所写的判词、曲子和灯谜诗的分析不难发现,贾探春远嫁他方的结局似乎与高鹗续写的内容没有太大冲突,可是无论是判词、曲子还是灯谜诗,每每细读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凄凉和压抑的感觉。相比而言,高鹗为探春续写的结局部分,气氛显然要轻松了许多,两者之间相差太大。那么,探春真的像高鹗所写的那样嫁到了知书达礼的官宦人家,并且还有机会回家来探亲吗?对于这部分内容,刘心武先生提出了质疑,那么他提出质疑的根据是什么呢?

刘心武:

那么在六十三回,写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家抽那个花签,那么贾探春抽到了一个签,这个签上写的是“瑶池仙品”四个字,然后有一句诗,这个诗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把她比作是杏花,这杏花不是一般的杏花,是挨着太阳开放的杏花,这气象很好啊,所以当时在场的这些众女子呢,就引出了议论,一个什么议论呢?叫做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这句话历来就有读者指出,有点古怪。根据书里面的描写,贾家有没有王妃啊?书里面,故事里面贾家是没有王妃的,贾家有皇妃,贾家的贾元春啊比王妃地位高,在皇帝身边,记不记得啊?第十六回很明确的说明她的身份嘛,她才选凤澡宫,加封贤德妃,她是一个皇妃。

可是为什么书里面会写成王妃呢?那么在前面的讲座里面我有一个揭秘,我告诉大家,就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当中,曹雪芹他们家,曹寅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平郡王,而且是康熙指婚的,就是说曹雪芹有一个姑妈确实是王妃,所以在曹家人说话的时候,女子之间互相打趣,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咱们家已有了王妃,难道你也要当王妃吗?那么他很自然地把这样一句话写入自己书中,这是我在以前讲座里面提供的一个解释。那么现在我要增加我的解释,我下面会给你挑明,为什么在这一回里边,他要这么来造句,就说贾探春今后会成为一个王妃,这怎么回事儿,值得推敲。

那么第七十回呢,大家填柳絮词,曹雪芹写得很精心,他写贾探春就填这个词,她填了一首词,她只填了半阕,应该这个词分上下阕,她只填了半阕,故意写她写了半阕,写不出来了,最后由贾宝玉给她续了下半阕。贾宝玉续的下半阕里面有一句话,叫“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柳絮嘛每年春天来一次,贾宝玉有一个愿望就是明年还可以再见到。为什么偏偏要由贾宝玉来写这样一句,我想作者的用意很明显,因为贾探春自己所写的上半阕最后一句叫做“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贾探春自己写的就是这个柳絮东西南北风一吹,永远分开,永远再不可能见面了,那么如果他把整个这首词都当做贾探春作品的话,就等于贾探春自己预言自己还会回来,那么曹雪芹他很精心的安排,他告诉你,她回不来,所以贾探春自己就写不下去了,贾宝玉写的这样一句话呢,叫做“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只是一个虚妄的幻想,只是贾宝玉个人的一种愿望,是不得实现的。

画外音:

刘心武先生认为,探春远嫁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她和家人最终结局只能是从此分两地,各自保平安。高鹗续书中有关探春回家探亲的情节显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那么贾探春最终的归宿又在哪里呢?她会嫁到什么样的人家,是像高鹗所写的那样最后嫁给了一个官宦人家吗?刘心武先生又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伏笔之中,并从中发现了一个暗藏着的重要信息,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样的信息?它的出现能帮助我们探佚出贾探春的结局之谜吗?

刘心武:

那么最重要的一个伏笔出在七十回末尾,就是贾宝玉和众小姐放风筝,他有很丰富的描写,其中这个贾探春放风筝呢,写的呢是最有意思的,她放了一个凤凰,这当然很吉祥,而且凤凰本身也意味着女性成熟了,要做贵夫人了,放一个凤凰。结果呢,对面又不知道哪家人放了一个凤凰风筝,两个风筝绞一块儿了,这就已经让读者觉得哎呦,挺奇怪的啊,怎么回事儿,可是呢,曹雪芹挥笔接着往下写,又出来第三个风筝,像门扇那么大,而且这个风筝还带响,带着响铃,是一个“喜”字风筝,而且这个风筝逼近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大,像雷鸣一样,这个风筝又跟两个凤凰的风筝绞在一块儿,扯来扯去,最后三个风筝线全断了,三个风筝绞在一起,越飘越远。这意味深长啊。这里面不是一个意思了,是好几个意思了。他这个预言是比较复杂的预言了,在八十回后将一一得到曹雪芹的回应,得到验证。

那怎么回事儿?你读到前八十回的七十几回的时候就发现,贾探春的年龄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期了,她可能嫁到哪里去呢?在前八十回里面,也是有线索可寻的。在七十一回里面写到贾母做寿,贾母做寿来了一些贵客,其中有一个贵客绝对不是闲笔,曹雪芹很也有意识的写到叫做南安太妃,贾母是一个很有水平的人,很有心计的人,然后南安太妃就说了,说让那小姐们见见我啊,贾母这时候就指挥了,请注意这一笔很重要,贾母说我这些小姐都在另外的院子看戏呢,有的是演戏的小戏子,在那儿热闹呢,行,让她们来吧,就吩咐,让谁来啊?让林黛玉来,让薛宝钗、薛宝琴来,让史湘云来,那么这四位小姐都不是贾府本身的你明白吗?这四位小姐如果要是谈婚论嫁的话,要由她们的家长负责,明白吧?带出来见啊,南安太妃肯定也很喜欢,但是无大碍。然后呢,贾母就说了,说单让贾探春出来吧,贾府是有三位小姐也跟这些亲戚小姐一起在里面看戏的,有贾迎春、贾惜春,惜春你可以说她年纪小,迎春比探春还大,是不是啊?可是贾母不让贾迎春出来,那个时候贾迎春也还没有定亲呢,单让贾探春出来,贾母什么意思啊?往外推荐人呢,这几个小姐都来了以后,南安太妃首先就跟史湘云说,说你原来在这儿,你听说我来你都不出来见我,因为南安太妃跟史湘云的两个叔叔,忠靖侯、保龄侯特别熟,早认识。而且那个时候大家知道,史湘云也已经订婚了,很轻松地就开开玩笑。那么薛家两姐妹、林黛玉,南安太妃当然也说了很多好话,很欣赏,但是书里写得很清楚南安太妃一手拉过小姐,第一个拉过来的就是贾探春,这老太太之间她们很多事儿心照不宣,你让贾探春出来,那我就明白了,贾探春嫁给谁,这个贾家是说了算数的。所以说,南安太妃应该是看中了贾探春。

第一个风筝所象征的应该就是南安郡王他的儿子,就是南安太妃的孙子,南安太妃的孙子,南安郡王的儿子继承了郡王的世袭的王位以后,他的妻子是不是王妃啊,就是一个王妃,贾探春的前景之一就是成为一个王妃。所以,六十三回当中那句话,它在八十回后会在九十一回到九十九回的单元里面,它会兑现的。就是贾探春的命运的第一种可能就是嫁到南安太妃他们家,她的前景就是成为一个王妃,这是一个很灿烂的前景。

画外音:

在六十三回“群芳开夜宴”这个情节中,有人曾戏言贾探春将来有可能当王妃,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她真的会嫁到南安太妃家?若果真如此,那探春无疑是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归宿,可问题在于,要真是这样的话,就不存在探春远嫁的问题了,曹雪芹也就不会在第五回为探春写出那样凄凉压抑的判词和曲子。毫无疑问,曹雪芹虽然点到了这种可能性,最后所写出的探春的结局却并非如此,那么既然最终没有嫁到南安太妃家,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安排呢?接下来,难道还会发生什么变故吗?刘心武先生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那个放风筝的情节,在这里,他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刘心武:

第七十回放风筝的场景,刚才我已经说过了,你现在再想一下,这两个凤凰碰到一起不是挺好的吗?如果这事儿成了,那今后贾探春不就是一个王妃吗?但是又来了另外一个风筝,特大,就说明很大的势力,门扇那么大,你想多大啊,上面是个“喜”字,他要办喜事,而且他的声音特别响,雷鸣一般,谁啊?皇帝。怎么回事儿呢?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就不难明白了。

就是在那个时代,在清朝,不说顺治,也不说乾隆之后,在康、雍、乾三朝,皇家经常用公主或者是郡主去和番,一个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他叛乱了,需要去派武装力量镇压,这是武的一手。那么有的时候打不过你,他要给你进贡,表示他服你,这时候就要把自己的皇家的女子嫁过去,建立血缘关系,以稳定他对朝廷的效忠。

那么在八十回后的九十一回到九十九回这个情节单元里面,曹雪芹就会写到书里面的皇帝,他拿贾探春去和番了,本来贾探春有希望成为一个南安太妃的孙子的孙子媳妇儿,也就是南安王儿子的媳妇,成为一个正经八百的王妃,但是这两个凤凰风筝绞在一起以后,又来了一个门板大的响动很大的大风筝,把它们给破坏了。也就是说,书里面的皇帝最后是把贾探春冒充皇家的女子,嫁给外藩,起到和番的作用。那我看下面有人皱眉头,说你这个说法啊是不是欠考虑?因为你前面已经讲了,书里面写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就书论书,就情节论情节,贾家已经遭到第一波打击了,皇上因为他们荣国府藏匿了甄家的财产、罪产,又因为发现了姽婳诗,姽婳将军诗,可疑,已经打击到了荣国府了,她怎么还能拿去和番呢?以罪家女子和番,实际上在过去的统治阶级的行为里面,是一点都不稀奇的,就在清朝,就在雍正朝,就有过一个情况,什么情况呢?

我在前面讲座里面多次讲到了太子两次被废的事情。就是在康熙朝立过太子的,太子都活了四十多岁了,但是后来就两立两废,愣给废掉了,太子就是一个罪人。当然康熙他还是很注重骨肉感情的,他废掉他的政治前途,把他圈养起来,圈禁起来,但是在物质供应上,还是丰其衣食的,只是让他没有活动自由。那么康熙这个做法得到了雍正的继承,雍正他夺取皇位以后,对他这位哥哥,就是这位废太子,他采取了一个很友善的一个姿态,他就把这个废太子的一个女儿拿来当做自己的养女,当做公主,所以这样一个家庭的一个女儿是完全有可能被皇帝拿来当做自己的女儿的名分,然后拿去和亲,作为一种政治牺牲品的。那么书里面的贾政出了事情被查,这个情况下,他的女儿贾探春,如果通过贾元春跟皇帝做工作,贾元春她极力要挽救她的娘家啊,是不是,可想而知嘛,她怎么能不去挽救自己的家庭呢?那么正好这个时候,朝廷需要和番,皇帝就是有女儿,他能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苦寒之地去吗?他底下也有一些很得势的这些亲王,这些人的女儿也那么容易动员吗?只能是动员罪家的子女冒充皇家的血肉往外去和亲。

这个时候贾元春就跟皇帝说我有一个妹妹,才貌双全,年龄也合适,是不是你就答应用她去和亲,去完成这个政治任务,皇帝就同意了,所以贾探春的远嫁是一个政治悲剧,是一个女性在政治角逐当中被当作一个礼品,当做一个牺牲品,一个贡物,是这样一种命运,她是很悲惨的。如果她真是能嫁到南安太妃他们家,两个凤凰风筝加在一起很幸福,倒也不错,门板大的大风筝写着喜字,就是要拿你去和亲,让你作为皇家的骨肉,其实是冒牌的,去嫁给外藩,以达到政治上的暂时的平衡,探春是这样一个命运。

画外音:

刘心武先生认为,精明强干的探春最终去的地方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王府人家,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被远嫁到了荒蛮之地的外藩,如果是去和番,那么这个藩国又在哪里呢?关于这一点书中并没有明说,而刘心武先生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最终得出了自己的探佚结果。

刘心武:

如果你进行文本细读的话,你会在《红楼梦》里面发现很多的外国,比如说有一个女儿国,这是《红楼梦》里面所提到的一个虚拟的国度,这个女儿国当然不可能需要嫁一个女人过去和番,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把它排除。那么还提到真真国,大家记得不记得啊,薛宝琴跟着她的父亲到过很多地方,还到过一个真真国,这个真真国据说是在西海沿,那方向是往西,估计他所映射的可能是比如说里海啊、黑海啊这样一些地方。但是真真国看来如果要出嫁的话,一开始应该是走陆路,和前面第五回里面画上画的不符合,画上画的是一片大海,一只大船,探春远嫁是要用这样的交通工具。那么真真国在西海沿,到西海沿这个过程当中不可能都是坐大船的,所以真真国我们也排除了。

那么在《红楼梦》里,还提到了一个国家叫福朗斯牙,那么一听这个音很显然,可能是说的是法兰西、法国,但是也有专家经过精心考证指出,说福朗斯牙指的不是法国,是西班牙。那么显然,也很难把这个贾探春的远嫁想象成是嫁到那种地方去。当然里面还顺笔提到了比如说有波斯国、爪哇国,有暹罗等等。那么贾探春在八十回后,根据曹雪芹的描写,可能是嫁到了哪个国去了呢?有一个国,刚才我没有提到,现在我要提,茜香国。

这个茜香国是在第二十八回出现的,记不记得那个蒋玉菡把一个汗巾子当做礼物送给贾宝玉啊,这个汉巾子哪儿来的呢?我觉得茜香国这个名字的称谓,它可能是指这个地方盛产茜草,茜草大家知道是开黄花,但是茎和根榨出汁以后是鲜红的,可以做染料。茜也就是红的意思,茜草的别名叫血见愁。而在《红楼梦》里面描写这个汉巾子呢是血红大点子的汗巾子。那就说明也可能这个国家它是想向中国出口它的染料,它有一些纺织品,它把这些纺织品经过它所盛产的茜草的染料染成鲜红色,然后它贡了很多,给书里面的朝廷,给这个皇帝,皇帝把这些贡品加以分配,分配以后只是一些成匹的茜草染成的血红的纺织品,然后不同的受到赏赐的人把它制作成不同的物品,在北静王那儿呢可能就制作成了很多汗巾子,其中就赏了蒋玉菡一条,这个解释是比较圆满的。

那么贾探春她很可能就是被皇帝拿去和番,和的哪个番,就是这个茜香国。茜香国有人考证,影射的是琉球,琉球原来是中国的属国,是要向中国进贡的,琉球在哪儿呢?在太平洋里面,所以说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这是很说得通的。她是漂洋过海到茜香国去了,到那儿以后,她就再也回不来了,再加上最后根据曹雪芹的描写,贾家遭受第二波打击,那就不光是荣国府被皇帝认为是不肖,宁国府认为是造衅开端的一个府邸,就彻底地把他们摧毁,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贾探春当然就更回不来了。

那么为什么在第五回的判词的那个画,画两个人放风筝呢?就是因为书里面应该描写到贾探春一开头都已经跟南安郡王家说定了,南安家郡王都要迎娶她了,都要办婚事了,但是皇帝一发令,那所有人都没有办法,两个凤凰都没有办法,是不是?因此最后呢,探春出嫁,她就失去了她成为王妃的政治前景。她当然现在也可以叫王妃,她去嫁给茜香国的女王的儿子,也算是一个王妃,但是那个王妃你想想,苦寒之地,漂洋过海,那算什么王妃啊。

画外音:

在刘心武先生看来,贾探春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茜香国,而在这样一个大海中的荒凉小国中生活,即使是身为王妃,生存的环境条件也是相当恶劣的,所以贾探春最终的命运结局显然是不幸的。这样一个结果,既回应了六十三回探春将成为王妃的预言,又与曹雪芹为探春所写的判词、曲子中凄凉、压抑的气氛相符合,从而为这个人物悲剧性的结局寻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刘心武:

说道这儿呢,咱们可以算一算,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的女性,通过我前面的讲座和我这次讲下来,已经有一些人物进行了完整的分析,比如说秦可卿不消说了,这是我一开始就讲了她了,她最后的结局是由于自己真实身份暴露,不得不在天香楼上吊自杀了,很悲惨。然后是贾迎春,她误嫁了“中山狼”,被蹂躏致死。然后是林黛玉,我在前面关于林黛玉的讲座单元讲到了,她是最后沉湖,她因为泪尽和慢性中毒最后就在沁芳湖中沉湖仙遁。然后是贾惜春,我在前面讲座里讲到了,她在荣国府第一波冲击的时候,她就想办法走出了荣国府,最后她就流落在长街小巷,缁衣乞食,自愿当了一个流动的讨饭的尼姑,很悲惨。

然后薛宝钗,薛宝钗我在前面讲座里也讲到了,她最后由于宝玉出家,她抑郁而死。虽然嫁给贾宝玉,但是并没有圆过房,等于也没有享受到人生的那种作为一个女性的,应有的乐趣,守活寡,最后抑郁而死。

那么现在又讲到了贾探春,她远嫁了,这样的话,在十二钗里面呢,还有贾元春,我在前面有关于她的讲座单元,讲到最后在“虎兕之争”当中,她由于虽然是“榴花深处造宫闱”,但是她那个榴花开了,她那个石榴没有结出来,她肯定是最后流产了,她没有为皇帝生下儿子,所以皇帝对她也很绝情,在政治斗争当中,把她当做最大的牺牲品,她也惨死了。还提到一个女性,我在前面也有一个专门关于她的单元,就是妙玉,妙玉我也有很完整的论述,我这儿不重复了。她最后也有她的命运,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那么最后呢,剩下这样几个人,还值得我们去探索一番,就是王熙凤和巧姐母女,还有就是李纨。那么关于王熙凤,历来的论家论述非常之多,有关的讲述也非常之多,我有没有什么独家的讲述呢?我在下一讲将向大家来讲王熙凤和巧姐,她们在八十回后的大结局,那么关于王熙凤我有什么独家的讲述呢?我现在给你一个预告,就是在八十回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叫做王熙凤扫雪拾玉,王熙凤怎么会扫雪?王熙凤拾到了一块玉,拾到的是什么玉?请听下一讲。

同类推荐
  • 一江春水

    一江春水

    本书收集了作者自2003年以来笔耕不辍写下的34篇文字,其中,有为人处事的厚重智慧,有夫妻之间的幽默调侃,有对天地万物的独到认识,有对青春家园的深情回忆,有对文学诗歌的真知灼见,有对年幼女儿的谆谆教诲。这些文字包罗万象,大气磅礴,又细腻感人,朴实真挚。作者保持着一颗宁静而低调的心,一颗积极而温暖的心,款款叙述,娓娓道来。
  • 休日趣味赛

    休日趣味赛

    大师们是怎样将“趣味”玩得认真又彻底正是认真对待“趣味”的精神,让日本人在各类“趣味”的领域发展得多采多姿。文豪们用笔记录各种“趣味”,有的记观战、有的记历史,有的写亲身体验、有的撰小说,让我们看大师是怎样将“趣味”玩得认真又彻底。他们用闲适的笔触告诉我们,“趣味”并非仅是娱乐或休闲,而是生命的另一种体现。
  • 学生精品美文:散落在记忆里的花朵

    学生精品美文:散落在记忆里的花朵

    散文是生活,散文是内心,是儿时的快乐与欢笑,惆怅与忧伤,是乡野山坡上无心绽放的花朵。这本散文集,是笔者近几年来在忙碌的生活的间隙,耐心采集自乡野、心灵、往事的花朵辑录而成,虽并非上乘之作,却也是笔者从发表全国在150多家报刊杂志的习作中精选而来。在此,渴望能为读者送去一缕春风,一丝回味,一抹微笑。
  • 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

    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

    梅·萨藤作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在诗歌、小说及非虚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日记构成了她写作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本书收录了梅·萨藤的两本日记《过去的痛》(Recovering)与《梦里晴空》(AftertheStroke),她在书中坦诚地记载了人生中的两段艰难时期:66岁,一段多年的感情走到了尽头,此时她不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还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但“打击唤醒了隐藏的力量”,她凭借坚韧的勇气继续阅读和写作、悉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空间,最终以卓然之姿走出了困境。73岁,她不幸中风,却仍未被击倒,而是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深入思考自身与过去的关系,完成了一段精神与身体的康复之旅。
  •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本书立意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并结合其对人生独特而超越的思考、其诗文创作的高妙意趣以及中外大量相关例证来论析这一境界的意义与价值。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魂灵

    史上最强魂灵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没骗你,真的……”,这是主角常说的话。但,没有人鸟他,因为他只凭关系就当上了神!!!
  • 扇壶记

    扇壶记

    济公边思考边哈哈大笑,从此上帝便无事可做矣
  • 我才不要修炼

    我才不要修炼

    作为一个穿越到斗罗大陆的青年,戴华栋没有所谓的双生武魂,而他的武魂反而是弱到爆的头发武魂,那么他如何在这个武魂为尊的世界开创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呢?
  • 光与影的遗骸

    光与影的遗骸

    “踏寻光明与狩猎者同行,而涉猎暗影于杀手周旋”被肆虐的大地荒芜人烟,最后的净土被侵蚀得早已摇摇欲坠,混迹人群的暗影撕碎狩猎者的身体,他们开始挣脱高墙的束缚,狩猎者掌握的是命运,这一战,不能输。
  • 四界游侠

    四界游侠

    地球战死的特种兵,重生来到强者为尊的异界。他乃游侠,傲视四方。看他如何在这异界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龙兄鼠弟——盗宝迷踪

    龙兄鼠弟——盗宝迷踪

    不满自己的老鼠身份,一心想做大人物的工匠鼠乐乐,误打误撞进入故宫博物院,并和灵兽小龙成为好朋友。为了挽救大难来临的故宫,龙兄鼠弟齐心协力寻找历史上早已丢失的传国之玺。在整个历险过程中,故宫内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跳出了教科书中死气沉沉的文物形象,变成一个个性格独特的生动卡通角色,怀着他们的使命,轮番上演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历险故事。
  • 重生逆袭之君临天下

    重生逆袭之君临天下

    头脑一片混沌,南仪娴想着自己等会儿还要出去乞讨,头就贼疼!南仪娴翻了个身,扯了扯被子。等等!被子!!南仪娴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她坐起身,觉得自己肯定是在做梦!南仪娴使劲掐了掐自己胳膊,好疼!这时,南仪娴的贴身丫鬟红梅走了进来,看到自家小姐扭曲的脸庞,赶快问:“小姐?您怎么了?小姐?”南仪娴摸了摸红梅地手,是真的!不是虚影?难道我重生了???马会,萧二公子摸了摸下巴,道:“南家的小姑娘,可真是‘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啊。”这时,萧二公子的手下默默地说了句:“主子,那是你侄女啊。”那天,南仪娴与萧湛成互诉衷肠:淡辉夕颜,公子如玉,是你执一把青伞,为我许下一世长安。若你能许我一个未来,我定会为你长袖翩翩,舞尽锦瑟年华。一笔一划诉春秋,一撇一捺绣温柔,一动一静情无限,一生一世牵你手。乱世繁华,只为你倾尽天下;沧水蒹葭,只为你卸甲归田。
  • 逐而流

    逐而流

    自己写的短片小说集,会不间断写一下,哈哈哈哈,字数够了。
  • 我的娘子可是绝世高手

    我的娘子可是绝世高手

    高黎,带着一双AR眼穿越古风世界,能一眼看穿众人经脉。在这妖魔乱舞之地,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先赚他一个亿。然后打造一个全新的【真气朋克】世界!
  • 倘若你愿为我停留

    倘若你愿为我停留

    这只是一个游戏,游戏停止了,我就是你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