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95800000002

第2章 如何理解青年心理健康(1)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讨论网络对青年心理的影响和改变的大前提。

尽管很多人在说心理健康,但是说法的角度不同,理解以后对自己的有用性就不同,谁不希望得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呢?

笔者的思路是,通过疾病和健康比较分析,用平衡的观点理解青年心理健康含义,为后面的展开分析做准备。

这一章内容是对理解和分析青年心理所做的基本观点储备。换句话说,即探讨青年心理的观点从何而来。

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相对认识

如今,在同事与朋友聚会闲聊中,你要是问一问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大概多数人会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精神、心理活动的,或者是研究行为的,甚至会说是猜测心理和活动的。不错,这些感觉和认识都有道理。

一、理论定义

看看现代心理学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关注。在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浦·津巴多著的《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中,对心理学的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在Phillip L.Rice著的《健康心理学》一书中,对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是:“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止生病、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形成的融教育、心理学等学科贡献为一体的结合体。”同时,该书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将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完好的一种状态,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些定义比较复杂,化繁为简地理解,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体健康和疾病状态的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它通过医学心理学告诉人们如何保持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是原来的预防医学的内容,后来与心理学走到一起。国家设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际上就是从医学和心理学中介角度,通过体检、发放预防药品、疾病普查等手段监控、干预大众健康状况的。在2003年“非典”那样大范围的疾病干预和监控中,对于没有染上疾病的诚惶诚恐的大众人群,他们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心理学研究的应用领域和手段,已经超过了单纯医学或医学心理学角度理解的健康和疾病的范围。

二、理论与行为

大学里学习《心理学原理》的时候,只是涉及一些理论观点,基本不涉及实际社会行为,对于生理疾病的心理整合处理,也基本不涉及。

因此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内容和他们的现实需要联系不起来。笔者也是在学习临床心理咨询技术以后,才知道健康和疾病是通过心理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心理学和医学结合起来促进健康的思想,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只是近几年来,一些专家按照个人的理解做了一些努力。

我们能够明白这样的概念:疾病是身体功能失调引起的躯体症状,它可以是身体器官的机械崩溃或系统功能失调,也可以是中毒或微生物侵入体内,导致身体组织改变,出现病症,而生病不过是人们承受疾病的状态。

感觉身体不舒服,一般体会是这样的:疾病的症状出现,大概判断知道自己生病了,你会对家庭成员或朋友说出来自己不舒服,会要求家庭成员和你一起去医院检查,向医生描述你的症状,接受医生的分析和安慰、接受治疗措施,并且会得到家人的精神关怀和支持。你还可以和家人叙述自己的痛苦和不安,甚至大声喊叫,发泄自己的疾病痛苦。这一系列过程,就是生病行为。

当医院诊断出现明显病症的时候,生病行为是适度的,正当的。

但是当缺乏可诊断的症状的时候,生病行为至少是偏离的,不恰当的,它包括了自己对疾病和被家人关照的期望,这是一种寻求安全感的心理角色期待,是焦虑和压力之下精神变形的反应。满足这样的企盼,就会得到关照、同情、抚慰,比如休假、免三天上课、保外就医、免去处分等额外的宽容。这些具体例子证明心理因素如影随形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改变人的相互关系。

很多大众健康普查或讲座,一方面可以检查出来潜在的疾病,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强化那些心理脆弱的人的生病行为,这些人很有可能因为对生病行为的期望,不断强化自己对疾病状态的心理体验,从而导致实际疾病反应更加严重。像这样借助他人之手满足自己的心理不良愿望的人,心理因素是他们沉溺在生病行为中、并且得到关照的主要借口。对于他们来说,心理因素更多的是引起生理疾病,破坏健康。

这本不奇怪,人天生就有寻求安全、害怕被抛弃、逃避矛盾、规避责任的本性特点,而这样的特点构成了不同个体行为中最基本的共性。逃避矛盾规避痛苦,就意味着依赖别人,意味着自己甘愿处于附属地位,像幼儿依赖成年人一样,甚至依附于主观假想的权威的保护,而不自觉地放弃自我,客观上看就是放弃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本主义思想家爱里·佛洛姆在讨论纳粹主义和极权统治的时候,认为人在这样的压力面前,表面上是逃避灾难,本质上是逃避自己的自由,因此将自己写的一本书命名为《逃避自由》,见解非常深刻。由于人们普遍借助这些不正当的行为掩盖生活矛盾,用一种看不见的痛苦替代另一种能够感知的痛苦,因此,它是个人心理疾病的根源之一。

如果从疾病的角度看,人们每天就类似这样在生病行为中生存,每个人都有病,都不够健康,而所谓健康,不过是与疾病比较而言、相对平衡而舒适的心身状态。这种健康平衡一旦被打破(实际上很容易打破),人就立刻陷入真正的疾病中。

从心理学角度关注健康与疾病,到底如何体现、并且体现在社会哪些场所呢?根据1993年美国的资料,47%在医院,23%在社区服务机构,12%在学术界,18%在商业和政府机构。假如这个分布在我们身边也是成立的,那么,起码说明两点,一是健康与疾病密切相关,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二是这既是理论问题,也同时是实际行为问题。

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的生活需求出发,应该关注健康和疾病的理论研究与社会行为表现。

第二节 对心身健康的理解

(一)心身与身心

大约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人们开始接受身心疾病的概念,认为生理疾病和心理因素有关系。但是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却没有很多的关注,而且对于“心身”的说法也有不同理解。笔者曾经在很多次教学实践中提到“心身”,大家都觉得这是多余增加的一个词,用“身心”就可以了,于是笔者就专门与大家讨论这个词的含义,但是得到的回答依然多是无奈而迷茫的微笑,大家感觉没有什么意义。大多数青年未必说得清楚“身心”和“心身”的关系,所以,有必要在此探讨一下这个概念及其意义。

“心身”一词,是精神病学家J.C.A.Heinroth(1773~1843)首先提出的,心,重点是指心情和情绪,泛指心理。身,当然是指身体,侧重是指生理。用一句话说,心身疾病是特指心理情绪因素改变,引起的躯体生理疾病,也叫心理基因疾病。1747年在希腊有一个医生叫Gaub,他说,身体有病或者病体康复,经常有赖于心情和精神。这是历史上比较早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生理疾病的影响的描述。在后来,人们越来越发现传统的医学中,应该增加研究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因此心身医学的思想和实践逐渐被更多的人发扬光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现以后,疾病分析中的心理因素被格外重视起来了。

在弗洛伊德以后,西方社会的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精神因素、行为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复合影响。这个进程在中国要晚一些。

(二)心身疾病

人的疾病有两大类:生理病和精神病。生理疾病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又可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精神发育迟滞。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小学科,对疾病的研究处理也是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生理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异常。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症等等。这些是由于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社会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心身疾病发展过程与身心疾病相反,是由于当事人对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身的自我意识发生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症状。较为典型的有癔病、心因性阳痿、口臭、口吃、过敏性皮炎、偏头痛、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十二指肠溃疡、肠道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等等。

同类推荐
  • 生活心理医生

    生活心理医生

    本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运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生动案例,深刻剖析了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是我们解决日常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好帮手。
  •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当加班熬夜成为工作常态,当失眠多梦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人们开始去思考怎样才能让压力消失,让心灵恢复简单纯净。冥想并非是如今才有的心灵修养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被一些社会顶尖人才所使用。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森说:“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美国前副总统科尔、苹果“教父”乔布斯、好莱坞知名演员兼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及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等,都是冥想的受益者和拥护者。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心桥

    心桥

    现在,有一种十分时尚的说法:“空间已不再是阻亘心灵的屏障,只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时间的延滞!”的确,随着空间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地球村”已越来越小,全世界的融合与交流已成大势所趋。面对这种趋势,我们这些“村民”们当然更应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 你是你自己吗?

    你是你自己吗?

    长期以来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探知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对于自己,作为人的认知,却隐匿而诡秘。只是在对于外部世界探索的过程中,才无意识地调动起意识潜能。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不会将自己的意识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是在开发自我意识的前提下完成的。意识为人类提供最核心的动力源泉,并为人类与本源沟通提供媒介,但是我们对于意识却缺乏深入的认知。该书稿对于社会发展的意识根源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人的发展本质揭示出社会发展总体趋势,为人的发展奠定了自我认知的基础。
热门推荐
  • 皇子别赖账

    皇子别赖账

    某女非常不忿地:“明明我是女主诶,凭啥作者后妈把金手指全开了你?!”某男抿嘴:“因为我是男主啊。”某女:“呜呜,女主光环都不给我,好坏好坏的……”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网游之傲世修罗

    网游之傲世修罗

    人人都有一个武侠的梦,但是实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什么是兄弟,什么是江湖,什么是武侠,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 我们的烟消云散

    我们的烟消云散

    相爱五年的情侣,因为男方母亲的拒绝导致两人分开,一人车祸,一人做了单亲妈妈。两年后又再度相遇,男生早已忘记和女生的一切,也有了想要结婚的对象。当男生再度想起和女生的一切时,他们是否还有复合的可能?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最强保镖

    最强保镖

    他来自一个神秘之地,来执行一个神秘任务,结果半路蜂拥而至各色角色美女:萌妹萝莉,御姐女王,少妇淑女……尼玛,我不过是来保护一美女总裁而已!
  • 王俊凯之永恒的爱

    王俊凯之永恒的爱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你问为什么,因为那个万众瞩目的大明星王俊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谢啦!!☆⌒(*^-゜)v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下)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我在末世当道士

    我在末世当道士

    谁说道士这样的职业在末世没有用?!炼丹救人,驱邪镇鬼,看我八十一式天罡剑法斩尽所有丧尸怪兽,更有道家秘宝让魑魅魍魉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