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0900000014

第14章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范式的“硬核”(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范式之争”

国际政治理论对于“科学哲学”有一种特别的癖好。它对于自己的“学科地位”有着异乎寻常的自觉敏感意识。库恩的“科学范式”以及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是国际政治理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话题,也许这是因为国际政治是否已经列入“科学”范式之一种,关系到大家的研究算不算在“搞科学研究”的荣誉大事。这一特别的癖好,由于近几年莱格罗(Jeffrey W.Legro)和摩拉维斯克(AndrewMoravcsik)挑起的“现实主义”范式之争变得更加突出了。

1999年,莱格罗和摩拉维斯克在《国际安全》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今日还有谁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的宏文。此文的内容并不像它的标题看上去的那样是说现实主义落伍衰败,无人问津;而是说今日的“现实主义者”太多——但是他们又多在自称是现实主义者的同时,使用了其他“主义”如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认知主义等等理论的预设,结果弄得自己的政治面目不清,混淆了自己的“范式”特点,从而葬送了“现实主义”这种独特的理论形态。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特范式,应当纯洁队伍、正本清源,削去与现实主义无关的其他范式的预设,还“现实主义”一个清清楚楚的本来面目。

具体地说,现实主义理论受到了本阵营中新近的新秀们——尤其是所谓“防御性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的现实主义”——的破坏。他们为了处理反常现象,就以理论上不确定的、不逻辑一贯的、不是严格地现实主义的方式重新塑造现实主义。古典的现实主义大家们卡尔、摩根索和华尔兹一贯强调的是权力的操纵、聚集和平衡,关注直接的与间接的物质力量的国际分配对于国家施加的限制,把抵制非物质因素对国际政治的自主影响视为现实主义必须承担的使命。但是许多当代的现实主义者却相反,企图通过包容所有这些传统上是自己对立面的观点来处理经验中的反常现象。结果,许多现实主义者如今实际上在倡导着对手的预设和因果解释,但是却仍然自称是“现实主义者”。

在莱格罗和摩拉维斯克看来,这些现实主义者充其量只能称为“最小限度的现实主义者”,因为他们只保留两个核心假设:无政府和理性。但是这两个假设太宽泛,都不能算是现实主义一家独有的,别的学派也可能赞同。除此之外,新的现实主义者们所包容进来的东西就太多了:民主、意识形态、信念、经济整合、法律、机制、国家偏好等等,结果几乎是无所不包,以至于已经失去了一个范式的特征。什么都是,则什么也不是了。

此文一出,反响很大。被批评为“不纯洁”的现实主义者纷纷写文章回应,反驳嘲讽,为自己申辩。但是,他们也大多看到这篇文章的重要性,说它一定会从此在各大院校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必读书目中占据一席之地云云。

我们认为,莱格罗和摩拉维斯克的基本思想应当说是有启发意义的。虽然一个好的国际政治理论最终应当是综合的,而不是片面的。但是如果人们还认为“流派”有一定道理(比如“片面但是深刻”),还以某一个学派的名称命名自己的独特思路,那么就应当首先澄清这一思路的特点,划出清晰的边界,不要走入别的流派的领地。

就现实主义而言,应该弄清楚“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流派范式,在对国际政治的事实描述、原因解释和未来预测上有什么自己的特点。

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在国际关系理论界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现实主义学派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有哪几个主要方面,是否还依然有生命力。如果它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我们也可以知道它错在哪里,知道从什么地方出发可以回避它的失误。这乃是坚持“范式”思维的一个重要目的。

“范式”是库恩的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他以一个学科是否具有范式作为该学科是否进化到“科学”的标准。他认为,许多人类知识在其早期,各说各的,互不相让,没有为大家所公认的统一标准;今天你提出一个体系,明天我就能搞个新体系革你的命,把你彻底推倒从头再来。所以,该领域中没有知识的“进步”。但是,一旦有了公认的“范式”,即对于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模式有了相当多的人的公认——用他的话说,就是得到了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公认,大家都按照这个模式去解决进一步的细小问题,而不对范式本身提出挑战,那就是进入到了科学。这样的范式应当具有独特性和区分性,与众不同,从而它也应当是在宽泛的意义上被“证伪的”。也就是说,它不能什么都是,不能推出任何结果,从而根本无法证伪。当然,这样的范式必须具有相当的启发性,能解释和预测,能生产大量有用的知识。

国际关系理论(即“国际政治理论”)是诞生很迟的学科,而且它的四面是各种早已存在的社会科学学科如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国际法学等等;这些老大哥对它虎视眈眈。它必须首先赢得自己的学科独立地位,必须成为“科学”而非一些零散的感想,才能不至于一不留神被别的学科吃掉。可以看到,这是许多国际关系理论家心头的一个沉重负担。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流派更是觉得本“学派”(现实主义)是否能够成立同时也就是本“学科”(国际政治)是否成立的基础,所以感到有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掌门职责的使命感,对于找到和坚守自己的独特“范式”尤为关切。

那么,怎么使国际关系理论也成为一门“科学”呢?用什么理论原则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呢?这与建立现实主义的独特规范又有什么内在必然关联呢?让我们先看看国际政治学科暨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创者摩根索的看法。摩根索在其经典着作《国家间政治》中提出了着名的国际政治“六点论”,被公认对学术界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实事求是。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政治关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这些规律不为我们的喜爱偏好所左右,谁要违背它们,只能冒失败的风险。虽然这些规律本身不能被改变,但是可以认识这些制约社会的规律,并据此制定公共政策。

第二,权力核心。政治家的“思想和行为均应当以由权力来界定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权力概念,各种民族国家表面上十分不同的对外政策就具有了一种连贯性和统一性。

第三,“权力利益”中有变化的方面,有不变的方面。现实主义认为,尽管“权力”的具体表现因时因地而异,但是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这一关键概念是普遍适用的客观范畴,是政治的实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条件的影响。“权力”的内涵就是建立并保持人对人的控制,包括从人身暴力到最微妙的心理关系的所有社会关系。

第四,政治家不能道德化行事,必须考虑政策的政治后果。“不能把普遍的道德原则以抽象、普遍的形式应用于国家的行动,而必须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情况下进行过滤。”民族国家在谋求民族利益时所遵循的道德是“明智”(审慎)而不是“道义”,所以完全不同于日常人际道德。把个人的道德同国家的道德混淆起来,等于企求民族灾难。

第五,国家不得偶像化自己。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某一个特定国家的愿望与普天下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国家必须抵抗一个强大的诱惑——以适用于全世界的道义目标来掩饰本国的特殊愿望和行动,第六,政治领域具有自主性。政治行动必须由政治标准来判断。

“经济学家问:‘这一政策对社会的福利、或其中一部分人的福利有何影响?法学家问:‘这一政策符合法律规则吗?’道德家问:“这一政策符合道德原则吗?”而政治现实主义者问:“这一政策对国家的权力有何影响?”

显然,这六点中的1、2、3点是在正面讲国际政治必须成为“科学”,所谓科学就是研究客观的、“自然的”规律。而4、5点是从反面讲,指出科学最反对“不客观的”、道德化的倾向。摩根索想强调的乃是:国际政治应当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规范,是关于事实的、规律性的描述,而不是理想。在制定国际政治理论时,采纳的正是归纳科学的办法:提出假设,经验论证;而这些都是“现实的”。

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制定国际政治理论时,必须用历史资料来检验政治行为及其后果;研究政治学的人应当把自己摆在“一个必须在某种条件下解决某一对外政策问题的政治家的位置上”,并问他们自己:“一个在这种条件下必须解决这一问题的政治家,有什么合理的变通办法可供他选择,以及他在这种条件下会从中选择哪一种合理的变通办法。”所以,国际政治成为“科学”的条件恰好导向“现实主义的方法论”。最后,摩根索在第6点更进一步凸现国际政治学科这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科学”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问题,标准和目标。这么一来,国际政治学科就可以当之无愧地列入当代学术体系之中了。而不至于混同于伦理学、经济学和法学。

摩根索的概括没有提到“范式”,因为库恩的范式理论当时还没有诞生。但是在摩根索的思想中,“学派”和“学科”意识十分明显,而且这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其他现实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同时,后来的不同学者——既包括现实主义的,也包括批判现实主义的——又都不断提出了各自的不尽相同的现实主义范式要点的概括。对这些概括的最新的、最为自觉以“范式”为指向的概括应当是莱格罗和摩拉维斯克这篇文章,因为他们的目的公开是坚定不移地确立现实主义与众不同的“范式”要点。他们在文章中论证宣称:为了揭示现实主义的独特贡献、识见和持久性力量,突出它对于冲突和物质力量的特别注意,应该把现实主义范式重新建构为三个假设:第一,国际政治的行动者的性质是无政府状态中理性的、自成一体的政治单位;第二,国家偏好是确定的而且互相冲突的,国家之间的政治是对于稀缺资源的永远争夺的博弈;第三,国际互动中决定结果的力量是各国的十分“现实”的物质力量。这三个假设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行动者的性质:理性的而且是无政府状态中的自成一体的政治单位。或者说国际上存在着一组“冲突集团”,它们是各自组成单一的、主权的政治行为者,各自在无政府(无主权)的背景下理性地追逐着各自的目标。内部的主权与外部的无主权的区别至关重要。

第二,国家偏好的性质:确定的而且是冲突的目标。国家之间的政治是对于稀缺资源的永远争夺的博弈。不过,虽然现实主义者都同意国家偏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对于其内容看法差别很大:安全还是权力?但是无论是什么,这种目标是冲突与竞争的:各国寻求的是相对收益而非绝对收益。

第三,国际结构:物质能力的优先性。前面两个假设还不足以区分出现实主义,因为它们只描述了行动者,没有描述它们互动的结构,所以无政府下国际间博弈谈判的结果是如何决定的,我们还是一无所知。而且,这两个假设只是描述了世界的稳定的背景条件,我们如何解释世界政治中的变化呢?现实主义认为,决定互动结果的因素是各国所拥有的国家能力。

第二节 对现实主义的范式硬核的一个概括

我认为,从摩根索到最新的“现实主义”范式概括各自都有一定道理和特色,摩根索的“学科意识”更浓厚,莱格罗等人的“学派自觉”

更清楚。但是他们所列出的各个要点一般来说是并列的,各点之间的关系仍然不够醒豁。一个理论应当由独特的描述(或现象捕捉)、因果规律(现象间规律性或重复性关系)以及根本原因的识别等几个方面组成。作为社会科学,它往往还应当包括实践建议。从这样几个角度出发,我在下面将尝试总结不同学者对于现实主义的不同阐述,兼顾日常语言的“现实”含义和理论上的“现实”概念,提出一个比较有逻辑关联的国际政治理论的现实主义范式。它由以下四点组成:

1.现象——国际政治是一个冲突的领域。内政也有冲突,但是国际政治的特点是冲突异常激烈,手段异常残酷:战争是常态,不管这是热战还是冷战;国家总是在打仗或准备动武。因为即使是在没有实际爆发战争的时代,看看各个国家拥有的庞大的常备军和毁灭性武库,人们对国际政治意味着什么,就应该“现实”一点了。

2.现象中的规律——国际政治特有的“现象间函数关系”、“变量及其规律性因果关系”就是争夺权力,而这又取决于十分现实的物质的、军事的实力的互动。互动的重复出现的模式是实力强的胜利,在别国实力增长面前的自动的、现实的反应——无论是增强本国实力以争夺权力还是争霸不成时的“实力均衡”。

3.根本原因——国家以争夺权力为中心任务的原因在于十分现实的人性观:人是一种对权力特别贪婪的动物;或者在于十分现实的国际结构观:国际关系必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

4.政策建议——现实或“务实”:加强自己的实力;通过现实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基本国家利益即安全,不要被对非“国家利益”的目标追求弄混了头脑。

同类推荐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二)

    公务员职业道德:服务人民(二)

    本书内容包括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永做人民公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深入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要求;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善于做群众工作,努力提供均等、高效、廉价、优质公共服务,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主脉,以对问题的坦诚关注与直率揭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对教育理念的自我审视、自我追问中,作思想道德教育活力的追寻,在对思想教育中的诸多观点、疑点、盲点、争议点作深度剖析、理性甄辨中,作激活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求索,其意在于热切呼唤教育者从权威世界走向对象世界,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以自己的博大胸襟与开放视野,提升自己正视问题的勇气与破解问题的智慧,从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意蕴与社会强力,一展理论创新的锐气和思想开放的清新,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时代俱进的时代风采。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热门推荐
  • 一块木板

    一块木板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北海魔婿

    北海魔婿

    十方世界,恒生天地万物。飞禽、走兽、妖魔、鬼怪、精灵、修士。五方大地,即有五方生灵。东土神州,西天佛土,南荒妖域,北海魔渊,中土鬼都。皆为生灵,无不向往道之尽头,极乐世界。我本一介纯良修士,却无意结识北海渊君之女。自此坠入无边魔障,造就了一代魔君。
  • 昼泽学院

    昼泽学院

    一个少年误入到一个神秘的学院,并于同伴一起奋斗努力变强的故事
  • 筑梦维艰

    筑梦维艰

    老支书卸下的重担将交给谁?危难之中,张光明接下重任,看他如何带领大家走向新生活!
  • 说话办事厚灰学

    说话办事厚灰学

    为人处世,应多思量几分;也应能屈能伸,不计一时得失;人生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何不用“厚灰学”的心境笑看人生的沉浮呢?《说话办事厚灰学》正是基于“厚灰做人”的禅机,阐述了关于厚与灰的人生潜规则,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掌握厚灰为人的方法与技巧,并积极运用于实践。如果能把书中所言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就一定能开拓思路、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波谲云诡的“人性江湖”中乘风破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时光水晶泪

    tfboys时光水晶泪

    王俊凯叶灵诺:爱的最高境界是学会放手,让对方幸福快乐。王源林梦漓:在青春中与你的不期而遇是我这辈子最美的回忆。易烊千玺夏以沫:爱情不分对与错,只因为我们爱错了时间。如果时光倒流,一切还能挽回吗?
  • 乱世奇缘之三生三世

    乱世奇缘之三生三世

    封印万年的魔王蠢蠢欲动!魔王重生?!拯救苍生!江湖侠义?!一段奇异爱恋由此而生!
  • 诸天穿越成圣

    诸天穿越成圣

    (最近忙,更新不稳定,可能要断更一段时间)赵帆重生异界,拥有了穿越诸天万界的能力,在魁拔世界学习脉兽、秦时明月的世界修炼剑法,高武、仙武、神话位面步步登天,执掌乾坤!
  • 影帝老公求放过!

    影帝老公求放过!

    我是一个当红演员。我的第一任男友跟我分手,因为受不了网络暴力。我的第二任男友跟我分手,因为受不了我跟那么多男人接吻。他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你跟那么多男人接吻,不觉得脏?”直到我的第三任男友是当今影帝……至此开始了我的逆袭生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