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30500000026

第26章 参透生死,一切随缘(2)

这两人一听他们只有七天的在世时间,完全愣住了,心想:我们在城市里辛苦了那么多年,赚了这么多钱,要回来享福了,没想到却只剩下七天好活的日子了,这可怎么办啊。

于是,两人各自回家后。第一个人从此不吃不喝,每天心想:“怎么办?生命只剩七天了!”他就这样垂头丧气,面如死灰,什么事也不做,只记得那个老人要来敲铜锣。

他一直等,等到第七天的黄昏,整个人已如泄了气的皮球。

终于,那个老人来了,拿着铜锣站在他的门外,“锵”地敲了一声。一听到锣声,他就立刻倒下去,死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一直在等这一声,等到了,也就死了。

第二个人有点不太甘心就这样死去,他觉得:“太可惜了,赚了那么多钱,生命只剩下七天了。我自小就离家,从没为家乡做过什么,我应该把这些钱拿出来,分给家乡所有苦难和需要帮助的人。”

于是,他把所有的钱都分给了穷苦的人,又铺路又造桥,光是处理这些就让他忙得不得了,哪还记得七天以后的铜锣声。

到了第七天,他才把所有的财产都散光了。村民们都很感谢他,于是就请了铜鼓戏到他家门口来庆祝,场面非常热闹,舞龙舞狮,又放鞭炮,又放烟火。

到了第七天黄昏,佛祖依约出现,在他家门外敲铜锣。他敲了好几声铜锣,可是大伙全都没听到,佛祖知道再怎么敲也没用,只好走了。

这个人过了好多天才想起老人要来敲锣的事,心里还纳闷:“怎么他失约了?”

死亡对于消极的人来说是一种折磨,而对于积极的人来说则是一种重生的机会。生命本就遵循着它自身的规律,我们要无怨无悔地接受现实。

所以,活着的时候我们尽自己的能力追求事业,不辞辛劳,追求心灵的超越,付出努力;一旦我们面临死亡,就能坦然离开。

只有对死亡有了正确的认识,人的思想才可以升华到更光明的境界。禅者视死为生,俗者视死为终,禅也好,俗也罢,生死都难料,何不淡然处之?

生死无怨无悔

洞山良价禅师是唐代高僧,佛教曹洞宗创始人。一天夜里,他说法没有点灯,有禅僧能忍问洞山禅师:“师父,天这么黑,您为什么不点灯呢?”洞山禅师听能忍这样一问,就叫侍者把灯点亮。然后洞山禅师对能忍说道:“请你到我的面前来!”于是禅僧能忍走向前来。

洞山禅师对侍者说:“你去拿三斤灯油送给这位上座!”

能忍甩甩袖子走出了讲堂,边走边思量:洞山禅师是慈悲,还是讽刺我的贪求?或者还有别的意思?经过一夜的参究,能忍若有所悟,于是他拿出全部积蓄,举办斋会,供养大众。

禅僧能忍悟道后,在洞山禅师这里一住又是3年。3年后,能忍向洞山禅师告辞,说想要到别的地方去。

洞山禅师没有挽留,只是说:“祝你一路顺风!”

等禅僧能忍出去后,一旁的雪峰禅师问洞山禅师道:“这位禅僧走了以后,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道:“他知道他可以走,但他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你去僧堂看他一下吧!”

雪峰禅师到了僧堂,发现能忍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已经往生了。雪峰禅师赶紧跑去报告洞山禅师。

洞山禅师好像早已一切了然,说道:“他虽然是往生了,但是却比我慢了30年。”

从能忍与洞山之间的这一个小小的故事,可以看出中国禅宗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能忍对三斤灯油产生意见的前后行动,说明了禅家修持由施舍成道这一关键。

能忍起先要求点灯,洞山不仅从命将灯点亮,而且照顾能忍修行的要求特意再给他三斤。洞山禅师的禅风与慈悲,今日想来都令人佩服神往。

可是随后能忍却未能参透禅机,反起了傲慢之心,以为洞山在讽刺他。于是甩着袖子走路,就想闹情绪。

如果能忍从此一走了之,回头再把洞山贬得一钱不值,他后面的悟道、参修、往生怕是就难了。

不过能忍不愧是“能忍”,回头苦参了一夜,明白了洞山的品行修养。

于是能忍拿出全部积蓄,做了一回施舍。

能忍3年的苦参苦修想必也不是白费的,预知死期,道别时告诉老师:我要到别的地方去了。

洞山以特有的对待死亡的透彻了解,正式地辞别:祝你一路顺风!

雪峰禅师问洞山:能忍回来时是什么时候?

洞山的回答则表明,能忍的功夫还不够透脱,走是走得了,能否回来就做不得主了。

至于随后洞山说能忍慢了30年则大有深意--明明洞山你老人家好好地活着,人家能忍已经走路了,凭什么说人家反倒慢了30年?

其实,秘密就在能忍初见洞山时的那三斤灯油的问题上。

能忍比洞山迟了一夜才行施舍,那么他的往生功德以此缘起自然要比洞山慢上30年。

生死皆是禅,生时能了悟生之意义,能以“一口吞尽虚空”的气魄对己对人,生便是悟,死时能无怨,无碍一身清风正气。死才能了却一切痴怨,自由来去。及时了悟,当可及时摆脱这尘世的恩怨回环,让身心潇洒自在。这一生做到生时无怨,死时无悔即谓不枉此生。

以达观心看待死亡

千千万万的人出生的方式都是相同的,但是死的方式却大相径庭。而且,不同的方式又表明了不同的生死之心。

宋代善昭禅师是怎样往生的呢?原来当时有一位朝廷大官叫龙德府尹李侯的,下令让善昭禅师到承天寺当住持,连着下了三道命令,禅师都无动于衷。于是李侯府尹派三个使者来迎接禅师,临行时竟恐吓使者说:“听着,如果你们不能确保把善昭禅师带回来,我就把你活活打死!”

于是,三个使者失魂落魄地来恳求善昭禅师离开汾阳。善昭禅师看到不去是不行的了,就考问众徒弟说:“我怎么能够舍得丢下你们不管,一个人去当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徒弟便上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80里!”

禅师摇摇头,叹口气说:“太慢了,你赶不上我。”

另一个徒弟高声喊道:“我去,我一天能走120里路!”

禅师还是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这时才有一个徒弟默默地站起来,向善昭禅师叩首说:“师父,我知道了,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

那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善昭禅师一听,高兴地微笑着说:“很好啊,徒弟,你就跟我走吧!”

于是,善昭禅师就一动也不动地坐在法座上微笑着圆寂了,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座旁边立化了。像这种随时随地一瞬即去的死法,不是很圆满自由吗?

据说,宋朝另一位性空禅师坐水而死的事,也很具有传奇性。当时有贼人徐明叛乱,使生灵涂炭,杀伐甚惨。性空禅师十分不忍,明知在劫难逃,还是冒死往见徐明想感化他,于是,他在吃饭的时候作了一首偈自祭:“劫数即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如何正好乘时,请便一刀两段。”因此感化了盗贼,解救了大众的灾难。后来禅师年纪大了,就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入坐盆中,盆底留下一个洞,口中吹着横笛,在悠扬的笛声中,随波逐流而水化,成就了一段佛门佳话。他留下一首诗说:“坐脱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火,二省开圹。撒手便行,不妨快畅;谁是知音?船子和尚。”原来过去有一位船子和尚也喜欢这种水葬方式,性空禅师因此特意又作一首曲子来歌颂:“船子当年返故乡,没有踪迹好商量;真风遍寄知音者,铁笛横吹作教坊。”性空禅师和船子和尚这种吹笛水葬的死法就如诗一般。

许多禅师圆寂的姿态千奇百怪。隋朝的惠禅法师是手捧着佛经跪化的;唐朝的良仿禅师来去自如,要延长7日就延长7日而死;遇安禅师自入棺木3日犹能死而复生;古灵神赞禅师问弟子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作‘无声三昧’?”弟子们答不知道,神赞禅师把嘴巴紧紧一闭就死了。

像这些禅师们的死法,既轻松潇洒,又幽默自由,是快活自在的,是有诗情画意的。他们用各式各样的舒舒服服的姿态通向死亡,站着、坐着、躺卧、倒立、跪化、说偈而死……由于他们具有勘破生死的智慧,才能这样无挂碍地撒手而去。人生来就与死相伴着,不要以死为惧哀号,而应将死亡视为一件自然的事。死不在于方式却在于意义,不在于形式却在于内容,以达观心看破死亡,那么死亡便不足惧。

智慧来源于现实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因此,他总想着要和无相禅师辩论禅法。这一天,他便往无相禅师的寺院赶去,刚进寺院的山门,就听说禅师外出。一位侍者沙弥双手合十出来接待,说道:“师父不在,您有什么事可以向我说明,等师父回来后我就告诉他。”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了,我的事情你办不了。”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

云水僧一听,觉得这个小沙弥还真不简单,于是,他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沙弥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沙弥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沙弥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见到沙弥有这样高的智慧,就诚惶诚恐地跪在小沙弥的跟前,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边走边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沙弥尚且这么高明,可想而知,无相禅师的修行得有多深,思来想去,还是走为上策。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小沙弥就述说了上述的经过,说道:“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他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沙弥,你会吗?”小沙弥只是茫然。

社会是一门大学问,生活是一部大智慧。一切智慧皆来自生活,来自现实,来自身边的点点滴滴。留心生活的人,就自然活得洒脱,活得真实,活得快乐。

同类推荐
  •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

    能言善辩的口才,妙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增添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骋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蚁道

    蚁道

    本书阐述了年轻人在30岁前必须掌握的处事经验和成功哲学。内容包括:用梦想挑战未来;太过安逸是危机的开始;有计划的索取,有节制的消费等。
  • 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

    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

    身处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下一切,选择逃避。当我们无法逃避时,我们只能通过重新建立起自身心灵的方式。当快乐、悲伤、忧愁降临到你身上时,如果你能坦然面对这一切,找到失衡天平的平衡点,那么生活就会多一些简单、多一分快乐。《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是一堂找回内心全新自我的精品课程。
  • 中外名家习惯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习惯教育格言与故事

    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精华版)

    星云大师一生法语珍藏,让你适意而居的“心药方”。厚德载物,善美身心,聆听星云大师为你诠读幸福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阅读本书如同在你的心中开垦一块田地,洒上几颗莲花种子,在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鸿蒙鬼道

    鸿蒙鬼道

    天地万衍归一梦,大道殊途同归中,君尚有情天地变,化鬼化神不留空,人修天道有自成,吾休鬼道自称雄。
  • 踏界游

    踏界游

    萧夜,一个出身顶级世界的智慧型选手,一次意外让他来到了一方灵气稀薄的无名小世界。带着从顶级世界收刮而来的功法、宝物,萧夜摇身一变成为了小世界内最强高富帅。打打小怪,虐虐天才,偶尔来个英雄救美……从此,萧夜展开了他的踏界之旅。
  • 那鸟人的世界

    那鸟人的世界

    这是一只鸟人来到人类社会学习并生活着的故事。你可以看到想法奇葩的鸟人,可以看到傲娇属性的男主,还可以看到从未来传回来的逗比刺客。。。当鸟人走出森林来到城市,你能想象会发生什么吗?再加上各种搞怪发癫和小小的吐槽,还有刺客脑残的设定。。。你们还会无聊啊?好吧好吧,鸟人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 混沌之誓

    混沌之誓

    命运之誓,她又回到他身边,等他察觉,混沌与虚无,命运已开始流转
  • 全球超凡世代

    全球超凡世代

    人生有第二次重来的机会,却发现眼前的世界已经不同,是为超凡世界。前身的遗馈,今世的努力,有了超越常人的超凡天赋,以此为起点,崛起其实没有那么难。
  • 这个男二我可以

    这个男二我可以

    某系统:大声的告诉我,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某女子:拯救男二,拯救男二,打倒男主,打倒男主。某日,"——啊!你做什么,不准摸他的手,快把你的手给老子拿开!"某系统气得发抖。”我呵护了这么久的人,送给女主,我不甘心啊。”女子不仅摸了手,又捏了捏他的脸。唔,系统被气死了。
  • 道魔争锋

    道魔争锋

    道魔之争,天下大乱,一个看似普通的少年,在异界残魂附体之后,是如何利用它,在高手如云的修真路上摸爬滚打;得知身世之后,是喜是悲?卷入道魔之争中,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继续推进?弱肉强食,亘古不变,修魔修道,各凭机缘!
  • 翌神

    翌神

    一个没有爸妈的孤儿在一次不幸的意外中险些成为植物人,后来他吃了一颗让他生不如死的药丸,奇迹发生了,从此打遍天下稳坐江山,身边美女如云,女友的花容月貌羡煞旁人……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天下神话的——傅明!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