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9300000024

第24章 动物档案——袋狼

袋狼

[袋狼的拉丁文名称]

Thylacinus cynocephalus Harri

[袋狼的动物学分类]

袋狼,又称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因其身上斑纹似虎,又名塔斯马尼亚虎。为哺乳纲、袋鼬目、袋狼属。

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妙动物。从它的头和牙来看,它是一只狼。然而,它的身体又像狗,且又像老虎一样身上有着明显的条纹。爪子像猫科动物一样会张开。它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类动物。

[袋狼的地理分布]

袋狼的祖先曾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热带雨林、澳大利亚草原等地。人们在澳大利亚的岩石上发现了古代居民于一万年前绘成的壁画,从中我们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袋狼曾经生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袋狼出现于四五千万年前。至20世纪90年代初,至少有七个物种的袋狼化石已被发掘。迪森袋狼是这七种被发现的化石中,年代最久远的物种,可追溯至两千三百万年前,也是体形最小的一种古袋狼。

五千年前,澳洲野犬随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与食性相同的袋狼发生争斗,袋狼随后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草原渐渐消失,仅在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有生存。

[袋狼在自然界的位置]

袋狼是现代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由于澳洲大陆长期封闭,只有有袋类动物生存,没有生存竞争的威胁,使善于乘黑夜捕捉袋鼠的袋狼得以悠然生存。

在澳洲野犬出现之前,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袋狼基本上处于大自然食物链的顶端。这种只在塔斯马尼亚才有的珍稀动物在一百年前曾经繁盛一时。

[袋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自1770年英国探险家科克到澳大利亚探险以来,欧洲移民们把袋狼当做敌人,大量的家畜——羊被狗伤害了,而人们误以为是袋狼所为,因为狗和袋狼都吸羊的血。人们便将袋狼称为“杀羊魔”,进行大肆屠杀。1888年,政府出赏金奖励捕杀袋狼的人们,在那之后的二十年之中,共有2268只袋狼被捕杀了。狂捕滥杀,使袋狼近乎绝迹。实际上,袋狼并非是专门袭击羊群的野狼,它们一般情况下只袭击袋鼠,以免袋鼠泛滥成灾,大量食用青草,造成生态危机。

袋狼日趋减少,当政府发现情况不妙,欲停止袋狼绝种趋势时,情况已无法挽救。1933年有人捕获一只袋狼,命名为班哲明,饲养在赫芭特动物园,1936年死亡,此后再没有活袋狼存在的确切消息。

人类的愚蠢和野蛮,使袋狼这种珍贵的动物遭到灭顶之灾。

现在,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有一个袋狼保护区。遗憾的是,自从袋狼保护区建立起来后,从没发现过一只活袋狼。没有袋狼的袋狼保护区,真的十分可笑,还不如改名叫袋狼纪念区或袋狼凭吊区比较贴切。

[袋狼的行为特征]

袋狼体形苗条,脸似狐狸,嘴巴可以张成180度,这样撕咬的范围就更大;骨骼比较纤细,肌肉爆发力不大,经常潜伏在树上,突然跳到猎物背上,一口可以将猎物的颈咬断。

和袋鼠一样,母袋狼腹部有向后开口的育儿袋,这样捕食的时候,幼崽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为哺育不成熟的幼崽,袋内有2对乳头。尾巴细而长。体毛呈灰色或者黄褐色,后背有花纹。

它们白天在洞穴里或者空心的原木中睡觉,具夜行性,晚上很活跃,会成群行动捕食袋鼠、沙袋鼠和绵羊。夏季交配,每胎产3-4仔。幼崽在母兽育儿袋里哺育3个月后可独自活动,但仍待在母兽身边约9个月之久。

袋狼生活在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若移居者来到它们生活的土地上,它们就会躲到森林中去。袋狼奔跑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会紧追不舍,直到猎物疲惫不堪,便跳到猎物身上撕咬,因其口裂较大,通常直接去咬猎物的头部,较小的猎物,袋狼往往一口便可将其头骨咬碎。

[袋狼的趣闻逸事]

1936年,最后一只袋狼在赫芭特动物园死亡,但此后,还是不断传出有酷似袋狼的动物在新几内亚袭击家畜的消息,也有许多目击者声称他们看到袋狼。据统计,从1936年至2009年,共有四百余次目击者看到袋狼的报道,遗憾的是,这些说法都未能得到证实。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三件事:

一、1967年,在动物学界确信袋狼已经灭绝三十年之后,澳大利亚一份动物学杂志上刊出一篇目击者报告,报告者大卫声称,在西澳大利亚尤克拉以西110公里的一个石灰岩山洞里,发现一头腐败的动物尸体,尸体身上大部分软组织已经腐烂,或被昆虫啮食,露出根根白骨,但背部残留皮毛上深褐色的虎皮斑纹却清晰可见,残存的舌头和左侧眼珠也具有袋狼的特征。这篇报告引起动物学家们的注意,因为人们虽然曾经几次在塔斯马尼亚岛上大肆寻找袋狼,却未曾想过在更为广阔的澳洲大陆上寻找。难道澳洲大陆上的袋狼至今没有灭绝吗?大卫发现的这具动物尸体被运到西澳大利亚自然博物馆,经专家鉴定确为袋狼无疑。然而,在确定尸体死去时间时,专家们发生了分歧。有些专家则认为,尸体虽然已腐烂,但相对来说还是新鲜的,这说明动物死去的时间不长,因而袋狼很可能仍在澳洲大陆上生存着!而另一些专家则认定,尸体是几千年以前的干尸,这与澳洲大陆上袋狼在几千年前就已灭绝的传统观点相符。

二、1967年10月,《西澳大利亚博物学家》杂志又刊出一篇报告,报告者是一位在澳大利亚工作的苏联科学家巴拉莫诺夫。他声称,在新南威尔士的瓦拉戈河附近,他曾亲眼目睹活的袋狼。这篇报告再度引起学术界注意。然而,报告出自非专业人员之手,又没能提供可作为研究依据的标本材料,因而没有得到动物学家们的正式承认。

三、1985年2月,五张野生动物的彩色照片从澳大利亚西部偏远的基洛恩寄到西澳大利亚自然博物馆,交该馆高级研究员道拉斯博士研究鉴定。道拉斯惊奇地发现,这是袋狼的照片!为了慎重起见,道拉斯又将照片送悉尼动物园主任、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等权威人士鉴定,专家们都同意道拉斯的鉴定意见,认定照片是无懈可击的,照片上的动物确是袋狼。照片是一位名叫卡曼隆的澳洲土著猎人拍摄的。多年来,卡曼隆一直在丛林中寻找袋狼。据称他曾多次见到这种被认为已经绝迹的珍奇动物。道拉斯在收到卡曼隆寄去的照片后,曾两次会见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土著猎手,他的观察报告,他对袋狼的外貌、动作特征的描述,他用石膏灌制的足印模型,都使道拉斯觉得真实可信。1986年,道拉斯在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著文,并发表了卡曼隆拍摄的袋狼照片,他确信,袋狼并没有绝迹,活捉这种珍奇动物只是早晚的问题。然而,澳洲和世界上许多动物学权威仍然对此抱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单凭口头描述、足印和照片,要想推翻袋狼已灭绝的结论,未免证据不足。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动物学家在人迹罕至、辽阔荒凉的澳大利亚西南部丛林中寻找袋狼的踪迹,就像人们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寻找野人一样。袋狼是否还存在于世,成了澳大利亚动物爱好者心目中一个激动人心的谜。

198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宣布袋狼已经灭绝。

[我与袋狼的亲密接触]

到澳洲旅游,黄金海岸、囚徒岛、悉尼歌剧院等等,我都兴趣不大。一下飞机,我就直奔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去观看那具名叫班哲明的袋狼标本。它站在绿丝绒上,翘首眺望天空,神态栩栩如生。水晶玻璃罩和柔曼的灯光,给班哲明身上涂抹了一层神秘的光辉。

班哲明1933年被猎人擒获,1936年死于赫芭特动物园,被公认为地球上的最后一只袋狼。20世纪60年代,它被精心制作成标本,供世人观瞻。工作人员告诉我,观瞻班哲明的游客已超过一千万人次,它是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昔日的“杀羊魔”,摇身一变成了“镇馆之宝”;生前被猎人与猎狗追得穷途末路,死后却万众瞻仰享尽哀荣,这真是一个用泪水浸泡的黑色幽默。

袋狼标本做得非常好,尤其两只眼睛,幽幽闪亮,仍有生命的光泽。在赫芭特动物园,整整三年时间,它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类,绝对的孤苦伶仃,绝对的形单影只,没有一丝希望,也没有一丝慰藉,等待它的只有死亡。我在想,当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这个物种也遭到灭顶之灾,所有的人都停止了呼吸,只剩下最后一个活人时,这个活着的人,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我想不出答案来。

我凝望班哲明那双幽幽闪亮的眼睛,希冀它能告诉我答案,因为眼前这只袋狼就是这样一个种族灭绝后剩下的最后一个活着的个体生命。博物馆非常安静,突然,我清晰地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了两个字:绝望!

[袋狼的生存现状]

1999年,澳洲博物馆馆长麦克·阿契在悉尼博物馆发现一个自1866年保存在酒精中的小袋狼标本,麦克·阿契便着手研究从中抽取DNA使袋狼复活的可能性。2000年5月13日,他又在其他博物馆发现六个类似的标本,使得相关的袋狼基因库更为完整。于是,澳洲博物馆决定启动运用克隆技术复活袋狼的项目。

2002年5月,克隆项目小组宣布,从库存标本瓶中浸泡着的一只袋狼幼崽的体内细胞中成功提取了克隆所需的DNA,袋狼DNA酶复制成功。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DNA样本自身的质量问题,再加上现有设备和技术的不足,科研小组遭遇了重重困难,几年没取得明显进展,未能克隆出袋狼来。2005年2月,澳洲博物馆不得不宣布忍痛中止袋狼克隆项目。

然而,公众对克隆袋狼这一项目的兴趣十分强烈。2009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迈克·阿彻教授组织了一个新的研究小组,决定重新启动克隆袋狼项目,并宣称有美国科学家加入,这将大大增加袋狼“复活”的可能性。

[关于袋狼的寄语]

1999年,澳洲博物馆馆长麦克·阿契宣称,袋狼将在五十年内用现代克隆技术重现于世。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许用不了五十年,袋狼这一已经灭绝的物种就会被成功复活。但是,要让复活的袋狼适应野外生活,在自然条件下繁衍后代,将是比简单复活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更为久远而缥缈的梦。

人类要灭绝一种动物很容易,但要复活一种动物,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更重要也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从现在起,切实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避免袋狼灭绝的悲剧再次在地球上重演。

同类推荐
  • 流江河边的少年

    流江河边的少年

    本书是著名作家张国龙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涉及的作品主要是一些校园小说,其中包括了《八十里山路》、《渔父与少年》、《散步》、《思腊八》、《山那边》、《雨夜》、《罚站》以及《这个冬天不太冷》等引人入胜的故事。
  •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格林童话”,其中的《灰姑娘》、《小红帽》,《睡美人》、《白雪公主》往往还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它们真可算是流传最广的儿童文学作品。“格林童话”自19世纪初诞生以来,已被译成世界上140多种文字,它们的影响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代,它们流传得这么久远,可见这些故事有多么好看,有多么大的魅力了!那么,这些故事的作者是谁呢?是德国的格林兄弟。
  • 跟你说也说不清的历史谜团

    跟你说也说不清的历史谜团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走进科学·地理探奇

    走进科学·地理探奇

    神奇莫测的大自然造就了大千世界上的无数奇观盛景,奇怪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自然是有其道理和规律的,只是现在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来而已,等到研究出来之后,也许就不奇怪了。
  • 环游世界大探险:意大利大冒险

    环游世界大探险:意大利大冒险

    莱恩和伙伴们一起来到了意大利,从走出飞机场的那一刻起,米娜就有些不对劲了,似乎是犯了什么毛病;几个人刚准备躺下,却意外地从床下发现了一张或许能从中找到什么宝贝的藏宝图;之后几个人登上厄尔巴岛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没想到他们在这里未找到想象中的宝贝,却意外地找到了A元素……
热门推荐
  • 兴然怦动

    兴然怦动

    我这辈子都会爱你天长地久直到永远兴然怦动
  • 清尘难觅忘逸愁

    清尘难觅忘逸愁

    走出沙漠,她失去了最疼爱她的人,亲人的信任成了痴心妄想。森林猎食,她遇见了他,那个一袭黑衣冷漠的商贾少年,从此缘分注定,情分天定。重回故国,天唯现,紫阳落,哪颗星辰陨落?暗幕下,你,到底是谁?
  • 都市神级教官

    都市神级教官

    他是最强兵王,战场上的幽灵,敌人眼中的魔鬼;他是神级教官,上得了战场;他的士兵各个身手不凡,他的学生人人功成名就;神级教官回都市,一切皆有可能;
  • 长天永宵

    长天永宵

    最初,那只是一个梦境,梦醒了,心却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暗的本质

    黑暗的本质

    人类为融合世界七千多种语言,需要进入量子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语言学架构师萧是邀请杨冬参加此项项目,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语言、物理的探讨。
  • 谢王追妻忙:极品王妃

    谢王追妻忙:极品王妃

    她,顶级杀手却终究逃不过上司的毒手,被枪杀致死,她,千家嫡长女,天生废材,母亲早亡父亲常年征战,备受家中庶女的迫害,最后被心爱的二皇子亲手打死。当她变成她,废材?只不过因为毒药被阻塞罢了,庶女?妹妹?二皇子?这些人都不算什么,看她如何废材变天才。神兽?咱不缺,美男?咱也不缺。丹药?咱有一大把。
  • 一夜星辰一夜风

    一夜星辰一夜风

    ”大神,我倒了,怎么办““别动,5秒”一阵枪林弹雨后“都死了”“大神你好厉害,崇拜崇拜”“我其他方面也很厉害,要不试试?”星辰,我对你一见钟情,想执你之手相伴余生
  • 翊妄臣

    翊妄臣

    如果有个人愿意陪在你身边,你会推开她(她)吗?如果有个人要牺牲,你愿意站出来吗?你又何苦这样演呢,到时候走了,她不是更伤心吗?起码能让她开开心心的过完这一段日子,到时候找个理由离开就好了。何苦呢!月辰里满是迷雾,他回来之后,迷雾一点一点的解开了。这迷雾后面是什么样的人在操控,是什么样子的事情造成这样的事情呢。
  • 君心何兮

    君心何兮

    唐九攥着白玉瓷瓶无语长叹:“想我堂堂天罗地网总舵主,竟要靠一瓶春药才能睡到男人?”“小姐,您还没睡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