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36000000067

第67章 兴起新疆文化发展繁荣的新高潮(11)

(二)成立新疆电影制片厂

新中国的成立,为新疆电影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新疆电影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50年至1978年的这段时间,有三方面在新疆电影史上具有开创性质:

一是一批新疆本土作家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开始走出新疆,由内地一些名牌制片厂拍摄成故事片,在全国产生了影响。主要有3部:1953年,新疆作家王玉胡发表了反映新疆哈萨克族生活的电影剧本《哈森与加米拉》,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63年由白莘编剧、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着名故事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影片情节、故事给几代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插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至今广为传唱,成为经典歌曲;1964年由欧琳、礼魂编剧,西安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天山红花》,通过一对普通哈萨克族牧民夫妻之间关系的变化,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影片所表现出来的少数民族特有的风趣幽默,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是成立新疆电影制片厂,自己拍摄和译制影片。1955年秋天,新疆酝酿筹建电影制片厂,并于1956年、1958年分别派出两批由6个民族组成的共48人的电影工作学习团,分赴北京、上海、长春电影制片厂学习电影导演、摄影、美术、作曲、剪辑、录音、化装和制片业务;同时举办新疆电影演员训练班,选调和招收了60余名戏剧演员进行电影表演培训。1958年12月,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片厂选调了几十名艺术创作和技术干部支援新疆。1959年元旦,新疆电影制片厂成立,任务是摄制故事片、新闻片、纪录片、科教片;同时,译制少数民族语言的故事片、纪录片。至1962年,新疆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疆好》等3部长纪录片,《南山牧歌》等23部短纪录片,41号新疆简报,故事片5部,其中彩色故事片2部:《绿洲凯歌》(王玉胡等编剧),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反映维吾尔族妇女在生产中的壮丽业绩;《阿拉尔汗》(林艺编剧),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拍,反映一对维吾尔族男女青年经历重重波折,争取自由幸福生活的故事。黑白故事片3部:《两代人》、《他们在战斗》《远方星火》;译制《英雄虎胆》等故事片20部/221本。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国家文化部决定新疆电影制片厂停办。职工有的调往内地制片厂、有的调往自治区艺术表演单位、有的下放农村,共精减283人,占职工总数的84%。留下来的人员,根据自治区的决定,成立新疆电影译制厂。

1963-1978年,译制《李双双》等故事片和纪录片104部/915本。

三是组织流动电影放映队。为了解决广大农村牧区看电影难的问题,从1951年开始组织国家办的流动电影放映队;1952年组织了10个流动电影放映队,由省统一分配到全疆10个专区巡回放映;1955年流动电影放映队增加到52个,改由专、州管理;1957年发展到206个,分配到县,由县管理;1981年,新疆电影放映队总数增加至2473个,其中农牧区放映队2049个。

农牧区流动电影放映队年放映场次接近40万场,观众19200万人次。1981年乡村人口1010.81万人,乡村人口平均每人每年看19次电影。城市人每年看电影的次数比乡村人更多,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5)》提供的资料,1981年全区平均每人观看电影次数为31.8次。

据此数推算,城里人大约每周可以看1次电影。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那时城市有电视机的家庭很少,农村还没有电视,看电影是人们最主要的文化生活。

(三)改革开放使新疆电影事业获得大发展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新疆电影译制厂的基础上重建新疆电影制片厂,同年8月改名为天山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是以摄制故事片和译制民族语言影片为主的综合性地方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是创作以新疆各方面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作品,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的欣赏需求,并向国内外宣传新疆;同时将国内外优秀影片介绍到新疆译成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使新疆各族人民通过电影认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进步伐。

天山电影制片厂重建后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向导》(邓普编剧),被文化部定为全国第三批国庆献礼新片展剧目之一,并荣获1979年度全国优秀电影奖。以此为开端,截至2007年底,新疆共摄制故事片81部。其中:《不当演员的姑娘》获全国优秀影片荣誉奖,1985年该片又获得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买买提外传》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和全国第八届“金鸡奖”特别奖;《阿曼尼莎汗》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和政府特别奖;《良心》在全国各地公映,盛况空前,在乌鲁木齐、上海等地,《良心》的票房收入甚至超过同期上演的美国大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荣获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1999年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天山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国大电影娱乐公司合拍的《半生缘》在第八届“金鸡奖”评选中,获最佳合拍片奖;《真情》于2001年获“五个一工程奖”;《库尔班大叔上北京》于2003年获“五个一工程奖”;《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于2007年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电视电影《男人上路》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在2007年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在突尼斯、摩洛哥、日本、韩国、俄罗斯、南非、法国的中国电影周活动中展映。

1980-2007年期间,天山电影制片厂和自治区电影公司译制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语故事片、纪录片共16816本。

自从1983年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流动电影放映队在农村遇到“放映难、收费难”的问题,农村放映电影日益萎缩,2007年,全区共完成农村电影放映89109场,比1981年的近40万场相差甚远。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8)提供的资料,2007年新疆平均每人观看电影0.06次。为了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要实现每月让农民看一场免费电影的目标,为此启动了“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疆从2007年开始启动这一工程,同年8月,自治区成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经广电总局批准,喀什地区被列为新疆数字电影放映工作试点地区,争取到国家无偿赠送的102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80部故事片和20部科教片、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和配套设备,以及GPS监控系统设备等。随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可望逐步改善。

三、新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传播时代信息的报刊业

新疆的报纸最早创办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是由湖北调入伊犁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冯特民等创办的《伊犁白话报》,以汉、满、蒙古、维吾尔4种文字出版发行,该报主要宣传革命思想。新疆的报刊从最早创办时起,就显现出新疆多民族、多种语言文字的特点,同一份报纸要用多种文字出版。

伊犁起义胜利后,成立新伊大都督府,创办机关报——《新报》。杨增新统治时期,民国四年(1915年)10月起出版《新疆公报》,共出147期,内容大都是官方的政令和文告。民国七年出版不定期的《天山报》。金树仁上台后将《天山报》改名为《天山日报》。

盛世才上台后,将《天山日报》改名为《新疆日报》。1938-1941年,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有9人在新疆日报社工作,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4种文字出版,将《新疆日报》办成《新华日报》的“姊妹版”。当时新疆出版的刊物有:《反帝战线》《新疆青年》《新疆妇女》《新芒》《文艺月刊》《新新疆》等。林基路在库车当县长时创办过油印的《库车日报》。盛世才背叛后,《新疆日报》成了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掌握的报纸。

三区革命爆发后创办了不少报纸。在伊犁:1944年创办《闪光报》;1948年由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创办《前进报》(用维吾尔、哈萨克两种文字出版),后来该报社迁到迪化,1954年“新盟”宣布解散时停办;《自由论坛》(用蒙古文出版),到1950年6月已经出版了69期,共49600份;《自由之声报》(用锡伯文出版),到1950年6月已出版了74期,共38960份;《民主报》(用汉文出版),到1950年6月已经出版了78期,共35850份;《民主报》(用俄文出版),到1950年6月已经出版了39期,共1.72万份。在塔城:1945年创办《人民之声报》(用维吾尔文出版),到1949年4月已经出版了1072期;1946年9月创办《革命青年报》(用维吾尔、哈萨克、俄三种文字出版),到1948年6月29日停刊为止已经出版了81期。在阿勒泰:1948年创办《阿勒泰自由报》(用哈萨克文出版),到1950年3月已经出版了93期,共22.84万份;《革命的曙光报》(用维吾尔、哈萨克两种文字出版),到1949年9月已出版了36期,共46800份。

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疆后,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派人接管了新疆日报社,创办《新疆日报》汉文版作为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机关报,紧接着在1950年元旦创办了《新疆日报》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版,同年8月1日创办了《新疆日报》蒙古文版,实行4种文字报纸统一领导。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新疆日报》成为自治区党委的机关报,4种文版的期发行量从创刊初期的1.6万多份上升到3.6万多份。1950年,中共南疆区党委和南疆行署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喀什创办《天南日报》(今《喀什日报》的前身)维吾尔文版,1953年9月1日又创办了汉文版;1950年元旦,中共伊犁区党委和伊犁行署在哈萨克居住较集中的伊犁创办《伊犁日报》哈萨克文和维吾尔文版,1957年10月1日又创办汉文版。截至1952年底,新疆有报纸4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报纸3种;年出版1253.1万份,其中少数民族文字744.3万份。有刊物8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刊物6种;年出版57.5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43.2万册。到1956年报纸增加到9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6种;1960年新疆刊物增加到28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刊物19种。“文化大革命”期间,报纸保留4种,并全部军管,杂志全部停刊。1978年,全区有报纸4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3种;年出版11063.6万份,其中少数民族文字3197万份。全年发行刊物19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15种;年出版23.5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9万册。

改革开放促进了新疆报刊业的大发展,不仅品种数量增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机关报的一些报纸也一改过去单纯说教的面孔,逐步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涌现了不少为休闲娱乐服务的报刊。截至2007年底,新疆公开出版的报纸84种,其中汉文报纸76种,少数民族文字报纸55种,两者相加大于84种,是由于同一份报纸有多种文字版本的缘故。在55种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中,其中维吾尔文39种,哈萨克文11种,蒙古文3种,柯尔克孜文1种,锡伯文1种。新疆锡伯族只有4.24万人,但锡伯文报纸《察布查尔报》一直出版到今天,发行量虽小,却是国内外唯一传承锡伯文化的媒介。目前,新疆的报纸数量仅次于广东省,排在全国各省市区前列。新疆公开出版的刊物有150种,其中汉文刊物93种,少数民族文字刊物114种。在114种少数民族文字刊物中,维吾尔文71种,哈萨克文34种,蒙古文5种,柯尔克孜文3种,俄罗斯文1种。另外还有1种英文刊物。

(二)提供丰盛精神食粮的新疆图书出版业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没有一家出版社。195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成立,此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陆续成立了新疆教育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新疆科技出版社(后分为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新疆音像出版社、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等11家出版社。2008年又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目前共有13家出版社,其中图书出版社11家,电子音像出版社2家。能够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6种文字出版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图书品种由1952年的166种,增加到2007年的5100种(包括中小学教材和再版书)。截至2007年,全区累计出版图书17.22万种,总印数超过18.3亿册。新疆出版发行始终坚持以民族文字为主的方针,民文图书出版的品种和规模不断扩大,民文图书一般占60%以上,而且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补助民文图书出版。

同类推荐
  • 世界开始转向

    世界开始转向

    本书旨在探索全球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发展的战略思想。作者基于对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国家竞争、人的自利性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三大基本矛盾等的认识,提出了新的国家竞争理论“自然系统优势论”、“国家寄生主义”、“全球发展十大预言”以及“中国发展十大战略转型”等新锐观点。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强国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加以剖析,根据其中所隐含的规律,预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及所面临的危机。
  • 大赢家的悲哀:美国与战后的国际秩序

    大赢家的悲哀:美国与战后的国际秩序

    二战以来,美国先后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入侵阿富汗、入侵伊拉克、轰炸南联盟等战争,这些都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路线生动写照。本书介绍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形成、发展,阐释了美国霸权在上述战争中的体现,解读其对国际关系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本书展望并预测,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衰退以及内部矛盾的加剧,美国的霸权主义还能走多远?
  •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公共政策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作为一种把关工具,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可以监督政策的具体实施。通过对政策效果的监控,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可以决定政策的保留、修改或者终结,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调整、改进或终结的重要依据。
  •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巅峰上的美国:称霸世界还是领导世界;美国与欧洲:民主世界之一;西半球:民主世界之二;亚洲:一个相互制衡的世界等。
  • 政务工作全书(中)

    政务工作全书(中)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热门推荐
  • 朱楼余纪—寻医

    朱楼余纪—寻医

    传闻,医馆朱楼,不卖寻常药材,不治病。甚至连老板阑乐都是看心情接的生意。“为何不治,我可是世子爷,信不信明天就派人拆了这座破楼!”“不接就是不接,我这里,等价交换,你身上没有筹码,也就只能……”自生自灭……
  • 看那灯火通明

    看那灯火通明

    是一个有关治愈各种心理疾病的故事哦,请女主将男主拯救吧!愿每个人都能得到善待哦
  • 我居然有可能是神

    我居然有可能是神

    我?穿越到修仙世界,修仙?哈哈,我已成神,何以修得?敢问地面武修谁敌手,我要踏破这地,谁能阻我。敢问天上伪神谁敌手,我要踏破这天,又谁能挡我。敢问天上地下,世界上真的没人是我刘峰的对手吗?(45度天空仰视,外加忧郁小眼神。)
  • 花千骨之执念入骨

    花千骨之执念入骨

    “爱给你人给你长留覆灭干我何事,这些人的生死又干我何事,我只要你回来,只要你回来什么都可以,我们一起隐居山林过平凡的生活,再也不提六界之事了,好不好?小骨,你应一下师父好不好?师父不能没有你!”“白子画,听到你这句话,我花千骨也死而无憾了,愿来生还能再想见……”【盛熙文学社】欢迎加入盛熙文学社审核群,群号码:537942452
  • 天雪之下

    天雪之下

    一朵微冷失忆小花×一头凶(真.凶恶)魔龙的故事。一句话就是找齐零件再谈恋爱。有些相逢是必然的因果。最初的悸动也许是错,无量河中满是虚空,两岸只有你我。如果龙的身上真的能留下岁月的痕迹,那就是他年少冲动时,振翅越过了河流,用疯狂换了一场幻梦。结局预警,可能刀子有点多。
  • 印象西部——贵州

    印象西部——贵州

    本书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令人神往的贵州。第一部分“全景贵州”,主要介绍了贵州的历史、文化、民族、行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去贵州旅游的精品路线。第二部分“风景贵州”,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娄山关、夜郎古国、茅台镇、苗寨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每个景点除有景点介绍和图片外,还附有位置、交通、门票等情况。作为一本旅游工具书,总结了资深旅行家的经验,具有翔实准确的目的地资讯,帮助读者在贵州吃的开心、住得放心、玩得舒心。
  • 万古最强皇帝

    万古最强皇帝

    皇宫禁地深处一件小屋里,一位少年居住其中,外界人谁也不知道他是谁,皇宫中的人也对他避而不语,直到有一天……
  • 灵魂建筑师

    灵魂建筑师

    偷盗为生的韩灵姗莫名其妙的进入了灵魂世界,并认识了灵魂建筑师木洛。她一直以为他姓木名洛,其实木洛只是他的名,并不含他的姓,也非此“木洛”二字,而是“幕落”。
  • 颠倒风云

    颠倒风云

    从无极峰走出的少年一次机缘巧合下为助巨鳖重获自由,不想竟被开天斧劈出一黑洞,幸得女娲石护佑,才得以幸免,不想却由黑洞来到了异世,月落神州十二域,可有叶云风一席之地,他是否能在这颠倒风云?
  • 一只丧尸腿

    一只丧尸腿

    古月又一次在深夜里惊醒,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做这个末世危机爆发的梦,梦里密布的行尸走肉,人们惊慌失措地哭喊让她夜不安寝,最恐怖的是,她梦里象征末世开始的第一件事情,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