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94400000085

第85章 论行政诉讼中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意义——以群体性事件的司法化解为视角(1)

石柏林、郑勇、郭哲

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大学法学院

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利益群体的兴起和思想观念转变等原因引发了干群关系的紧张,民众采取集体行动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中,行政行为侵害相对人权益的现象也不可避免,并且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向“官民矛盾”转化的趋势。通过分析发现,在这众多的群体性事件中,因行政纠纷引发的,规模更为庞大,后果更为严重,特别是涉及农村土地征收、城市房屋拆迁、土地承包、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林权流转、城管暴力执法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群体性行政争议,涉及面广,人数众多,矛盾尖锐,处理难度大,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增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证明,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能够改善和优化行政审判的司法环境,进一步发挥行政诉讼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协调官民关系、化解官民矛盾上的重要作用,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本文试图从推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和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角度,探讨群体性事件的司法化解。

一、行政诉讼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现状

行政诉讼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指作为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行政首长以行政诉讼案件被告的法定代表人身份参加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进行答辩和辩论,行使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活动。《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至今已有20余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了大量的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网2010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87年开始试点建立行政审判庭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184万余件。行政诉讼制度的确立,是我国行政法治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民告官,不见官”的现象,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比率极低,甚至某些地方多年来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案件可谓屈指可数,一旦有某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马上就会成为当地新闻媒体争相炒作的热点。行政首长还是习惯于向法院提交一份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后,便委托其内部法制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聘请律师出庭应诉,判决后坐听汇报。这种将诉讼行为一揽子交给代理人的做法实际上是行政诉讼中被告消极应诉的表现。2009年武汉大学林莉红教授主持的“湖北行政审判现状调查”课题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湖北同期“全省行政诉讼中被告法定代表人出庭的比例极低,仅占调查案件总数的2%还不到”。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10年行政审判白皮书”也显示,广西全区去年的行政诉讼中,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参加一审、二审的行政案件总共有29件,出庭应诉率为0.75%,而2009年行政机关负责人的出庭应诉率则更低,仅有0.56%。

与此同时,全国很多地方政府纷纷通过出台关于强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规定,在本地区或部门推行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为推动本地区或部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甚至在某些地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连续三年达到了100%,被媒体称为“南通现象”、“宿迁现象”。

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低的原因分析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低,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其中除了强制性的制度缺失以外,根本原因还在于行政首长思想观念和对行政诉讼的认识的问题。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便是对行政审判不支持,不理解,有的甚至故意拖延或阻挠对法院裁判的履行,这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质量和效率,阻碍了依法行政的进程,最终也会损害法院的司法权威和政府自身的形象。

(一)主观方面

1.受传统“官本位”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愿出庭应诉。由于我国行政诉讼起步较晚,一些部门和领导对行政诉讼缺乏应有的认识,再加上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官本位”思想使一些地方的行政首长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还没有把自己从“官”的位置上放下来。正如有学者所说,“‘官本位”代表了一种文化心理和一种社会管理模式,在这一思维熏陶下的社会氛围中,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首要选择往往是“训话”而不是“对话””。它一贯“强化行政权威,强调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权力的服从”,一些执法机构和人员也“把法律当成自己手中的“指挥棒”,当成“治民”的有效工具”,“权比法大”的观念仍在作祟,这种权力本位的思维定势使行政机关及其行政首长们有种高高在上的心理,不习惯当“被告”,不容忍“民告官”,认为参加行政诉讼、坐在被告席上与老百姓“对簿公堂”是一种影响权威、丢面子、损形象的事情,有的行政首长甚至认为被告席是不吉利的地方,还是不去为好。有的行政首长认为自己比办案人员地位高,权力大,阅历多,而不愿意接受与自己平级或比自己级别低的法官的指挥。在诸多行政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做为被告,其行政首长基本上不出庭,而是委托本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律师出庭。因此,许多行政首长都忌讳“民告官”,漠视“民告官”,出现民众“告官见不到官”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2.法治观念淡薄,对行政诉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仍有些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缺少法律知识,对行政诉讼的性质和功能认识错误,对参与行政诉讼缺乏正确和理性的态度。一些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习惯于发布行政命令,直接听取工作汇报,唯我独尊,不习惯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不把法院甚至法律放在眼里,更不愿承担任何责任,以为不出庭法院奈何不了,官司的输赢也和自己无关。有些甚至认为行政诉讼是法院在给政府“挑刺”,不配合政府部门工作的行为,或认为行政诉讼是相对人给政府添乱,会削弱政府的权威,从而对行政诉讼持抵触情绪,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出庭应诉实质上是一种履行公务的活动”,它对落实违法行政责任的追究,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有相当数量的行政首长借口公务忙、会议多而逃避出庭,或认为与自己无关,有的行政首长甚至认为法院理应“官官相护”,而无需出庭应诉。

3.规避败诉的风险,以免损害自己及所在机关的形象。诉讼实际上是一场原被告双方的较量,当然会有输有赢。事实上,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审理的大部分行政行为都存在着违法或瑕疵,一旦被法院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可能会涉及责任的追究。这对行政首长而言是一种风险,极有可能要承担直接责任或领导责任,行政首长一般不愿去冒这个险,甚至要求本机关都不出庭应诉。另外,有的行政首长往往认为自己不是法律工作者,对法律知识不熟悉,出庭应诉胜诉的把握不大,到时还可能会因为自己在庭审过程中的应对失误而导致败诉和被动,担心败诉会损害自己及所在机关的形象,进而影响到自己的政绩,因此不愿出庭应诉。

(二)客观方面

1.相关强制性法律规范的缺失。无论是在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还是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都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作为行政诉讼被告方法定代表人的行政首长必须出庭应诉的相关规定,而是赋予其选择权。《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按照该条的规定,在行政诉讼中,行政首长并非必须出庭,由其委托本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律师作为代理人出庭应诉完全符合法律规定。既然法律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而且也不会因为自己未出庭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行政首长大多也就认为没有亲自出庭应诉的必要。

2.对具体案件事实了解不够充分,并受诉讼专业性和技术性的限制。行政机关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一般仅负责主持全面工作,没有精力和能力负责所有的具体事务,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往往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行政首长对引发行政争议的事实的了解程度一般也要低于行政行为的具体实施者,由其出庭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单独承担起举证、辩论等诉讼义务,如果行政机关委托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者参与行政诉讼,将更有利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另外,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行政首长一般没有法律专业的背景,而行政诉讼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别是在法庭诉辩过程中更需要有较强应诉技能和应变能力。行政首长在对具体法律法规的认知和诉讼争议事实的了解不一定全面的情况下,其诉讼能力远不及具体实施该行政行为的工作人员或专业律师,从而影响庭审质量和效率,甚至导致本应胜诉的行政机关败诉。再者,行政机关一般都有专门负责出庭应诉的法制部门,平时办案也都有具体的承办人,在行政首长看来,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具体承办人员就能胜任。

3.行政事务繁多冗杂无暇顾及或其他公务活动与开庭时间冲突。由于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作为本机关或部门的“一把手”,统揽全局工作,其主要工作是组织贯彻和落实上级会议精神以及上级行政机关交办的重要的任务等,在其所负责的整体工作中出庭应诉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具体工作一般都有副职分管。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行政首长也不太关注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情况。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行政首长的其他公务活动安排与开庭时间出现了冲突,影响其不能到庭参加诉讼。

三、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理论依据

在法治的语境下通过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完善行政诉讼的相关制度,有效保障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审查,既是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原则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也是对保护处于弱势的个体权利的有力彰显,因此,有其深厚的理论依据。

1.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原则,尊重和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的要求和体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和首要要求。法治的平等概念,体现在对国家机关管理过程的约束和规范,即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虽然在行政程序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是在法庭上,二者的诉讼法律地位却是平等的。相对于已经非常强大的政治国家或权力一方而言,为实现“民告官”真正意义上的对峙和平衡,有必要让行政首长与行政相对人在法庭上平起平坐,通过行政诉讼实现“官民”间的平等的对话和互动。当前,行政首长不出庭应诉的“惯例”,“实际上是行政机关不尊重法律的习惯思维模式在具体诉讼上的客观反映”,容易使相对人在诉讼中感到自己与行政机关绝对不是平等的关系,产生“官”贵“民”轻、权大于法的误解。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行政诉讼实践中的一个重大突破,通过搭建“官民”平等对话的平台,表达行政机关及其行政首长对行政相对人的尊重和对其利益诉求的重视,它能让相对人和公众真切地体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既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很好诠释,也是落实这一宪法原则的要求,同时也显示出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对法律和法院司法权的尊重。

2.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建设责任政府,切实保障人权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说,行政诉讼是宪政的试金石,是法治的检测器,是民主政治的晴雨表。能不能正确对待行政诉讼和履行法院的判决,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无法治观念的一个标尺。”而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低,特别是在判决生效后不主动履行行政裁判的现状,在破坏正常的审判秩序的同时也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和法院的司法权威,不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

同类推荐
  • 公共服务创新

    公共服务创新

    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又提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更加重视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 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与权力

    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与权力

    合法性政治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当国家将某一国际组织视为合法,它们便遵从这一组织,与之相联系,援引其象征。伊恩·赫德通过考察联合国安理会,论证了在国际关系中合法性如何是被创造、使用和争夺的。《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与权力》通过考察安理会中的政治,包括入侵伊拉克及围绕《联合国宪章》的谈判历史,赫德展示出,当国家将安理会的合法性用于服务本国的目的时,它们重申安理会的卓越地位,并发现自己提升了安理会的权威。通过对制裁利比亚、维和行动及安理会象征政治的案例研究,《无政府状态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合法性与权力》展示出安理会的合法性如何塑造世界政治,以及合法权威如何从国家转移至国际组织。随着国家与其他制度分享权威,国际体系不再是无政府状态。主权分布于拥有权力的制度之间。这些制度被认为合法因而获得了权力。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 幸福中国

    幸福中国

    心理学家说,幸福感的本质是一种个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因此,每个人幸不幸福又和自己内心的感觉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国家在致力于国民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国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提高,使每个公民自己能够创造幸福、能从内心感受到幸福。姚巧华编著的《幸福中国》正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把全国人民的幸福提高到“政治”的高度,并力图为广大追求幸福的人们指出一个通往幸福的方向,引领渴望幸福的人们步入幸福的殿堂。
  •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道路漫长而艰辛;作为农民大国,农民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热门推荐
  • 夏钱无冰

    夏钱无冰

    每当一个盛世家族没落,一个家族中的少年,背负家族的使命。拨开层层迷雾。为了寻找家族复兴之路。随父亲来到一个星球上,以圣源为强的世界。看五位大少年如何联手,一步步带领家族走向复兴之路。在黄氏的围困当中。钱氏以及剩下的六位君主。该如何生某下去?他们又该如何反抗?有又应该如何带领家族走向复兴之路?那就请看《夏钱无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谪仙李白

    谪仙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讲李白的修仙故事,前期仙侠,后期修真。…………………………………………………………李白望着水中的明月,只觉得视线越来越模糊。“就到这里了么?”他伸手想要去捞那明月,却重心不稳,从小船翻入水中。一切感觉仿佛被剥离,素日的病痛仿佛都消失不见。他的身体在下沉,神魂却在上升。李白低头望着水中的身体,突然好似明白了什么。天地间响起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喂,太白,你生劫已满,滚上来罢。”
  • 极品女教师:谁的年少不轻狂

    极品女教师:谁的年少不轻狂

    我绕过科技楼,果然看到了教学楼,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教学楼只有一栋,德城一中的教学楼有三栋,分别是“弘毅楼",“厚德楼",“省身楼",三座大楼巍峨地屹立在哪里。经过推理我猜测高二的教学楼应该就是厚德楼,我走上前去,发现教学楼果然如她们所说是关着的,透过豪华的玻璃门,我望到了高二一班的门牌,看来我推测得不错。我现在这座豪华的厚德楼前,感觉有点怪怪的,《周易》里这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二字被引用到这里,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书香气息,而更多的感觉到的是钢筋混凝土塑造的强大外壳下的无限压力。因为我不知道,妈妈会为了我在这里更好地学习,额外付出多少的努力。
  • 那个我曾存在的小小世界

    那个我曾存在的小小世界

    一直想写高中的生活。不是怀念某个人,某件事,只是怀念那段时光。那时候的天很小,地很小,整个世界都很小。小小的忧伤却又大大的难过。小小的开心却又大大的兴奋。那时候,学习很累,感情很纯粹。暗恋纯粹、喜欢纯粹、讨厌纯粹、绝交也纯粹…
  • 乘天

    乘天

    他是仇人蹂躏的对象,他是猛兽撕咬的猎物,他是别人练功的沙包……直到他机缘巧合掌握乘天剑诀!“世人辱我,欺我,杀我;我必怒之,伐之,屠之!”建组织,收武兽,尊武大陆众生俯首!美女诱惑、金银财宝,绝不为之所动!为何?因为他想要的,远远不止这些……
  • 奇灵决随意集之胡萝卜大兔子

    奇灵决随意集之胡萝卜大兔子

    兔子少女若珊和姐姐相依为命,路遇流氓强吻,去大酒店吃饭?怎么就要结婚了?本姑娘不会屈服的。
  • 我将如约而至

    我将如约而至

    青草,汗水,泥土的味道,他是不解风情的守门员。《哈利·波特》同人,尽量靠近原著,但比起原著会更靠近电影,会在必要时改编剧情。
  • 玺城花开,悲歌如海

    玺城花开,悲歌如海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刻骨铭心还是锥心刺骨?你有没有恨过一个人,挫骨扬灰还是痛不欲生?他们上一同一所初中,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学,沈宁以为她会和顾玺城一辈子在一起,可在沈宁二十岁生日那天,顾玺城却消失了,从此杳无音信。三年后,和玺城长的一模一样的大明星楚歌从韩国强势回来,一个视频剪辑师,一个天王巨星,原本不相交的他们却一步步的靠近又背道而驰·····他们长着相同的容颜,流着相同的血液,喜欢着同一个女孩,可他却不是顾玺城,沈宁的顾玺城再也回不来了······
  • 觅影潜时

    觅影潜时

    这是同时存在着魔法,仙术,巫术和斗气等等事物的世界,如彩虹一般点缀了各个角落,但在这样的世界里,诞生了一个为创造恐怖事物而诞生的组织,导致各个民族的灭绝,世界逐渐崩坏,渐渐将世界推向了灭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