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13300000005

第5章 世界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2)

作为白班轮值副总编辑,关键是要有一种责任感。每当夜班反馈一、四、五新闻版头条“有余粮”时,我会感到欣慰,否则焦急。尽管比过去值白班累一些,但觉得是应尽的责任。

我觉得,开晨会,重在选准题、定准题,重点选题定准了,稿件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要做到选准题,我认为要重视以下三个环节:

1.前瞻

开晨会策划选题,本身就要求主持者要有前瞻意识。因为当天发生的新闻已发生了,来不及也不必策划选题(当天下午发生的新闻例外),晨会应重点就今后几天将发生什么或人们这几天关注什么来策划重点选题。在我所值班的6个月晨会中,前瞻性选题所占比重往往较高,独家特色也较突出。如2007年1月中旬,我从中组部一人士口中得悉,中央将加大任用非中共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力度。根据这个信息,在第二天晨会上我提出这一选题,也正中出席晨会的要闻与社会部同志的想法,决定由记者叶晓楠立即去相关部门采访。晓楠行动很快,这篇最终题为《非中共人士担任公职领导增多》的稿件,在四版头条刊出。《人民日报》也于当月24日全文转发,引起强烈反响。

又如2008年8月12日,尽管奥运赛事正紧锣密鼓,但此时也不能忘了四川灾区人民,我意识到地震正好发生3个月了,可以就此策划一个重点选题:“四川震后三个月经济开始复苏”。第二天晨会上我将此选题一提出,大家都表示赞同。我直接指定由今年刚加入报社不久的四川籍大学生赖睿承担此选题,可考虑利用四川亲属关系迂回采访。赖睿很努力,很快从多途径采访到不少第一手素材,稿件写得差不多时,得知8月19日四川省政府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有个发布会,赖睿很快以此为新闻由头写出题为《震后百日四川经济全面回升》的新闻稿,由值班主任看过后发到我的稿库里。我意识到这是一篇好稿,带着欣喜的心情很快编发了此稿,并给夜班同事写了建议发一版头条的留言。第二天此稿如愿在一版头条配大照片刊出,并受到读者的肯定。

要抓住前瞻性选题,除出席晨会的信息报告者要有前瞻性意识外,最关键的还是晨会主持者的前瞻性意识要强,要注意“耳听八方”,从文件、媒体、会议、交谈甚至日历等各个途径获取前瞻性信息。

2.碰撞

按照海外版晨会制度规定,“通信息”是开晨会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各种信息大汇集的时机,有时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信息交叉或碰撞。作为晨会主持者,要注意从信息碰撞中捕捉火花,确定选题。比如,2007年1月一天晨会上,有同志提到“星巴克”咖啡店该不该在故宫开设的问题,社会上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有的说可,有的说不可。我从这碰撞中得到启发: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关于保护文物的选题吗?于是确定由记者赵晓霞客观地综述两种不同意见,写成《“星巴克”设在故宫妥当吗?》,刊发在二版头条,央视第二天进行了转播,并被其他多家媒体转摘。

又如,2007年11月一天的晨会上,大家七嘴八舌议起11月10日在上海将有一场中非贸易投资论坛,派人去已来不及了。大家认为自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非,宣布加强中非务实合作后,中国投资非洲力度加大。我从这些信息中意识到可让国际部去做“中非务实合作”的题目,后来由记者杨子岩写的《中非合作务实推进硕果累累》发在11月11日一版头条,人民网放在首页刊登。

3.筛选

所谓策划选题,顾名思义要在“选”上下工夫。按常规,每次晨会由记者部指定几名记者或实习生通报当天来自各方的信息,供确定选题参考。通报的信息是否有新意,是否有用,与信息通报人自身掌握信息的程度或是否经过分析、筛选有关,作为晨会主持者,要一边听信息通报,一边在脑海中过滤、分析、筛选,对已报道过的信息除非可挖掘新的内容或作深度报道,否则一般不再作为选题,以避免“炒冷饭”不受版面编辑欢迎。在我所主持的晨会上,我一般在各位信息通报人讲完之后再筛选、归纳一下,剔去无用的信息线索,吸取有用的信息成分,再确定当天的选题。一般从通报的信息中采用的成分占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这样,既少而精,又实用。我一般比较重视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信息,按此信息确定采写的选题稿,发到版面上一般不过时,落地率较高。比如,《中国政府力保海外公民安全》(殷新宇)、《北京公交优先新政惠及市民》(实习生)、《中国严管领导干部操守》(叶晓楠)、《汉语课堂落户全球》(喻京英)等这些落地一版头条稿,就是经反复筛选后的晨会选题,由记者采写而成稿的。

借船出海,实现双赢

在研究海外读者需求、改进对外报道的同时,本届海外版编委会还注意扩大报纸在海外的发行。借船出海,实现双赢,是《人民日报》(海外版)近些年扩大发行的一个战略,此战略已经初见成效。

《人民日报》(海外版)自创刊以来,海外发行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由国家买单加强外宣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国家拨款毕竟有限。不花国家的钱可不可以扩大海外版的发行呢?海外版过去和现在正在推进的“借船出海,联合发行”,是一种有益尝试。

本届海外版编委会的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好合作伙伴。在办有中文报纸的国家,经使馆和侨办推荐,选择一家“立场可靠,格调高雅,发行量大,实力较强”的报纸,与其实行战略合作。然后,双方签订协议,在其几十个版(海外报纸一般都是几十个版)中,拿出8个版或4个版,刊登海外版的内容(文章必须全部选自海外版,版样交由我们终审)。最后,挂上“人民日报海外版某国周刊”或“人民日报海外版某国专版”报头,与对方报纸一起出版。

如此做法,正如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所说,合作方无非看中的是两条:一是牌子。合作方认为:“能和《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样的中央机关报合作,是我们的光荣。‘合作伙伴’四个字给了我们极大荣誉。”二是内容。任何海外中文报纸,必有“中国新闻”作为核心内容。海外版的内容被合作伙伴称为“最权威,最实用,最好看”,能够免费刊出这些内容,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做法,海外版几乎不花钱就达到了扩大发行、对外宣传的目的,我们当然也何乐而不为?正因为双方都“有利可图”,所以一拍即合。这些媒体大都实力较强,是所在国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所以海外版发行量也得以大大扩展,使2008年内实现海外版当期日发行量和周发行量增至30万份。

从2008年8月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海外15家华文报纸合作,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周刊、专版,取得显著成果。迄今先后与美国、意大利、希腊、奥地利、加拿大、英国、日本、南非等合作伙伴共创办了15份日报、周刊、专版,其中包括一份韩文周刊、一份日文周刊。这些周刊、专版随当地华人报纸发行,扩大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影响力,传播了中国的声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就人民日报社上报的“海外版创新海外发行方式取得显著成果”一文分别作出批示,给予肯定。李长春同志批示:“此举很好。望不断总结、继续探索,努力扩大《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海外影响力。”刘云山同志批示:“对海外版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望不断总结经验,着力提高报道质量,突出‘海味’、创新版面、办出特色。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发挥好主流外宣阵地的作用。”中央领导的批示,是对海外版全体员工的鼓舞。10月22日、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分别在北京会见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本报合作伙伴一行三十余人,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动用更多的资源,使用更多的形式,让《人民日报》(海外版)越办越好,把中国真实的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展示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加深海外朋友对中国政策、方针的理解。我们将按照这些指示精神,加倍努力创新,进一步拓展办报和发行新局面,让海外版传播到更多的海外读者手中。

(写于2009年2月)

同类推荐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本书作者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乡村调查,尤其是对乡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综合调研,提出乡村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乡村社区发展的关键性标志。
  • 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世界大家庭集中活动的舞台,也是引领国际社会走向未来的合适舵手。联合国担负着国际社会赋予的各项任务,但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则是其首要的职责。这一点在《联合国宪章》中有明确的规定。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热门推荐
  • 至尊逍遥帝

    至尊逍遥帝

    一位天才少年因被人暗算而失去资质,面对家族的不重视,族人的鄙夷,少年励志要成为绝世强者。终于在面对家族利益的高压之下,少年选择了离家出走,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武道至宝,从而开始了他的巅峰之路......
  • 骨之华

    骨之华

    当人类在食物链顶端的位置发生变化时...
  • 登上高处仰望你

    登上高处仰望你

    爱情,似乎总是要经历怦然心动、沐浴爱河、刻骨铭心,最后相濡以沫或者相忘于江湖。然后,在新的恋情到来时,又如同看着别人的故事一般,嘲笑自己曾经的痴傻与错付,如此反复,乐此不疲。这世上,有没有一种人,不知是因为专情还是懒惰,只历经一人,便痴守一生。六天的短暂邂逅,因一场意外而错失彼此。六年中,他为她一步一步登上孤寒之处,她为他日日夜夜静默黑暗之中。再次见她,方知坚持原来是如此美好,而她,不仅是对他执念的救赎,更是让他仰望的所在!
  • 塔木德大智慧全集:犹太人的灵魂与头脑

    塔木德大智慧全集:犹太人的灵魂与头脑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这样,没有家园,没有土地,没有生存的权利,被异族追杀、迫害,四处漂泊、流浪,饱受屈辱和磨难,饥饿和折磨。但也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他们那样在恶劣的环境中,凭着他们独特的智慧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生存了下来,并谱写了人类史上璀璨的文明。维斯根斯坦说:“在犹太人那里有不毛之地,可是在其绵薄的石层底下流淌着精神和智慧的泉水。”而这种智慧泉水的源头就是《塔木德》。
  • 言少独宠的霸道小丫头

    言少独宠的霸道小丫头

    一个女孩在英国遇到了一个男孩,冤家路窄的进了同一所学校。他,是学校里的男神,高冷,霸气。她,是学校里的好学生,学霸,却不小心他坐到了她的后面。从此以后两个人就经常吵架,却被老爸们的一次一起吃饭,两个人不小心知道啦.....(保密)从此以后他就没怎么欺负她啦,她也经常没有和他吵架了。女孩心想,为什么我会这么怀念?诶。等等,言琛轩,我不会喜欢上你了吧......
  • 轩鸢传

    轩鸢传

    数万里之遥的某处鸟语花香之地,有一返璞归真的白衣老者正在下棋,在感受到这一天地造化,持棋之手顿时悬于半空。“吾辈幸矣!”某深暗幽冥之地,层层锁链禁锢着一团黑雾,规律性地收缩,突然,那黑雾剧烈的震荡起来,连带着千百条锁链剧烈颤动,刺骨冰冷的铁链声音在天地间回荡。“你们都得死!”
  • 末法刻痕

    末法刻痕

    伟大存在的呼吸造就了这个世界,也叫因此毁灭这个世界。我叫姜尚,一个不断添薪的看客,没有一切,只有手中的薪火相伴
  • 古代宠妻录之绿袖红妆

    古代宠妻录之绿袖红妆

    钱菲菲,古代娘死爹不疼的小白花一枚,人生中第一件幸事,是有四位很疼爱自己的姑姑教导自己。人生中第二件幸事是遇到沈钰寒,被他宠的日渐嚣张,老虎头上也敢拔根毛。(一见钰寒误终身。)男主沈钰寒,外冷内热,心地善良,天生自带撩妹技能,可谓古代中央空调(误),对女主真心,很怜惜女主钱菲菲。
  • 指尖花凉一纸忆

    指尖花凉一纸忆

    曾经我们懵懂无知,一心相信永远。友谊,是那么的脆弱……如果有另一人插入,我们还会有一片海阔天空吗?如果感情介入,我们会不会渐行渐远?我想对你说放手。我们可不可以彼此放手?
  • 异世录之夜月

    异世录之夜月

    无不朽的强者.无永恒的弱者.无一生的主人.也无一世的奴隶.花蕾再小.也有绽放之日.玫瑰再美.终有凋落之时.生死循环.阴阳轮回.尽在一线之间,昼夜互替,日月相更.夜月之下,群雄并起,百族争霸,大多以家族为单位的势力纷纷崛起,然后又纷纷消亡,谁能主宰这个世界?谁又能一直屹立不倒?戮神灭仙敢称帝,战争乱世谁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