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35500000084

第84章 中华好儿女——邵云环(1951—1999)

生平简介

邵云环(1951—1999),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主任编辑。1951年6月19日出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汉族。1958年9月至1968年12月在佳木斯纺织厂子弟小学和佳木斯市一中读中小学。

1968年12月至1971年9月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建工处当工人。1971年9月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学习塞尔维亚语。1975年2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参编部做塞文翻译工作,1983年5月到1985年5月在中国新闻学院学习英语,回社后在参编部英文一室从事英文翻译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至1990年10月在参编部俄文室东欧片从事塞文参考报道选译和调研工作。

1990年9月至1993年10月起在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任记者。1993年10月起在参编部俄文东欧片从事塞文的选译和调研工作。1994年8月被评骋主任编辑专业职务。1995年3月起任俄文室副主任,主持东欧片工作。1996年5月起调任《参考消息》二编室副主任。1999年3月15日赴南斯拉夫任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

邵云环在新华社参编部工作的20年多年中,主要从事有关南斯拉夫情况的选报翻译和调研工作。由于她平日严格的自我要求,养成了明确的政治意识,敏锐的新闻敏感,加上熟练的外文水平,广博的国际知识,勤奋的工作作风,扎实的调研功底,多年来她准确及时地翻译和撰写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稿件,受到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好评。

在1999年5月8日凌晨北约残暴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时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8岁。

革命活动

1990年9月,邵云环奉派到贝尔格莱德分社工作时,正值南斯拉夫发生分裂和波黑战事正激。她是一位踏实勤奋的记者,牢记新华社记者的职责,凭借多年练就的调研功底,不顾个人安危,两次到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采访。此外她还到马其顿和黑山共和国采访过。由于她深入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许多有见地、有深度、有现场感的稿件。此外,她还写了大量内参综述稿件。在担任《参考消息》二编室副主任期间,她悉心经营“时事纵横”版,不断推出好栏目和精品稿件,较好地体现了《参考消息》的特色,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版面之一。

1999年3月,南斯拉夫局势日趋紧张,科索沃战火一触即发。她主动请缨到贝尔格莱德分社工作,不久北约便开始对南实施狂轰滥炸。作为新华社记者,她在发了大量公开报道的同时,连续写了三篇通讯,及时准确地报道了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的现场情况,用事实揭露了北约轰炸造成的严重后果,字里行间洋溢着新华社记者的浩然正气,以及对北约轰炸的谴责,对南人民的钦佩和同情。

在二十几年的工作中,无论是在新闻报道的第一线,还是在编辑部门从事翻译或编辑工作,她都兢兢业业,勤奋钻研,用极大的精力从事南斯拉夫和巴尔干问题的研究与报道,其无私的奉献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杰出的工作成果为参考消息报社的领导和同事所称道。奔赴报道一线之后,她克服了技术上和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发回了大量有关南斯拉夫局势的消息、通讯和评论,《悲壮的贝尔格莱德》、《“我们要和平,但决不屈服”》、《最抢手的徽章和最流行的歌曲》、《共同的控诉》、《北约的“意外失误”几时休》等稿件,以一个战地女记者独到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客观地描绘了饱受北约炮火蹂躏的南斯拉夫。就在牺牲前的几个小时,她才匆匆从南斯拉夫境内尼什空袭现场采访归来,正当她赶写平生最后一篇采访记的时候,北约罪恶的炸弹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生命,她在南斯拉夫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留下了生命的绝响。第八十二章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李素丽(1962-)

生平简介

李素丽(1962-),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革命活动

李素丽最初是在60路汽车当售票员。开了一辈子公共汽车的父亲的教育,党团组织的帮助,使她渐渐爱上了售票员工作。特别是当她热情为国内外乘客服务,得到乘客赞扬时,更感到自己平凡岗位的不平凡。“对内我代表首都,对外我代表中国。”对这句流行在首都窗口行业的话,李素丽有深刻体会。她常说,国内外乘客下了火车,接受北京的第一次服务,可能就是我这个售票员,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首都的声誉和中国的形象。我一定要让他们从一开始就享受到北京人的美好服务。“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这是李素丽为自己订的服务原则。

“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多帮一把,多走一步;话到、眼到、手到、腿到、情到、神到。”这是李素丽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李素丽售票台旁的车窗玻璃,一年四季进出站时总是敞开的。“这样我可以更好地照顾乘客。”即使下大雨,她也要把车窗打开,伸出伞遮在登车前脱掉雨衣、收拢雨伞的乘客头上。

李素丽习惯在车厢里穿行售票。车里人多,一挤一身汗,可她说:“辛苦我一个,方便众乘客。”

她的车上设有方便袋,遇到堵车,就拿出报纸、杂志,让乘客看一会儿,缓解焦急;看到有人晕车或不舒服想吐,她会赶紧送上一个塑料袋;遇有不小心碰伤的乘客,她的小药箱里有“创可贴”;姑娘们夏天穿着长裙上下车,她忘不了提醒往上拎一拎,以免让人踩上摔跟头。

李素丽售票台的抽屉里,放着一个小棉垫。这是特意为抱孩子的乘客准备的。小棉垫垫在售票台上,让孩子坐在上面。

李素丽为她的岗位感到自豪。她说:“是它给了我每一天都能向他人奉献真情的机会。如果我能把这十米车厢、三尺票台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实实在在去为社会作贡献,就能在服务中融入真情,为社会多增添一份美好。即便有时自己有点烦心事,只要一上车,一见到乘客,就不烦了。”

公共汽车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车上什么样的乘客都有。特别是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车厢拥挤、嘈杂,有时还会发生矛盾和口角。李素丽往往几句话就化解了一个个矛盾。

李素丽处理与乘客之间的矛盾,更显示出服务水平。一次,李素丽查验下车乘客的车票,一个小伙子掏完衣兜掏裤兜,就是拿不出票来。李素丽看出小伙子没买票,说:“您可能一时着急找不到票了,要不,你今天再买一张,下车后,你要是找到了,下次坐我的车就不用买票了。”小伙子不好意思了,拿出两元钱说:“大姐,刚才我没买票,您说怎么罚就怎么罚吧!”“按我们的规定,下车逃票才罚款,您及时补票就行了。下次上车要主动买票,这样就不耽误您的时间了。”

事后,李素丽说:人人都有自尊心,售票员不能得理不让人。让乘客下台阶,我的服务就上了台阶。

对待一些不讲理的乘客,李素丽也是以礼待人,以情感人。有个小伙子上了车就往干干净净的地板上吐了一口痰。李素丽轻声提醒他不要随地吐痰。不想气呼呼的小伙子又吐了一口。这时,李素丽没有再说话,走过去,掏出纸把地板上的痰迹擦干净。在全车人的注视下,小伙子脸红了,下车时连连道歉:“刚才全是我不对,请大姐原谅。”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永远属于我的乘客,属于我的岗位”。

让李素丽欣慰的是,她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她越是节假日和星期天就越不能休息,一年到头很少有机会全家一起出去玩一玩,可她的工作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理解与支持。车上那只漂亮的小药箱,就是李素丽的丈夫用两个晚上赶制出来送给妻子的礼物。女儿莎莎精心扎了三朵花,挂在车厢里,让妈妈一看见花就想起爸爸和莎莎。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唐·吉诃德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唐·吉诃德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记录了二战期间,德国籍犹太女孩儿安妮·弗兰克一家为躲避战争而藏身于密室的生活。1929年,安妮出生在法兰克福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二战爆发后,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全家人移居荷兰。在荷兰,他们躲藏在荷姆斯特丹的一间仓库里。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记录了他们两年多的密室生活。安妮日记真实反映了一个少女在恐怖战争中对生的强烈追求和热切期盼,引发了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是一部值得所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该书一经出版便震撼了世界。迄今,《安妮日记》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展示了在纳粹的铁蹄下善良的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与残害,以及对和平的期盼与渴望。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把学习当做游戏

    把学习当做游戏

    本书包括锻炼读者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对提高读者处理问题的水平和信心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 大学生就业指导案例教程

    大学生就业指导案例教程

    近几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了倾斜。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如何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择业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源于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变化和用人单位择才标准的变化。多年的就业指导实践告诉我们,大学生择业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就业指导也不能是大学生毕业前的季节性快餐。虽然择业发生在大学生毕业前后一段时间,但是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了解,对用人单位择才标准的认识,择业观念的转变,应该从进入大学校园时就开始积累。
热门推荐
  • 百万光年距离

    百万光年距离

    她是五月林间的光,明明闻见了喧嚣的味道,但又暖暖的很安静。她是夏日掠过原野的风,即使寻到踪迹,却还是不知下一秒要去的方向。她是秋夜穹顶的明月,没有流云或星辰的陪伴,正好明朗地照耀黑暗的地方。都说冬天是个哀伤的季节,可她的笑容足以照亮这个季节里最阴郁的日子。活在回忆里的孤单大男孩某天与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在街边偶遇,奇妙的缘分开始了,然而故事远比表面悲伤。他以为只有自己才怀揣秘密,却未曾预料从一开始就已经陷进她编织的美妙谎言里。她将他救赎。
  • 感激在生命中卷起波澜的你们

    感激在生命中卷起波澜的你们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只是万事俱备,而且正在经历。
  • 西陵有风

    西陵有风

    关于成长,梦想,心中最重要的宝藏。我尽量he
  • 如果在下一世遇到你

    如果在下一世遇到你

    下一世在遇到你,我一定不会再错过你!“对不起,云殇我来晚了”主子你这么欺骗苏星姑娘会不会遭报应那?“闭嘴!本王的追妻之路这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搞笑又有一点点虐情的故事俗话说虐虐更健康嘛~
  • 彼岸的延伸

    彼岸的延伸

    一个个性生物,在一片陌生的天地中该如何存活?成神之路,迷雾重重,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此书为《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同人。
  • 我真的只会口嗨

    我真的只会口嗨

    不是吧,阿sir,长得帅也犯法啊?什么?你说我是上古诸神?我去!我怎么不知道我是仙君!别搞啊,我真的只会口嗨。一处剑道与魔法交织的大陆,科技与仙术共存的世界。一无是处的口嗨少年穿越到此,开始无限外挂的修炼之路。......本书又名《成为真神从口嗨开始》、《我只是长得像仙君》、《我真的不是上古诸神》、《毫无背景口嗨怪》、《我再也不口嗨了,真香》、《口嗨少年的修炼之路》。
  • 我的霸道拽男友

    我的霸道拽男友

    他是不可一世的黑道霸主,她如魅惑罂粟般妖冶致命,他们注定是黑之巅峰的霸主。他们注定要接受重重考验,看这场恶作剧VS大赛中谁是命运的主宰者……
  • 初璃兮微半人心

    初璃兮微半人心

    “叶总真是大手笔啊,花了三十亿买我们方家的股权。”“多谢夸奖。”“你要怎么样才能放过我们家?”“既然想要救你们方家,就来给我当一个月的助理。”高三开学,同桌换成校草学霸!,公司破产竟是他一手策划!苦逼啊,从此开启助理生涯!“晴晴,大二的暑假我们去登记吧。”风水轮流转,当初高高在上的校草总裁叶佳兴也会来求她?!“不去,除非……”方晴顿了顿坏笑道,“除非你给我当助理。”叶佳兴笑了笑,有此小娇妻,人生一大美满。
  • 毕业典礼上穿越了

    毕业典礼上穿越了

    “服不服?”“不!”“师妹夫,上防护罩,500级!”刷刷,两片落叶穿过,防护罩粉了一地……“还不服?”“服…服服…服”
  • 原是陌上花

    原是陌上花

    过期的爱情就如同过期的食物般,若是执意服用。轻者,呕吐,腹泻,头晕,四肢无力;甚至死亡。原来我们的爱情早已过期。——苏紫陌从今以后,你是我的。——诗逸好久不见……你还好吗?——原简要么不择手段将他抢过来,要么在心里将他杀死,再顺着你为他祭奠的眼泪一流,永远忘记他。——尚夏我与他真真实实爱过。——花令你别忘了,这么些年陪在他身边的人是我。即便只是作为你的影子。——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