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9000000041

第41章 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1)

导言

20世纪80年代末期如中国经济改革遭遇瓶颈一样,高校改革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尽管到1990年中国正规大学招生规模扩大了两倍,但依然仅占当时高中毕业生中的2%?;与此同时,世界银行一再督促中国政府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朝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方向发展。而自50年代中期以来,依附于政府行政管理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确保一个干部职位的分配制度以及依靠政府拨款的投资体制如果不根本改变,进一步扩大高校规模和招生规模就很困难;事实上90年代初制定的“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纲要是在原有体制上提出了稳定招生规模、集中提高质量的政策导向。可是,到1992年时中国经济发展又明显地要求加速人才培养,各省也强烈要求扩大招生;政策讨论转向这样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招生规模应以怎样的速度扩大,随之规模扩大后的高校运营、基建费用又来自何方?这种尴尬局面在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宣布建立在明确的经济体制转型基础之上的社会转型中打破,开启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发展速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围绕一个重要议题——产业化,并由此促发了大学校园形态相应的一系列变革,其中1999年后中国大学的跨越式大扩张使并校扩展、旧校再开发、另辟分校、弃老校建新校或者集聚为大学城等的浪潮席卷各地。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初级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描述的“多元化巨型大学”方向发展,或许目前仅仅是在规模上。中国大学真正成为“具有无穷多样性的城邦”了吗?

当地方城市经济发展期盼高等教育产业的强劲拖动、当城市化进程中将新建校园(或大学城)作为蛙跳式发展的最好落脚点,而大学基于社会变革后的土地制度怀揣“圈地”梦想,当学生的身份演变为纯粹的“消费者”时,规模和效率成为中国大学的理念;而忽略了学术水准、公益性原则的急功就利式发展也使大学校园抛弃理想社区的构想成为四散蔓延的畸形巨大团块,并开始出现形态,空间上的阶级性分异。当然,发生在大学和大学校园上的一切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真实写照。同样,随着社会发展的成熟中国政府开始从政策上纠正这一时期的偏差,2006年2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反对教育产业化,要求建设节约型学校。此外,还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校园规划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与中国近现代的任何时期相比,“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在意识形态、经济技术上所受的直接限制最小,并积极接受和引入国外设计理念甚至直接进行国际招标”,而且与建国后一直是政府代表高校占主导、设计单位配合的单向线型规划过程不同,设计单位、拥有了较大自治权的高校领导阶层以及政府形成了规划过程中的三角张力,尽管有时一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依然处于其他两方的牵制范围内。

以下本章将就1992年至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大学社会价值取向的演变以及随之变化的大学校园形态发展作具体阐述。

6.1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大学

1992年春天拉开序幕的中国新一轮社会转型也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大学改革、发展中所陷入的僵局寻觅到了新的突破口。

6.1.1对社会转型的回应

1)从“计划”到“市场”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概念是1992年以后开始流行的。它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原则也开始逐步渗透到高等教育中,1992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首次明确将教育定位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为高等教育发展开辟了新思路。中国大学摆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消费性公益事业”、依附于政府的附属机构等政治化的身份,开始寻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新定位和重新建构。

1992年起中国赋予大学享有企业主体地位,办学自主权。或者换而言之,其所享有的相对自主性根植于它实现社会经济基础再生产功能的特定方式中。大学成为一个竞争的、正规的和分级的过程,知识和社会角色是混合在一起的;学校要根据其声誉和未来的客户(学生)决定能否生存下来,而客户将根据提供给它们的“产品”“产量标准”进行测量。尽管有关中国高校的这些变革早在80年代就开始酝酿并局部实施,但1992年后以政策的形式确定下来对于高校而言却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境遇。

以实用、职业或工业内容为主要专业设置的高校,诸如理工科院校、财经类院校等,受到人们的追捧,并拥有获得纵向或横向科研基金的更多机会;而另一些以文理科基础专业和人文学科为主的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受到国家支持的重工业专业为主的院校,诸如徐州中国矿业大学、上海铁道学院等,则面临生源、资金、师资力量等多重困境。事实上,在市场作为调控手段的前提下大学以职业主义教育目标代替了行政指令作为调控手段下的工具主义教育目标,中国各类高校在竞争中形成分级是不可避免的。诚然,其所处的地位也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经营,很大程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同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映射;例如。农林类院校从20世纪末期举步维艰的局面到进入21世纪后的逐步升温,就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直接体现。

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些新的、带有历史性与鲁莽性的成长力量以空间文本的形式也如实地在中国大学校园中出现,如:新建校舍基地的取得变成不同系、专业间校园势力范围划分与吸引资金能力的比拼,却与校园整体成长无关;个别的楼馆建设只注重自身发展需要甚至盲从于提供投资的企业需要,大学对此缺乏控制、调节机制,各单位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经费,都希望借此机会占据最有利和最大化的校园空间;甚至有些高校为获取经济效益而不加甄别地租赁土地,没有综合考虑对其周围环境的冲击,结果可能导致原来校园的历史连续性急剧改变或校园快速、杂乱的生长。这种状况在中国各类院校校园中都有所体现,但表现更为突出的是在那些基于专业设置、学校性质等而缺乏资金来源的高校。但是,大学自主随中国经济、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自主追求学校综合经济效益,多渠道同城市发生联系而不再单纯依靠政府通道等等,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尽管初期可能存在短视、无序等诸多问题。此外,当中国大学社会价值取向和商品经济发生联系后,必然导致大学,走下神坛城市生活地位回落,它需要遵守城市生活的各项原则,不再享有政治性的特权;也意味着大学必须和城市在功能和形态上寻求融合、接轨,原本“小而全”、“大而全”、封闭王国式的校园既没有了存在的空间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2)从精英主义到大众化

首先要指出一个事实,中国大学的发展史上在1999年之前始终是精英主义教育,只有极少数人能上大学。民国时期多为城市中产和富有阶级子弟;社会主义时期则人群分布较为公平,1992年社会转型以前基本上成为社会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尽管1992年邓小平南巡强调“经济发展,教育科技先行”促使1992-1994年招生数分别增长22.1%和19.5%,1994年后随经济发展平缓增长;但据统计,至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数约占适龄人口的7.6%,这离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最低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直到1999年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在1998年的基础上迅猛扩大了约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1.5%,此后连续扩招至2002年基本完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15%毛入学率的指标。应该说,这种高等教育数量的跳跃性外延式增长是由于中国自1992年开始的社会转型在经过将近8年的发展后,传统依附于单位、行政等级的身份制度已渐行渐远,经济发展和社会阶层结构变革都迫切需要形成新的、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在1999年政治因素(由于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的促动下需求爆发了。然而,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意味着更多更大的社会公平和文化真谛的发展吗?又该如何体现这种民主化进程呢?等级化、高度集中的科举式传统文化模式在大众化理念下是否已经失去发展空间呢?

与其说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一种平均主义的教育,不如说是一种补偿性的教育和自主选择性的教育。不同受众对大学有不同的需求,中国大学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拥有的机构均质性、统一性被异质性和多元化所替代,并且这种异质性和多元化不仅表现在大学之间,而且还出现在一所大学中,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普陀区政府共同创办“民办华夏学院”,同时又与地缘相近的民办中桥学院联合办学,而校园与社会的界限也在无形中被打破,演变为不明确、相互渗透的有机复合体。事实上,1999年后出现了多种大学模式,诸如两校合并,与地方政府共建,公立和民办联合办学,民办院校,大学城,异地建分校等,但其演变方向都是朝着1952-1955年间在苏联指导下所进行的院系调整的反方向——综合化、规模化发展,而且吸取了中国社会主义实验阶段表现较为突出的传统文化另一极的民粹主义式价值观,将正规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在规模上趋向巨型化,具有许多不同的层次,满足各种类型的人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正如城邦中在同一部法律下有不同的运行机制”。那么是否校园物质环境亦要具有无穷多样性才能与此匹配呢?

另一方面,儒家文化的等级性在大学间进一步强化,国家政策起了最大的推动作用;从1993年的“211工程”到1998年的“985工程”,明确划分了大学等级、限定了不同等级大学所能够占用的社会资源,其中包括土地、财政拨款等物质资源和政策扶持等政治性资源。毫无疑问,这种等级性也反射在大学校园的构筑上,在城市区位、校园规模、建设力度上都有了明显差异。

此外,中国从精英主义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以就业机会均等(废除统一分配制度),形成在社会各阶层之间有序流动渠道为基础实现的;而此必然导向大学开放式课程设置,并最终为批判性地探索文化真谛提供可能,打破中国政治化大学中为巩固权力、统治而文化一统的局面。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单向线型结构,而是一个循环发生的圈型结构。当校园文化从统一、纪律、集体主义走向多元、灵活、个人价值实现时校园物质环境的使用模式、使用心理及内涵都会相应发生改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校园大草坪在“文革”时期被用以开垦社会主义“试验田”;80年代得以恢复,强调其礼仪性和景观性功能,但不具休闲、娱乐性,为不可进入式保持与校园使用者的距离;90年代中期后,则倾向于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但是先出现了诸如“情人坡”、“英语角”之类的附加功能属性还是先对草坪环境进行了开放性和功能化的改造呢?这并不重要,也许具体物质形态的演变会滞后于文化、精神层面上的变化,但最终还是要向一致化方向推进。

同类推荐
  • 媒体创意与策划

    媒体创意与策划

    这是一本教材式的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书。一是为大学教学而用。二是想用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人士的培训。既然类似教材,当然就有自己的东西,也大量参考了别人的东西。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树人文库-机智一生的妙答故事

    树人文库-机智一生的妙答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树立坚固的爱国意识(插图)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树立坚固的爱国意识(插图)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很早就繁衍生息在神州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并以勤劳、勇敢、执著和辉煌的业绩著称于世,她有着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充溢着智慧的创造力。今天她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新世纪。
热门推荐
  • 变异冷尸王

    变异冷尸王

    将晨和他的弟弟因为一次盗墓,弟弟死在墓内,将晨受不了打击最后变成疯子,不幸的是遭遇一场车祸而死,也许将晨的事情感动了老天,将晨的尸体被一群实验科学家拿去做实验,偶然变成了一只变异僵尸。
  • 三代冥君

    三代冥君

    三界内的六种凡夫众生,虽同为凡夫,但因善恶业果境地的不同,又分为六种,名为六凡,亦称六道。因果循环,善恶有道,一行,一果都将引起下一场天理公道。
  • 炎界忆途

    炎界忆途

    一个协会,20年前发动战争,导致全军覆没,协会不复存在。一所学院,一边要求学生使学院隐秘繁荣,一边居然鼓励学生消灭学院。一座岛屿,从人间仙境到垃圾堆满天,又突然全部消失,仿佛从未存在。一只幼龙,从外面巡游回来后,发现整个龙族消失不见。......炎辰,隐妖协会三公子之一。在20年之久的昏迷醒来后,却仍然只有17岁。被强制带到天月学院成为这里的学生,在报复学院的过程中,他发现一股庞大而又恐怖的黑暗势力行动多年,而这一切与隐妖协会以及他的身份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各种相爱相杀,顺便解决黑暗势力的故事。(ps:请直接从第二卷开始看。q群:166648653)
  • 崩坏学园之世界的入侵

    崩坏学园之世界的入侵

    是偶然还是必然,翟楠身不由己的被卷入到了两个世界的裂变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剧情的他,在崩坏兽肆虐的异世界,到底该何去何从。芽衣:“烦死了,有完没完,家里还蹲着一个变态的!”琪亚娜:“翟楠,翟楠,我们一起去喝芽衣姐姐的妹汁吧!”布洛妮娅:“贱长,已进入布洛妮娅的警戒范围,重装小兔准备出击、”这是一个宅男努力把女武神们掰直的“有爱”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勿忘我之恋

    勿忘我之恋

    勿忘我的花语--代表了永恒的记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让记忆鲜明地留在脑海间。但是勿忘我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没有香味。或许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万物很多优点的同时,也不忘让每一样事物有缺陷。我和你之间,既然成不了永远,那就让它成为永恒的记忆……你不要责怪上帝,正如‘勿忘我’一般,上帝给了它一切,但也给了它缺陷,而上帝给了我爱的你,同样的,上帝也给了我痛心的缺陷。只求亲爱的你,不要为了我而哭泣。我只求你记住:我爱你,不仅只存在于过去式,现在时,也存在于——将来时。也许在什么时候,我会再次回来,与你一起执行我们约定下的勿忘我约定。
  • King的千宠丫头

    King的千宠丫头

    啪!阎王一拍桌子站起来。什么?绑架?这不知死活的小鬼竟然敢诬陷他绑架?!“小鬼,本王告诉你!地狱乃是天地人三界最富裕的地方,冥币多得怎么花也花不完!我会绑架你一个不知死活的小鬼?!“夏羽薇一阵疑惑,该不是遇到神经病了吧?但看他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便冷笑着开口:“吹吧你!看你这破破烂烂的地方连电灯都没有,弄得到处阴阴森森,还有你啊,你看看你那衣服,还穿戏服,哈,你以为你在演戏啊?一看就知道穷得买不起衣服,也不知道从哪里拣的破烂!“
  • 耍宝女配要逆袭:羽未笙歌

    耍宝女配要逆袭:羽未笙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书穿女配死的惨。自从穿越以来洒家唯一的愿望就是:“诅咒那丫的无良作者上厕所不带卫生纸,吃辣条被噎死,喝杯白开水被呛死。”在这明骚易躲,暗贱难防的时代。且看腹黑女配怎么花样作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降王妃不好惹

    天降王妃不好惹

    别人成亲要么十里红妆,要么是大红绸缎高高挂,怎么到了她身上却是十里的白妆了?他家王爷确定这是娶妻而不是丧妻么?不就是因为她是命带阴煞的傻子吗,用得着这般惊动四野八荒?还有,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会控火焰?这完全颠覆了她的认知啊,这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