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44500000011

第11章 乡党第十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如也,与与如也。

10.3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10.4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如也。

10.5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译”

孔子在家乡表现得温和恭敬,好像不善言谈。他在宗庙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

在朝堂上,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恭敬。国君在时,敬畏不安而又小心谨慎。

国君召孔子接待外宾,他的面色立即变得庄重,脚步也快起来。他向两旁的人作揖,或左或右,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向前走,像鸟儿展开翅膀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宾客已经不回头了。”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便低头躬身,好像不容他直着身子进去。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时,面色变得庄重,脚步也快了起来,说话好像中气不足似的。提起衣服的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低头躬身,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般。出来,走下台阶,面色便放松了,怡然自得。走完台阶,快步向前,好像鸟儿展开翅膀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还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孔子出使他国),拿着圭,低头躬身,好像负担不起的样子。向上举好像在作揖,向下拿好像在交给别人。面色庄重,像战栗的样子,脚步迈得又小又快,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献礼时,和颜悦色。私下会见外国君臣时,显得轻松愉快。

“析”

这几章讲述了孔子在朝堂上以及外交场合遵守礼制的动作、行为、姿态,概而言之,他对国君很是诚惶诚恐,对比他大的官员很恭敬,对平级的官员很温和,对外宾很尊敬,也即对上很恭顺,对外很友好。孔子的这些恪守礼制的行为表明他对维护礼制很诚心,同时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也想以自己为榜样,让每个有位者像他一样自觉遵守礼制,自觉遵守这种尊卑上下的等级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对君主的敬畏之情,才不会发生弑君之事以及其他争权之事,就能避免因上层纷争而导致的社会混乱,从而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10.6

君子不以绀 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 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10.7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10.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 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10.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10.10

食不语,寝不言。

10.11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10.12

席不正,不坐。

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译”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做平常居家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衣配紫色羊皮袍,白衣配鹿皮袍,黄衣配狐皮袍。居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但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小被子,要一身半长。用狐貉皮的厚毛做坐垫。服丧期满,什么东西都可以佩戴。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裁剪。不穿紫羊皮袍和黑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斋戒时,一定要有浴衣,要用布做的。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要从卧室迁出(不与妻妾同房)。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难闻了,不吃。烹饪不当,不吃。不到该当吃的时候,不吃。肉切的方法不对,不吃。没有一定的调味品,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主食的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喝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每餐有姜,但不多吃。

孔子参加国家祭祀典礼,不把祭肉留到第二天。平常祭祀用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虽然是粗米饭蔬菜汤,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坐席摆得不正确,不坐。

上车时,一定先端正地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内看,不大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析”

这几章讲述了日常饮食起居出行以及斋戒时的礼仪规定,从中可以发现礼制的繁琐复杂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不难看出,这种繁琐复杂的礼仪规定只适用于君子或者说有位者。试想普通民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天勤劳农事,那还有条件、时间和精力来满足这些要求呢?即使是君子,学习这些礼节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在现实生活中遵守这些礼节也要耗费大量时间。我想,大概周代是承平时期,加之科技和生产力低下,社会事务较少,故而,君子有很多时间来做到这些规定。随着时代的车轮驶入春秋变革时期,变法不断,社会变化相对较快,而且,战争和外交事务增多,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面对新情况,处理新事物。如果还是以繁琐的礼制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孔子只看到了礼制对培养人的道德、教养及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却没看到它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不便,故而,其推崇的礼制不被统治者看好。这大概是时代使然吧。虽说如此,当时代进入承平时期,统治者还是看到了它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重新拾它起来。当然,对它进行了一些变革,根本的就是删繁就简,保留精要。

10.13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10.14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译”

行乡饮酒礼结束后,要等老人先出去,自己才出去。

乡里举行巫术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析”

在科技和生产力低下的社会,人们世世代代居于本乡本土,很少外出。即使是做了高官,也要衣锦还乡;不做了,也是回归故里。而且,背井离乡对古人来说是一大不幸。试想一下,在此种以生活于本乡为荣的条件下,你在乡里不恭顺,不尊敬老者,背上恶名,在乡里很难生存,就会成丧家之犬,是很可悲的。故而,孔子对本乡本土的人很客气,很尊重他们。当然,这也是出于礼的缘故。

10.15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与我殡。”

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

托人问候在他国的朋友,便向受托人拜两次送行。

朋友死了,没有负责收殓的人。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是不行拜礼的。

“析”

这几章讲了孔子交友之道。托人问候国外的朋友,向受托人再拜送之,表达了对朋友的尊敬之情。朋友死了,无人收殓,他则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安葬的责任,足见他对待朋友很真诚。对朋友的馈赠,不是越贵重,就越高兴,而是要受礼的规范,因为孔子交的不是酒肉朋友。可见,孔子敬友,诚心待友,以礼规范朋友的往来,不似今日朋友来往之非理性。

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10.18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10.19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10.20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

季康子给孔子送药,孔子拜谢后接受了。他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食,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起吃饭,当国君举行饭前祭礼时,孔子先吃饭(为君尝食)。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望他,他便头朝东,身上披着朝服,拖着大带。

国君召见孔子,孔子不等车马驾好,就急趋君命先走了。

“析”

孔子事君及尊上者以礼,无论他身处什么样的状态,都把君主放于很崇敬的地位,不会有任何的违礼行为,也没有丝毫的不敬。可见,孔子是诚心尊奉礼制。如果人都能这样守礼,那自然不会有犯上作乱的事。但是,礼是软性的东西,用什么来推行它呢?需要硬性的东西,如暴力和权力。因为礼这种软性的东西靠自身的力量推行起来有难度,只有以硬性的东西作后盾,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孔子没想到的,也是他所忽视的。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

马厩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问:“伤了人吗?”却没有问马怎么样了。

“析”

孔子问人不问马,足见人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我们知道,孔子关注的是现世生活,而不关注前世和来世。因而,人成为孔子学说的主题,如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和社会需要的人也成为孔子最关心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一个有仁德、守礼制的人,一个道德完满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为此,他给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这使得孔子的人学带有很强的实用性。

10.21

入太庙,每事问。

“析”

本章与3。15重复。

10.24

寝不尸,居不容。

“译”

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直躺着,平常在家坐着就不像祭祀或接待客人时那样(跪着两膝在席上)拘于容仪了。

“析”

孔子不是只知礼制不知生活的人。7。4说孔子在家闲居时,衣冠整洁,仪态温和舒畅。本章说孔子睡卧和平常闲坐时比较放松,不是那么一本正经。总之,孔子并不是后世想象的那样刻板,也是一个有张有弛之人。只是后世理学肆意堆砌,把活生生的孔子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10.25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译”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改变态度。看见戴着礼帽的人和盲人,即使常相见,也一定有礼貌。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便把身体微微地向前一俯,手扶着车前的横木。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手扶车前横木。有丰盛的宴席时,一定神色变动,站立起来。遇见迅雷大风,一定改变神色。

“析”

从上可知,君子懂得同情人,尊敬人,有感恩的心,有敬畏的心。如果是小人,就大不同了。小人和人过从甚密,就会无所不为,对人不抱同情之心,反而是欺侮之心。小人没有感恩的心,自己的利益稍有损害就起报复之心。对老天的敬畏,恐怕是出于保佑其做坏事不被惩罚。

10.27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译”

一群野鸡飞了起来,孔子的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了一阵,又停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几番扑腾张开翅膀飞走了。

“析”

时,或者说时机,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恰逢其时,就会事半功倍,容易成就一番事业。不得其时,则事倍功半,乃至不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业,抱憾终身。孔子属于后者。虽然他创立了仁的学说——一种有益于统治的学说,但他身处乱世,各国统治者需要的是武力、土地和民众,需要的是如何打下江山,对如何教化人以及如何长治久安并不是很急切。因而,他四处奔走,终究没有统治者响应他,只好感叹野鸡能得其时。

同类推荐
  • 哲学基础知识

    哲学基础知识

    本书反映了近几年国内外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吸收了国内外政策、理论领域出现的新提法和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呈现的新特点,注意充实和更新内容,尽可能充分反映哲学的科学体系、丰富内容、时代特点和当代视野。
  •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的思维科学。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思维的斧子”。逻辑是思维的一把“斧子”,要想使用好这把“斧子”,除了具体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逻辑的知识转换为运用逻辑的技巧和技能。而逻辑学的工具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强调技巧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
  • 求索

    求索

    形式和内容是相对而言的,既没有绝对的现象也没有绝对的本质。作为物质的任何结构的本质在这一结构中的更深一层的结构之中。依次下去,以至无穷。后者总做为前者的本质,前者总做为后者的现象。
  • 《存在与时间》读本

    《存在与时间》读本

    “从此时此地起,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开始,你可以说自己正处在它的起点。”这是《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后所获的一个评价。作者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堪称哲人中的哲人。《存在与时间》是研读海德格尔的起点,也是其代表作,影响巨大而深广。此书的主要任务在于追问并解答两千年西方哲学史上遗忘了的根本问题——“存在”问题。然而,这部经典之作却因部头大、文句过于艰涩,而让哲学爱好者望之生畏,难以终读。于是,便有了这个专为中文读者呈献的改写本。编著者陈嘉映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中文版《存在与时间》的译介者。他在改写过程中,力图尽量减少文字上人为的困难,而尽少伤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只为达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初衷——“为一本很值得读的书,提供一个读者能贯通阅读的本子”。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热门推荐
  • 大小姐不好惹

    大小姐不好惹

    十八岁生日那一晚橙子带上了祖传的手镯,就在那个晚上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她穿着嫁妆和俊美男子洞房,那一幕幕是那么的清晰,等她清醒过来后还记得一清二楚。“爱妻,你是我的,永远只属于我!”齐橙从未想到这一句话竟是他和她的契约。
  • 首席总裁:溺宠重生天后妻

    首席总裁:溺宠重生天后妻

    她上一世是南亚影后的经纪人,有着惊人的演技,却为托衬影后的光芒,她甘愿自束锋芒,却不想,落了一个双亲背叛的下场。这一世,她发誓不会爱上任何人,可是他穷追不舍,他甘愿为她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大树,当他受伤时,她大吼:“你怎么这么傻啊。”他一笑,恍若天上星辰:“为了你,值得。”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失命

    失命

    无知少年,是否无知?一步走来,暮然回首,是否有失?天不仁,可否骗天?天不公,可否坑天?一个人的命,是否由天主掌?是为人,可否逆天?虽一切都是虚幻···可却是人们的追求···
  • 故乡风俗人物志

    故乡风俗人物志

    怀念故乡,思考故乡,记下那些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与乡土人情。
  • 2001起的悠闲人生

    2001起的悠闲人生

    不虐主,无烦恼,只有悠闲的生活参杂着正常人所拥有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装逼无止境)
  • 猝防

    猝防

    事件发生在2089年初秋,中国正当处于昌盛、繁荣、和谐之盛世。江北宇宙观测所所长孙长青的女儿孙芬碧从国外归来,赶上全家人为其儿子洋洋祝生日。?孙长青突然接到江北宇宙观测所急电,发现宇宙有一陨星向地球撞来,留给地球生物的生存时间只有三天。?事件由此拉开帷幕,一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以中国为主,世界参与的全球共同防御大灾难之“双J”行动刻不容缓地展开。?由此而发的是社会恐慌、人心涣散、交通瘫痪、浊流泛滥……社会秩序顿时陷于一片瘫痪。极端组织、劫机、劫狱、暴力、抢劫、奸淫……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事件围绕由中国政府和军队主导、世界参与的“双J”应对灾难行动为主线,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江北宇宙观测所所长孙长青一家和不为人知的人物,在大难到来之际的悲壮情怀。?故事通过宏观的场面,向读者展现了伟大祖国在天灾人祸时期的英明睿智和必胜意志,从而也讴歌了一批胆识过人的当代豪杰,他们有:主席、何总理、国防部长马钟华、发射基地总指挥杨月、导弹组装基地指挥宁华、国家航空航天部杜向远部长、台海一体化战区候一同司令……?事件一波三折,历尽艰难曲折,步步揪人神经,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英雄气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HERACLES

    HERAC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Forty Centuries of Ink

    Forty Centuries of In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