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3100000009

第9章 (1)

第三章 (1)

密令追查建文帝下落

三千文士修《永乐大典》

长江南岸下关码头正有几条大船靠岸,是从北岸浦子口驶过来的,因为满船是犯人,引得百姓围观者如堵。原来是官军押解着兵败后的铁铉和一家老小、亲族正在下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几百口人,但闻脚镣声叮当作响。一面三十斤大枷里,铁铉高昂着头颅第一个下船。他夫人和女儿铁凤也在人群中,只是没有带枷。

围观者议论纷纷,有人说:“看,又是诛灭几族的朝廷钦犯。”

有人认了出来:“这不是铁尚书吗?前几天还在领兵对抗,怎么说败就败了?”有人说:“听说被败类出卖了。”

也有人慨叹:“铁铉屡败当今皇上,这回是凶多吉少了……”

朱棣此前已得到奏报,铁铉兵败被执,朱棣总算松了口气,随着铁铉的覆灭,反抗他的余火已全部被扑灭了。这天,他在皇宫御花园里与解缙漫步,朱棣与解缙边走边说,解缙在他身后两步之处,朱棣说:“你说,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解缙想了想说,这是丞相李斯最先提出的,他认为,秦始皇建万世之功,三代之事不足效法,他认为读书人不师今而学古,哗众取宠,他建议禁止私学,焚烧惑乱黔首的《诗》、《书》,准许保留不烧的只有《秦记》和医药、卜筮、种植之类的实用书。

朱棣说李斯并不是肇事者,其实,远在商鞅变法时,秦王就明令过烧书。这是秦始皇的罪过。他一直在琢磨,秦始皇是一代英豪,焚书坑儒,这是明显的坏事,他会不想身后骂名吗?

解缙有他独到的理解:秦始皇焚书,意在反对是古非今,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依朱棣看,适得其反,秦始皇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与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实行郡县制不同,毁掉典籍,饱受后人非议,这是秦始皇和李斯始料不及的。

解缙有些奇怪地问:“皇上怎么忽然提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旧事呢?”原来朱棣近来萌生了一个想法,欲反其道而行之,为后人做一桩好事。天下古今事物,都散见于各种书籍里,篇帙浩繁,查找起来很不方便。说着停下步,等他跟上来。

解缙说:“是。”他见皇上站住,他也忙站住,仍与朱棣保持着两步之遥。朱棣说:“怎么朕停下等你,你也站下?朕与你交谈,你总是看朕的后背,这怎么谈?”

解缙说:“臣怎敢与皇上并驾齐驱?那是欺君越礼了。”

朱棣说:“太拘礼仪,反倒把情义疏淡了,朕让你与朕并肩而行,谁敢说你越礼?你不答应,那才是越礼。”

解缙这才与朱棣同行。朱棣接着按他的思路说下去,如果把天下文章典籍按经、史、子、集排列下来,再把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书全都集结成一部大书,那读书人该多省力气呀,也便于流传后世。问他以为如何?

解缙佩服朱棣的襟怀,这可是一个浩繁的工程,此前中国也有类似的类书,如魏时缪袭的《皇览》,六百八十卷,梁代刘孝标的《类苑》不过一百二十卷,北齐祖珽的《修文殿御览》也不过三百六十卷。谁也不敢想尽收天下图书典籍。

“是呀。”朱棣说,“宋代李昉的《太平御览》怕是最长的一部了,也只有千卷。你想吗?朕要编的这套书该有多少卷?”

解缙估算一下,至少在万卷以上。朱棣以为一万卷也是挡不住的。

解缙说:“也只有陛下敢想此事,敢有这样的心怀、大志,这要多少文人墨客参与呀,费时、费力、费财物。”

朱棣说:“可做成了,造福子孙万代。怎么样,由你当总修撰,如何?这是个很辛苦的活,你可愿意?”

解缙说:“臣求之不得,只是这人手……”朱棣说:“由你点将。几百人够不够?”解缙说:“不一定够。”朱棣说:“百人不够就千人,一千不够两千,两千不够来

三千,三千文士修大典,让大典与文风永存。”解缙说:“这部大书最好先定一个名字。”朱棣说:“叫《文献大成》如何?”解缙说:“不如叫《永乐大典》。”朱棣高兴得击掌道:“你真是奇才,好一个《永乐大典》!朕也许

一生治国平平,但留下一部皇皇巨著《永乐大典》也就够了。”这时朱棣看见九曲桥上走来两个人,一个是徐皇后,一个是徐妙

锦,朱棣便先打招呼说:“是妙锦来了?”解缙忙说:“皇上,臣先回去,拿出修书的章程来,再来奏闻。”朱棣说:“好,越快越好。”解缙急匆匆走了。

密令追查建文帝

明明看见朱棣过来,站在九曲桥上的徐妙锦却故意作出视而不见的样子,手里拿了一把米粒往水中撒着喂金鲤鱼。朱棣走上桥,对徐妙锦说:“妙锦可是发誓不进皇宫的,今天怎么这样屈尊啊。”

徐皇后说:“妹妹来看我们这不是好事吗?”徐妙锦这才转过头来说:“我不是来看姐姐的,更不是来拜见皇上的,在我眼里,你不过是个被削了封爵的王。”

朱棣四下看看,幸而那些宫女、太监都离得远没听见,他虽生气,却又不想撕破脸皮,他说:“我知道你有气。世间的事,是很难预料的,朕确实没想过夺大位,朕过去对你说的也都是真话。”

徐皇后也帮朱棣解释,如果建文皇帝还在,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局面了。他一死,国中无主,群臣屡屡劝进,再不做,就逆人心了。徐妙锦说:“你们二人当然是夫唱妇随了。我现在管不了你当不当皇帝了,也不是为此事进宫,我有一事,必须来找你。”朱棣说:“你说,只要朕能办到的,一句话的事。”

徐妙锦说:“铁铉兵败山东,三族几百口人已被押解进京,是不是又像杀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一样斩草除根啊!”

朱棣说:“朕岂愿杀人!杀人也是不得已。对坏纲纪、误国家、害民生的奸臣,如果宽纵了,就是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任何一个明君都不会手软的。建文帝曾想当一个不杀一个人的皇帝,他办到了吗?你二哥定国公就是他亲手杀死的。”

徐妙锦用手堵住耳朵说:“我不听。”朱棣说:“那好吧,你求朕什么事?是给铁铉家求情?”徐妙锦说:“我只管一个人,铁凤你不能杀。”朱棣是知道她与铁凤感情的。他看了徐皇后一眼,故意说:“不要

说像对方孝孺那样诛十族,就是诛一族,铁凤也在劫难逃,她是铁铉的亲闺女呀。这铁铉不比齐泰、黄子澄罪轻,朕已登基,他仍在带兵与朕作对,能饶恕吗?”徐妙锦怒目而视:“你真不答应吗?”

朱棣说:“朕方才所言,是据理而言,朕虽是皇上,也有徇私情的时候。这个铁凤,朕答应赦免了,是看在妙锦的面子上,回头朕写手谕,送到你手上,你可接走她。”

这么轻易?徐妙锦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吗?你可不

能骗我呀。”徐皇后说:“君前无戏言,你还信不过吗?还有我作证呢。”徐妙锦说:“那我回去等谕旨了。”说罢下桥去了。徐皇后望着妹妹的背影,替徐妙锦开脱说:“皇上别与她一般见

识,我只有这一个任性的妹妹,我真担心她总有一天会触怒你……我以

后不会再允许她进宫来了。”朱棣说:“你多心了,她即便再过分,朕也能容忍。”徐皇后冷冷地说:“是因为你心里还惦记着她吗?”“又来了!”朱棣说,“我对她宽容是为了你。我对她不好,不是

伤了你的心吗?”徐皇后半信半疑地望着朱棣。朱棣说:“方才我是故意说不放铁凤,把面子留给妙锦的。你想啊,就是为了死去的张玉,我也不忍心杀铁凤啊。”这一说,徐皇后才又有了轻松的笑容。

晚膳后,朱棣召张信进宫,张信觉得有点不寻常,时间不对,散朝时完全可以把他留下呀。殿里灯光昏暗,只有朱棣和初授资政大夫、隆平侯张信两个人在,

太监宫女都被赶到了殿外。朱棣坐在灯影里,张信站在对面。朱棣关切地问:“令慈大人可好?”张信说:“好,托皇上福。家母天天为皇上早晚一炉香地祈祷

呢。”是啊,没有朱棣,老太太早死了,没有救死这一段因缘,朱棣也

没有今天,张信也没资格封侯。朱棣说:“这个月初八,是令慈大人七十大寿吧?”难为他还能打听到母亲生日,他太细心了。张信又惊又喜:“皇上

朝政冗繁,还能记得家母生日?实在叫微臣感动啊。”朱棣说:“朕为令慈大人题了一块匾,届时算是朕的贺礼。”说罢,朱棣站起身,引着张信到屏风后,那里有一块大匾,镌刻着

“南山作颂”四个泥金大字。

张信受宠若惊地跪下去:“微臣替家母给皇上叩头了。”朱棣一笑,拉着张信重新入座。朱棣转入正题说:“朕有一件事,一直放心不下,一直想找人办。遍查大臣中,唯有你最合适,忠诚、不多言多语、能吃苦。”张信说:“臣愿为皇上鞠躬尽瘁。”

朱棣说:“你认为建文帝真的死了吗?”这太突兀了,张信一时不敢贸然回答,想了想才小心地说:“皇上不是为他举行了天子葬礼了吗?”

朱棣说了真话,谁知道太监宫女们指认的尸体是不是建文帝?烧得和木炭一样,怕是连男女都分不清。张信揣摩着皇上的意思,皇上可能认为建文帝还活着,跑到外边去了?

朱棣说:“很有可能逃跑在外。虽然在火堆里有一方玉玺,那却是平时用的那一方,刻了十六个字的镇国之宝却不见了,遍查宫中,也没下落。”朱棣疑心,他是带了玉玺走了。

张信猜测地说:“皇上是想派臣去寻访他的下落?”

这正是朱棣的意思,朱允炆的下落,成了令他寝食难安的隐忧。朱允炆如果活着,那就是最大的隐患,更何况,建文朝在任的四百六十三个朝臣中,只逮杀了一百二十一人,归降七十人,还有两百多人下落不明。倘若这些人与建文帝勾结起来,一旦有机会,成立个流亡朝廷,那就很危险了。张信说,何不发谕旨令各府县严查,把地皮都刮一遍,不信他能上天入地。朱棣决然否定了,那样兴师动众,太招摇了,也显得朱棣太在乎他,那会给前朝的遗老遗少们以梦想,对天下安定不利。所

以,他想派人私访。张信明白自己的使命了,连忙表态说:“臣愿效劳。”朱棣指示他,可走遍天下访查,但又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他的真正使

命,他只能暗访,这就很难了。

张信表示了决心,只要有针在,大海捞针也总能捞上来。不过,他也有顾虑,他毕竟是朝廷臣子,突然失踪了,俸禄照拿,却不当差干事,满天下转悠,大臣们难免议论纷纷,这却要找个借口才行。

朱棣早虑到了这一层,已想好了一个主意。明天朱棣会暗示钦天

同类推荐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大明三百年(上)

    大明三百年(上)

    《大明三百年》写了大明帝国三百年宫廷往事的铁血与柔情,书中有近百个形象鲜明的女子。大明帝国三百年宫廷往事的铁血与柔情披露无遗。
  • 重建大王坪内寿夫

    重建大王坪内寿夫

    坪内寿夫是一个相当特异的事业家。第一,他不象一般事业家,一心只追求“创业”的成就与名誉。来岛集团180家公司,除了二三家以外,大部分都是他人创业后,面临倒闭或业绩不振的状况下,由他接收重建的。第二,他所接收的公司职业种类不胜枚举。第三,他超越了一般性概念,忏然以独裁者自居,并以其个人的“人性”与“金钱”支配集团。第四,他置身于当代经济的褒贬漩涡,却愈见其毅力。第五,他同时拥有经营大战略的头脑,及注意细节小事的敏锐。这样特异的企业家是如何造成的呢?其特异所具意义如何?这种特异的创意与手法,是否可以运用在一般的企业上?这正是本书将解开的疑惑。一般人视坪内为重义理的“四国大将”,但在同业、同时代人眼中,他却是一个无视于达官显要、看法见解不同于常人的异类。
  • 梦随蝶舞

    梦随蝶舞

    这是一本自传体的随笔。作者从15岁写起,回顾了走过的近20年的人生之路,她历经坎坷,遭遇重大疾病,却不屈不折,与命运作顽强的抗争。书中既有她优美凝炼的文字,又有时尚动感的剪纸。
  • 独孤信:三朝国丈的弘雅大略

    独孤信:三朝国丈的弘雅大略

    独孤信是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这不仅体现在他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上,最重要的是他生了三个贵为皇后的女儿,分别是北周明敬后、唐元贞后和随文献后。本书在评述传主独孤信的生平,还介绍了西魏北周的政治军事以及社会状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超甜外挂

    我的超甜外挂

    菜鸟女主进入残酷游戏世界怎么生存?不怕,她有一只奶凶奶凶的小狼狗与小奶狗的结合体,有了这只外挂,看她打下这天下!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数玩家,冒险者,公会,亚人,魔族等重聚一堂,没有NPC,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种族你都能扮演。新科技的植入,让你精神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游戏世界,完全真实的感官体验,打怪,升级,人性,恋爱,一个自由的国度,虚拟人生游戏正式开始,让我们一起冒险吧!
  • 贵少宠上瘾:Kiss呆萌小甜心

    贵少宠上瘾:Kiss呆萌小甜心

    身为菜鸟保镖兼女仆,景染上要卖萌耍酷虐渣渣,下要陪读陪Kiss秀恩爱,最后还要被夙少吃干抹净!“宝贝,再拉着脸我就扣工资了?”夙千夜坏笑。景染缩了缩脖子:“别,少爷我给你笑一个!”“笑一个怎么够呢?”夙千夜垂眸,俯首吻上她的唇。“你,唔……”景染瞪大了眼。夙千夜把她打横抱起,往房间走去:“宝贝,我要你从心到身,都是我的。”
  • 梦圆景泰蓝

    梦圆景泰蓝

    一个为生活打拼而进入老北京一个古老的行业,并为之作出过贡献的手艺人,一个工匠的辛苦历程。
  • 天下第二美

    天下第二美

    多年以后,有人问大燕第一位平民皇后,她的传奇一生该如何总结。美娘:发家致富!闵柏:……幸好,朕只是靠祖传的美貌继承的皇位,不是刷脸娶到的媳妇。美娘:不,你是。
  • 红粉都市

    红粉都市

    爽文!~生活!~暖昧!~
  • 笑到世界尽头

    笑到世界尽头

    在如塵埃般淡漠的凡日裡,隨手創作的散文集。願所有的感情和思緒都能以文字好好地表達。願這些故事,能有一篇真實地打動了你。此書主角——我是沈笑。談笑自若的笑,強顏歡笑的笑。
  • 炮灰女配的穿越姐姐

    炮灰女配的穿越姐姐

    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一个喜欢看小说yy自己修炼有成的女孩,当她穿越到修真界会是怎么样的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完待续d

    未完待续d

    姝辞,一个家世平平的打工妹,然而她只是闲的无聊,毕竟钱这种东西嘛,乃身外之物。然而众人不知的是,她居然是显赫世家的小姐?钱多到几辈子都花不完?最不解的是,她居然是在搬家公司上班!怪力女实锤了。不要看她倾国倾城,家财万贯,嘴里说着:“我不爱钱。”其实她早已潜入这城市的黑夜,就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她把人逼近死胡同说:“朋友,许愿么?我不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