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3100000043

第43章 (4)

第十一章 (4)

朱棣惊喜地离座迎上来,说:“是道衍长老啊,你在空门,朕不敢打扰你的修行,朕征漠北归来,正要到普济寺去看望长老呢。长老春秋已高,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呀。”

道衍双手合十,作了一个揖,说:“老衲老了,本不过问天下事,今日是偶发凡心,故破门而出,来故地走一趟。”李谦给他找了个坐垫,放在龙案前面,道衍便盘腿坐了上去。宫女上了茶。

朱棣问:“长老必是有教而来呀。”

道衍说:“方外之人很难判断人间是非呀,哪敢言教?”

朱棣已经猜到他是为何而来了,就说:“长老客气,你这有点打上

门来的意思呀,朕看得出来。”

“是吗?”道衍冷笑道,“那老衲就直言,老衲是看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又将崩坏而心痛,特来进一言啊。”

在朱棣听来,这话很有危言耸听的味道,他显然极反感,但这表情转瞬即逝,又换上了谦和的笑脸:“长老未免言重了吧?朕靖难登基以来,匡正纲纪,恢复祖制,减赋税、惩贪官,疏浚运河、三千名士修《永乐大典》,派三宝太监下西洋,朕统五十万大军亲征漠北,如今北方平定,万国来朝,哪一个不是盛世大举?长老何故如此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道衍说:“皇上这一席话是封门了?那老衲真是多此一举了,告辞。”说罢真的要起身离去。

朱棣又一次离坐致歉:“长老别生气,朕对长老的话过去言听计从,如今也一样。”

道衍说:“说什么言听计从!当年南京城破前,老衲只求皇上一件事,不杀方孝孺,你也是满口答应的,可皇上还是杀了他,而且灭了他十族,灭十族,真是旷古奇闻啊!”他又翻起了老账。

朱棣说:“长老还记着这事呢。这是朕的一块心病,当时在气头上,过后也很后悔。”

道衍说:“皇上自靖难以来,正一步步成就汉高祖、唐太宗一样的大业,天下安定,人心敬服,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但世间的事不怕外力而怕自身先烂。强风暴雨不易把一棵参天大树吹倒,但树心烂了,会无风自倒,因为它自己早已枯死了。这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朱棣知道他何所指,一时无言。道衍单刀直入地告诉朱棣,他方才去东宫看了太子的病。朱棣说:“长老还惦记着他。对了,长老是懂医术的,你看他面相如何?是什么病啊?”

道衍说:“太子面色青紫,是惊扰之症,并没有别的症状。”

朱棣说:“那朕就放心了。”

道衍说:“皇上说反了,这病症恰是最重的,又无药可医的。”

朱棣却说:“我去北征,他留京监国,有什么惊扰的?”

道衍将了朱棣一军:“若换成我,我也会吓出病来。老衲想问问皇

上,是不是想废了太子呀?若废,就快点。”朱棣很尴尬,连忙声明,并无此事,这都是外面的猜测。

道衍说:“陛下让他监国,又不给他半点实权,又派人暗中监视,弄得太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奖赏、不责难已是万幸,而皇上却在文武百官面前出他丑。”

朱棣说:“这你都知道了?朕是很生气,朕得胜班师回朝,百官出城迎驾,唯太子迟到,这成何体统?”

道衍说:“这可以训斥,但总不至于把东宫官属一律抓起来下牢吧?迎驾迟到,并非大事,怎么能扯到‘助太子为恶’?这分明是个由头、借口,再愚笨的大臣也会联想,太子要废了,连老衲都这么想。”

朱棣说太子也确实有过。

道衍说:“有过毕竟是太子。皇上张皇榜公布,说他监国期间所做的一切处分全作废,这不更是出太子丑吗?”朱棣不语。

道衍长叹一声说:“这就是老衲方才说的,一棵大树,已经从树根烂起来,日后难免无风自倒。皇上不明白汉王要干什么吗?他与纪纲、陈瑛勾结,构陷太子,盯着的就是未来的皇位,这种历史的悲剧还能重演吗?陛下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吗?”朱棣渐渐听进去了,还是不语。

道衍说:“我听说汉王私自募兵三千,不隶籍兵部,这和陛下当年燕王府所为,何其相似乃尔!更不要说汉王纵部下劫掠,随意杀死南京兵马指挥徐野驴了,这还了得?”朱棣悚然心惊地听着。

道衍又说:“将来陛下百年后,又是一场萧墙之祸,兄弟间自相残杀。如果是这样,后人写史传时,会对陛下的业绩大打折扣,对自己、对江山、对亲子,都是不负责任的。”

朱棣恍然大悟,他颇为愧疚地说:“朕也不是不明白,有时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当局者迷呀。长老一定有好主意教我。”

道衍说:“汉王不能一直在京城里混下去,不管封在哪里,尽快打发走,且不能有兵权,可以让他花天酒地地享乐、挥霍,却不能容许他染指朝政。”

朱棣点头认可。他把李谦叫上来,吩咐说:“你到午门去,把皇榜揭下来,给太子送去。”李谦说:“太子若问,奴才怎么回答?”

朱棣说:“你就说,这是皇上送给他的一服药。”李谦眨着眼,怎么也想不明白。道衍却哈哈笑道:“一服好药,一定药到病除。”

朱棣说:“方子可是长老开的呀。”

道衍又建议,应当尽快罢黜陈瑛、纪纲这种酷吏,纪纲竟敢勾结沈百万截留在苏州选的美女,还有那个卖身投靠纪纲的洪勘,怎么一下子平步青云,成了左副都御史?皇上已经快听不到这些声音了。这种人,杀了更会大快人心,总之绝不能再用了,再用,势必贬损皇上天威。

朱棣脸色变得很难看,他还是点头首肯了。他忽然问:“你人处方

外,从哪知道这么多事?”道衍笑道:“贫僧算出来的。”朱棣说:“不对,一定是袁珙把你抬出来压朕的。”道衍大笑道:“皇上这话可言重了,一个出家人岂敢压皇上?那不

是连斋饭都不想吃了吗?”朱棣也大笑起来,他随即下旨,把东宫属官“无罪开释”,只有倒霉的黄淮白死了,那只能怪他禁不起折腾。在那剂“良药”没从午门揭下来之前,朱高炽依然处于万念俱灰的绝望之中。病体恹恹的朱高炽一见端来饭菜,马上厌恶地挥手:“端走、端

走,不吃、不吃。”太监劝道:“不吃饭怎么行啊!”太医又送来煎好的药,太子更加烦躁,夺过药碗,把药也泼了。这时李谦用金漆盘端了一张折皱的皇榜进来,笑嘻嘻地对朱高炽

说:“太子,皇上让奴才给太子送一剂良药来。”

朱高炽疑惑地接过来,打开一看,先是一愣,随后大为振奋,赤脚跳下地来,肥硕的身子行动不便,乐得连着扭晃了几下,弄得周围的人莫名其妙。太子又一连声叫:“拿饭来,我饿了。”

众人虽然按吩咐摆上饭菜,可更加不解了,看着太子狼吞虎咽香甜地吃着饭,他们才放心地露出了笑容。

朱高炽怎能不乐?父皇揭下皇榜送给他,这是朱棣改变主意的信号,也就是说,他的东宫位置又稳定了,这一定是道衍法师的“法力”所致。道衍嘴上说他遁入空门,不再问凡人事,可他那双半睁半闭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红尘。

抓遍天下的尼姑

柳如烟的出现,令朱棣大为高兴。此前柳升和卫青的奏疏中已经提到了柳如烟的功劳。柳如烟跪拜后,朱棣立刻吩咐“御前赐座”。这是少数几个极品重臣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柳如烟坐下,简要奏报说:“牛头山一战,将贼寇五万众一网打尽,因卫青指挥使已经奏明,我也就不多说了,奉旨山东一行,臣总算不辱使命。”朱棣说:“柳爱卿尽力了。朕说话算数。既然有言在先,朕不负你。你离开翰林院吧,翰林学士的官品顶天了,才是正五品,你到礼部去当左侍郎吧,正三品,你满意吗?”

柳如烟忙叩头:“谢皇上知遇之恩。”柳如烟盼望的所谓“说话算数”,并不仅是官位呀,他还在等待下文,虽然知道很渺茫。

朱棣又把话题扯远了:“有人在背地里嚼舌头,说朕嗜杀。朕希望天才贤才都为我所用,朕不念前仇。就连在檄文里把朕骂得一文不值的方孝孺,朕都想收到帐下。天下君王没有像朕这样爱才的了吧?”

柳如烟说:“这是天下读书人有口皆碑的。”

朱棣说:“但你再有才,像方孝孺、铁铉、景清,既不为朕所用,反而谋刺于朕,朕即使是菩萨心肠,也不能容忍吧?”

柳如烟说:“皇上对微臣的宽待便是一例。”朱棣说:“是呀,你反反复复,与朕作对那么久,直到兵败被俘,朕有一百条、一千条理由杀你,朕还是想感化你,重用你,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柳如烟说:“是。”朱棣决定赏他两千两银子,供他在京城买一幢宅子,并且说他也该成亲了,绝口不提景展翼的事,似乎从来没有过承诺。柳如烟的心凉到底了,他忽然眼里蓄泪,说:“皇上,我想见见景展翼,不知可否?皇上当初不是许诺……”但他马上注意到了朱棣眼里的反感,便又惶恐地更正说:“臣这是非分之想了,臣不见也罢。”

没想到朱棣却说:“这不能算是非分之想。你也许听说了,景展翼现在已经是朕的翼贵妃了,只要她愿意,朕可以让你们相见,毕竟是故人嘛。”柳如烟的泪水流下来,他说:“方才微臣是一时糊涂,臣现在清醒了,不想见她了。我只该祝福她。”

朱棣一笑说:“随你的便。”停了一下,他又说,宫斗已死,玉玺却无下落,贼寇虽土崩瓦解了,贼首唐赛儿和方行子,还有孟泉林却在逃,这终是一块心病。他显然是想让柳如烟继续尽力。

柳如烟说:“臣正想为此献策。臣在牛头山附近的皇姑庵访听过,后来也派官军去搜查过,虽未抓到人,却在大墙下拣到一个绿玉扳指。”说罢将一枚扳指呈上。朱棣把玩着缠了红丝线的绿玉扳指问:“这不是射箭用的扳指吗!它有什么来历吗?”

柳如烟说,这扳指是有记号的,他曾见过,是孟泉林与方行子定亲时的信物。这扳指是他带兵搜查皇姑庵时拣到的。柳如烟怀疑,唐赛儿和方行子当时一定匿身皇姑庵,又临时逃脱了。柳如烟认为,她们现在也一定藏在某一庵堂里削发为尼了。因为这对唐赛儿来说是重操旧业,轻车熟路,她从前躲避官府追捕时,就当过尼姑。

朱棣说:“你是说,她们肯定是在尼姑庵里藏身?”

柳如烟说:“是。只是不知躲在哪座庵堂里,不好找,是大海捞针,全国的寺院庵堂太多了。”

朱棣说:“只要大海里有针,总能捞上来。好,朕会马上传旨各省、府、县,限期将天下大小庵堂里的尼姑全部秘密抓起来,递解进京,一个个甄别,这针不就捞出来了吗?”

皇上肯下这样的笨工夫,柳如烟可没想到。他说:“只有陛下有这宏大气魄。”接着,他又小心地说,“皇上,如果抓到了方行子,能免她一死吗?”他已永远地失去了景展翼,还有一个方行子在他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这个不能再失去了。

朱棣却斩钉截铁地说:“不能,此人死有余辜。”柳如烟显得惶惑而又凄伤。朱棣忽有所悟地说:“莫非方行子也是你的意中人?”

柳如烟说:“臣不敢欺君,臣因得知景展翼已死,便和方行子有过感情。”朱棣说:“她不是和刺客孟泉林成亲了吗?”

柳如烟说:“事后我才知道,方行子和他是假成亲,她是可怜景展翼,为了成全我们,才这样做的。”

朱棣说:“你们这些人,还都有骨气,又有情有义。好吧,朕答应你,不杀她。免她一死,她就会嫁给你吗?”柳如烟说:“会的。”

朱棣笑了笑。柳如烟下殿后,朱棣特地嘱咐李谦,绝不可以让景展翼知道柳如烟到宫里来的消息。李谦说,什么话都会烂到他肚子里的。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本书客观叙述了托尔斯泰辉煌灿烂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的世界,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思想。
  •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他的《离骚》里的主人公自叙生辰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由于对“摄提”等理解不同,对古代历法推算也有差异,这位以屈原为模特的诗人的生年还有争论。一般定为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庚寅)日生。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前传。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客观再现20世纪初中国文化进程的巨大蜕变。时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黄遵宪、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等传统文人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仓促而毅然地登上历史舞台,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自觉地自我启蒙,传播新学,通过文化进行救亡图存,表现出“民族之正气”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这个文以载道的传统国家,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巨变中,传统文人遭遇各种困境、苦闷与彷徨,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突围。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奋力跋涉,以文字为武器,在实现相当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希图借此找到一条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转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本书选定的名人,每一个人物,均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具体说有五条标准:其一,贡献大小;其二,口碑影响;其三,浩然正气;其四,创始影响;其五,警世取喻。在入选的这些名人中,严格按前述五条标准,再加一个分类遴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分为若干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用以勾勒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轨迹,比单纯的排序具有历史内涵与启发意义。他们或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或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或是评点世间万象的文坛泰斗,或是影响后世的科学巨人,或是撩亮人心的艺术巨匠,或是富甲天下的工商巨头,或是影响世人的传奇英雄,林林总总,横贯全世界、全人类。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闵说

    闵说

    来自地球某处某市某区某初中神秘数学教师老闵的日常
  • 你我各求心安

    你我各求心安

    白一波大学毕业,平淡的工作了两年。白母却一天比一天着急,最终在白母的纵横之间,七大姑八大姨,兄弟,甚至连邻居大爷都在共同进行一件事——逼婚!“结婚?妈,别闹了,你的儿媳妇我也在找!”
  • 毒妃乖乖让王吃

    毒妃乖乖让王吃

    红纱幔帐内,被下了魅惑之药的她全身绯红躺在上面,“很难受吗?”他捏着酒盅坐在塌前,冷眼看着塌上的她,邪魅的微抬眸子,嘴角闪过嗜血的冷漠。她眼神迷离,当他手中的酒慢慢的倒在她身上时,她一阵惊悚,是不甘?是渴求?可是,为何她迎来的却是阴冷、寒澈心扉的恨意?
  • 邪王的天才宠妃:绝色天下

    邪王的天才宠妃:绝色天下

    她,幻溟大陆传说般的风云人物,十六岁步入天玄,天赋更是无与伦比。毁她容?没问题,也得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本。羞辱她?没问题,也得看看你有没有机会张嘴了。想追她?没问题,也得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频频出现高手想灭了这个强大的存在,可却有人暗地里频频出手相救。“丫头,你就是我的了。”某男张狂大笑。“切。”她不屑一顾。看她如何跨遍天下,引得众人追捧。
  • 中二妖妃很倾城

    中二妖妃很倾城

    颜卿,在出任务时被人用炸弹炸得渣渣都不剩。本以为就这样死了,谁知她竟然遇到了狗血剧情——穿越她穿越到了北辰平南王的女儿战云兮身上。本是估摸着带兵打仗装会儿b,结果被某个男人怼得生无可恋……自己穿越已经够狗血了,某个钢铁直男居然也是来自二十一世纪,还TM是她的长官!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沙雕战友们也穿越了!战云兮无语望天:“团穿?这究竟是什么骚操作?”众人:“鬼知道啊!”
  • 破界纵横

    破界纵横

    上古时期,天才如蚁,可就在那么一个强盛的时代被毁灭了,经历了时间的变化此时已是沧海桑田,但看他如何创造出他一个属于他的时代。
  • 最亲爱的傅先生

    最亲爱的傅先生

    “傅先生,请问您对宋南淮小姐心怀不轨有多久了呢?是从你们初遇的时候开始的吗?还是更早呢?”“嗯,不清楚。”“喂!傅一白现在是我在采访你哎,要不要这么敷衍,多说几个字会死啊?”“我有在敷衍你吗?我确实不清楚啊,毕竟是你先把我拐跑的。”在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那个,在你看来他(她)也免不了有一些小缺点。可是在她脸上的小雀斑、她的任性、她的大大咧咧、她的偶尔敏感。他的洁癖、他的臭屁、他的摆架子、他的口是心非,就都变成了可爱。不对,是我喜欢的样子。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他叫傅一白是我最……“宋南淮,你在自己嘀咕什么呢?快把你那猪蹄子洗洗,吃饭。”“我好爱你呀,傅一白”“干嘛突然搞这么煽情。”“那你爱我吗?傅一白,你爱我吗爱我吗……”“好了好了,这可是你要我说的,才不是我想说的啊。呐,我也很爱你”“你说大声一点,我没听见”“不说了,没听见就……算了哼”“好啦好啦,我听见了,傅一白你不要生气嘛……”你好啊,我最亲爱的傅先生。
  • 那三年那红色小镇

    那三年那红色小镇

    那年夏天,那些人,那些事,我想留把你们留在指尖,平凡也不平庸,恬静却也美丽。既然重要,就要留下,我怕以后我会忘了你们,失去你们。
  • 梦启波澜

    梦启波澜

    一卡在手,天下我有。一术在心,万物归心。踏临异世,波澜尽启。挥手之间,魂断梦牵。
  • 冒险重新开始

    冒险重新开始

    不成熟的作品,不成熟的梦,冒险也许会在未来再次开始。现在就专注于另一个世界吧……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