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3600000014

第14章 从教育问题生中增长智慧

一个怀有敬意的人,不会想到把青年“造型”是他的职责……教师缺乏尊敬或是官吏缺乏尊敬,容易因为这些表面上的弱点而轻视儿童。他自以为有职责来把儿童“造成”一定的形状:在想象之中把自己比作陶工,儿童是他手中的陶土。因此,他给儿童某些不自然的形态,随着年龄而硬化,产生紧张和精神上的不满,从这些又产生残酷的嫉妒,以及认为一定要强迫别人也经过同样的歪曲的一种信仰。

——罗素

罗素的话振聋发聩,我们太缺乏对学生的敬意了!我们老师总想着要把学生“塑造”成一个“理想”的样子。如果孩子不服从,那就是叛逆;如果孩子表面服从,有的人会说他“油”,其实是我们自己亲手塑造了很多的两面派(教师或父母在场一个样,不在场却又是另外一个样)。那我们老师或者家长又是根据什么来“塑造”孩子的呢?

我们都受到了世俗的影响,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在研究着怎样在某种形势之下,可以操持现在的秩序。看看现在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都在重复着一个主题:适应性教育。为了适应学校的管理,为了适应社会的秩序,学生就要在学校或者家庭里反复地预演、排练。我不是否认这样的做法,这样的做法是应该的,可我们做得过火了。不管学生是否接受、怎么接受,我们都一味地强制性地坚持着我们心中那个自以为是的“理想”。慢慢地,学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做一个平常的人和学会及时地立身社会,就成了青少年永无止境地追求的理想。受外在教育越多的人,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变得越萎缩,他们缺乏冲动,只拥有一定量的机械式的“才能”,代替了生动的思想。看看时下的大学生吧,在经受了12年的反复机械式的教育以后,也拥有了机械式的“才能”,并在检验关口上凭借纸上谈兵式的知识再现获得了通关的钥匙。但之后呢?颓废、孤傲、脆弱成了当下很多大学生的代名词。这个时候,我们还能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我们的教育成了阶段性的自我慰藉而已。

只有极少数的教育者怀着大胆的信仰,希望冲破绝大多数人期待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制度。他们在学生的面前能感觉到一种难以形容的谦虚——这种谦虚不是可以用什么理性的根据来辩解的,然而比之许多父母或其他教师轻易的自信更接近于智慧。学生外表上的软弱无力和依赖的呼吁,使他们觉察到一种受信任的责任(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谴责甚至呵斥)。在想象中,他们能看到学生会变成什么(不是希望他变成什么),他的希望怎么会变得黯淡,他的信任受到了哪些的伤害,他的快速的愿望怎么会被沉思的意志所代替。这一切都迫使着他们盼望着能在孩子自我的斗争中予以帮助,迫使着他们要把学生装备起来,使他坚强起来,为了自己在精神上模糊地寻求属于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教师并不是为了任何教育机构所制定的外界的某些目标,而是在运用一个教育者的权利行使真正的教育。

以上几段文字帮助我厘清了以前我意识到但不曾厘清的教育思路,让我在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关系中的教育思考更深入。对以前的一部分认识有了批判,一部分认识有了肯定,对未来的教育多了几分从容和坦荡,也更坚定了我的教育观,学生成长观,生命价值观。案例《山不动,我动》就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问题生教育、学生成长、生命价值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以及在问题生教育中,班主任的智慧是如何增长的。

“案例”

山不动,我动

山东省威海市古寨小学 于青

当我决定整理李乐的故事时,他已经顺利地升入了初中。看着这位阳光灿烂的少年,我心中的幸福在流淌。

1.面对他的疯狂

那年,我刚接任了三年级的一个班。一节语文课上,孩子们都在积极背诵课文。突然,我发现李乐狠狠地向地下踹去。我顿生疑惑,走过去查问究竟。“晓颖打我!”李乐愤愤地说道,金豆子直掉。可是同桌说,是李乐先打了她。李乐一听激烈地争辩着:“她拿我的钢笔。”

“你看,你这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跟女同学一般计较?”本想这时李乐会有些羞愧。没想到李乐更生气了,“我就是要打她!”说着向晓颖猛踹过去,并举起了凳子。我一看,顿时急了。“你怎么能这样!”我边责问着李乐,边把他从座位上拉了下来。更让我吃惊的是李乐把怒气转向了我,他拿着钢笔向我扎来:“我扎死你,我扎死你!”看着眼前这位发狂的男孩,我感到诧异。“你干什么!”我本想厉声震住他,但是李乐呢不但没有收敛,而且愈演愈烈。他一边用钢笔扎向我,一边咬着我的手。

看着被扎得一塌糊涂的白裤子,再看看流血不止的手指,我气不打一处来,简直遇上了疯子。我走出教室给李乐妈打了电话,让她来学校一趟。当我回到班上时,发现李乐有些手足无措,我决定让他到办公室去,和他谈谈。“走,到我办公室去。”我将语气尽量放得平和些。“老师,我错了……”李乐哀求地望着我。“我知道,但这里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看着我不容置疑的神态,李乐的举动再次让我惊异。“我不要了还不行吗?”他拿起了作业本,一边咬着,一边撕开。顷刻间,本子就被他撕得粉碎。望着被他撕得粉碎的本子,我的怒气顿时升起。“看看你还能撕什么,都把它撕了!”我厉声说道,把他的数学书递给他。但李乐没有接书,说道:“老师,我真的错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老师给你机会,上办公室去。”此时,李乐乖乖地来到了办公室。

“说说看,老师今天有没有错?”“没有!”“那是谁的错?”“我的错!”对于我的问题,李乐一一回答。我感受到他已彻底认识到错误。这时,李乐妈急匆匆地赶来了,意想不到的是,面对他妈妈,李乐交谈的语气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当我问及老师有没有错误时,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说:“你有错!”说着踢了我一脚,接着又要拿东西砸我,并大声喊叫着:“你不该拦我!”他妈妈用力拦着他,可是李乐使劲拽着妈妈的头发以示抗议!看到李乐疯狂的脸,看到他妈妈哀求的眼神,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李乐妈对我说:“老师,他现在已经控制不了自己了,你先离开这里吧!”尽管我很气愤,但为了使自己不再陷入尴尬之中,我只能离开了办公室。身后还不断传来他们母子俩厮打的声音。

2.面对她心酸的眼泪

晚饭时,李乐妈敲开了我家的门。“老师,真对不起!”李乐妈说着眼泪哗哗直流。同为母亲,我能够体会她的心情:“其实,今天你没有错。你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你们家长娇惯他,还是孩子心理有问题?”说到这里,李乐妈哭得更厉害了。但是为人师的我,知道应该和妈妈分析其中的原因。

通过李乐妈的叙说,我才得知,李乐小时候一直跟着姥姥、姥爷生活。姥姥常年有病,老爷的脾气也不太好,对于小外孙的要求,不是不加青红皂白地呵斥,就是一味迁就。

“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心理……”听到我的话语,李乐妈哭得更厉害了。我知道谁都不愿意去面对此事,但为查找原因,我只能坚持说下去。“我建议你尽快带孩子看看医生,查找病因,否则会害了孩子一生。”听了我的话,李乐妈一个劲儿地点头。“他爸爸还在北京……”看着李乐妈痛哭流涕的样子,我不忍再说什么,她的眼泪已经蕴含了很多语言……

“李乐呢?”我忽然想到了李乐。“他在楼下,说啥也不肯上来。”妈妈解释道。“孩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管怎样也要面对现实。”我一边说着,一边送走了李乐妈。望着李乐妈不停地擦拭着泪水,我知道她的不易,丈夫不在家,孩子又发生这样的事,她怎能不伤心?

第二天李乐没来上课,我知道孩子的心里有压力,给他一点时间梳理吧!第三天,他按时来上学了。

3.山不动,我动

与李乐更多接触后,我发现他看我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我知道是那解不开的心结。和李乐妈多次谈到李乐,妈妈显得很是无奈,我知道这位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能够早日投入到集体中。我又何尝不是?尽管我一直都在努力,但是李乐跟我的距离总是很远。

傍晚,我突然想起《山不动,人动》这则故事。既然李乐这座大山不靠近我,我为何不可以主动走近他?于是,我决定今天晚上走进李乐家。

当我来到李乐家,小家伙感到很惊讶,对我比较热情。那天晚上我们谈了很多,我给李乐讲了《山不动,人动》的故事,听到老师把他比作大山,他笑得很开心。那一晚,小家伙的心情开朗多了,阳光已经照进了他的心灵,我期待李乐更优异的表现。

4.再度逃学

接下来的几天,李乐和我的距离渐渐拉近了些,他和小朋友的交谈也多了,但课堂状态仍不尽如人意,作业写得乱糟糟的。一日,我找到了李乐,要求他把作业重写一下,可没想到的是,李乐并没有重写。第二天,李乐又不来上学了,原因是老师总找他麻烦,并且以后再也不想上学了。妈妈做工作也无效,只能把固执的他留在家里。看到李乐如此现状,我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和李乐交谈,给他写封信。信中我这样写道:李乐,你是一个幸运的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老师也很关心你。可是你的表现很令我们失望。听话懂事的孩子人人喜欢,可是你呢?至于明天上不上学,你自己决定。如果你不来的话,你的座位我不会给你一直保留的,另外你最喜欢的微机课代表的职位,我也不会为你保留的……

写完了信,我决定让他爸转交给他。以往李乐在耍小性子时,爸爸、妈妈总是说服教育,李乐就是认死理,不肯认错。我建议其父母今晚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教育。

晚上,爸爸、妈妈谁也没有理李乐,李乐爸把我为李乐写的信递给了他。

第二天,李乐自己背着书包就上学来了。

5.特别的“说客”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年过去了,李乐的变化,让我欣慰,可李乐妈面对漫长的暑假犯了愁。她想让李乐参加游泳班,可李乐不同意。妈妈最了解儿子倔强的个性,就求助于我了。

暑假的第二天傍晚,李乐和妈妈来到了我家,我决定做个“说客”。“李乐,暑假参加游泳班怎么样?”我试探着问他。“我不想参加。”李乐面无表情地说。“作为一个男子汉,连游泳都不会,那怎么行?”我想用激将法激他,可没想到小家伙不吃这一套,一脸漠然。“反正我不想学。”我一看这招不管用,于是决定拿出第二套方案——动用我儿子的力量。

看到李乐和我儿子玩得不亦乐乎,我赶忙问他:“李乐,明天和哥哥一起去游泳怎么样?”玩得尽兴的李乐不假思索地回答“行”。

一切还算顺利,第二天上午李乐来到我家和儿子去游泳。看到李乐越来越喜欢游泳,我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我建议李乐参加游泳班,李乐答应了。

6.写下借条

李乐学了几天游泳,兴趣明显减了不少,小家伙连着几天逃课,两天不见踪影。到了第三天,李乐来到我家。一看到李乐,想到曾为他倾注的心血,我有些懊恼。

“这几天去哪了?”我冷冷地说。

“没去哪!”李乐一脸平静。

“你以为这里是自由市场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我本来就不想来!”小家伙语气还挺硬,说着要往门外走。

我抬头一看,他妈妈站在门口,面对走向门外的李乐,妈妈喊道:“向老师道歉!”

“不,我不!”李乐的声音更大。

“不愿来,没人逼你!”我恨不得让他及早离开这里。我觉得自己真是有些热情过分,这是暑假,我何必给自己带来这些麻烦?没想到,就在李乐妈让他向我道歉时,李乐又上前打了我一下,并口吐脏话。看到如今的李乐,想到上学年他所做的,我找到了原因所在。我让李乐妈放心上班,剩下的事情交给我。看到妈妈离开了我家,李乐的眼神流露出慌乱,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李乐又把妈妈作为攻击我的靠山。今天我必须制服他……

我一把拽过李乐,把他拖进卫生间,只想在较小的空间里容易掌控他。没想到他的书包一下子掉进了水池里,这出乎我预料,但我显得很平静。我命令李乐马上捡起来。我发现书包里装的是两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已经浸湿了。此时李乐显得很乖,开始向我妥协了。“老师,你让我妈回来,我道歉。”“不用,今天不是妈妈的错。”我的态度很坚决。“老师,我错了。”李乐改口道。

“该不该这样对待老师?”“不该!”面对我的问话,李乐一一回答。“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应该承担责任,说说看,该怎么办?”“老师,我错了!”李乐盯着我说。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被我震慑了。

“谎言也美丽!”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不管将来图书馆会怎么处理书籍,今天我要很好地利用这个教育契机。“光道歉还不行,损坏书籍,是要罚款的,损坏一本书就要罚款15元,两本书要罚款30元。你说该怎么办?”

“这……”李乐面露难色。看到李乐为难的神情,我想何不趁机逼他立下“军令状”,这样既可以让他承担责任,还能让社会这个大课堂来磨炼他。“行了,我给你个建议,明天开始卖报,每天卖10份报纸,一天挣两块钱,卖上15天。”“行!”李乐爽快地答应。“卖报的本钱自己向爸爸借。”

我拿来了笔和纸,李乐写下了如下借条:

今借爸爸人民币60元钱,用于卖报作本钱,从明天开始每天卖报10份,卖报所挣的钱用于偿还图书馆损坏书籍的罚款。

借款人:李乐

2007.7.25

为了防止李乐反悔,我特意让其将借条一式三份,我、李乐爸和李乐每人一份。事后,我又和他父母取得联系,要求他们配合我。

7.卖报还债

7月26日,李乐就踏上了卖报旅程,卖报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拿到报纸的李乐面露难色,一个人走在街头显得很孤独。我鼓励李乐卖报不要怕碰壁,大胆地上前寻问,并且要善于动脑筋,观察应向哪些人推销。在我的指导下,李乐一会儿就卖出了3份报。“老师,我知道卖报要看准人,要找那些打扮挺文明的人,这样的人比较愿意买报……”李乐高兴地向我讲述着。

有了成功的体验,李乐手中的报纸很快就卖完了,脸上露出了无以言表的快乐。剩下的日子里,李乐的卖报热情还算高涨。虽然有时也会闹点小情绪,打退堂鼓,但是每当跟他提起那张借条,就不再言语了,又踏上卖报旅程。

转眼间,为期15天的卖报生活结束了。出乎我意料的是,李乐又提出再卖5天报。从李乐日渐成熟的脸上,我感受到卖报生活真正磨炼了他。

20天的暑假卖报生活,李乐收获多多。他不但向爸爸偿还了借款,而且还挣了38元钱。图书馆的书,因为李乐爸整理得不错,基本看不出损坏,没有罚款,但这个美丽的谎言我至今守口如瓶。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我的教育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回顾李乐的成长历程,我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教育智慧也在日渐提高。我在接受李乐挑战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己……

(摘自《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年5期)

案例解析

细细品味了于老师的这则案例《山不动,我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太喜欢这个案例了。一是因为这个案例非常真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问题生是怎样在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智慧的优秀班主任的引领下逐步转化的;二是这则案例能引起我们对教育的深度思考,既能透射出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又能引起对不少现实教育疑难问题的反思。

1.面对问题生,应该怎样爱呢?

面对问题生,我们都会大谈“师爱”,但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爱呢?请看这个案例,李乐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呢?根据于老师的描述,他很混,完全是一个“滚刀肉”,而且还很严重。这样的学生对同学、家长犯混不奇怪,竟然对老师也犯起混来就很不正常了,尤其是在低年级。连于老师也不得不认为是遇到疯子了,遇到这样的状况,绝大多数老师的应对措施就是请家长。家长来校前后是怎样的呢?李乐的表现判若两人,特别是妈妈的到来,李乐马上翻供,还变本加厉。于老师呢?将心比心,没有责怪家长,更没有“怀恨在心”,而是充分了解,耐心引导,甚至动员儿子加入到“改造”李乐的行列中来。所以,于老师不仅爱学生,而且爱得冷静,爱得理智,爱得不卑不亢,一点也不假惺惺。这样的爱才能为后期不慌不忙地转化教育保驾护航,我为于老师的胸襟和爱心所感动。

2.学生出现极端行为,如何处理?

在教育的征途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问题学生、问题家长,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特殊情况,特别是学生出现极端行为。李乐算是混到极致了,在办公室也能混成那个样子,这还是不容易的,可谓“极端”了。于老师怎么做的呢?暂时撤退。注意,于老师不是躲避,而是暂退,只有暂退才能缓过劲来了解情况,分析敌情,才能为后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争取必要的时间。试想,如果于老师是“盛怒”,是冒进,是与家长联合起来与学生较劲,那事态不仅得不到缓解,极有可能导致两败俱伤,更为后期的教育埋下隐患,增加难度系数,得不偿失。这更加反映出于老师教育的智慧与明智,因为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愤怒不能增加智慧,愤怒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就像于老师一样,暂避起来,暗中观察、了解情况、充分准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只有“暂避”,才能避出时间,避出精力。从后期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又一次不得不为于老师拍手叫好。

3.问题出在家庭,如何家校合作?

如果问题生的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不少的老师要么就是大力宣传“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甚至是唯一性,问题生离开了家长合作就无法转化;要么就是大力宣传“教育万能”,问题生转化是由于老师或班主任教育的智慧和艺术。但凡这样的案例,大有乱贴成功标签之嫌。于老师的这则案例最精彩的地方就在如何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上。最初,于老师诊断出了问题出现家庭,特别是母亲的溺爱才助长了李乐的“邪气”。于老师怎么办呢?她选择了四步走:

第一步,山不动,我动。于老师主动出击,突然家访。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事态发展出人意料的时候,是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这就是“你不动,我动”的正面运用。所以,于老师的家访很成功。

第二步,指导家长。于老师在给李乐写信的同时,给家长支了一招“冷处理”,其实又是一招出其不意,老师“热”家长“冷”,继续突破李乐的心理防线,引起他的警觉,让他自然而然地陷入对问题的思考。

第三步,回避家长。当家长无法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还寄希望于家长,那这样的老师不是在推卸责任就是缺乏智慧,于老师敏锐地发现了李乐在以母亲为靠山的时候,示意母亲离开,有效割断了问题源,再进行教育时,效果出奇的好。

第四步,家校联合。让李乐暑假卖报是个不错的教育契机,是老师教育与家长配合的结合点。于老师切入得非常好,只要求家长做应该做的那块,老师负责整个流程,家长负责经济问题,那一式三份的借条实际成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建的协议和象征。

于老师的“四步走”给我们生动、具体阐述了“家校合作”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这样的:该家长帮忙的时候就让家长介入,而且只能做家长能做的那一部分;不需要家长出面的时候家长就不要插手甚至必须回避,因为家长的出现可能帮倒忙。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像于老师一样要能审时度势,要对家长提出具体合理的指导。这都需要智慧,都需要动脑筋。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错误地理解了“家校合作”,认为什么事情都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完成。对比于老师的家校合作过程,相去甚远。

4.转化问题生,切入点在哪里?

于老师在转化李乐的整个过程中,精彩之处甚多,仔细分析,教育的切入点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是用他在乎的东西威胁他(座位、微机课代表);二是用稍大一点的孩子引导他(特别的说客);三是阻断他的依靠(让妈妈暂避);四是把他逼“疯”,实际是给他心理断奶(围堵在厕所里,必须赔偿图书);五是让他在现实的环境中磨炼(卖报)。之前是想办法把他的退路割断,再制造难题(不能给家里要钱),却留一条路让他走(借钱、卖报),他被迫接受,却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领悟、转变。所以,李乐转化了。我们不难发现,于老师的教育过程着眼于整体,注重教育契机的把握,所以才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稳中求胜。

5.学生对错误供认不讳,就算成功吗?

案例中有一处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李乐在被逼时就能对错误供认不讳,致使于老师和他的初次交锋中也不免被哄骗了——“我感受到他已彻底认识到错误”。学生认识到错误与改正错误不是一回事儿。可惜很多老师不明白,以为只要学生一认错就代表会改正。现在的很多家庭教育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太习惯于自己的嘴(说服)和耳朵(听好话)来思考、解决问题了。后来于老师碰钉子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也给我们所有的老师再次敲响了警钟!

6.在问题生转化中成就自己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从不相信教育能立竿见影,需要肯定与否定的相互转化才能走向成功。于老师的案例正是立于李乐的长远发展和成长开展的教育活动,不慌不忙,有的放矢,令人称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生被转化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位富有智慧的班主任在成长。究其原因就在于于老师的心态阳光、平和,一点也没有功利色彩。正像最后于老师自己所写的感悟一样:“回顾李乐的成长历程,我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教育智慧也在日渐提高。我在接受李乐挑战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己…… ”

想到这里,不得不为这个成功案例喝彩,为李乐的转变喝彩,为于老师的智慧喝彩。

(梁岗)

同类推荐
  • 中外化学故事

    中外化学故事

    在化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无数精彩的故事。其中有的歌颂了化学家的智慧和英雄事迹,有的讲述了化学元素的巨大潜能,也有的赞扬了化学发明与发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吴伟丽编著的《中外化学故事》撷取了多个化学故事,给读者介绍了,大量的化学常识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故事内容新颖,文字生动有趣,有助于青少年朋友解开许多化学谜团,开阔视野,打开智慧之门。《中外化学故事》是一本学习化学知识的经典读物。
  • 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中国电力高等教育

    进行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编撰的《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丛书》是我校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的理论成果,也是我校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标志。
  • 人类神秘现象大揭秘

    人类神秘现象大揭秘

    本书《人类神秘现象大揭秘》将展现出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更会令读者耳目一新。它描述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和富有意义的神秘现象,在人类、超自然、外星人、宇宙、史前文明、野人、奇人、地理、动植物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神奇、新颖而极具想象力的内容,让读者从各个层面更好地了解仍然神秘的人类现象,增加读者探讨、解读神秘现象的兴趣和信心。
  •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排球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排球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小说精选

    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小说精选

    换一种阅读和挑选的眼光,新概念特色作文让你看到另一片风景。引领青春时尚,把握青春脉动,关注青春现象,贴近青春心灵。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小说精选,读者可以随意翻开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得起挑剔性阅读的作品。让你体验青春,感受文学。本书汇集了第十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小说精选24篇,读者可以随意翻开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得起挑剔性阅读的作品。使读者从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味和文学的无限魅力。
热门推荐
  • 星际战争—天使与恶魔

    星际战争—天使与恶魔

    战争没有对错,只有胜负,哪怕对战双方是天使与恶魔,那也没有任何一个生命能够准确判断到底谁是对谁是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透过娃娃的爸爸失业及发生洪涝灾害两个事件,讲述了供给和需求关系及失业问题。从小将这些基础观念深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面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孩子将更有智慧,也更有勇气面对一切变化。
  • 把你留在青春里

    把你留在青春里

    17岁的苏涉宇在第一次见到江清就对她一见钟情,他才明白喜欢就是那么简单
  • 九星神龙决

    九星神龙决

    一代修仙奇才从修仙世界渡劫失败来到都市看他如何玩转都市泡妞敛财装逼。。。
  • 倘若我还爱打死不离开

    倘若我还爱打死不离开

    她说:谢祢知晓硪所有不堪,看过我最狼狈的一面,忍过我所有的无理取闹,还依然宠我,爱我久伴身边..他说:我爱祢,不论结局如何,我只要祢快乐.......不论祢身边最后的人是不是我,但祢要记得,倘若我还爱,便不会离开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幸福的家庭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幸福的家庭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醉寒云

    醉寒云

    明朝建文四年,燕王朱棣靖难成功,而建文帝却不知所踪,朝廷成立龙武堂,一为维护江湖秩序,防止江湖人士危害皇朝统治,一为暗中寻找建文帝下落,宁静的江湖表面之下暗流涌动。
  • 始终在路上

    始终在路上

    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在追求什么,为什么而活着,有的人一生盲目在追求着什么,到头来却什么也没追求到,生活让我们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做选择,然而我们也作出了我们各自的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内心的世界。
  • 真的就是假的

    真的就是假的

    民国初年,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人们过着自己的生活。在时代洪流下,他们继续守着宁静。看似光鲜的历史,扒开来看,也就是俗世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