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700000003

第3章 道家的思想渊源(1)

道家精神包含在整体的道家文化之中,只有通过道家文化的具体分析,才能把握道家的精神内涵与实质。然而,道家文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从何入手来阐发道家的精神内涵与实质呢?研究方法不同,其切入点可能是不一样的。就历史观点来看,首先追溯其思想渊源,这对于理清道家文化的发展脉络,应该是有帮助的。

关于道家的思想渊源问题,已出版的同类学术着作多有论及,但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认为,道家的思想渊源可以从古老神话、隐士精神、史官智慧、巫术传统等许多方面来考察。

一、“混沌”、“食母”的神话溯源

道家思想与古老神话具有密切关系,这在《老子》、《庄子》中已略见端倪。

叶舒宪曾经运用西方神话学理论分析老子思想,他指出,“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以混沌创世神话为基础的理论抽象”。这里的“混沌”是表达天地万物未生以前原始状态的具有世界普遍性的原型母题。在中国,与儒家那种关注社会人际的着眼点不同,道家不仅乐于探究宇宙自然,而且对于“混沌”母题能够自觉涵摄,将之提升到宇宙哲学与人生哲学的双重高度,予以进一步发扬,这对于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气度而言乃具有发轫之功。

“混沌”又称“浑沦”、“浑沌”。就本义而论,“浑”指的是污浊,后来延伸出“混同不分”的意义,以表示创生万物的本体。它具有无限可能性,也可以说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庄子·应帝王》就载有“浑沌”的寓言: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在《庄子》中,“浑沌”表述的是合和之状,但同时也具有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理趣。总之,它表现在天地生成之前有个“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东西存在。《列子·天瑞》谓:“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庄子·应帝王》称:“中央之帝为浑沌。”到了汉代成书的《三五历记》中,“混沌”即演化为“宇宙卵”的创世神话,即“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可见,“混沌”在道家宇宙生成论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标志。它是道家在追溯天地万物始源过程中,对那种天地阴阳一体未分状态的描述。《子华子·执中》认为:“浑沦鸿蒙,道之所以为宗也。”《淮南子·诠言训》也说:

“洞同天地,浑沦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两者都肯定“混沌”为造物之祖。

概括而言,道家的“混沌”思想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指一种演化状态。

按照道家的看法,“混沌”孕育并生出宇宙;当然,混沌本身也是一系列演化的结果,也就是“大道”演化的过程性状态。二是指一种自然状态。道家在上古洪水传说和创世神话的影响下,运用“混沌”来描述从遥不可及的复杂系统演化为茫茫宇宙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状态,认为混沌是万物浑然融融的一个整体,它既有未分别的一面,又内在地蕴含着规则、有序的因素。此外,道家还认为“混沌”是个体生存和社会运作的理想方式。

混沌是未分貌。它既是宇宙生成前的状态,也是人的心灵状态和理想社会的状态。道家认为宇宙在阴阳对待中生成,而阴阳之前是浑然未分的元气或道。道家确立“道”为终极始基,社会和人的生存都以此为本根。池田知久认为,混沌的客观方面当为“世界自身因其无限定性而具有本来的可能性之表现”;就其主观方面来说是“人之愿求永远处于无伤状态的怠惰自尊心的表现”。

在道家视界中,人的生存境界应当是法自然之“混沌”,以成就生存之“混沌”。《老子》第十五章说:“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进而深入到思维混沌,即把混沌视为一种思维方式。《老子》第十章所说的“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正是此意。混沌作为一种未经分化的浑然整体,自然不能通过分析、还原的方式来认识,而只能靠直觉与领悟做整体的把握。道家用这种方式去理解混沌和事物,便是把混沌当作一种认识和思维方式。

道家在谈浑沌之心的同时,将这种思想贯彻到治国当中去。《老子》第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以浑沌之心为本然,并且力图通过混沌之心的扩展,以期实现浑沌之世。道家强调“心”与“世”的混沌状态,这是针对现实世界诸多背离自然的情形而提出的。关于这一点,《关尹子》有一段很好的说明,该书《三极》篇指出:“利害心愈明,则亲不睦;贤愚心愈明,则友不交;是非心愈明,则事不成;好丑心愈明,则物不契。是以圣人浑之。”另外,《淮南子·本经训》也有类似的说法:“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当此之时,无庆贺之利,刑罚之威,礼义廉耻不设,毁誉仁鄙不立,而万民莫相侵欺暴虐,犹在于混冥之中。”按照这种描述,则个人的生存没有感到社会治理工具的束缚,这些治理工具也没有加于人身,人们无知无虑,混沌自在。这种说法尽管已经哲学化,但也闪烁着上古神话混沌思维的光辉。

除了上面所说的混沌创世神话以外,道家还继承了母神创世神话,而这又与生殖崇拜有着密切关联。基于类比思维,古人将天地万物的创生与母亲生子联系起来。这种思考方式在《老子》等道家着述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正如赵有声指出的:“老子以玄牝象征道及其创生力,称道为万物之母,并提出一系列食母、守雌的方法论,无疑含有原始母神生殖崇拜和母神创世神话的历史内容。而他以混成、混沌、恍惚来描绘道的实存状态和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显然同先民的浑沌创世神话直接相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传承了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原型,发扬了阴柔、无为的处事品格,怀有追求和谐、整全的思想倾向。

中国的母性创世神话当推女娲神话。许慎《说文解字》谓:“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山海经》说:“女娲之肠,化为神,处于栗广之野。”

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而蛇身,一日中七十变。”《风俗通义》亦称,“天地开辟,女娲抟黄土作人”。

这种思想应当是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渊源之一。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在老子看来,道是“有无相生”的统一体。妙,少女也;始亦“女之初也”。

“有”是一种显在(徼),而“无”是一种潜在(妙)。“无”指称天地化生之始,而“有”指称万物孕育之母。“无”显现为“有”便是少女演化为生育儿女的母亲。《老子》第五十二章对此表达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因此,道是万物之“玄”(原初),成为化生万物的玄妙门户。这里“众妙之门”其实就是“玄牝之门”(女性生殖器)。老子以“母牝”为原型表征“道”的创生力。《老子》就常常用“生”这一带有母神创世神话的语言,来表达“道”的神圣性和原始性。

天门开合,能为雌乎?(《老子》第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章)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老子》第五十一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第三十四章)老子在保留母神原型的基础上,将其形象升华为抽象的哲学概念,并以“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融会了母神的形象。通过这种融会,母神创世的自然性转化为道家所秉承的人生态度与处事风格,那就是“守雌”、“致柔”、“好静”、“不争”,同时也生发了“贵食母”的复归情结。在道家看来,人生既应该像一个吸吮生母甘乳的婴儿,在对道的事奉中浸润于道的创生之泉,也应该像婴儿伸曲于母亲的怀抱一样,将个体完全置身于道的庇佑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第五十二章)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二十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老子》第五十九章)“食母”是融摄道的创生力以为自身生命活力之源,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则必须“守母”,即坚持履践母性原则,具体说来就是“慈”。《老子》第六十七章将“慈”作为“三宝”之第一宝,并强调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是因为“慈”其实体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道性,而这种道性正是母神创世神话的理性升华。

然而,正如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deBeauvoir)所说的:“母亲即是混沌(Chaos)……因为混沌既是一切生命所由出之源,又是一切生命所当归之处;她乃是无(Nothing)。”在杜而未看来,老子之“道”的阴柔是月神宗教的体现。其实,道家的“道”论直接源于西周的天道观,也就是日月星辰周而复始运行的理性认知和思想概括,它是古代天文智慧的升华。

而混沌和母神创世神话应当是流传于更为久远的三皇五帝时期的神话传说,只不过在“轴心时代”的中国古代社会逐步摆脱了巫术宗教,超越了神话传说,从而实现了“哲学突破”,这种突破是采取了连续而非断裂的方式进行的。因此,许多上古的文化基因依然如化石一样被埋藏于浩瀚的经史子集中。

二、隐士风范与史官智慧

冯友兰指出,“道家出于隐士”。所谓“隐士”,乃隐居不仕的人。士即古代知识分子,有文化修养的人。“不仕”,即远离政治,不出来做官。因此,隐士是有才学而不愿为官的知识分子。萧萐父认为司马迁称老子为“以自隐无名为务”的“隐君子”。事实上,这“非仅实指老聃见周之衰而自隐去或庄周拒楚威王之聘而宁愿曳尾于涂中等具体史实,且泛指一部分古代士人自愿或被迫从统治层的政治斗争漩涡中跳出来,成为在野者,他们既具有博古通今的历史修养,又与现实权力斗争保持一定距离,因而有可能深观社会矛盾运动,冷静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同时,他们退隐在野,贵己养生,不慕荣利,乃至傲视王侯,因而有可能较多地接触社会现实,了解民间疾苦,关心生产科学,乃至成为时代忧患意识、社会批判意识的承担者,或以德抗权、以道抑尊的代表人物”。自从阶级社会私有制国家政权形成后,一些对原始社会的民主、平等、和谐、公正的社会治理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回归情怀,进而表现出对当时社会不满和不合作的士人,便从政治中心退隐于野,成为隐士逸民。孔子《论语·微子》中就提到多位这样的人。微子因纣王无道而离去,孔子称他为“仁”者。楚狂接舆劝孔子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应当要远离危险的政治漩涡。长沮与桀溺结伴耕田,他们教诲孔子弟子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意思是说当今世道浊浪滔天,没有人能改变,与其跟着寻求明君的孔子,不如跟着他们一起避世隐居。荷蓧丈人反对孔子的游说活动,批评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并主动躲避,不想与持“不仕无义”思想的孔门往来。孔子对当时的几位知名隐者作出自己的评价,他认为伯夷、叔齐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想与当权者同流合污,这种思想为庄子一派所继承。虞仲、夷逸则是“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此种人于魏晋时期的阮籍之流,常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之感叹,崇尚清静养生,不求权变苟活。而柳下惠、少连之徒虽“降志辱身”,行事尚且“言中伦,行中虑”,这些人虽然对现实有所不满,但依然愿意为官,试图影响社会。

孔子则怀“扶大厦于将倾”的雄心壮志,自认为:邦有道时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邦无道时,却难以做到逸民之“愚”,体现出与逸民不同的价值取向。

同类推荐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星云日记41:生死一如

    星云日记41:生死一如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用钱之道”、“大事与小事”、“生死一如”、“千里马”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刘法慈心解“心经”

    刘法慈心解“心经”

    《刘法慈心解心经》是在刘法慈讲解《心经》的讲稿的基础上,经过后期整理而成的。这部书,不是讲解经典的知识,而是传播经典的内涵。这部书,不仅拥有广度和深度,更是把经典的智慧带人生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喜乐。这部书,不只是让我们理解《心经》的文字,更是通过文字的奥义看到我们自己的心。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反观自照,看到真实的自己,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觉悟自我。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经”。
  •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七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不忘初心”、“如何自处”、“找出内心平衡点”、“皆大欢喜”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热门推荐
  • 水墨流年

    水墨流年

    她,林水墨—A大文学系“月仙”,淡雅漠然,却无意失了芳心。他,王俊凯—遥不可及的偶像,却因无意一瞥,就此沦陷。可是命运却开起来了玩笑,她和他从此背离,越走越远??多年后她的回归,另他冰冷的心再次解冻。“王俊凯,但愿我从未遇到你”林水墨决然的走入海中,一点一点被淹没,眼角的泪与大海融为一体,凄美的闭上眼睛,眼角的泪痣更加妖艳,就这样,绝望的,沉入海底??
  • 特工重生,吃货萌后快到碗里来

    特工重生,吃货萌后快到碗里来

    华夏史上最牛逼,最腹黑,最贪吃的特工你造最后怎么样了吗?“杀敌无数光荣牺牲?”“丰功满绩退休后怡养天年?”错错错错,全部都错了!我来告诉你,史上最牛逼最、、、的特工最后在吃大餐的时候一不小心噎死了。。笑看特工穿越重生
  • 我要你回来

    我要你回来

    校园爱情故事是将他们走进社会中的悲剧与幸福,一队风华正茂的美男美女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有多少挫折等待着他们,踏入社会后男主的离开会给女主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一直默默保护女主的男一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为了守住自己男人的女主会付出多上,甚至差点失去自己的生命...
  • 权志龙之为你倾心

    权志龙之为你倾心

    不相信一见钟情的她,就没有为谁一见钟情、再见倾心。被封印住的心更是没有人能是它融化,即使被冰封的心终有一天会化掉,会为一个人荡起阵阵涟漪,知道那时她才相信世间的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会在她的身上验证,会让她冰封多年的心为之融化
  • 伏龙战记

    伏龙战记

    这是一场人与龙的战争,是科技与魔法的较量。重获新生的并被选中的少年能否再此世间行走下去,带领人族走向复兴…
  • 虎愤天下谁争锋

    虎愤天下谁争锋

    男儿当持三尺青锋,立不世之战功。仲家帝国历经700余年历史,逐渐没落,各地诸侯虎视眈眈、招兵买马。秦王秦阳接手时秦国已经占据东北方向,而秦阳更是北征乌候、南攻魏赵。却被魏赵依靠连江天险死死守住,最终被活活拖死在连江军营,一代明君殒命于此,可怜秦国大业被宦官张铭败坏。从此天下更加的纷乱。
  • 东方神娃:龙凤呈祥

    东方神娃:龙凤呈祥

    黑暗再次来袭,女娲被捕,龙娃重创,凤娃失明……“时光的主人啊,我们在此向您虔诚地祈祷,愿您能开启时光的隧道,拯救我们慈爱的母亲,保佑我们天下人的好儿女……”龙凤村里香烟弥漫,村民们无一不是满面忧伤,忧心忡忡。像是回应他们的祈求,一道白光闪现,整个世界便静止了,却不见了那两抹一黄一粉的身影……“放心,我会带他们去看看光明而和平的未来,提高他们的神力,拯救世界……”(本小说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老实人(双语译林)

    老实人(双语译林)

    《老实人》是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代表作。主人公“老实人”出生在德国一位男爵的府邸中,是男爵妹妹的私生子。他一直在封闭的环境成长,信奉家庭教师邦葛罗斯所宣扬的乐观主义,觉得一切都很好,深信男爵的家就是人间天堂。可是,男爵将他逐出了家门,只因为他爱上了表妹居内贡小姐。从此,他踏上了独自探索世界的旅程。漫长的旅途中,他几乎没有经历或见证一件积极的事情,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与社会弊病,让“老实人”去经历、见证、思考、成长、成熟,慢慢摒弃盲目乐观主义,变得中庸实际,并开始相信人生应该通过劳动来获得幸福。
  • 春风寒雨

    春风寒雨

    90年代中期,江海市“春风电子器材厂”面临改制。在这场从没经历过的事变中,厂内和厂外的人们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了一场博弈。夏天雨和厂长王为民都提出了方案。王为民等人为谋取最大的利益,暗中对夏天雨发起了攻击。夏天雨这么些年,从下乡到农场,再到回城进了厂,波折不断。他的感情生活也很不顺利,并且被对手用来作为对付他的手段。丛蓉年轻漂亮,和夏天雨有过一段情缘,虽然知道这是一段很可能不会有结果的感情,还是一直在等待着什么。丛蓉被卷入了这场暗斗。她为了帮助夏天雨,付出了许多,甚至牺牲了身体,最终帮夏天雨挽回了被动的局面。改制的事情终于以妥协的方式结束!
  • 霸道主上:异能千金怀里来

    霸道主上:异能千金怀里来

    一朝重生,当然不能像上一世一样,呆傻的活受罪,被喜欢的人背叛,被最亲的人伤害。这一次自然不会走傻白甜的路线,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男闺蜜来来来,让我祸害一下;竹马停一停,给我点面子好吗?我走的是高冷机智路线。后来...一不小心遇到一个腹黑,被夺初吻,哦莫,你还我初吻啊啊啊!某天,她对着某泽温柔一笑,男人吃醋了,一把搂过她然后让她对着自己笑,还是无限温柔的那种。某女心中泪奔:我错了还不成吗?霸道主上求放过QAQ不知不觉间,她的冷漠被他彻底瓦解···不知不觉间他早已进入自己心间,占据了重要位置。她的笑颜,从来都只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