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700000022

第22章 道家的生死关怀(1)

生与死凸显了人的存在过程,也因此使人的价值意义得以体现。没有生就没有死;反之,没有死也无所谓生。自然地面对生,坦然地迎接死,是生命应有的态度。道家是尊重生的,但并不厌恶死,因为生死都是自然过程,人不应去违背这种自然。道家认为,只有在具体行动过程中顺应自然,才能尽其天年而长生。道家的生死智慧给世人许多启迪,我们思考生死问题既是把握道家养生思想与方法的需要,也是在天地人系统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从而使人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身心环境中自由而快乐生活的需要。

一、生死乃“天福”

道家追求人生的逍遥快乐。这种快乐如同花儿自然绽放,恰似鱼儿相忘江湖,又如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那样地具有气魄和雄壮。在道家看来,自由是生命应当如此的状态,一切有碍自由的东西,比如权势财富,都应当舍弃,生死忧虑当然也不例外。道家认为,既然万事万物的产生与灭亡都是自然而然的,人不应当担忧。与其担忧而失去快乐,不如抛开烦恼,笑看生死。只有保持“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的境界,才合乎自然大道之情;否则,“遁天倍情”(《庄子·养生主》),违背了生存之道,人便不能快乐。不快乐的生活不是道家所追求,而是竭力反对的。因此,道家主张“齐生死”,即不悦生,不恶死。

《庄子·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生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白天黑夜的流转一样。《庄子·田子方》也有类似的说法:“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这里的“滑”是“乱”的意思。照《田子方》的看法,生死也是一种自然秩序,不应该扰乱它。究其生命流程而言,那就是“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人生天地间,造物者赋予五官四肢的形体,为生存而劳作,求安逸以养老,因死亡而休息。所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达生》)。就是说,出生并非自我能决定,死亡也并非自我能停止。“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庄子·庚桑楚》),一切都是天然。

如此说来,人们不必好生恶死,因为这是徒劳无益的。《列子·天瑞》载荣启期之言曰:“死者,人之终也。”由此可见,道家并不强调不死,而是坦然地承认死亡。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孟孙阳与杨朱的对话中可以得到进一步佐证。《列子·杨朱》载:孟孙阳问杨朱:“有人于此,贵生爱身,以蕲不死,可乎?”杨朱说:“理无不死。”孟氏问杨氏:“以蕲久生,可乎?”杨氏说:“理无久生。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从杨朱的回答可以看出,早期道家对于死亡问题不仅没有回避,而且具备相当理性的认识。按照杨朱的立场,人的生命并不会因为高贵就能够长存,身体也不会因为特别的爱惜就能厚实,而是有其定数的。那么,这是不是等于教人设法早死呢?杨朱也反对这种求死的思想,他说:“既生,则废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

将死,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列子·杨朱》)意思是说,不论是生还是死,都听之任之。《列子·天命》对此做了进一步发挥,指出:“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可以生,可以死,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然而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无奈何。”生死合乎自然,那是“天福”;如果该生不生、该死不死,那就是“天罚”。所以,面对死亡,人们该做的事就是顺其自然。

《庄子·齐物论》把生死看成做梦一样,认为生是欢的,死也可能是乐的;生与死哪个更快乐,也许只是幻觉。因此,人应当做生命的“觉者”,不要因为生死问题使自己不得尽欢颜。只有生死两忘,方得解脱。《列子》也有类似的思想,该书《天瑞》篇载林类之言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照林类的思路,生死好比走路时的一往一返,那是无穷无尽的,此时死了,说不定彼时又生了,而今天的“死亡”与昨天的“生”又有什么区别呢?既然是生死往来,前后相续,就不必为之犯愁了。林类的这种看法,代表了早期道家齐同生死的立场。

道家的生死自然观念,其理论基础是气化说。《庄子·知北游》谓:“通天下一气也。”《庄子》所谓“天下”的意义在不同场合有所区别,这里的“天下”与寰宇差不多是同等概念。按照《知北游》的观点,往来于天下之间的就是“一气”;换一句话来讲,天下万物都因“一气”往来而存在,人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该篇紧接着又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样看来,无论“生”或者“死”都可以通过“气”来解释。这“一气”在道家观念中又是分阴阳的,因此《庄子·秋水》指出,人之“生”是“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天下之间,阴阳相推,一气流行,万物变化,于是有了生死的交替。面对近乎残酷的生死流转现象,凡人常常悲哀不已,而得道的真人则不然:“古人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庄子·大宗师》对于“真人”的描述使我们看到了道家对待生死的自然主义态度。

二、“轻物重生”的生命意识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道家以生死为自然过程,并不等于不爱惜生命,更不意味着把生命当作可有可无。就整体上看,道家可以说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认为只有热爱生命,才能积德进道。

《吕氏春秋·重己》曰:“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作者明确指出,以身为重,以天下为轻,贵贱当然就更不能同生命相比了。同时,道家深知人立足社会中,名利财色,得失成败,时时伤性害身,只有懂得趋避,才能健康长寿。老子曾警戒世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照此看来,生命之于人是最为宝贵,最值得珍爱的。

(一)一毛为重,天下为轻

杨朱是道家中持轻物重生论的典型。《列子·杨朱》载杨朱言:“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认为如果人人都贵身爱生,不以天下之利交换自身的生命,那天下就大治了,个人的生存也可以大安。《韩非子·显学》称杨朱为“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之人,为“轻物重生之士”。《孟子·尽心上》评价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将杨子误解为自私自利的小人。而《淮南子·泛论训》则肯定杨朱思想的立意当是“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除了杨朱,子华子也是一位知轻物重生的道家学者。韩、魏两国互相争夺土地,韩王忧虑,但子华子以失一臂来换取天下之不可取的轻重说诱导韩王,使之意识到“两臂重于天下”,而忧虑土地将“愁身伤生”,是不必要的。在子华子心目中,生命的价值超越了一切外在利益。子华子的轻重论实质就是以生为贵,而以名利为轻。对此,《庄子·让王》感叹曰:“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而《吕氏春秋·审为》则明确肯定“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在道家看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不要让外物伤害它,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懂得珍爱生命的人必然是齐贵贱、不伤身的人。《庄子·让王》说:“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重生的人即便是身处王位,也应当以养生为本。“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庄子·让王》这段话将“生命”与“天下”及“他物”联系起来,认为“生命”比“天下”更重要,所以不能因为“天下”而损害“生命”,至于“他物”与“生命”相比当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全生完身

明嘉靖七年(1528)许宗鲁刻本《吕氏春秋·贵生》通过子华子陈述了人的生命的四种状态:“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第一种状态是“全生”,也就是保全生命,使其不受伤害。从某种意义上看,“全生”也可以看作“尊生”,其确切内涵是“六欲皆得其宜也”(《吕氏春秋·贵生》)。第二种状态是“亏生”,也就是生命受到某些伤害,有所亏损。在这种状态中,“六欲分得其宜也”(同上),即人的基本欲望只能得到部分满足并且容易陷于困境,即“尊生”渐薄,亏损越严重。相反,亏损越严重,“尊生”就越淡薄。这样,生命活力受到压抑未能全面舒展。第三种状态即“死”,表明生命的终结,《吕氏春秋》又将之称为“未生”。之所以称作“未生”,是因为这意味着未来可以再生。第四种状态是“迫生”。在这种状态下,“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不但“六欲”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且所厌恶的东西全部出现,从而人的身心经受最大折磨,受到莫大侮辱。比如耳目“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还有,“不义”也是一种“迫生”。而“迫生不若死”,从人生价值来看,“迫生”乃是一种痛苦的人生。

从上面的描述看,《吕氏春秋·贵生》是以“全生”为上的。所谓“全生”乃是生命自然状态得到保护;但在社会生活中,这种自然状态一般难以达到,这就需要通过“养生”来实现。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身心护养之外,道家注重的是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不为世俗所伤。按照此等理念,道家告诫人们应该调控自己的思想意识,使“六欲”保持在“宜”的状态。

道家注重自我生存的质量,警惕沦为物的奴隶。在道家看来,天下虽重,但与生命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关于这一点,老庄早就启发世人思考了,指出生命要活出风采,就不能“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庄子·缮性》),而应当“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父》)。秉持自己的天性,保有活泼天真的心境,不在充满诱惑的世俗生活中迷失自我。《庄子·田子方》曰:“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在作者看来,生死是件极大的事,但却不会对真人的心态造成影响,何况爵禄之类的东西呢?

(三)乐生:生命活力的自我提升

如果说“全生”还只是生命的“应然”保持,那么“乐生”则是对生命的“实然”体验。故而子华子谓:“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亦乐其所以亡,故烹兽不足以尽兽,嗜其脯则几矣。”(《吕氏春秋·诬徒》)王者为自己深谙治国之道感到快乐;亡国之君为领悟自己败亡的原因感到快乐;至于烹煮野兽不能吃完,只吃肉脯也接近快乐了。

《列子·周穆王》有个故事说,子华子得了健忘症,治好后,他反而“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他讲:“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他认为现实生活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会扰乱人们的心灵,使心态不能平静,因此希望回复到健忘的状态。他的这种希望,其实是在追求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就是所谓“乐生”,即以快乐为生。

三、终极关怀与合道境界

道家通过独有的话语来表达生命意识的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终极关怀精神,而这种精神又是与合道境界相联系的。因此,我们也就有必要将终极关怀精神与合道境界联通起来探讨。

(一)自然主义的终极关怀

众所周知,终极关怀是哲学与宗教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理论思维的学派,当然也重视终极关怀。

《庄子·大宗师》载有一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因为都能忘却生死而结为朋友。不久,子桑户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闻听后派子贡去助理丧事。子贡看到一个在编歌曲,一个在弹琴,两人合唱道: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返璞归真了,而我们还寄迹于人间啊!子贡赶忙上前说:请问对着尸体歌唱,合乎礼节吗?两人相望而笑说:我们怎么知道礼是什么?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应变:生存之道

    应变:生存之道

    佛陀说法,随机应变,看你是什么根机,他就对你“说空说有”、“说因说果”、“说人世说出世”,所以佛法都是应众生根机而变化。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 伊朗伊斯兰教史

    伊朗伊斯兰教史

    本书正是想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并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热门推荐
  • 火烧云之云慕洲

    火烧云之云慕洲

    十七岁的阮怜云遇见了十五岁的凤昭渊原以为是他助她拜托束缚,却也是她予他新生长剑自天而来,少年持剑仰头一饮而下“既然一定要喜欢你,那就试试天命可不可逆”阮怜云一直以为凤昭渊是女子,以至于睡觉逛花楼,换药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干完了某一天,凤昭渊撑着亵衣懒懒抬头“娴娴,你看了我的身子你就要对我负责”“…”灼华,剑起女装大佬高冷美强惨男主vs没心没肺隐藏boss女主
  • 都市最强药师

    都市最强药师

    一个平凡人的自白:我生而平凡,不甘于平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堕魔陨道

    堕魔陨道

    黎天大陆,万族林立。异族入侵,万族联手得以保全大陆。人族魔道派系伤亡惨重,事后魔道残存修士拼尽全力抵挡临时发难的正道修士,虽得以保全,却为正道不容。千年后......
  • 丧尸堆里的幸存者

    丧尸堆里的幸存者

    一个初三少年和他的青梅竹马对抗丧尸的故事
  • 仰光哭泣

    仰光哭泣

    灵感来自每一次,这本小说我就随便写写吧。
  • 锦服绣刀

    锦服绣刀

    嘉靖四十年,春季,锦衣卫指挥使陆绎大婚,八抬大轿,一一路红妆,迎娶六扇门袁今夏,喜庆,热闹至急。
  • 佛说大乘智印经

    佛说大乘智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人、妻子和情人(完本)

    恋人、妻子和情人(完本)

    他是个英俊富有才华的男子;她是他大学时代的同窗;她是他儿时的玩伴;她是他的学生。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间的感情纠葛,这其中包含着许多痛苦和无奈,是社会的原因?还是主人公自身的原因?最终他们能否走出这情感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