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4500000004

第4章 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3)

总是注意他人的缺失。俗话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就是认为自己一向正确的人。我们愈是自感有缺陷,就愈难以坦承自己的过失,而怪罪他人却能帮助我们暂时卸下失败的重担。令人难堪的真相却是,上述种种对策只不过强化了不安全感,持续支撑着我们缺乏自我价值的迷惘;我们愈焦虑地编织故事,告诉自己未来可能会遭遇失败,或者不断地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毛病,就愈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有缺陷。我们愈是掩藏自己的失败,那种觉得自己有所欠缺的恐惧就会愈发强烈;当我们努力想获取他人的好感,或亟欲超越他人时,我们就愈发强化了“自己本身根本就不够好”的潜在信念。并不是说,我们跟他人不能有良性竞争、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不能承认自己的才能并为之自豪;而是说,假使我们的一切努力建立在害怕自己有瑕疵的动机上,就会加深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

朱尔斯菲佛(1929~),美国漫画家、作家暨剧作家,其漫画作品结合了社会、政治及个人观点,融合为极其幽默的漫画。

视他人为假想敌

本章大部分篇幅将集中讨论,我们如何因恐惧而将矛头指向自己,把自己当成敌人、视自己为问题的根源。但我们也会把这些感受向外投射,视他人为假想敌,恐惧愈甚,敌意愈深。我们的假想敌,还有可能是从未尊重我们的父母、阻碍我们成功的老板、剥夺我们权力的政党,或是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的国家;在这个“双方大对决”的世界中,缺乏自我价值感的祸害就在“外头”。

无论是家庭失和或族群间的世仇之战,制造假想敌带来某种程度的掌控感,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相信自己正在处理问题。将怒气发泄在假想敌身上,暂时减缓了我们的恐惧感与脆弱感。

这并不表示真正的威胁不存在,我们的确有可能危害自己,而他人也可能伤害我们。然而,倘若我们任凭自己以仇恨与暴力来反击,便会引发更多恐惧、惯性回应和痛苦折磨。只有当我们能以理智的心来面对自己的脆弱时,才能让自己从恐惧与疏离的迷惘中解脱。

迷惘的根源——视自己为分离的个体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北印度,佛陀在菩提树下彻夜禅修之后,达到了圆满开悟;他知道他找到了“正道”,因为,他的心宽广自在了。几天之后,他初转法轮倡导教法,开启了人类心灵发展的新纪元。在这历史性的重要时期,佛陀教导我们:要深入痛苦的根源,看清这根源即是解脱自在的开端。这就是佛陀开示的第一圣谛“苦谛”:痛苦或感到不满足是普遍的现象,彻底认清苦的存在,就是觉醒的第一步。

佛陀彻夜禅修时,深入观照了自己的痛苦,他惊奇地洞察到,一切痛苦或不满足都源自于错误的见解:误以为自己是独立存在的自我。这种想法把我们禁锢在贪求与嗔怒的轮回中;我们会因为独立存在感而遗忘了慈爱觉性,但慈爱觉性才是我们的本质,它把我们跟所有的生命联结在一起。

我们所体验到的“自我”,其实是种种熟悉的想法、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的集合;心把它们全部联结在一起,进而捏造出一个存续的、私人的、独立的故事。我们将所经历的一切纳入这个自我故事,变成了“我的”经验。例如:我很害怕、我想要这样等等。当代泰国佛教禅修大师暨作家佛使比丘把这种将自我感加诸生活经历之上的习性,称为“我执”与“我所执”,也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的所思所感,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为“我”所有,或因“我”而产生。

我们最习惯且最强烈的感受与想法,形成了心目中的“自我”。倘若陷入了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我们就会觉得这个自我是有瑕疵的;当我们从“我执”与“我所执”的角度来看待生命,那么,一种“总有什么出了差错”的感觉,很容易就会具体固化成“我一定是哪里有毛病”。

有时我们实在无法明确指出自己究竟有什么不足之处;然而,光是这种与他人有所区隔、分离的自我感,就足以引发一种基本假设,也就是“我不太对劲”。我们可能因此焦虑不安、忙碌不堪;也可能由此产生深刻的寂寞感,好似由于身为“我”,而无法有所归属、无法感到健全完整。

认为自己是分离的、不完整的、岌岌可危的信念,并非本质的机能失常所致,相反地,这种信念并非人类独有,而是所有生物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禅观生物学家和作家戴维达林指出,即使是最早出现的单细胞生物,也已经“在自己和外界之间建立了屏障,某种明确且持续不衰的分界?二元论的基础,即自我与外在世界两者分离的信念,就此产生。”这种存在的区隔感,就是我们这神秘大千世界的主题曲。单细胞生物会推拒有害物质,趋向滋养之物,人类也有同样的本能回应,只不过我们是透过某种复杂得惊人的生理、心理与情感活动的配置,来展现执著与嗔恨,这其中有许多状态是我们无法察觉的。

欲求和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能量,是生物进化的一部分,用来保护我们、帮助我们茁壮成长。但是,当这些成为“自我感”的核心时,我们就看不到自身存在的全貌;最多只能认同自身的禀性,而我们的禀性是把自己看作一种不完整、岌岌可危且遗世独立的存在。

譬如,假使我们的自我意识建立在需要外界关注及对外界的不安全感上,那么,我们就会忘记自己其实也是好奇、幽默且充满关爱之心的,我们遗忘了滋养我们的呼吸,遗忘了把我们联结在一起的爱,这些都是我们在这世间的共同体验。最可惜的是,我们遗忘了清净的觉性,灿烂闪耀的觉知,也就是,我们的佛性。

对不完美无需忧虑

许多人告诉我,等到他们终于能够看清,长久以来自己的生命都禁锢于自我憎恨与羞愧感中时,除了感到哀伤之外,也涌现了一丝恢复生机的希望。犹如从梦魇中醒来一般,当我们能够看清自己的牢笼时,也得以觉察自己冲出牢笼的潜力。七世纪知名的禅观大师僧灿教导我们,真正的解脱自在就是“对不完美不忧虑”,也就是说,如实接纳我们身为人的存在,如实接纳所有的生命。不完美并非我们个人的问题,它原本就是存在的一部分;我们都会被欲求和恐惧束缚,我们都会无意识地采取行动,我们都会生病,也会衰老。倘若我们能够轻松看待所谓的不完美,就不会再浪费自己的生命追求与众不同,或迷失在担心出错的恐惧之中。

劳伦斯②曾将西方文化描述为一棵被连根拔起的巨树,树僧灿(530~606),禅宗三祖,本为居士,由禅宗二祖慧可赐名,隐居安徽皖公山,著有《信心铭》。

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无法满足内在更重大的需求,我们正在凋萎。”他写道,“我们切断了内在滋养与新生的重要泉源。”只有重新发现自身的良善真谛,以及我们与所有生命固有的联系,我们才能重生。只有透过与人相互关爱以待、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每一刻、觉知身心的欢愉与痛苦,我们的“重大需求”才能得到满足,正如劳伦斯所说的,“我们必须把自己再度植入宇宙中。”

尽管我们生来就有分离感与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但我们同样有觉醒能力。当停止与自己为敌,学习以充满智慧的慈悲心来面对生活时,我们便能从迷惘的监狱中解脱出来。本书所呈现的就是拥抱生命的过程,当我们学会彻底接纳自己的生命,便能重新找回伊甸园——这为世人遗忘却又令人珍视的完满、觉醒和爱。

觉察自己究竟希望他人如何看待我们,以及不想让他人看到哪些部分,往往最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迷惘所在。回想最近跟你相处的某个人——某个你欣赏、尊敬但交情还不深的人。你最想要这个人从你身上看到什么?(比如说,你很有爱心、慷慨大方、魅力十足?)你最不想要这个人从你身上看到什么?(比如说,你很自私、没安全感、有嫉妒心?)

偶尔停下来,问问自己:“此刻,我是否如实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要批判,只要清楚察觉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情感、念头和行为表现就好。只要你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确实因缺乏自我价值感而倍觉迷惘,这种迷惘感将渐渐地再也无法掌控我们的生命。

同类推荐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佛教常识问答

    佛教常识问答

    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虛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佛法的实践,一般叫做修行。修是修理,这说明自性本来清;争自在,因受尘垢妄执的蒙蔽,所以要加以修理,以恢复本来的样子,否则就应该叫做建造:行是行行不息的活动,这说明修习佛法,要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又深入,不能时续时断,不能一曝十寒。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佛光祈愿文

    佛光祈愿文

    本书是中国台湾星云大师撰写的100篇祈愿文并配以100副民家画作,包括对父母、老人、国家、工作以及社会各类普通民众的祈愿,充满了佛家慈悲为怀的情怀,读来能净化身心,增长智慧,并有着良好的道德教化的功用。
  •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热闹场中作道场”、“接受的习惯”、“感动的修行”、“同体与共生”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恋语终路

    恋语终路

    一个人的单恋,普普通通,没有成功,贯穿着她的少女时代!
  • 拉风英雄

    拉风英雄

    当杀伐果断的兵王走进花花世界后,会有怎样的激荡?当红色子弟摒弃显赫身份隐于江湖时,上演的是游龙戏凤,又或是龙游浅滩?……………………………………罗英雄说: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极致!骑马当骑最快的!喝酒当喝最烈的!泡妞当泡祸国殃民的!打架当打最不开眼的!
  • 忘忧酒馆之异界来客

    忘忧酒馆之异界来客

    作为一个孤魂野鬼,何似没想到有一天会遇上这样的事。一位神秘人找到她,并将一个酒馆交给了她。告诉她只要酿得七七四十九碗酒便可以重新行走在人间。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何似虽然有所怀疑,但还是接受了。于是,忘忧酒馆重现于世,新一代老板也将开始她的异界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浮世凰谋

    浮世凰谋

    简介:“来来来,孩子们,你们是爱父皇还是爱母后啊?”御花园里,宗泽皓组织了七个萌娃,如此幼稚的问道。年仅七岁的三胞胎兄弟率先开口。力大无穷的三胞胎大哥说道:“走走走,别影响我练拳保护娘亲。”眼冒精光的三胞胎老二说道:“先走一步,我的兄DEI收集了你的各种黑料,我要上交母后。”钢铁直男的三胞胎老三,挽了个剑花,说道:“别让我知道你的黑料,否则,定要替母后捅你几百个窟窿!”差了三位哥哥两岁的双胞胎兄弟继续接龙。热情如火的四哥开口:“娘亲最好看了,父皇欺负母后,我就带着母后浪迹天涯去!”温柔似水的五哥敲了四哥一个爆栗:“娘亲才不走,他敢欺负完美的娘亲,咱们就把他撵出皇宫!”三岁的龙凤胎沉默不语,半晌之后才语出惊人。隐形人儿似得老六故做老成:“我已经将父皇的玉玺藏了,他若敢欺负母后,我们就一起夺了他的皇位!”粉雕玉琢软糯可爱的七公主口齿不清的说道:“母后suo了,父hua敢欺hu她的话,她就带、带着ou消si……”这句话才刚刚说完,宗泽皓原本古井无波的情绪,瞬间便开始不淡定了!!皇子们不要就不要了,但这个宝贝女儿可万万不能丢了……
  • 死亡高校

    死亡高校

    在我们学校,有一条奇怪的校规,不能挖校网最末页的那个坟贴。据说那是一个学姐跳楼自杀前留下的。我偏不信邪,就回复了一下玩玩,结果第二天整个人都不好了。出现在上铺的红色高跟鞋,发疯的室友,一本写满疼字的笔记……每过一天,那个删不掉的帖子都在折磨着我。不,我必须活下去,活着离开这所死亡高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碎片奇谈之天棺点灯

    碎片奇谈之天棺点灯

    伴随梁汗的成长,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穿越时空"的穿插不同层次面展现不同人生态度。本书以一面可以记载岁月历史的玄光镜为视角,通过记载梁汗的成长经历,以及在那些光离陆怪的不同界不同时空里的故事,展现“不论是情还是劫,都会过去,岁月总有一天总会用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的意境。本书以四盏灯为引,灵异玄学为辅,围绕着四盏灯展开灭幻不定的世界里的故事。这是碎片第一部,雀尘灯的故事。。。。。感谢创世小说书评团书评,谢谢!否则我真不愿意写出来~谢谢
  • 末世重生迎接黎明

    末世重生迎接黎明

    末世来临,被亲人爱人朋友背叛。再来一次。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空间和一只可爱的器灵。重来一次又将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 掌印轮回

    掌印轮回

    掌印轮回,掌轮回。十五生辰夜,解远古封印,开无上圣体。本以为碌碌终生的少年强势崛起,闯轮回,历红尘,晓七情六欲,通万法乾坤。在妖孽并出的时代,谁能登上武道巅峰,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