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1600000020

第20章 任人以信坚守律则(3)

从此,狄仁杰主动接近娄师德,很快两人的关系密切起来,共同辅佐武则天管理国务。

不久,北方的契丹国出兵犯境,攻陷了一些州郡。敌兵烧杀抢掠,百姓纷纷逃难。这时狄仁杰和娄师德一同率兵出征,抵御敌兵。他俩互相配合,分路出击,杀退了敌军,收复了失去的州郡,使边境居民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魏文侯排谗信乐羊诚无垢,思无辱。

——刘向

魏文侯名斯,是公元前446年至公元前397年在位的魏国君主,是一个很重信义的人。那时,魏国的邻国中山国有一个叫乐舒的人,经常率兵袭扰魏国的边境,魏文侯决定消灭他。但是委派谁带兵合适呢?

大臣翟璜推荐了一个人,叫乐羊,他文武双全,很会用兵,翟璜说他一定能攻克中山国。魏文侯召见了乐羊,听乐羊作了一番敌我形势的分析以及我方应采用什么战略战术的谋划后,非常满意,就决定派乐羊统率大军开赴前线。

乐羊出兵以后,就有一位臣子对文侯说:“我觉得乐羊担不起这项大任,因为他是乐舒的父亲,哪有父亲真肯出力带兵打儿子的道理呢?”魏文侯说:“我已经和翟璜商量过,翟璜说了乐羊是反对乐舒去扶助中山国的,我同乐羊谈话也证实了这一点,你不必怀疑。”

这时前方传来了消息:乐羊率魏军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已把中山国团团围住,只是乐羊围而不打。魏文侯听了捷报,很高兴,同时又关切地问:“为什么只围不打?”前方来的人说:“因为乐舒出面恳求不要再打,乐羊一边责备他帮助中山侯行不义,一边同意暂时不打,但要乐舒劝中山侯出降。”

第二天,一本奏折呈交到魏文侯面前,请求魏文侯立即从前线召回乐羊,因为父子情深,乐羊能听乐舒劝说停止进军,也有可能再听乐舒劝说,反叛过去哩!魏义侯皱了皱眉头,把奏折推到一边,说:“乐羊只围不打是对的。我军劳师远征,正好休整一番!”然后,他派人到前方去慰劳军旅。

前方又传来消息:中山侯不仅不投降,而且把乐舒捆起来,吊在城楼顶。魏文侯忙问:“魏军进攻了没有?”来人说:“乐羊下令继续围困中山都。”

第二天,又一份奏折呈送到魏文侯案前,说:“赶快撤换乐羊,这个统帅已经靠不住了,因为他不可能让儿子死于军前!”魏文侯又皱皱眉头,说:“这种猜测毫无根据!”他又把奏折推到一边。

不过几日,乐羊攻克中山都,即日将凯旋。魏文侯说:“让我亲自到城外迎接吧!”当乐羊统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到魏都的时候,魏文侯摆下酒宴,为乐羊庆功。席间他问乐羊:“乐舒在哪呢?我想赦免他呢!”乐羊说:“这个忤逆之子,城破之前已被中山侯处死了!”

这时,翟璜把进军过程中那各种不利于乐羊的非议告诉他,嘱咐他立功后要谦虚谨慎。乐羊明白了,望着迎风飘扬的军旗,感慨地说:“这次出征中山国的胜利,与其说是我乐羊军事上的成功,不如说是主上信任将领在道义上的胜利!”秦孝公诚信用卫鞅人先信而后求能。

——刘安

公元前361年,秦国21岁的年轻君主孝公在都城雍州即位执政。这时,齐、楚、魏、燕、韩、赵六国,都很强大,唯独秦国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政治上也没有什么地位。秦孝公感到迫切需要有一番作为,说:“谁要能献出妙计,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那就照他说的办!”

一天,一个年轻人风尘仆仆地来到秦国,求见孝公,他就是卫国的公孙鞅。孝公先后三次接待了他,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公孙鞅说:“如果要使国家强大,就不能沿用老办法;如果要使百姓得到实惠,就不能保留旧体制。”秦孝公说:“太对了,快说说你的具体办法吧!”

公孙鞅说:“变法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要实行四条办法:一要奖励耕织,惩办倒买倒卖;二要奖励军功,反对打架斗殴;三要把百姓组织成什伍单位,稳定社会秩序;四要限制贵族的特权,不立新功就不能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秦孝公说:“真是好主意!那第二步是什么呢?”公孙鞅接着说:“第二步要实行三条: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将全国统一设置成31个县。另外,还要鼓励父亲和成年的儿子以及兄弟分家而居。”秦孝公听完,兴奋得忘了自己的身份,用两膝跪行到公孙鞅的坐席前说:“真是好极了!我让你当左庶长,主持这场变法!”

公孙鞅的变法主张,虽得到孝公的赞赏和支持,却遭到守旧贵族的激烈反对,甚至连太子也犯了法。公孙鞅奏告秦孝公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变法的阻力,往往来自高高在上的那些养尊处优的人们。太子犯了法,是由于他的老师没有引导好,必须处罚太子的师傅!”秦孝公说:“照你制定的条例办。”于是,就在太子的两位老师的脸上,刺下“犯法”两个字。另有一名贵族,名叫公子虔,公然反对废井田,开阡陌,放高利贷时照样大斗进,小斗出,破坏度量衡的新制度。公孙鞅又奏告秦孝公,秦孝公再次说:“照你制定的条例办。”于是,公子虔被判处“劓刑”,割掉了鼻子。

公孙鞅不但主持变法,而且向秦孝公请战,亲自带兵攻打魏国,打了大胜仗,占领了魏国在黄河西岸的大片土地,立了一大军功。

秦孝公自从采用了公孙鞅的变法措施以后,国家一天天兴盛起来,形成“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的社会风气。在诸侯中,秦国的地位骤然上升。秦孝公感觉到了自己这一代,秦国又富强了,非常满意,当公孙鞅从伐魏前线回来以后,秦孝公就把“於”“商”十五邑,封给了他,号为“商君”。后世称公孙鞅就叫商鞅。腹醇信守墨家原则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韩婴

腹醇是战国时代墨家学派的一位大学者。公元前337年,秦惠王继承了王位,一心想使国家更加强大,于是他把腹醇请到宫中,征求意见。

腹醇说:“我们墨家的原则是,一要根据古代圣王的先例行事,例如大禹,他勤劳为民,治理洪水,为人民做了大好事,人民就拥护他;二要了解当前百姓的需要,符合人民需要的主张,都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三要制定政治措施,才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秦惠王说:“先生提出的这三条原则很好。现在我再请教您:如果有人打架斗殴,怎么处理?如果杀了人,又该怎么办?”

腹醇说:“我们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要互相爱护,在友好交往中,共同得到最大的利益。因此,我们墨家最反对打架斗殴致伤人命。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原则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也就是说,要分别处以死刑或徒刑。”

秦惠王说:“先生这一席话,使我心中有数了,为了秦国社会的安定,我要向全国人民宣布:‘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一天,两名军士来到腹醇家中,腹醇的儿子见了,吓得浑身发抖,直喊:“爹爹救我!”腹薄问:“怎么回事?”两名军士说:“禀告先生,您家公子打架斗殴,出了人命,所以要捉拿他!”腹薄说:“儿呀,果真这样的话,为父也没法解救你了,你跟他们去吧!”

腹醇眼看着军士给自己的儿子上了枷锁带走了,心里十分难受,因为这是他的独生子啊!没想到不多久,儿子轻轻松松地回家了,说:“爹爹,王上降恩放我回家了!”

腹醇一想,不对!他整了整衣冠,就去求见秦惠王。秦惠王说:“先生是为您儿子的事来的吗?我已经下令把他释放了,他没事儿了。”腹醇说:“大王啊,我的确是为我儿子的事儿来的,但不是为了释放他,而是想问清楚:为什么释放他?”

秦惠王听了觉得十分奇怪,说:“先生啊!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您都已经这么大把年纪了,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您又是我所尊敬的先生,国家大事我还需要借重先生的智慧和经验,我有什么理由不开释您家公子呢?”

腹醇严肃地说:“大王啊!我十分感谢您的好意。但是,我们墨家之所以主张‘杀人者死’,是为了禁止乱杀人,之所以主张‘伤人者刑’是为了禁止乱伤人。禁止随意杀人伤人,这是治理国家的大原则。现在,大王虽然赦免了我那犯罪的儿子,可我却要信守我们墨家学派的治国原则!”

尽管腹醇只有一个儿子,但他犯了杀人罪,最后还是在腹醇的坚持之下被处死了。萧何谏刘邦任将才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公元前206年的一天,刘邦坐在军帐里生气:自己被西楚霸王项羽封做汉中王,带着队伍离开了咸阳城向西南行进,三天前到达南郑,没想到才安营扎寨,就有人来报:“丞相萧何夺过一匹军马,开小差跑了!”“萧何一向忠心耿耿,为我出谋划策,也不知自己哪儿怠慢他了,竟然连声招呼也不打,就跑了!”

刘邦正在闷坐,军营中忽又传来消息:丞相回来了!刘邦赶忙迎出去,一见到萧何就拉住他的双手,半是气恼半是欢喜地说:“别人开小差还好说,我待你不薄啊,你为什么也背叛我跑了?是不是吃不了这点苦了?”

萧何哈哈大笑,说:“天大的误会!我哪能背叛你跑了呢?我是为你去追一个被埋没的将才呀!”刘邦忙问:“追谁?”萧何说:“韩信呀!”

刘邦一听“韩信”,半天没想起是谁,后来终于记起来了:“韩信?不就是那个小小的治粟都尉吗?管押运粮草的。”萧何说:“可别小看他,那可是个大将之才!”于是萧何就对刘邦将韩信介绍了一番:“两个月前我们开始行军,一天傍晚扎营后,我看到一位青年在一边叹息,他就是韩信。我问他为何叹息,他说:‘可惜汉王没能利用机会和民心,一举夺取天下。封到汉中那个偏僻地方,难以发展。’我说:‘西楚霸王势力正盛,汉王一时尚无机会呀!’他却说:‘不然,项羽表面强大,其实很虚弱。第一,项羽太残忍。各路兵马灭了秦,他纵容军队杀人放火,活埋秦军20万俘虏,烧掉阿房宫,失了民心;第二,项羽当初和诸路军马有约:谁先攻进咸阳城,谁就当关中王。可是我们主公攻下咸阳后,项羽只派他当汉中王,说话不算数,失信于人。依我看,这正是主公可利用的大好时机,假如主公只愿在汉中泡着,那我可不愿意跟着他苦熬了。’三天前,咱们的队伍一到南郑,他就跑了。我认为韩信有大将之才,咱们不能失掉韩信,我急了,拉上一匹马就去追他。总算追回来了。大王啊,你得好好用这个人啊!”

刘邦听完,漫不经心地说:“看在你的分上,我提拔他当将军得了。”萧何说:“只让他当个将军?那主上还是留不住他的。”刘邦说:“那就派他当大将军,行了吗?”萧何说:“韩信当大将军的确合适,不过,不能随随便便地派他当,必须举行隆重的仪式,才能表示主上对他的信任与重用。要不,他还会跑的。”

刘邦问:“举行什么仪式?”萧何说:“要选个吉日,斋戒沐浴,设高坛,在全军面前,恭恭敬敬地将大将军印授给韩信,宣布全军由他统率!这样,韩信才会全心全意帮主上争天下!”

萧何说服了刘邦,刘邦隆重地封韩信为大将军,以后韩信果然施展了才能,十面埋伏将项羽重重围困,战胜了西楚霸王,协助刘邦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强大、统一的汉朝。张释之执法中渭桥君子不失口于人,故言足信也。

——《礼记·表记》

张释之是汉文帝时的司法首长——廷尉。一天,汉文帝派人押送一名犯人,指示廷尉严加惩办。张释之立刻坐堂审问,说:“你知罪吗?”

犯人叩头说:“小民知罪!知罪!小民不该冒犯皇上的车驾!”

原来这名犯人是个乡下人,今早要进长安城,走到中渭桥,恰恰碰上迎面而来的皇上的车队,就回避到桥下,待车队从桥上过去以后,他才从桥下走出。不料皇上的车马并没有走远,而是停在了桥的两头。他大吃一惊,拔腿就跑。他这一跑,把皇上车驾的辕马惊了,颠得皇上坐都坐不稳。皇上一生气,派骑兵追上去把他抓回来,送交廷尉治罪。张释之问清了案情,处以罚款,就把犯人放走了。

文帝一听张释之这么处理,十分震怒,说:“此人惊了我的辕马,幸亏这匹马性情温和,不然岂不是把我伤了吗?我让你处理,你该杀掉他,怎么反而把他放了呢?”

张释之听后认真地说:“国家制定了法律,天子就应当与天下百姓共同遵守。这个乡下人并不是特意要惊皇上的辕马,如果重办这个人,国家法律就会在人民心目中失去信用!”

看到文帝怒气未消,张释之接着说:“这个人在中渭桥冒犯了陛下的座驾,陛下盛怒之下,派人追去把他杀了也就罢了,因为人们尚能理解。可是陛下把他押送到廷尉这里,廷尉执法就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量刑。如果廷尉断案不公,那么,天下用法的轻重,就失去了标准,老百姓就手足无措了,所以廷尉执法,决不可失信于民,望皇上冷静思量!”

汉文帝想了想,说:“张廷尉断案正确,量刑准确。不能让国家的法律失信于民,中渭桥事件,就这样结案吧!”祖逖信守渡江誓言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十二种性格决定十二种命运

    十二种性格决定十二种命运

    如果一个人天资不错,却无所成就,很可能问题就出在他的性格上。没错,拥有什么样的性格,跟一个人的成败紧密相连。性格决定命运,同时,性格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改变,所以,命运正是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想要成功,就要努力完善自己的性格。本书在对古今中外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十二种性格上的成功特质,希望你能从中受到启发,调整好心态,通过重塑自己的性格,来迎接全新的明天.进而把握自己的命运。
  • 不碍事

    不碍事

    在世间,功名富贵也好,为人服务也好,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闲。无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计较得失。如我们的身体,平常百般爱护,加意保健,而百年之后身腐灰灭,身体也不是我们的……在世间,我们的能力要和所做的事情相应,人生志趣要与环境相应。禅门的悟道是活水长流,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为中悟,忽然有个恍然大悟,然后对于“生从何来,死将何去”了然于心,再也无惧了。道,在平常心里面,在日用生活中成就,不必刻意强调,也不求速成,只要有恒心,一片豁然悟境就在你面前。
  •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是人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它有着巨大的力量。拥有好口才,不仅陌生人会变为知己,在生活中、事业中也能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成功添砖加瓦。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有好口才。有的人说话让人喜欢,有的人说话却让人生厌。所以,你要掌握的不仅是“能说”,还有“会说”。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会说”呢?这就是本书所要告诉你的。
  • 不较劲的生活

    不较劲的生活

    我们为什么提倡“不较劲的生活”?这是一种绿色、无害的生活方式,一种纯净、灵性的生活方式,一种自由、喜悦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去跟身体较劲,不跟内心较劲,也不跟自然,不跟宇宙较劲,只有这样,才能顺应自己的天性和宇宙的法则,到达真正的和谐与快乐的境界。如何做到“不较劲”?想要不较劲,就必须先放下,从身体到心灵地放下。而静坐这一习练方法,正是我们放松身心的开始。本书不但着重介绍了静坐这一种使你身体、心理、精神得到放松与康复的观念与习练方法,也提供一份让身心达到和谐,获得真正的健康幸福的指南,包括健康的饮食、精神的内省、禅定的修习,无畏而具爱力的人际关系等等。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守护蓝色海莹

    TFBOYS之守护蓝色海莹

    但是生活永远不是连续剧。它不会再应该浪漫的时候,响起煽情的音乐;它不会再男主角深情告白的时候,就让女主角浓烈的回应;它不会再这样需要温柔和甜蜜的时刻,就打翻一杯浓浓的蜂蜜。它永远有它猜不透的剧情。和那个创造它的,残酷的编剧。
  • 高手对决

    高手对决

    崔一是周际集团石门分公司市场部副总监,原本职场顺风顺水,稳步上升指日可待。谁料周际集团的千金周槿突然从天而降,空降到石门公司担任了总经理,而她的哥哥周全随后也安插心腹进来。从此公司人心惶惶,众人纷纷揣测两人即将上演继承人争夺大战,所以都开始重新站队。崔一在公司的位置关键,因此不可避免地成为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面对周瑾的不断“诱惑”和周全的重利许诺,崔一坚持立场,与双方斗智斗勇,在夹缝中求生存。商场如战场,随着争斗越来越胶着,崔一惊讶地发现,原来公司的继承人之争竟然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圈套……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 婚育习俗

    婚育习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穿越之呆王相公萌萌哒

    穿越之呆王相公萌萌哒

    世界第一杀手司徒萱萱在执行一次任务,被好友算计,导致任务失败,香消玉损,结果意外的穿越到古代,成为了欧阳三少爷的王妃,但让她无语的是自己的相公是个呆子,让她很是无语,别人都是穿越到男主很牛逼的存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呢?
  • 萌萌兔加油

    萌萌兔加油

    当龙九醒来时,发现自己穿到了春秋末年的时代里.好吧.穿就穿吧,至少自己预知后世,能当个比较神奇的人物,对吧?还可以收收猛将,泡泡美女,时不时再盗用一两首诗来震惊一下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可关键是!他!变!成!了!一!只!兔!子!兔子能干什么?在现世里还好,至少人们看见兔子还会手下留情,但是在古代就可不一样了.龙九:呵呵,迎头就是一支飞来的箭,老子福大命大终于还是没死成,换做是你来试试!这是一只萌兔背后的辛酸史。噢,差点把系统给忘了。(主角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世界,他以后还是会去其他世界的,比如火影,红高粱,林正英,等等等等,火影以后是要引入华夏文化的,历史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请不要对号入座。)
  • 锦鲤纸箱

    锦鲤纸箱

    混子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决定已沙雕开始。【过度沙雕,谨慎食用,不喜默默退出,不要刷存在感谢谢】锦鲤男孩纸箱因一张卫生纸得到了一条gai,奈何自己的美好人生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 傲世血凰:跨世之恋

    傲世血凰:跨世之恋

    “我允许你走了么?”转椅后坐着的是人生中最不愿提及的梦魇,然而命运却似玩笑般的再次让他们重逢。“怎么?我行走的自由都要经过你墨大总裁的允许?”嘴角的轻蔑上勾,眼神中的无限寒冷,无不衬托出女孩对坐在转椅上的人的疏离。180°旋转……慵懒的眼神紧紧盯着倔强站在身前的女孩,“你以为,这次你还逃得掉么!”……“混蛋,放我下来,别让我更恨你!”被扛在肩上的冷漓双手抓挠着“呵…别停止恨我。”房门重重一关良久“混蛋……给我下来……宣示主导权的是我。”
  • 绝世狂帝

    绝世狂帝

    地球黑道大哥,重生异界,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里,且看雷星如何功成名就,踏上绝世狂帝之路。
  • 万魔之祖

    万魔之祖

    杨村的平凡少年叶承本是猎户之子,朴实无华。血月降世,必有灾祸,碰巧看到的叶承为通知村人避过,却惨遭断腿,整个村子却被所谓的卫道士屠戮一空!为了复仇,本不愿走入邪道的叶承以身入魔,最终得到血魔传承!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叶承用实力造就一个千古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