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0700000019

第19章 触不到的完美恋人,我的世界曾经有过你(5)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瑞典马尔摩的某中学,15岁的英俊少年史迪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处于青春萌动期。新学期伊始,史迪喜欢上自己美丽的生物教师——37岁的维奥拉,于是上演了一段离奇的师生恋,纵使年龄差距,纵使社会道德不容。维奥拉的丈夫谢尔误将史迪当作来家中补课的学生,他带史迪一起欣赏古典音乐,并给他讲经营之道。史迪逐渐受到谢尔的影响,喜欢上了听音乐,为此还与专横的父亲发生了冲突。后来真相终于暴露,出乎意料的是,谢尔并没有对少年采取行动,而是满怀痛苦地冷静地质问,之后,又带他一起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史迪决定离开维奥拉,并接受曾向自己示爱的女人的情感。影片最后,当史迪不再理会女教师的诱惑,转而寻找那个女人的时候,他已经捡回了失落已久的东西,他要去寻找的是一种真正的情感,那里有被崇拜和被爱的满足,以及青春的悸动。此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从灰色的师生恋中,我们看到一个男人的情感轨迹以及一个青春期男人特有的心理敏感。

台湾作家琼瑶的小说《窗外》也是一部描写师生恋的题材。

女主人公在中学时对语文老师产生爱慕的感情,老师由原先的疑惑、拒绝,到后来的接受和投入。但由于女主人公临近高考,两人的恋情一方面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令她不能安心学习;另一方面又对老师的家庭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当时老师已有家室,最后两人在面临自身与社会道德的非议下而被迫分手。等到女主人公成年,再次见到自己的语文老师时,却怎么也不能对其产生一丝好感,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年的狂热和冲动是否值得。

这虽然是电影和小说中演绎的师生恋故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求学生涯里,无论成功与否,师生恋依然如带刺的玫瑰在暗暗开放。

为什么会产生师生恋呢?师生恋现象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也符合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

第一,恋师现象是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奇特现象,它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但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情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国外的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性的反感时期;第二阶段,对异性的狂热时期;第三阶段,浪漫的恋爱时期。由于在青少年时期,父母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变得渐渐模糊起来,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变得强烈,逃脱家庭、远离父母监护的愿望迅速膨胀,渴望能重新选择一种活法。但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束手无策的感觉萦绕着他们,他们渴望理解与帮助。环顾周围他们发现,与自己朝夕相处,关爱关心自己成长,传道解惑的老师,和同龄人比,多了一份成熟;和父母比,又多了一份尊严。渊博的学识、儒雅的风度、风趣幽默的谈吐,以及耐心诚恳的教导关怀,都完美地体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因此,学生容易对他们产生一份特殊的朦胧的异性间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心中潜滋暗长,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对老师的恋情。羞于表达的男人一般是暗恋着自己崇拜并喜欢的年轻活泼而又学识丰富的女老师。

第二,青少年中出现的恋师现象,其实是恋母或恋父情结的另一种体现方式。人们的社会化过程是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来完成的,性格的形成受家庭的教育方式、父母的关心、家庭氛围的影响很深。如果父母过分溺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心理依赖,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成长。他们在潜意识中渴望得到父母般的关爱,于是对父母的爱很容易就转移到关心爱护他的老师身上,并错误地把它当成是爱情。

第三,当代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流行歌曲以及影视文化中所宣扬的“让我一次爱个够”、“跟着感觉走,拉着梦的手”、“轰轰烈烈地去爱”等观念,使他们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当然也就不会计较所爱的对象有无家庭等。

第四,恋生现象的出现,似乎在社会中有违师德。因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占有变得轻而易举。因为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地位比较高,老师的形象代表着高尚,老师是成功的化身,一旦老师追求学生,学生有被宠爱的喜悦,能够很快产生反应。另外,人有支配欲望,由于地位的不同,学生处于被支配的位置上,老师易对学生产生同情、占有的心理,于是就可以跨越年龄,冲破角色的规定。如果没有外界的阻力,这种关系就发展为婚姻。在学校中,由于老师恋学生而发展的婚姻成功率比较高。

为什么要禁止师生恋呢?

第一,从世俗的伦理道德观念出发,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恋爱的两个人起码在辈分上应该是平等的,在年龄上应该是差不多的。如果偏离了这些轨道,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颇有点乱伦的味道了。而师生恋在年纪和身份都有悬殊的情况下,总会变成焦点引人侧目。很多人都看过《穆斯林的葬礼》,一对纯洁的恋人,两颗天真的心灵,一段刻骨铭心的“师生恋”,因遭到旁人的不解,遭到亲人的反对,遭到世俗的仇恨而变得凄惨万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玉”与“月”在过去与现在的两个时空中变换讲述着故事,一切的恩怨情仇,爱恨离别,也逃不过“玉”、“月”两字,通过一个玉器世家的几代盛衰,唱出一曲人生的咏叹。

第二,师生恋中间存在着这样那样太多的变数,学生不明朗的未来、教师比较确定的将来,都有可能引起未来某一时刻的错位。爱情从来都是这样,如果发展不够均衡,就会有失落。这种失落也许来自虚荣,也许来自厌倦,最终会像白蚁似地残卷曾经的美好。

所以,师生恋无论是真实的情感还是文学创作,都是灰色的、不事声张的、无疾而终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避免师生恋呢?

(1)人为拉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物理距离,以产生“距离美”的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尊重与被尊重状态。

(2)注意准则。要区分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关系中师生所充当的不同角色,以及这种角色所应遵循的不同行为准则。

(3)掌握分寸。对老师的应该是尊敬和爱戴,言谈举止要文雅庄重,不卑不亢。

师生之间的情谊因为真诚、纯洁,所以美丽、动人。有无数师生间动人情谊的美好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如果你的心灵深处也产生了对老师的崇敬和倾慕,那么,请你珍惜这份珍贵的情谊,千万不要用非分的欲念和失误的行为去玷污它。因为带刺的玫瑰,虽然美丽,但却伤人。

距离产生美

年轻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贫困潦倒,有时连最起码的生活费也筹措不到。有一次,他的一首名为《暴风雨》的钢琴曲引起了一位贵妇人的浓厚兴趣。这位音乐爱好者名叫娜蒂契达,被人们称之为梅克夫人,是一个巨富的遗孀,身边有一群儿女。

梅克夫人颇感庆幸,钢琴曲《暴风雨》使自己得以幸福地“邂逅”了一个伟大高尚的灵魂。从此,她倍加珍惜,精心地维护着用音乐之“桥”联结起来的纯洁友谊。

凭借无比慈悲的心肠、绝顶的聪明机智,梅克夫人赢得了柴可夫斯基的完全信任。在这位高傲而敏感的音乐家最孤独、最失意的时候,她不但使他乐于接受自己的经济援助,而且在心灵上给他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从而促成其在音乐创作上卓有建树,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的顶峰。柴可夫斯基为梅克夫人所作的《第四交响曲》和《悲怆交响曲》享誉世界,成为流芳百世的名曲。

梅克夫人和柴可夫斯基互相通信,尽诉衷肠,表达爱慕之情。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人郑重约定:永不见面。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各一方,恰恰相反,两人的居住地只隔着一片草地。在这对恋人看来,心中那种朦胧的美和深情的爱是弥足珍贵的。他们害怕,一旦见了面,某种物质的东西将会取而代之,使其化为乌有。

尽管如此,有一天,梅克夫人和柴可夫斯基还是在大街上“不小心”地“相遇”了。当他们乘坐各自的马车“擦肩”而过时,彼此的目光相互深情地凝视了好几秒钟。柴可夫斯基彬彬有礼地起身,默默无语地点头示意。随后,梅克夫人也欠身,一言不发地挥手致谢。随后,两人便命令各自的马车赶路了。

这对恋人的深情厚谊,尽在不言中。正如柴可夫斯基在给梅克夫人写的一封信中所说过的那样——“夫人,尽管我们没有生活在一起,然而我爱您胜过世上的其他任何一个人,我珍惜您胜过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珍宝。”

13年来,他们就是这样用真爱,积极地将对方珍藏在心里,并从中享受到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幸福。

有一次,梅克夫人要到外国去旅行。她盛情地邀请柴可夫斯基,在自己外出期间住到她的家中。希望他像生活在自己的屋子里一样,翻阅她书房的书籍,欣赏收藏的名画……梅克夫人此举真可谓煞费苦心,为的是等到自己旅行结束回来后,能够在家里嗅到情人留下的淡淡气息,感受到他的存在。

在4700多个日夜里,这对恋人就是这样用纯洁的情感,去“培植”爱情的参天大树;用神圣的爱意,去“浇灌”幸福的美丽花朵。

一年夏天,在旅游胜地佛罗伦萨度假的梅克夫人写信给柴可夫斯基,请他到这个风景秀丽的城市来做客。可是她却把恋人安排在离自己的住所几英里外的一处农舍居住。虽然近在咫尺,但两人还是以通信联系,倾诉爱情。

每天,当柴可夫斯基去镇上寄信时,都要从梅克夫人居住的地方经过,有时甚至还能清晰地听见心上人那迷人的欢声笑语。然而,音乐家始终没有踏入恋人的房舍一步,让自己走到她的身边。

一位智者说过,距离产生美。即是说,没有距离,便没有美,这句话用在梅克夫人和柴可夫斯基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正是因为这对恋人选择了保持适当的距离,才使得他们的爱情那么美,才演绎出了一个永久的故事,生成了一段催人泪下的佳话。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本书对很多人际交往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众多的心理策略,如赢在交际第一回合的心理策略、引发他人兴趣的心理策略、让他人赞同你的心理策略、说服他人的心理策略等。
  •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修订版)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修订版)

    对于弗氏理论及《梦的解析》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精彩分析自曝隐私的真实梦例组成了这本《人人都能梦的解析》。这本书即可以作为弗洛伊德和《梦的解析》的导读书,也可让你对自己(别人)和自己(别人)的梦境有深入而真正的认识。
  • 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精选了百余个生活小场景,呈现了心理学最基础的面貌,展示了心理学在职场、消费、爱情、生活、影视等领域拥有的神奇魅力。阅读本书,是一场奇妙的心理阅读旅程,你会慢慢发现,心理学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深,而且,那些难解的生活现象本质上也没有那么深奥。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本书以哈佛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运用心理咨询术对调整人们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 一沙一世界:手把手教你箱庭疗法

    一沙一世界:手把手教你箱庭疗法

    实用性。本书所附的箱庭治疗个体案例、家庭案例及团体案例,均来自咨询中的真实案例,及箱庭培训教学中的案例,很注重理论和咨询实践的结合。可操作性。书中附有完整的个案实操过程,对于箱庭初学者可以起到手把手教之学箱庭的目的,对于箱庭研究者可以作为尝试性与探索性分析的资料。整合性。箱庭像一个容器,而箱庭疗法则整合了多种心理咨询技术。本书把多个理论学说综合运用于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魅力。科普性。本书展示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成长过程,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身心会得到升华。
热门推荐
  • 绑定输出

    绑定输出

    榜一大神铁树开花看上了榜三奶妈,贴人贴钱贴劳力。言天下:“做我绑奶吧。”淋漓:“不,我是输出!”
  • 惊世雷醒

    惊世雷醒

    自认为大燕第一纨绔,得罪了即将成为女帝的长公主,一朝女帝成,家族满门抄看着家族被抄,自己却被女帝留下来折磨,当过面首,差点成为太监,最后沦为乞丐落世十年,尝尽人间百态,在偷看女帝解决最后一个对手,试图偷袭女帝之时,被惊世宝物砸中,莫名其妙重生再来一世,面对即将发生的过往,大燕第一纨绔的他,选择继续纨绔…还是奋起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五纪元

    九五纪元

    大势,逆势,英雄之势,神魔乱世,人类卑微,少年逆势崛起,一步步揭开诸神背后的惊天之秘,带领人类精英在乱世之中寻求一条未知之路。
  • 异界之开山立派

    异界之开山立派

    一个武痴,一次醉酒,一场穿越,一帮兄弟,一次霸业,一场偶遇,且看一个习武成痴的少年如何在异界凭借强有力的古武术和神奇道法,站在这个异世界的巅峰!成为异世界的古武开山鼻祖。开创异世界的斗士新体系!
  • 冷王的绝世特工妃

    冷王的绝世特工妃

    传说莫家大小姐软弱无能,人人可欺,那谁能告诉他们,这个提着剑大杀四方的女人是谁?传言,奕王绝代风华,可对女人没有半分兴趣,那谁来跟她解释一下,这个在她被窝里拱来拱去的男人是个什么东东?“萧奕,你给老娘滚远点!“娘子如此紧张,看来为夫要帮你放松一下。”第二天,某女扶腰怒吼:“萧奕,你混蛋!”某男却振振有词:“我这叫重振夫纲?”当从现代而来的女特工遇上冷面王爷,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狂舞九天

    狂舞九天

    转世之人,能否在异界闯出一片天地?转世之人,能否用自己的双手再创一片天地?人类与远古异虫的较量,百年不断,是人类的溃败还是复苏的远古异虫之皇?九天之上——又为何物,九天之上,真的有神之存在吗?对于力量的追求,命运的轮盘能否重新转动,亡灵的复苏,是好是坏?神之灵物——能否重新崛起?远古之神——终将苏醒。死灵啊,能否成为真正的死神,一切只能靠你自己。“我——渴望鲜血,我——渴望杀戮!”“死亡而已,何以畏惧?”九天之上————我乃死神萧喑
  • 创世神之伏羲

    创世神之伏羲

    都市少年林皓月以外得到了创世神之一伏羲的传承,从此纵横都市……
  • 雨歇梧桐

    雨歇梧桐

    纯属娱乐,多多包涵纯属娱乐,多多包涵纯属娱乐,多多包涵纯属娱乐,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