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32000000039

第39章 文集九(1)

策别十九

其二曰“定军制”。自三代之衰,井田废,兵农异处,兵不得休而为民,民不得息肩而无事于兵者,干有馀年,而未有如今日之极者也。三代之制,不可复追矣。至于汉、唐,犹有可得而言者。

夫兵无事而食,则不可使聚,聚则不可使无事而食。此二者相胜而不可并行,其势然也。今夫有百顷之闲田,则足以牧马千驷,而不知其费。聚干驷之马,而输百顷之刍,则其费百倍,此易晓也。昔汉之制,有践更之卒,而无营田之兵,虽皆出于农夫,而方其为兵也,不知农夫之事,是故郡县无常屯之兵,而京师亦不过有南北军、期门、羽林而已。边境有事,诸侯有变,皆以虎符调发郡国之兵,至于事已而兵休,则涣然各复其故。是以其兵虽不知农,而天下不至于弊者,未尝聚也。唐有天下,置十六卫府兵,天下之府八百馀所,而屯于关中者,至有五百,然皆无事则力耕而积谷,不惟以自赡养,而又有以广县官之储。是以兵虽聚于京师,而天下亦不至于弊者,未尝无事而食也。

今天下之兵,不耕而聚于京畿三辅者,以数十万计,皆仰给于县官。有汉、唐之患,而无汉、唐之利,择其偏而兼用之,是以兼受其弊而莫之分也。天下之财,近自淮甸,而远至于吴、蜀,凡舟车所至,人力所及,莫不尽取以归于京师。晏然无事,而赋敛之厚,至于不可复加,而三司之用,犹苦其不给。其弊皆起于不耕之兵聚于内,而食四方之贡赋。

非特如此而已,又有循环往来屯戍于郡县者。昔建国之初,所在分裂,拥兵而不服,太祖、太宗躬擐甲胄,力战而取之;既降其君,而籍其疆土矣,然其故基馀孽犹有存者。上之人见天下之难合而恐其复发也,于是出禁兵以戍之,大自藩府,而小至于县镇,往往皆有京师之兵。由此观之,则是天下之地,一尺一寸,皆天子自为守也。而可以长久而不变乎?

费莫大于养兵,养兵之费,莫大于征行。今出禁兵而戍郡县,远者或数千里,其月廪岁给之外,又日供其刍粮。三岁而一迁,往者纷纷,来者累累,虽不过数百为辈,而要其归,无以异于数十万之兵三岁而一出征也。农夫之力,安得不竭?馈运之卒,安得不疲?

且今天下未尝有战斗之事,武夫悍卒,非有劳伐可以邀其上之人,然皆不得为休息闲居无用之兵者,其意以为为天子出戍也。是故美衣丰食,开府库,辇金帛,若有所负,一逆其意,则欲群起而噪呼,此何为者也。天下一家,且数十百年矣。民之戴君,至于海隅,无以异于畿甸,亦不必举疑四方之兵而专信禁兵也。曩者蜀之有妖贼,与近岁贝州之乱,未必非禁兵致之。

臣愚以为郡县之士兵,可以渐训而阴夺其权,则禁兵可以渐省而无用。天下武健,岂有常所哉?山川之所习,风气之所咻,四方之民一也。昔者战国尝用之矣。蜀人之怯懦,吴人之短小,皆尝以抗衡于上国,夫安得禁兵而用之。今之土兵,所以钝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见郡县皆有禁兵,而待之异等,是以自弃于贱隶役夫之间,而将吏亦莫之训也。苟禁兵渐省,而以其资粮益优郡县之土兵,则彼固以欢欣踊跃出于意外,戴上之恩而愿效其力,又何遽不如禁兵耶?夫土兵日以多,禁兵日以少,天子扈从捍城之外,无所复用。如此,则内无屯聚仰给之费,而外无迁徙供亿之劳,费之省者,又已过半矣。

策别二十

训兵旅者,其别有三。一曰“蓄材用”。夫今之所患兵弱而不振者,岂土卒寡少而不足使欤?器械钝弊而不足用欤?抑为城郭不足守欤?凛食不足给欤?此数者,皆非也。然所以弱而不振,则是无材用也。

夫国之有材,譬如山泽之有猛兽,江河之有蛟龙,伏乎其中而威见乎其外,悚然有所不可押者。至于鳅蚖之所蟠,犝豚之所牧,虽干仞之山,百寻之溪,而人易之。何则?其见于外者不可欺也。天下之大,不可谓无人。朝廷之尊,百官之富,不可谓无才。然以区区之二虏,举数州之众,以临中国,抗天子之威,犯天下之怒,而其气未尝少衰,其词未尝少挫,则是其心无所畏也。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今朝廷之上,不能无忧,而大臣恬然未尝有拒绝之议,非不欲绝也,而未有以待之。则是朝廷无所恃也。缘边之民,西顾而战栗。牧马之士,不敢弯弓而北向。吏士未战而先期于败,则是民轻其上也。外之蛮夷无所畏,内之朝廷无所恃,而民又自轻其上,此扰足以为有人乎!

天下来尝无才,患所以求才之道不至。古之圣人,以无益之名,而致天下之实,以可见之实,而较天下之虚名。二者相为用而不可废。是故其始也,天下莫不纷然奔走从事于其间,而要之以其终,不肖者无以欺其上。此无他,先名而后实也。不先其名,而唯实之求,则来者寡。来者寡,则不可以有所择。以一旦之急,而用不择之人,则是不先名之过也。天子之所向,天下之所奔也。今夫孙、吴之书,其读之者,未必能战也。多言之士,喜论兵者,未必能用也。进之以武举,而试之以骑射,天下之奇才,未必至也。然将以求天下之实,则非此三者不可以致。以为未必然而弃之,则是其必然者,终不可得而见也。

往者西师之兴,其先也,惟不以虚名多致天下之才而择之,以待一旦之用。故其兵兴之际,四顾惶惑而不知所措。于是设武举,购方略,收勇悍之士,而开猖狂之言,不爱高爵重赏,以求强兵之术。当此之时,天下嚣然,莫不自以为知兵也。来者日多,而其言益以无据,至于临事,终不可用,执事之臣,亦遂厌之,而知其无益,故兵休之日,举从而废之。今之论者,以为武举、方略之类,适足以开侥幸之门,而天下之实才,终不可以求得。此二者,皆过也。夫既已用天下之虚名,而不较之以实,至其弊也,又举而废其名,使天下之士不复以兵术进,亦已过矣。

天下之实才,不可以求之于言语,又不可以较之于武力,独见之于战耳。战不可得而试也,是故见之于治兵。子玉治兵于芳,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药贾观之,以为刚而无礼,知其必败。孙武始见,试以妇人,而犹足以取信于阉闾,使知其可用。故凡欲观将帅之才否,莫如治兵之不可欺也。今夫新募之兵,骄而难令,勇悍而不知战,此真足以观天下之才也。武举、方略之类以来之,新兵以试之。观其颜色和易,则足以见其气;约束坚明,则足以见其威;坐作进退,各得其所,则足以见其能。凡此者皆不可强也。故曰:先之以无益之虚名,而较之以可见之实。庶乎可得而用也。

策别二十一

其二曰“练军实”。三代之兵,不待择而精,其故何也?兵出于农,有常数而无常人,国有事,要以一家而备一卒,如斯而已矣。是故老者得以养,疾病者得以为闲民,而役于官者,莫不皆其壮子弟。故其无事而田猎,则未尝发老弱之民,师行而馈粮,则未尝食无用之卒。使之足轻险阻,而手易器械。聪明足以赴旗鼓之节,强锐足以犯死伤之地,千乘之众,而人人足以自捍。故杀人少而成功多,费用省而兵卒强。

盖春秋之时,诸侯相并,天下百战,其经传所见谓之败绩者,如城濮、鄢陵之役,皆不过犯其偏师而猎其游卒,钦兵而退,未有僵尸百万流血于江河如后世之战者,何也?民各推其家之壮者以为兵,则其势不可得而多杀也。

及至后世,兵民既分,兵不得复而为民,于是始有老弱之卒。夫既已募民而为兵,其妻子屋庐,既已托于营伍之中,其姓名既已书于官府之籍,行不得为商,居不得为农,而仰食于官,至于衰老而无归,则其道诚不可以弃去,是故无用之卒,虽薄其资粮,而皆廪之终身。凡民之生,自二十以上至于衰老,不过四十馀年之间。勇锐强力之气足以犯坚冒刃者,不过二十馀年。今廪之终身,则是一卒凡二十年无用而食于官也。自此而推之,养兵十万,则是五万人可去也;屯兵十年,则是五年为无益之费也。民者,天下之本;而财者,民之所以生也。有兵而不可使战,是谓弃财。不可使战而驱之战,是谓弃民。臣观秦、汉之后,天下何其残败之多耶!其弊皆起于分民而为兵。兵不得休,使老弱不堪之卒,拱手而就戮。故有以百万之众,而见屠于数千之兵者。其良将善用,不过以为饵,委之啖贼。嗟夫,三代之衰,民之无罪而死者,其不可胜数矣。

今天下募兵至多,往者陕西之役,举籍平民以为兵。继以明道、宝元之间,天下旱蝗,次及近岁青、齐之饥,与河朔之水灾,民急而为兵者,日以益众。举籍而按之,近世以来,募兵之多,无如今日。然皆老弱不教,不能当古之十五,而衣食之费,百倍于古。此甚非所以长久而不变者也。

凡民之为兵者,其类多非良民。方其少壮之时,博弈饮酒,不安于家,而后能捐其身。至其少衰而气沮,盖亦有悔而不可复者矣。臣以谓:五十已上,愿复而为民者,宜听;自今以往,民之愿为兵者,皆三十已下则收,限以十年而除其籍。民三十而为兵,十年而复归,其精力思虑,犹可以养生送死,为终身之计。使其应募之日,心知其不出十年,而为十年之计,则除其籍而不怨。以无用之兵终身坐食之费,而为重募,则应者必众。如此,县官长无老弱之兵,而民之不任战者,不至于无罪而死。彼皆知其不过十年而复为平民,则自爱其身而重犯法,不至于叫呼无赖以自弃于凶人。

今夫天下之患,在于民不知兵。故兵常骄悍而民常怯。盗贼攻之而不能御,戎狄掠之而不能抗。今使民得更代而为兵,兵得复还而为民,则天下之知兵者众,而盗贼戎狄将有所忌。然犹有言者,将以为十年而代,故者已去而新者未教,则缓急有所不济。夫所谓十年而代者,岂举军而并去之,有始至者,有既久者,有将去者,有当代者,新故杂居而教之,则缓急可以无忧矣。

策别二十二

其三曰“倡勇敢”。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此二者,兵之微权,英雄豪杰之士,所以阴用而不言于人,而人亦莫之识也。

臣清得以备言之。夫倡者,何也?气之先也。有人人之勇怯,有三军之勇怯。人人而较之,则勇怯之相去,若梃与楹。至于三军之勇怯,则一也。出于反覆之间,而差于豪厘之际,故其权在将与君。人固有暴猛兽而不操兵,出入于白刃之中而色不变者。有见虺蜴而却走,闻钟鼓之声而战栗者。是勇怯之不齐至于如此。然闾阎之小民,争斗戏笑,卒然之间,而或至于杀人。当其发也,其心翻然,其色勃然,若不可以已者,虽天下之勇夫,无以过之。及其退而思其身,顾其妻子,未始不恻然悔也。此非必勇者也。气之所乘,则夺其性而忘其故。故古之善用兵者,用其翻然勃然而未悔之间。而其不善者,沮其翻然勃然之心,而开其自悔之意。则是不战而先自败也。故曰致勇有术。

致勇莫先乎倡。均是人也,皆食其食,皆任其事,天下有急,而有一人焉奋而争先而致其死,则翻然者众矣。弓矢相及,剑楯相搏,胜负之势,未有所决,而三军之士,属目于一夫之先登,则勃然者相继矣。天下之大,可以名劫也。三军之众,可以气使也。谚曰:“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苟有以发之,及其翻然勃然之间而用其锋,是之谓倡。

倡莫善乎私。天下之人,怯者居其百,勇者居其一,是勇者难得也。捐其妻子,弃其身以蹈白刃,是勇者难能也。以难得之人,行难能之事,此必有难报之恩者矣。天子必有所私之将,将军必有所私之士,视其勇者而阴厚之。人之有异材者,虽未有助,而其心莫不自异。自异而上不异之,则缓急不可以望其为倡。故凡缓急而肯为倡者,必其上之所异也。昔汉武帝欲观兵于四夷,以逞其无厌之求,不爱通侯之赏,以招勇士,风告天下,以求奋击之人,然卒无有应者。于是严刑峻法,致之死地,而听其以深入赎罪,使勉强不得已之人,驰骤于万死之地,是故其将降,其兵破败,而天下几至于不测。何者?先无所异之人,而望其为倡,不已难乎!

私者,天下之所恶也。然而为己而私之,则私不可用。为其贤于人而私之,则非私无以济。盖有无功而可赏,有罪而可赦者,凡所以愧其心而责其为倡也。天下之祸,莫大于上作而下不应。上作而下不应,则上亦将穷而自止。方西戎之叛也,天子非不欲赫然诛之,而将帅之臣,谨守封略,外视内顾,莫有一人先奋而致命,而士卒亦循循焉莫肯尽力,不得已而出,争先而归,故西戎得以肆其猖狂,而吾无以应,则其势不得不重赂而求和。其患起于天子无同忧患之臣,而将军无心腹之士。西师之休,十有馀年矣,用法益密,而进人益艰,贤者不见异,勇者不见私,天下务为奉法循令,要以如式而止,臣不知其缓急将谁为之倡哉?

策断二十三

二虏为中国患,至深远也。天下谋臣猛将豪杰之士,欲有所逞于西北者久矣。闻之兵法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向者,臣愚以为西北虽有可胜之形,而中国未有不可胜之备,故窃尝以为可特设一官,使独任其责,而执政之臣,得以专治内事。苟天下之弊,莫不尽去,纪纲修明,食足而兵强,百姓乐业,知爱其君,卓然有不可胜之备,如此,则臣固将备论而极言之。

夫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天下将亡,其发必有门。圣人者,唯知其门而塞之。古之亡天下者四,而天子无道不与焉。盖有以诸侯强逼而至于亡者,周、唐是也。有以匹夫横行而至于亡者,秦是也。有以大臣执权而至于亡者,汉、魏是也。有以蛮夷内侵而至于亡者,二晋是也。司马氏、石氏。使此七代之君,皆能逆知其所由亡之门而塞之,则至于今可以不废。惟其讳亡而不为之备,或备之而不得其门,故祸发而不救。夫天子之势,蟠于天下而结于民心者甚厚,故其亡也,必有大隙焉,而日溃之。其窥之甚难,其取之甚密,旷日持久,然后可得而间,盖非有一日卒然不救之患也。是故圣人必于其全盛之时,而塞其所由亡之门。

盖臣以为当今之患,外之可畏者,西戎、北狄,而内之可畏者,天子之民也。西戎、北狄,不足以为中国之大忧,而其动也,有以召内之祸。内之民实执存亡之权,而不能独起,其发也必将待外之变。先之以戎狄,而继之以吾民,臣之所谓可畏者,在此而已。

昔者敌国之患,起于多求而不供。供者有倦而求者无厌,以有倦待无厌,而能久安于无事,天下未尝有也。故夫二虏之患,特有远近耳,而要以必至于战。敢问今之所以战者何也?其无乃出于仓卒而备于一时乎!且夫兵不素定,而出于一时,当其危疑扰攘之间,而吾不能自必,则权在敌国。权在敌国,则吾欲战不能,欲休不可。进不能战,而退不能休,则其计将出于求和。求和而自我,则其所以为媾者必重。军旅之后,而继之以重媾,则国用不足。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天下一动,变生无方,国之大忧,将必在此。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周瓒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周瓒诗选

    《周瓒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三辑。每一辑的创作时间相互交叠,但脉络清晰,不仅完整呈现了作者二十年间诗歌写作的总貌,还细致展现了人们颇为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极大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独特的女性视角写作不落俗套,也成为了该诗选的一大亮点。
  • 藏在心底的那一抹柔软

    藏在心底的那一抹柔软

    那些优秀的人,背后一定有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力量。你曾经不服过谁,嫉妒过谁,可是后来为什么那么喜欢跟他一起奋斗,这便是精神的力量。
  • 此后再无余生

    此后再无余生

    一个女人、妻子、母亲、女儿的人生绝笔:认真活过爱过,才能好好告别。里格斯生长在一个有癌症基因的家族,在被确诊患病后,她没有失去自我、放弃生活,甚至还要面对母亲的离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还要照顾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大儿子,以及关照两个儿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自然地接受妈妈将要离开的现实。里格斯的人生看似已天塌地陷,生活中的一切被打乱,但她的内心依然充满热爱,对丈夫、孩子、父母、亲友,以及书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安然离去。
  •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这本书会让读者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而且我们,谁也不能活着回去。所以,不要把时间都用来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单,去爱去恨,去闯去梦。你一定要相信,只要努力去爱,努力奔跑,世界就在眼前。
  •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这本《易卜生戏剧选》,从易卜生的全部剧作中精选出六部剧作,均在国内外多次出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玩偶之家》演出后引起了激烈的反响。
热门推荐
  • 心动具象化

    心动具象化

    心动是自恋的廉价附属品,因你在无法得到的瞬息,和对方过完浪漫一生。萌生于不甘,止步于现实,结局往往如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记年少二三事

    记年少二三事

    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么好,也是这样,少年事,无限好
  • 儒门仙真

    儒门仙真

    断绝的儒道前路替他人做嫁衣的天命无法舍弃的信仰邪气纵横、鬼魅丛生、阴阳失衡的世道……该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 话却人间渡

    话却人间渡

    人间渡,渡人间。人间难渡人间事,是是非非皆人间。曲回千转花掩路,白衣绝尘醉人间。人间渡,渡人间,人间最难渡人间。他已一己之力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大魏江山,四大家族因他而不敢动,而他将他推向了权力的巅峰却又一步步将他打落下深渊。这天下因他两人而变,但这天下又该何去何从?
  • 墨染桃花,大少,爱一个

    墨染桃花,大少,爱一个

    她本为天之娇女,一朝被白莲花妹妹暗害,她不屑之,上踹渣妹,下踩渣男,高调打脸,却在一夜间远走他乡,再次归来,她已是一线明星,身边还跟着一个他。墨亦灵:你还跟着我作甚萧沉:爱你他是K市叱咤风云的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却被一个女人抢遍身上的钱,一场追逐的游戏从此开始。且看,风云变幻,谁又征服了谁
  • Honey

    Honey

    据说,每个人的中学时代的班级里,都有一个被孤立被排挤的对象。而女主角嘉英在高中时代就是一个被小太妹雅贤欺负的对象!不是冤家不聚头。嘉英高考成绩优异成功考上教育大学,原以为总算可以逃离魔女雅贤的魔爪了,没想到魔女竟然看上了嘉英那英俊帅气的哥哥贤燮,并对他展开了强烈的爱情攻势。天性温和善良的嘉英眼真真地看着哥哥与自己痛恨的魔女陷入爱河。魔女凭借着贤燮的爱在嘉英的家中站稳了脚跟,文英的日子“举步维艰”……正当她彷徨,愤懑,甚至想要离家出走的时候,碰到了一个才见了两次面就说要结婚的男子——道勋。
  • 荒将行

    荒将行

    这是一片被称为泛大陆的无垠边疆。大陆辽阔无垠,数不尽的奇珍异兽在大陆上各处奔波。人类,作为最为羸弱的种族,夹杂在各族之间缝隙中苦苦生存。在人类世界中,流传着一张神奇的古图,叫做山海图。图中记载了这片大陆的所有秘密,传言得到它的人就能够主宰这片大陆。一个诞生于天地之间的婴儿被带回人族霸主的方家……
  • 明末之帝国再起

    明末之帝国再起

    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是他身在一个悲剧的时代。明太祖的税收政策的后果由他来承担。极低的商业税让朝廷的府库空虚,但受商人支持的东林党是不会允许他加税的,只能加农税,又遇上干旱的气候,百姓活不下去,义军四起。关外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却被满清窃取胜利果实,从此,中华民族陷入黑暗深渊。一个来自现代的集团掌门人将怎么拯救这个国家呢?敬请期待
  • 五代十国战争录

    五代十国战争录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年代,是中国最混乱的年代。五代十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杀臣,臣弑君。父杀子,子杀父。兄杀弟,弟叛兄。父霸子妻,子,弑兄杀父。阴谋诡计,道德丧失。这是人心可怕的年代,也是中国最大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