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亮亮一出门,脸上就觉得暖融融的。亮亮想,今天的阳光准很好。奶奶喊:“亮亮,你去哪儿?别摔着了。”
奶奶这样说,亮亮心里不高兴,自己不就是看不见吗?其他方面,他哪样不比别人强?亮亮走到田野里,嗅到了浓郁的花香,亮亮蹲下来,摸到一朵野花,他刚想折,忽儿想到他如果折了花,别人就闻不到花香了。亮亮跪在草地上,鼻子挨着了花,“真香。”亮亮笑了。
“啾啾。”亮亮忽然听到了燕子的叫声,亮亮还听出是只小燕子。奶奶家的屋梁上就有一个燕子窝,窝里面住着四只小燕子。小燕子叫得很伤心。难道小燕子受伤了?亮亮循着小燕子的叫声去抓燕子。亮亮刚要抓到小燕子,小燕子又跳开了。亮亮说:“小燕子,别怕,我不会伤害你,我要帮你。”但小燕子听不懂亮亮的话。每回亮亮刚要抓住小燕子时,小燕子又跳开了。但小燕子太累了,亮亮最终抓到了小燕子。亮亮摸到小燕子的脚上有根细线,细线上还绑了一张纸。
亮亮小心翼翼地捧着小燕子回家。亮亮对叫个不停的小燕子说:“小燕子,我要送你回家。”亮亮想把燕子送回家。亮亮想把燕子送回奶奶家屋梁上的燕子窝,燕子妈妈一定会给小燕子喂食。
二
小胖的奶奶已病在床上许久了。可小胖的妈妈不准小胖的爸爸送奶奶去医院看病。小胖的妈妈说:“已七十七岁的人,还治什么病?”可小胖舍不得奶奶死。小胖跟奶奶最亲,奶奶也最疼小胖。
昨天,小胖的妈妈从畈里回家,感到热,把褂子脱了。小胖见妈妈去柴堆拿柴时,忙从妈妈的钱袋里掏出两张钱,飞快地去了奶奶的屋里。小胖拿出钱说:“奶奶,你拿这钱去看病吧。”
奶奶见了小胖手里的二十块钱,笑着摇摇头:“这点钱看不好奶奶的病。你这钱是偷了你妈的吧,快放回去。”
小胖哭了:“奶奶,我不要你死。”
“好,好,我听你的,我不死。”
小胖回家了,偷偷地把二十块钱放回妈妈的钱袋里。第二天,小胖吃早饭时,听到屋梁上燕子的叫声,小胖想起了奶奶给他讲了不知多少遍的故事:“从前,有个很穷的人家里有一窝小燕子。有一回一只小燕子从窝里掉下来了。那穷人家的小孩把小燕子送回了窝里。天转冷时燕子飞走了。第二年春天,燕子衔来一粒南瓜籽。那穷人种了,夏天瓜藤上结了三个大南瓜,穷人切南瓜时,三个南瓜里面全是金灿灿的金子。”小胖便拿来一根竹篙,把燕子窝捅了一个洞,一只小燕子掉下来了。小胖拿了张纸,在纸上写了几个歪歪斜斜的字:“〇(小胖刚读预备班,燕子的燕字写不来,就画了个〇)子,小胖救(求)你了,你带着许多钱给他。”小胖把纸条绑在燕子的腿上。
小胖拿着燕子出了门。小胖把手里的燕子往空中抛:“燕子,飞吧,快给我衔来许多钱……”
可燕子飞了一点路就掉在地上了。小胖又把燕子往空中抛:“燕子,求求你救救我奶奶,我不想我奶奶死……”
小胖一次又一次把燕子往空中抛,可燕子一次又一次掉下来。
这时,从奶奶的泥坯屋里传来小胖妈妈凄厉的号哭声,难道奶奶死了?小胖忙拔腿往奶奶的小屋里跑。
三
亮亮对奶奶说:“奶奶,把这只受伤的小燕子送进燕窝里吧。”亮亮把燕子脚上的线解下来了。
奶奶搬来梯子。
奶奶很顺利地把小燕子送回了燕窝里。但亮亮听到小燕子伤心的叫声。亮亮说:“奶奶,是不是别的燕子啄它?”
“是啊,燕子欺生。”
燕子妈妈来了,也不停地啄那只燕子,还把小燕子推下了窝。亮亮捧起地上瑟瑟发抖的小燕子,伤心地问:“奶奶,燕子妈妈怎么也不要小燕子了?”“因为这只小燕子不是它的亲生孩子。”“难怪妈妈也不要我。”亮亮以前心里一直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不要自己,现在亮亮明白了。亮亮的亲妈死了,父亲又给亮亮找了个妈妈。这个妈妈总对父亲说:“把这瞎子送乡下去吧。”父亲不想送,妈妈总同父亲吵,还说如不把亮亮送乡下,就离婚。亮亮主动对父亲说:“爸,我想回乡下,我想同奶奶在一起。”
奶奶见亮亮许久不说话,明白亮亮在想什么,以前亮亮总这样问她。奶奶说:“你心里准恨她吧。”亮亮摇摇头:“不恨,燕子都不要别人的小孩,妈妈当然也不要我。”亮亮又为燕子担心:“奶奶,这燕子怎么办?”“找到燕子的亲妈妈。”“怎样找?”亮亮想到了绑在小燕子脚上的纸。亮亮拿着纸去了隔壁邻居家。邻居一念纸上的字,亮亮笑了。亮亮捧着小燕子去了小胖家。
小胖家没人,门却是开的。亮亮进了屋,摸到了梯子,亮亮把梯子靠在屋梁上,然后把小燕子放进了口袋上了梯子。
燕子妈妈在亮亮头顶上飞来飞去,并啾啾地惶叫,小燕子也跟着叫。亮亮对小燕子说:“你马上回到家了。”亮亮爬到梯顶上,手却摸不到燕窝。亮亮下了楼梯,把楼梯往燕窝边移了移。亮亮又爬梯子。这回亮亮终于把小燕子送回家了。亮亮下楼梯时,小胖的姐夫来了,小胖的姐夫还没进门,见一个人在下梯子,以为是小胖,急了喊:“别摔下来了。”亮亮受到惊吓,一脚踏空,摔下来了。
陈永林的作品扎根生活,贴近百姓,自觉通过小人物的生存际遇展示现实秩序的矛盾,以及晦暗,在撕裂的疼痛面前又对人生充满希望。这是陈永林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写作态度。《送燕子回家》采用纵横交织的艺术手法,采用三个生活场景,以一个“送”字点睛,描绘了“亮亮”与“小胖”两个孩子对生活的企盼,以及美好愿望。(常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