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8800000008

第8章 盛京故宫的扩建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盛京宫殿也随之停止使用。然而,这座宫殿却没有像赫图阿拉、辽阳东京城宫殿那样永远废置不用,以致建筑遗迹遭到破坏或因年久失修而逐渐倾圮。由于盛京城的特殊地位和清帝东巡盛京谒祭祖陵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至乾隆年间沈阳宫殿经过较大规模的扩建,成为兼具开国旧迹和东巡行宫用途的积累式建筑群。

第一节 扩建盛京宫殿的原因

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盛京(沈阳)虽不再是都城,但以其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是清朝的发祥之地,承载着这个王朝从崛起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又是皇帝的故乡和祖先陵寝所在地;东北地区是清政权赖以维护统治的八旗创建之处,同时又是八旗兵员的重要补充地;清朝皇室和八旗组织在东北地区占有大量的官庄旗地,并控制人参、东珠、兽皮、木材等特产资源,对这一地区的经营,与其经济利益有着重要关联;东北地区南濒外海、东接朝鲜、北临俄罗斯、西接蒙古并为京师门户,战略地位异常重要。

因此,清入关之初,便定盛京为国家陪都,从顺治后期起至康熙年间,在这里陆续设立辽东将军(后改称奉天将军、盛京将军)、盛京五部(户、礼、兵、刑、工)、盛京内务府、奉天府、承德县等官署,使之具有除京城以外任何城市都不能比拟的崇高地位。自康熙十年(1671),又开创皇帝驾幸盛京祭祀祖陵之典,中经乾嘉“盛世”,一直延续到道光九年(1829),一百五十多年间皇帝十次驾临,每次都以盛京城为主要目的地,并至故宫驻跸和举行相关典礼。

作为陪都城中最显赫的建筑群,盛京宫殿理所当然地受到特殊重视,并伴随着清朝盛衰的进程延续着它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乾隆年间在此进行的一系列增建和改建。

根据清代宫廷档案记载,从顺治入关至乾隆初年,盛京宫殿与清太宗时期相比并无大的变化,只是进行岁时修缮而已。究其原因,一是当时国家财政尚不宽裕,并无过多的资金用于对“先皇旧宫”的增饰。二是其间虽有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十年、二十一年、三十七年先后三次东巡,但在故宫只是以观瞻凭吊为主,并无固定的驻跸和典礼活动,也无必要对其进行增建和改建。至乾隆时期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库帑充盈,另一方面,执政六十年的高宗弘历又是好大喜功且对祖先宫殿感情深厚的皇帝,所以,自其乾隆八年(1743)第一次东巡盛京亲临故宫起,便决定在这里重兴土木,进行增修扩建。

从有关史料记载并结合沈阳故宫建筑的实际状况分析,乾隆初年进行增修扩建工程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建东巡驻跸行宫

盛京宫殿皇太极时期主要建筑虽在清入关后仍保存完好,但由于多年无人住用,且对入关后皇帝而言,原使用者是其祖先及眷属,如在东巡至此时以旧宫为临时居住之所,难免有“不敬”之嫌,所以第一位东巡至此的康熙皇帝首开先例,只是到原有皇宫中观瞻和利用旧殿举行必要的典礼活动,并不在“宫”中居住。据清宫档案记载,康熙帝三次东巡在沈阳期间,第一次事先命有关官员“酌情将崇政殿前小厢房一间搭炕采棚,以备御用”,此房即崇政殿前东侧的三间厢房,但从当年玄烨在盛京时的枟康熙起居注枠中可以看出,九月十九日、二十三日、十月十二日、十三日四天中,有三天是驻跸在城北教场(从后来的记载中得知,应是住在其宜妃郭洛罗氏之父、盛京内务府佐领三官保家),只有一天有可能住在盛京宫殿的“小厢房”中。其第二、三次东巡,除收拾此厢房外,仍在三官保家并附近预备驻跸之处,始终未居住于旧宫殿内。

继康熙帝之后举东巡谒陵之典的乾隆皇帝,自然也不能破坏祖父立下的成制而居于入关前宫殿中。在其初次来盛京之前,便曾命相关官员将盛京宫殿现状详细奏报,以便分别安排自己和同行的皇太后在盛京城驻跸之所。清宫档案中,保存着一件当时盛京官员报告宫殿情形的呈文:

盛京内务府掌关防佐领实图等为呈明事:查得康熙二十一年、三十七年皇上驾幸盛京,驻跸之处系内务府奏明指示前来,遵照办理。……今岁皇上驾幸盛京,……驻跸之处并无京文前来。听见将军额 说,皇上在宫殿内驻跸,职等未奉有京文,不敢悬办,谨将宫殿式样开录并画图一并呈览。……太后、皇上、皇后如存住宫殿,察宫殿除清宁宫五间祭神外,所剩关雎、衍庆、麟趾、永福、两配宫俱百年有余,并无熏炕,且院内狭窄,亦无间隔,恐潮湿难以居住。凤凰楼前崇政殿后亦狭窄。惟崇政殿前东边东西宽十一丈,南北长十四丈,地方宽阔,但有内班房三间,若搭布城,于门有碍,若将班房向南边挪盖合式。文德坊外东边有大政殿一处,地方甚是宽敞,南北长四十二丈,东西宽十三丈五尺。统祈王、大人定夺,奏明指示赐覆,到日便遵照办理。

此项奏报的目的,是向皇帝报告盛京宫殿中有哪些地方可供居住,而且带有很明显的倾向性,即希望皇帝能选择崇政殿前东侧或大政殿前庭的宽阔空间。但据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最终并未采纳上述建议,即“皇上驾临盛京后,于凤凰楼南搭设蒙古包驻跸,皇太后于通道楼北搭设蒙古包驻跸”。其中所谓“蒙古包”或称“御帐”,即前引档案中所说的“布城”,即皇帝东巡途中临时搭设用来居住和处理政务的行营帐幄。

从乾隆东巡开始,已经逐步建立在盛京宫殿举行一些典礼,诸如恢复清宁宫萨满祭祀等等,在其乾隆八年所作的枟盛京赋枠等东巡诗文中可以看出,他把回故乡拜谒祖陵,当作自己和后世皇帝敬重祖先、不忘根本的重要典礼,十分重视,只要有条件,以后还要继续举行。所以,有许多房屋的盛京宫殿,竟无可供东巡到此的皇帝居住之处,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从乾隆十一年开始的盛京行宫增建工程,是以修建敬典阁等存放枟玉牒枠、枟实录枠用的建筑为表面目的,但从工程的结果即可知其真正用意在于增建行宫。乾隆皇帝本人也曾在无意中透露出这一想法。如在其乾隆四十三年所作枟题迪光殿六韵枠诗自注中就曾写道:

崇政殿为盛京宫正中临朝之所。其后为凤凰楼,又后为清宁宫祀神之处,皆不可居。丙寅(即乾隆十一年——引者注)春,于东厢构颐和殿以奉圣母驻憩,西厢即此。

正是出于解决驻跸需求而进行的扩建,才使得盛京宫殿从清入关一百年后开始得以续修,开始了其向皇帝东巡行宫历史的转变。

二、尊藏枟实录枠、枟玉牒枠等宫廷文献

弘历在乾隆八年东巡起銮之前,于五月丙午日传谕:

奉天乃我朝发祥之地,历朝枟实录枠俱应缮写满、汉文各一部送往尊藏。俟现在皇史宬、内阁藏本写成后,即著在馆人员敬谨缮写,其送往仪注,大学士会同礼部详议具奏 。

礼部官员接旨后,对沈阳宫殿内可供存放枟实录枠之处进行考察,于七月丙戌日覆奏:

臣等伏思,在京有皇史宬尊藏枟实录枠,其奉天尊藏之处,查崇政殿后有凤凰楼,高敞壮丽,堪以尊藏。请敕下奉天将军会同盛京礼、工二部及奉天府尹敬谨办理。……得旨:是,依议。

此事议定之日(初六),恰逢乾隆帝启驾东巡盛京,此举应作为他为祖先宫殿增添的一份荣耀而付诸实施程序。在此次东巡回京后不久,即乾隆九年九月十四日,有关官员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自顺治十八年起至今共纂修九份枟玉牒枠,理应一并恭送奉天尊藏,以垂永远。嗣后每次纂修枟玉牒枠,俟告成后将礼部尊藏一分均照此例恭送奉天尊藏,俟命下之日永为定例。

当日即获皇帝批准。于是,礼部官员又开始为在盛京宫殿内存放枟玉牒枠寻找处所,遂于乾隆十年正月谘文询问管理宫殿的盛京内务府:“奉天崇政殿后凤凰楼除尊藏历朝枟实录枠、枟圣训枠外,可否将此九分枟玉牒枠照依本部所开尺寸造办格子,一并尊藏于凤凰楼。倘凤凰楼不能尊藏,或应另行酌定尊藏枟玉牒枠之所,祈即逐一会同酌议定夺。”讨论的结果,因上述欲移藏沈阳的枟实录枠、枟玉牒枠等,此后每朝续修都要按制续送,从长远看,凤凰楼内难以悉数存放,所以乾隆皇帝作出决定,在盛京宫中修建专门用以收藏枟玉牒枠、枟实录枠的敬典阁、崇谟阁等一批新建筑,并名之为“修建敬典阁等处工程”,当时文献中提到这次工程的整体目的时说:“盛京宫殿规制庄重,作法崇古,经年久远,理宜增饰。今我皇上特旨于大宫左右添建楼阁,尊藏枟玉牒枠、枟实录枠以昭垂万祀。”可见此项工程是修旧和建新并举,而以建新为主要和公开的目标。

三、对旧宫作必要的增饰和改造

乾隆初次东巡盛京的1743年,距清朝入主中原的1644年已经整整一百年。在此期间,清王朝统治者对中原汉族文化和典章制度已相当适应,与宫殿建筑相关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也远远超过清入关前,但盛京宫殿在这一个世纪中却基本没有变化。因此,乐于有所作为的乾隆皇帝初至沈阳,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这里原有的宫殿进行改造。枟钦定盛京通志枠记载:

乾隆八年,上驻跸盛京,躬亲相度。重葺崇政殿飞龙、翔凤二阁,左墄右平,新阶巍焕。

这实际上是后人对整修结果的叙述。当时的过程远非如此简单。乾隆帝改造盛京皇宫早期建筑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为了在此举行东巡期间相关典礼的需要,对某些年久失修的主要建筑进行修缮,并加以适当的增饰和改动。如据乾隆十年档案所记,皇帝欲于崇政殿内安设新制作的屏风宝座,但有关官员勘查后奏报“崇政殿东西两次间后檐金柱坐陷,……五间后檐金柱枋檩俱各弯曲,殿内彩画百年有余,今安设宝座屏峰(风),其彩饰似属糙旧。臣等请将糟旧弯曲木料俱各更换,彩画见新,以壮观瞻”。结果虽然按照旨意“崇政殿样式并琉璃瓦片俱照旧修理”,但使其原貌有所改变。这种维修虽然是以保存原宫殿主要建筑基本面貌为原则,但却出于日后使用的需要和乾隆皇帝本人的主观好恶,对其某些局部进行了很明显的变动。

二是出于整体布局方面的考虑,对某些附属建筑作了较大的改造。这方面体现得最明显的是崇政殿前后的几组建筑。因清入关前修建皇宫时,出于满族人在山区居住时因地势建造住房的习俗,对一些次要建筑间的对称和平衡考虑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出现分布于正殿两侧的建筑长短不一、高低不等的情况。习惯于北京宫殿规整格局的乾隆皇帝,自然对此很难接受,加之所涉及者又非主要宫殿,于是便经过一番移建和改修,使之成为现存崇政殿前后东西对称的格局(详见后述),以符合其审美观念。

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盛京宫殿经历了清入关后第一次大规模改建,面貌和功能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第二节 乾隆初年“敬典阁等处工程”

清高宗弘历初次东巡谒陵回銮后,由于他对盛京宫殿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印象和改造设想,很快就开始实施有关的修缮计划,后来发展为历时两年多的“修建敬典阁等处工程”。

改建工程的开始,只是适应东巡驻跸使用需求并结合日常的保护性维修,对某些入关前宫殿的局部进行改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处是崇政殿,因皇帝东巡时在此举行典礼,但殿内屏风宝座等均系皇太极时遗留,不便使用,所以乾隆皇帝命重新制作。乾隆九年,又命于殿前增设日晷、嘉量。据档案记载:

乾隆九年正月二十三日奉旨,着成造嘉量四件,方式二件,圆式二件。……盛京宫殿安设圆嘉量一件,照乾清宫日晷式样配做日晷一件。安设嘉量楼座俱照江山万代样式成造。

这是关于乾隆时对盛京宫殿建筑具体改造较早的一项。盛京官员在落实这一旨意的过程中遇到一个难题,即崇政殿前月台上准备安放日晷、嘉量之处当时有石狮一对,不便移动,于是又就此事请旨,皇帝于次年七月初五日答复:“嘉量、日晷在崇政殿前月台上安设,其狮子在大政殿月台下安设。”至此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因北京乾清宫前月台为起高月台,而崇政殿前月台是与地面高度基本相等的“掐边平水月台”,如将日晷、嘉量置于其上显得过于低矮,是否将殿前月台起高仍须请旨定夺。此事尚未确定,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据盛京将军达尔当阿于同年十月奏报所云:

臣等正在详细查验间,钦差员外郎胡常保同臣等仰瞻崇政殿东、西两次间后檐金柱坐陷,带领在工匠役看得木质亦系糟朽,五间后檐金柱枋檩俱各弯曲,殿内绘画百年有余,今安设宝座屏峰(风),其彩饰似属糙旧。臣等请将糟旧弯曲木料俱各更换,彩画见新,以壮观瞻。

再清宁宫院内东西关雎、麟趾、衍庆、永福等配宫均有后窗,其周围女墙甚属矮小,清宁宫祭神先经钦天监选择得麟趾宫后女墙开有便门在案。今清宁宫两旁新添建宫殿,如恭逢皇上驾幸,办理祭祀人员出入未便,臣等请将清宁宫周围女墙俱长高二尺,在北面或东或西,伏请皇上敕交钦天监选择吉期,开一铁门,以便办理祭祀人员出入行走;东西配宫所有后窗俱各撤去,实以墙壁。

再清宁宫台墙后有仓二十八间,其地基原系低洼。今两旁添建宫殿楼阁,起筑地基,则仓地基愈属低洼,如遇雨水渍注不行,亦于仓谷不便,臣等请将此仓地基酌量起高,另行盖造,于存贮谷石均有裨益矣。

再清宁宫西女墙外有碾磨房三间,今已拆毁修筑宫殿,臣等请将此碾磨房于二十八间仓房前或东或西,敕交钦天监选择吉期,另行盖造安置,实属便利。

奏折中列举崇政殿及清宁宫等处多项需改建维修之处,大都是新列入的项目,则此项工程对确定保留的原有宫殿的改造和增饰,远不只涉及到改建崇政殿月台一事,工程量远大于以前预计的范围。此时,另一方面的需要又引出了一项更大规模的工程。

从上引乾隆九年九月档案可知,皇帝已同意将顺治以来修成的枟玉牒枠送一份至盛京宫殿收藏。礼部官员就此向盛京官员询问可供收藏这些以至以后还将陆续送至的枟玉牒枠的合适场所。乾隆十年四月,此事初步有了结果,据本年六月盛京工部致盛京内务府咨文内称:

查得本工处五月十三日谨奏,……所有恭送奉天尊藏玉牒,修造过道楼并造木格子一折,于乾隆十年四月二十日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钦遵相应抄录原奏并开写玉牒长宽尺寸,行文奉天将军会同盛京工部查照,奉旨,内事理遵行,钦此。钦遵各咨寄前来。臣等遵即会同员外郎胡常保敬谨验看得,左翊门向南正楼三间,柱子歪斜糟朽,应行拆修。臣等公同酌议,请将此楼后展宽一丈五尺,另筑地基,遵照部议照凤凰楼一例用琉璃瓦盖瓦,敬谨修理,以垂永远。……臣等谨将遵藏玉牒楼新旧式样恭绘图样二纸,进呈御览……

据此可知当时已经选择位于崇政殿左翊门东侧的过道楼(通道楼)作为存放枟玉牒枠之处,但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使用,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建和维修。此件咨文于六月二十九日送达。但不到一个月后,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盛京内务府于本年八月四日和十六日收到的来文内载:

盛京工部侍郎留为知会事,准内大臣海、员外郎常谨奏,为请旨事,恭照礼部议奏修建盛京敬典阁并宫殿配楼各项工程,奴才等谨绘地盘并装修图样呈览,已蒙允准。

奉天将军达、盛京工部侍郎留、养心殿造办处侍郎常为知会事。恭查奏请修建盛京敬典阁并宫殿配楼各项工程,应行筑打地脚者先行筑打,应拆卸者先行拆卸之处,业已缮折奏闻,奉旨知道了……

说明在此之前,即六月二十九日到八月四日之间,礼部奏请修建盛京敬典阁和宫殿配楼各项工程,并得到了皇帝批准。从上文所引盛京将军达尔当阿奏报中可知,至晚在乾隆十年十月,修建新宫殿的工程已开始进入拆除旧房、修造地基等准备阶段。另据乾隆十年十二月北京总管内务府大臣海望等奏称:

……奴才等随将宫殿全式敬制式样,于本月初十日进呈御览。奉旨:崇政殿样式并琉璃瓦片俱照旧修理,月台照样准做。飞龙阁、翔凤阁、霞绮楼、日华楼、师善斋、协中斋仍布筒瓦。配宫后窗不必移动。两边新建宫殿俱照旧式镶边琉璃瓦料。西北角民房一间给与房价开通更道。茶膳房不必添盖,东西朝房后房间即可做茶膳房。西面转角楼房不必改建。其挡众木、西北开安门口、碾房粉房其余房间俱照样准做。再景佑宫石碑二统,将碑文抄写明白呈览,准应否安设之处酌量安设,钦此。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档案。说明此时乾隆皇帝已经看到“修建敬典阁等处工程”的全部方案,并对涉及到的一些应由他亲自决定的具体做法逐项做出批示。对于工程所需费用,皇帝也于本月钦定:“所需银两著支领盛京户部封贮银两应用。俟过二三年后再由京内户部拨解补还。”据此,则工程正式开始前的重要问题都已基本解决。

这项工程的具体开工和结束时间,据乾隆四十三年四月盛京将军弘晌报称,“敬典、崇谟、颐和、迪光等殿阁工程,俱系乾隆十一年三月十一日兴工启建,十三年三月内告竣完成。”枟钦定盛京通志枠中也记载此项工程为乾隆十一年三月至十三年三月施工。这都是正式奏报的工期。按照本节内所引各有关档案的记载,其最晚应于乾隆十年秋就开始准备,而至十三年秋一些收尾工程尚未完全结束。

此项工程按涉及的建筑划分,应为增建新宫和改建、增饰旧宫两类。关于增建的新宫,清代官修书籍中一般的叙述为:

乾隆八年,遵旨重葺崇政殿前飞龙、翔凤二阁,左墄右平。于凤凰楼左右增建轩楹。楼之前东为师善斋、斋南为日华楼;西为协中斋、斋南为霞绮楼。崇政殿之东为颐和殿,殿南中门一间,东西值房各三间,前正门一间;殿后为介祉宫,宫之后正门一间,门北为敬典阁。崇政殿之西为迪光殿,殿前东西配殿各三间,南为中门一间,东西门各一,门外东西值房各三间,前正门一间,东西门各一。殿后为保极宫,宫之左右前后回廊十六间,宫后偏西一廊接继思斋,斋东西值房各三间。斋后为崇谟阁,阁后南向房七间。乾隆十一年启建,至十三年工竣。

过去的许多著述中,认为枟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枠这样的官书应具有权威性,常引用以上记载来叙述乾隆初年对沈阳故宫的增建,但对照清宫档案考证,枟会典枠中的这段记述有很多含混、错误之处。如重葺飞龙、翔凤阁以及增建诸宫殿的时间都欠准确;再如其所列增建诸宫殿中,迪光殿前两配殿、崇谟阁后七间房等均为乾隆四十三年所建,并非十三年所建。此外,其对本次增建建筑的叙述也有很多遗漏。因此,欲详细了解此项工程的情况,仍要靠仔细分析相关清宫档案的记载。

乾隆十三年七月,盛京将军达尔当阿于工程基本竣工时,奏报两年来所建造的项目为:

新建飞龙、翔凤阁二座,日华、霞绮楼二座,师善、协中斋二座,东所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所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及垂花门二座、琉璃宫门三座、值房四座、游廊三座、净房二座、井亭一座。拆修崇政殿一座、左翊门、右翊门二座、音乐亭二座。添盖朝房十间、东配楼一座、西配楼一座、銮驾库七间、仓房、看守等房七十间、屏门影壁二座、琉璃影壁一座。粘修转角楼二十三间。共殿宇房屋二百三十五间、成砌墙垣二百九十四丈,并栅栏、挡众、铺墁、海墁、甬路、散水及承做玉牒柜、清宁宫陈设大柜、弓箱,匾额、几案,内里装修、坐褥、靠背、门帘、雨搭以及油饰彩画等项。

此应为本次修建的大致工程量。从中可见其建筑工程中分为新建和拆修、添盖、粘修几类,竣工后盛京宫殿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兹结合这份档案及其他资料并现存古建筑分述如下。

飞龙阁:位于崇政殿前之东,原址为清太宗时期盖造的三间厢房(或称内班房)。本次工程中将厢房拆除,在其地建五间硬山式二层楼阁,并以原建于崇政殿后、本次工程中被拆除的“飞龙阁”(龙楼)命名。建成后作为收藏清诸帝御用武备等物品的库房。

翔凤阁:原址为“银库”(或称财帛库)楼房七间。本次工程中“银库原系七间,今改修五间”。既称“新建”,应是将原建筑拆除,在其址建五间硬山式二层楼房一座,并与东面所建楼房一式,以原位于崇政殿后东侧、本次工程中拆除的“翔凤楼”改为“翔凤阁”命名,以与东侧之飞龙阁对应,后来用作存放历代书画及各宫殿陈设器物。此即枟盛京通志枠、枟大清会典枠等书中所谓“重葺”飞龙、翔凤二阁,实则为利用旧名称新建。

日华楼、霞绮楼:分别位于崇政殿后东、西侧,均为三间硬山式二层厢楼。其址原来应有一些附属性建筑,本次工程中为新建东西所行宫而将其拆除,在行宫宫墙外另建此二楼,以求整齐对称。建成后用于存放宫内杂物。

师善斋、协中斋:分别位于日华、霞绮二楼之北,均为五间硬山式房。其址原来也应有入关前建筑,如“龙楼”(飞龙阁)、翔凤楼等,此次工程中一并拆除而另建此两座同式房屋。后用作存放宫内所用杂物等。

东所:位于崇政殿至清宁宫间早期宫殿之东。为新建之行宫。供东巡驻跸时皇太后使用。最南为琉璃宫门,入内第一座院落中东、西各有三间值房,后来的档案中曾称之为“阿哥所”,应是供随驾东巡的皇子居住之处。正中为垂花门,入内为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各院落。

颐和殿:位于东所第二进院落北侧正中,歇山顶面阔三间,供东巡时东所内举行正式礼仪活动时使用。殿东山墙外有净房(厕所)一间。

介祉宫:位于东所第三进院落正中,硬山顶面阔五间,为东巡时皇太后驻跸的寝宫。宫后有小型庭园,供皇太后驻跸时休息游赏。

敬典阁:位于东所第四进院落中,歇山顶二层楼阁,进深面阔均为三间,供存储奉旨送往盛京的枟玉牒枠(清朝官修爱新觉罗皇室族谱)专用。阁南有琉璃宫门一座,使敬典阁所在区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以示在功能上区别于其南侧三进院落的皇太后行宫。

西所:位于崇政殿至清宁宫间早期宫殿之西与东所相对应区域,为新建之行宫,供东巡期间皇帝、后妃使用。最南为琉璃宫门,入内第一进院落东西各值房三间,北侧正中为垂花门,入内为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等各院落。

迪光殿:位于西所第二进院落北侧正中,歇山顶面阔三间,供皇帝东巡时处理政务使用。殿西侧山墙外有净房一间。

保极宫:位于西所第三进院落北侧正中。硬山顶面阔五间,为东巡时皇帝驻跸的寝宫。宫前东西各有抄手游廊共九楹,与迪光殿后廊相连。

继思斋:位于西所第四进院落中,三波浪卷棚顶面阔三间,为东巡时随驾后妃居住之处。前有穿廊三楹与保极宫明间北门相连。

崇谟阁:位于西所继思斋之后,样式同敬典阁。为存储奉旨由京送至的清历朝枟实录枠、枟圣训枠等专用。因该阁与继思斋相距较近,故其前未设院墙,就其现状分析,应系于阁两侧下层中间廊柱之外与宫墙间砌墙分隔前后区域,廊柱内部分则于廊间设木板墙或门,连接于台基下所砌之墙与阁下层山墙之间。

井亭:位于飞龙阁后之南侧。此处之井应系原有,本次工程期间只添盖筒瓦顶井亭一座 。

琉璃影壁:位于大清门正南约三十米处。其址原建有内务府司房两座 ,本次将其拆除,另建黄绿琉璃五龙影壁一座。

以上诸项均为本期工程中新增的建筑,可以看出其中绝大部分属于行宫宫殿和收藏宫廷文物的楼阁。拆旧建新者,大都为日后存放宫内所需物品所用,其主要目的,则是增强中路宫殿建筑群的整齐和美观。

此次工程中对一些清入关前宫殿建筑也进行了改造,面貌变化较大的有以下几处:

崇政殿:乾隆九年命于殿前增设日晷、嘉量,并因此而改建月台,移走原置于殿前的石狮,已见前述。因将平水月台改为起高月台,殿前的石阶陛路也要相应缩短,与原来面貌不同。殿内于乾隆十二年更换了新的宝座、屏风,从现存实物看,应是参照北京宫殿乾清宫宝座屏风的样式缩小制作。为放置新增宝座屏风,又在殿内北侧中部增修了木制堂陛,而将殿内原有的屏风置于堂陛之后,至今仍存。

銮驾库:位于大政殿后,原为五间,改建后为七间。乾隆十一年,为改建原銮驾音乐楼,需将内存銮驾乐器挪出另置他处,最终选择大政殿后五间房。本年八月五日盛京礼部致盛京内务府咨文内称:“盛京礼部为知照事。左司案呈,前经本部侍郎纳 等会同奏请,大政殿北边正房五间两边各添盖房一间,敬谨盛贮銮驾音乐案,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咨行在案。今准奉天将军等部衙门咨称,前项銮驾库七间已于本月(应为七月——引者注)二十五日修造完竣。相应知照贵部,希于八月初二即将銮驾库查收,并将銮驾音乐敬谨挪出盛贮本工,以便将七间楼北边二间及时拆卸,移挪南边盖造。”此后该房即专用为存放皇帝在盛京举行典礼时所用銮驾卤薄乐器,并称为銮驾库。此后又多次扩建至十一间。

东七间楼:位于新建的飞龙阁后,即上述档案中所称“东配楼”。由于其在改造前主要用于存放銮驾卤簿乐器之类,所以档案中也称为“銮驾音乐楼”。乾隆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盛京将军、盛京礼部致盛京内务府咨文内称:“修建盛京敬典阁等处工程内,有銮驾音乐楼房七间应拆去北边二间。今据钦天监运使丙寅年三月十一日动工兴修。相应预行知会贵部,希将銮驾音乐暂行挪出,以便拆卸。”分析其原因,应是为新建的东所门前提供足够的空间。是后不久,又改拆除为挪建,即“将七间楼北边二间及时拆卸,移挪南边盖造”,竣工后虽仍为七间,但向南移了两间房的距离。此楼于乾隆四十五年以后至民国初年主要用作存贮瓷器,俗称瓷器库。

西七间楼:位于新建的翔凤阁后,即上述档案中所称“西配楼”。原为楼房九间,因曾存放盛京内府所用棉花等,俗称“棉花库”、“线库”。乾隆九年档案载:“银库西有棉花库九间、棉花移至西南十一间空房后,将此楼扫净修整,存放陆续运来之物件。”乾隆十一年六月初七日盛京工部档案内称:“查本年闰三月二十四日准盛京内务府咨开,今兴修敬典阁等工,将此九间楼北边拆去二间勿庸修理,下剩七间楼房北山墙,今已筑打地脚,兴修完竣”,并述及原九间房地面板片长九丈八尺,宽二丈,“今钦工处将九间楼北边二间拆卸,今只铺设七间地面板片,凑长八丈一尺,宽二丈。”如此拆改的原因,一是为拓宽新建的西所门前空间,与东侧七间楼南移两间用意相同;二是这样拆改后所剩七间楼房恰好与东侧七间楼对称。此楼后用于存放盛京内务府档案和由京移送的内府刻本图书、墨拓等,俗称为“档子库”或“书籍墨刻楼”。

转角楼:位于西七间楼之南。原记为十一间二层,修缮前为“三旗(指盛京内务府正黄、镶黄、正白旗——引者注)织造库,收放布匹、棉花、线、盐等项”。 此次修缮前已奉旨“西面转角楼房不必改建”,但后来档案中有时记为十一间,有时记为九间,应是计算方法不同所致,因其转角处既可记为一大间,也可记为三小间,故有此差异。其用途至清末无大变化。

碾房、磨房:位于清宁宫北墙外,系由清宁宫西侧的三间同名建筑改建而成。改建后碾、磨房各三间,碾房在东、磨房在西。

此外,本次工程虽然还对一些早期建筑如奏乐亭、朝房、仓房等,进行了修缮和整饰,但除朝房外,从档案记载中看不出有明显变化,在此不另做介绍。

经过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的大规模增建和改建,盛京宫殿的西部(即后来至现在的中路,清代称“大内宫阙”)较以前有了显著的变化。最南部正对大清门改建了琉璃影壁,两侧的朝房、奏乐亭也修整一新,与东西的文德坊、武功坊及正面的宫门相互呼应,使宫殿门前形成相对完整的独立单元,不仅更加规矩整肃,也为日后在此举行相关礼仪活动提供了适合的场所。大清门内正面的崇政殿经过重新改建月台、增设日晷、嘉量,较以前更具“金銮殿”气派。其南北两侧的八座阁、楼、斋,在名称、式样、体量、坐落等各方面都两两对称,改变了以前长短不均、高低不等的随意布置,使崇政殿在功能和布局上,都真正成为辉煌肃穆的皇宫外朝区域中心。新增建的东、西所,则以与当时北京皇家宫苑风格相近的宫殿楼阁,取代南北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两侧原有较简易的附属性建筑物,既解决了皇帝东巡驻跸和收藏宫廷文物之需,也使本区域建筑布局趋于协调美观。创建已逾百年的“国初旧宫”,真正与清朝中期的“盛世”融为一体,具有为当朝皇帝所用的新功能。

在实施此项工程期间,乾隆皇帝还对原盛京宫殿某些“欠缺”之处一并作了增饰。比较重要的是皇太极时期各宫殿虽然已正式命名,但除文德坊、武功坊外,至此次增建前似乎并未悬挂题写宫殿名称的匾额。本次在为各新建并命名的宫殿楼阁制作门额之前(或同时),也为清入关前各宫殿补制门额。据乾隆十一年八月奉天将军等部衙门知照盛京内务府档案内称,当时已奉旨承造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所用九龙斗匾各一面;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左翊门、右翊门、飞龙阁、翔凤阁所用金线斗匾各一面。其中悬挂九龙斗匾的,都是皇帝后妃使用或存放重要宫廷文物的建筑,此后新建成的宫殿也是如此。如敬典阁、崇谟阁、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颐和殿、介祉宫挂九龙斗匾,余者如日华楼、霞绮楼、师善斋、协中斋等则用金线斗匾。这样,新宫殿建成后,盛京故宫各主要建筑均悬挂有弘历御笔题写的满、汉文合璧名称门额,显得更加正规,也增加了皇家宫殿的庄重气氛。

第三节 太庙、文溯阁等建筑的兴建

乾隆初年扩建、修缮工程竣工后,盛京宫殿“旧宫新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本已经得到解决。乾隆十三年以后的近三十年中,这里主要是在增加收藏品和对新宫殿内部陈设装修,没有再增添新建筑。从乾隆四十三年皇帝第三次东巡前后,至乾隆四十八年第四次东巡之前,由于各方面的需要,又陆续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增建工程,形成清代盛京宫殿的最终面貌。

一、西所新增诸附属建筑

供东巡谒陵期间皇帝后妃居住的西所,于乾隆十三年建成后,经乾隆十九年皇帝第二次东巡盛京驻跸,基本适合使用需要,但其内附属建筑数量略少,使皇帝驻跸期间一些活动尚有不便之处。因此,当乾隆四十三年皇帝第三次东巡至盛京之前,又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增建。

据盛京将军弘晌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奏折内称:“……我皇上恭谒祖陵毕,驾幸盛京宫殿,奴才钦遵谕旨,所有宫殿内惟洁除肃静,至添建配殿等房间已如式修齐。”此时为七月,增建各房已竣工,则此项工程的决定及施工应在本年春或上年秋。另据同年十二月佐领福申为新建各门、房悬挂门神对联咨复盛京工部文内称,此次新建各工程为:

西琉璃门东、西两边新建便门各一座,垂花门东、西两边新建便门各一座,迪光殿东、西两边新建黄瓦配殿各三间,继思斋东、西两边新建黑瓦值房各三间,崇谟阁后新建黑瓦房七间。

上述各房、门均于西所行宫内,除迪光殿西配殿和继思斋值房已于民国年间因损坏严重拆除外,都保存至今。这些房屋都并不是直接供皇帝后妃使用,除迪光殿配殿为随驾东巡的内阁、军机处、六部等官员候旨办事之处外,余者或为方便出入,或为宫女太监住用,或供存放杂品等,可以视为对乾隆初年所建行宫使用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二、盛京太庙的移建

盛京宫殿大清门之东,原为明代所建道观三官庙,内祀天、地、水三官。皇太极修建皇宫时,并未因其距宫门甚近而将其拆除,而且直至清入关后,庙中始终香火不断,并受到皇帝的特殊重视。

崇德六年敕选道士在庙焚修,七年给人役园地,道士给衣粮;顺治九年奉旨重修,十四年增道士、置钟磬、立碑;康熙十年驾幸庙,赐银一千两,令道士酌量修补,二十一年驾幸庙,御书“昭格”二字匾额恭悬大殿。二十一年正月奉旨赐名景佑宫 。

乾隆四十三年弘历第三次东巡驻跸盛京宫殿时,“命重修盛京天坛、地坛,移建太庙于大清门东”。其目的是为恢复陪都盛京原有的“坛庙之制”。当时皇太极时期所建堂子保存基本完好,天坛、地坛虽因多年不用有所损坏,但基址尚存,修理并非难事。惟设于抚近门外五里的清入关前太庙(创建于崇德元年,顺治初年改称“四祖庙”)已因废置多年而不存。乾隆皇帝却错误地认为大清门之东的景佑宫(三官庙)就是盛京太庙原址。在他乾隆四十八年所作枟重修坛庙恭记·太庙枠诗中写道:

左庙遵古制,未遑右社筹。入京神主奉,于沈故宫留。别观三官祀,閟堂一律修。五朝藏册宝,名实正相投。诗中自注:我世祖定鼎燕京,奉列祖神主于北京太庙,此处改为景佑宫以祀三官。戊戌岁(乾隆四十三年——引者注)来此,敬思太庙应仍旧观,遂移建景佑宫于德盛门内,以奉三官之祀 。

其同年所作枟题景佑宫枠诗及嘉庆帝枟景佑宫瞻礼枠诗自注中,也都有相同的说法 。事实上清入关前太庙和景佑宫(三官庙)在乾隆四十三年之前都从未移动过 ,但弘历所说的这些理由当时是无人敢反驳的。于是有关官员便奉旨拆除大清门东的景佑宫并将其移建到德盛门内路东新址,又在其原址上修建新的盛京太庙。此项工程虽是乾隆四十三年就已由皇帝钦定,但因相关具体事务要逐一勘查并请旨允准,付诸实施要晚一些。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十四日,盛京礼部咨行盛京内务府,内称“盛京宫殿内修理太庙工程业已完竣,……今盛京宫殿系内务府官员看守,太庙建在宫殿之内,臣等恭拟即由盛京内务府官员酌量分派妥员敬谨看守……”,可知此时太庙工程应刚刚正式完成。据枟盛京城阙图枠等早期档案所示,景佑宫(三官庙)为山门、正殿、东西配殿组合的四合院格局,与新建的盛京太庙并无很大区别。但这处新建的皇室宗庙也不大可能原封不动地利用旧有道观建筑,依照工程量和当时施工的一般进度,则这项工程应于乾隆四十五年秋或次年春动工,至四十六年五月完工。

新建盛京太庙位于大清门东侧垫起的高台之上。其全部建筑为:

大殿三间、东配殿三间、东顺山房二间、西配殿三间、西顺山房二间、宫门三间、东西角门楼二座、曲尺墙随墙门二座。

太庙建成后,于乾隆四十八年弘历第四次东巡时开始投入使用,存放由京送至的清历朝帝后谥册谥宝。此项工程结束后,至清代末年,盛京宫殿“大内宫阙”(现中路)建筑分布及外观面貌未再发生变化。

三、文溯阁等西路宫殿的兴建

在乾隆四十六年以前,盛京宫殿分为两个部分,即东侧的大政殿区域和西侧的大内宫阙区域。乾隆四十六年,为在祖先宫殿储存枟四库全书枠,乾隆皇帝命于盛京旧有宫殿之西,建造专用藏书楼文溯阁及其配套建筑,竣工后形成盛京宫殿新的区域——西路。

关于文溯阁的建造时间,清代官书中多记为乾隆四十七年。其具体修建过程,目前尚未见到比较系统的史料记载,只能依据一些零星的资料作以分析。

枟清高宗实录枠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乙卯记:“谕:由内库拨银七万两,交荣柱等带往盛京建盖文溯阁应用。”据此,则兴建文溯阁之决定并具体规划及预算乾隆四十六年即已作出,本年起开始正式实行。又据嘉庆七年(1802)盛京总管内务府呈报“乾隆三十三年起应入枟会典则例枠之案”内载:“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内,于旧有宫殿西奉旨建立文溯阁一座”。则此应为正式开工之期,其前照例应有拆挪原址旧房、平整场地、建造地基等类准备事项。此项工程的竣工日期,当在次年乾隆帝东巡至盛京之前。乾隆四十八年九月此项工程“办理工程处”奏文内称:

奴才等恭查,建盖文溯阁各座殿宇房屋工程俱已如式修竣。所有油饰彩画颜料并木石、砖瓦、灰斤等项,以及各座匠役工价……共计实用过银六万九千六百二十八两七钱一分七厘,已于内库发银七万两项下动用外,尚节省三百七十一两二钱八分三厘,请交盛京内务府查收归入正项。……文溯阁各座殿宇大小房屋现有一百六十余间,系与宫殿相联,最为紧要,必须责成专员管理,方昭慎重。奴才即于内务府佐领内拣派一员,带领能事官四员专司文溯阁一切事宜。

综合以上各项档案内的记载,可以认为文溯阁等工程于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开工,至翌年七、八月竣工,主体工程历时一年有余。

本期建筑的完成,使盛京宫殿的原有格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据前引嘉庆七年档案内列举,本次新建者除文溯阁外,尚有:

偏东碑亭、前宫门、嘉荫堂穿堂、净房、东西转角房、戏楼、扮戏房、南围房、东夹道南北对面看守房、转角房后东西值房、南北值房、大墙门口南北值房、南净房、南看守房、北看守房、两旁净房、东西配房、仰熙斋、东西耳房、东西游廊、后九间殿。

本期增建的主要建筑为:

文溯阁南宫门 三间悬山顶屋宇式,明间设门为通道,东、西间前后有槛墙及窗,为守护者所用。此为文溯阁为中心的独立区域的正门。

文溯阁 为西路主体建筑,仿浙江宁波明代范氏著名藏书楼天一阁而建。专供存放枟四库全书枠之用。二层硬山式黑绿琉璃瓦屋顶,面宽六间,其中西侧一间较窄,为楼梯间。阁内三层,枟四库全书枠和枟古今图书集成枠按书架编号分排各层。阁东碑亭内有乾隆御制文碑,碑阳为枟文溯阁记枠、碑阴为枟宋孝宗论枠,均满、汉文合璧书刻。

仰熙斋 七间卷棚硬山顶,亦称七间殿,为与文溯阁配套的书斋性质。两侧有游廊与阁后相连。近年查阅档案时有一重要发现,即阁内西侧原设有戏台。据嘉庆六年枟盛京宫殿全图枠中所附拟修缮该建筑文字记载:“殿内戏台拟请如将来不用随时拆去改修隔断”。又据清代档案记载,此斋内西稍间设有“出入场门”,西次和西稍间又设有“地台”。近年修缮时又发现其西侧连接的耳房东墙,确有曾开门的痕迹,但已被用砖封堵。此外,据枟盛京通志枠所记分析,此斋东轩内设有宝座,当为皇帝观戏时所用,其东稍间与东次间、东次间与明间、明间与西次间之间,南北两侧均应设隔扇或落地罩相隔,中间开敞,上设吊罩,惟西侧两间未作分隔,西轩东壁悬有乾隆帝御书联曰:“趣为永哉畅非俗,乐为仁者寄于山”,也与戏台功用相合,据此,其戏台当于西次间和西稍间内面东而设,西山墙中部留有上、下场门与西耳房相通。此类戏台在清宫中属小型者,当与北京宫殿漱芳斋等处所设相仿。

九间殿 九间硬山卷棚顶,因其位于本路建筑最北侧,亦称为“罩房”,内以三间为一个单元,室内亦设有宝座和乾隆御书对联,殿两侧为净房,东西各有配房三间,应为与文溯阁、仰熙斋布局和功能配套的建筑,而并非一般库房之类。

嘉荫堂 位于文溯阁区域之南。五间硬山卷棚顶,清代档案中俗称其为“看戏殿”,显然系以供皇帝东巡驻跸时观戏为主要功用,而非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中所说“读书堂”。其明间正前方院内即戏台,台后“办戏房”及东、西两侧围廊(俗称看戏房),与嘉荫堂共同构成四面封闭的格局,以使在中间戏台上的演出获得更好的音响效果。

这一百六十余间大小房屋全部位于原有宫殿之西,包括南部以戏台为中心的单元、北部以文溯阁为中心的单元以及中、西路之间更道内的单元,共同形成与原“大内宫阙”部分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西路建筑群,也使盛京宫殿平面分布由两个区域扩展为三个区域,成为其后延续至当代的基本格局。同时,本期新建宫殿从外观到使用功能,都具有当时皇家园林建筑的特征,也为盛京宫殿建筑群增添了富有时代感的新特色。

第四节 增建后的盛京宫殿总览

盛京宫殿自1625年兴建,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最后一批增扩建工程竣工,其建筑活动经历清入关前后两个时期,持续一百五十多年,最终形成几个时期宫殿建筑并存的积累式面貌。文溯阁等西路宫殿建成后,终清之世这里的建筑未再有明显变化。在此,根据清代文献的记载,结合沈阳故宫现存古建筑,对清代盛京宫殿建筑面貌作以总览式的叙述,为全面了解和研究这处建筑群的清代原状提供一些参考。

一、各区域建筑概览

以下综合清宫档案、舆图、清代官修书籍等各方面资料,对至乾隆后期增建竣工后盛京宫殿建筑按分布位置作以介绍,在当时已被拆除或改建者,按改建后的面貌叙述。民国以后拆除及复建者,按其清代完好时期情况叙述。其前后各时期变化,请参阅本书相关章节。

东路(清代总称为“大政殿”),次序由南至北:

东奏乐亭(或称音乐楼、西侧同)一座(注:依清代档案例,亭式建筑不计间,下同)、西奏乐亭一座。(东侧)正蓝旗亭一座、镶白旗亭一座、正白旗亭一座、镶黄旗亭一座、左翼王亭一座。(西侧)镶蓝旗亭一座、镶红旗亭一座、正红旗亭一座、正黄旗亭一座、右翼王亭一座。大政殿一座、銮驾库七间(后增建为十三间)。

中路(清代除大清门南诸建筑外,总称“大内宫阙”)次序由南至北:

大清门南:黄绿琉璃照壁一座(各建筑瓦件照枟盛京通鉴枠卷七“内务府应办事宜”所记)、(东侧)筒瓦朝房五间、筒瓦楼房(或称果楼)五间、南布瓦司房四间、北布瓦司房三间、黄绿琉璃东奏乐亭(或称音乐楼,西侧同)一座、黄绿琉璃文德坊一座。(西侧)筒瓦朝房五间、筒瓦果房五间、南布瓦耳房四间、北布瓦耳房三间、黄绿琉璃西奏乐亭一座、黄绿琉璃武功坊一座。

盛京太庙:宫门三间、东便门(或称角门,西侧同)一座、西便门一座、东值房(或称顺山房、耳房,西侧同)二间、东配殿三间、西值房二间、西配殿三间。正殿(或称大殿)三间。以上均系黄琉璃瓦。

崇政殿南:大清门五间、(东侧)东翼门(或称便门,西侧同)一间、西翼门一间。此三处系黄绿琉璃瓦。筒瓦飞龙阁五间、布瓦东七间楼(又称磁器库)七间、筒瓦井亭一座。(西侧)筒瓦翔凤阁五间、布瓦西七间楼(又称档子库、书籍墨刻库)七间、布瓦转角楼十一间。崇政殿五间、左翊门三间、右翊门三间。此三处系黄绿琉璃瓦。

崇政殿北:(东侧)日华楼三间、师善斋五间。(西侧)霞绮楼三间、协中斋五间。此四处均系筒瓦。凤凰楼三间。(东侧)衍庆宫五间、关雎宫五间、东配宫三间。(西侧)永福宫五间、麟趾宫五间、西配宫三间。清宁宫五间。此八处均系黄绿琉璃瓦。

清宁宫北:(东侧)布瓦碾房三间。(西侧)布瓦磨房三间。布瓦仓房二十八间。[仓房后](东侧)神堂处官房一座。(中)值房三间。(西侧)神堂处官房(或称阿姆孙房)二座共十四间。

东所:宫门一座、东值房(又称阿哥所,西侧同)三间、西值房三间、垂花门一座、颐和殿三间、东净房一间、介祉宫五间。以上均系黄绿琉璃瓦。[介祉宫后]东角门一座、西角门一座、黄绿琉璃宫门一座、黄绿琉璃敬典阁三间。

西所:宫门一座、东值房三间、西值房三间、垂花门一座、东配殿三间、西配殿三间、迪光殿三间、西净房一间、东西游廊十八间、保极宫五间、穿廊三间、继思斋九间、崇谟阁三间。以上均系黄绿琉璃瓦。宫门东角门一座、西角门一座。垂花门东角门一座、西角门一座。继思斋东筒瓦值房三间、西筒瓦值房三间、崇谟阁北筒瓦七间房(俗称“后罩殿”)七间。

西路(清代统称为“文溯阁”),自南向北:

戏台区域:围房十七间、办戏房(或称扮戏房)五间、戏台(或称戏楼)一座、东看戏房七间、西看戏房七间(以上直廊或与两端六间耳房合称围房或“东、西转角游廊二座各十三间”)、嘉荫堂(俗称“看戏殿”)五间。以上均为筒瓦。[办戏房侧]东耳房三间、西耳房三间。[嘉荫堂侧]东耳房三间、西耳房三间。[看戏房后]东值房三间、西值房三间。

文溯阁区域:黄绿琉璃宫门三间、黑绿琉璃文溯阁六间。碑亭一座、仰熙斋七间、斋东耳房二间、西耳房二间、东西游廊二十五间。以上均系黄绿琉璃瓦。九间殿(俗称“罩殿”)九间、东净房二间、西净房二间、东配房三间、西配房三间、殿后东值房三间、西值房三间。以上均系筒瓦。

中、西路间更道区域:值房二间、筒瓦南值房七间、西所西游廊门一座、文溯阁东宫门一座、宫门南筒瓦值房三间、北筒瓦值房三间、筒瓦北值房七间、北值房之北筒瓦二间值房共三座、二间净房一座。

以上所述仅为宫殿范围内有较确切记载或标示者,共一百三十余座。还有一些值房、随墙门等,因经常变化而未计入。此外,清代在宫殿四周尚有堆拨房(巡逻卫兵等值班之处)多座。其中文德坊、武功坊外各一座(均为两间),系为盘查出入宫殿区域人等专设。在大清门西、转角楼南的区域,有值房三座(二厢一正)。在戏台南区域(今俗称轿马场),尚有值房三间、官房七间,也应是直接为宫殿服务的。上述建筑中的主要宫殿都保存至今,附属建筑中也大部保留,只有约20%的建筑因较少使用和年久失修在民国年间被拆除。

二、与建筑相关的室内外附属物

清代盛京宫殿的很多建筑建造并使用于清太宗时期,但当时物质条件和皇宫文化理念,都与清入关后有很大区别。因此,当乾隆皇帝为适合他那个时代对盛京皇宫使用的需求,对这个建筑群进行扩建和改建时,就不仅将新建的宫殿按照当时北京宫苑风格进行装修和陈设,而且将被保留的清入关前宫殿,也从外观到室内,都不同程度地赋予新的时代特征。由于清末以来盛京宫殿的内部装修受到很大的破坏,原置于各宫殿的陈设物品也大部被运往其他地方,致使现在的人们很难了解清代沈阳故宫各宫殿内的原貌。兹综合相关史料记载择要叙述如下:

自乾隆十三年盛京宫殿新建敬典阁等工程期间,乾隆皇帝便开始按照当时北京宫殿的习惯作法,在各主要宫殿内增设以皇帝御题、御制诗文章句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匾联,作为此宫(殿)内的专用装饰。这种匾联从材质上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墨书于纸(绢)之上悬挂于宫殿内的,在乾隆四十九年修撰的枟钦定盛京通志枠中,对乾隆时期各宫殿内所张挂的此类匾联的位置和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除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太庙等不以供人居住为主要用途的殿阁外,其他宫殿中都设有一至多幅由乾隆皇帝御制的此类匾联。如皇太后居住的东所:“颐和殿内西壁恭悬御书联曰:福凝东海增芝算,祥拥西池长鹤龄。……介祉宫宫东房第二楹东壁御书联曰:式训徽音嗣,颐神景福绥”。西所保极宫为皇帝东巡驻跸寝宫,悬挂楹联则要多一些:

宫内南窗左右楹恭悬御书联曰:保佑命申丰邑亿年垂裕,会归建极箕畴五福用敷;正中配柱上恭悬御书联曰:帝命式于九围本支百世,天心佑夫一德承叙万年;东斋东壁恭悬御书联曰:皇极会归敷锡验,太和保合惕乾承;西轩西壁恭悬御书联曰:箕范溯初陈建极,镐诗式是咏那居;西房次楹正北壁上恭悬御书联曰:绍闻衣德千秋凛,景福鸿禧百世凝。

其他如清宁宫、迪光殿、继思斋、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九间殿等均如此类,或少或多,兹不枚举。

这类匾联因均用纸(绢)写就装裱后挂于某些宫殿内,有的可以随时摘挂或更换,多为软裱;有的则是所在宫殿中的相对固定的装饰,均为加木框的硬裱,清代档案中称“锦边壁子”匾或联。如文溯阁内下层正面向南正中“圣海沿洄”匾和近两层楼高的“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探大本,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联,从内容到形式均可看出是专为此处所制。

另一类匾联则为木料骨架,表面为黑漆金字或金漆雕龙框蓝地铜字。系按皇帝手书墨迹特制,分别悬挂于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三座皇太极时期所建宫殿中,成为其内部固定的装饰物,与写有宫殿名称的门额类似。这类匾联的制作悬挂都十分郑重,多由北京养心殿造办处制作,由专人送接至盛京,“照依印册指示方向敬谨悬挂”。多数在档案中都有专门记载,而且由于其体量较大、每件重达百斤以上,不易移动,大都保留至现代。因清代枟盛京通志枠等书中所记多有阙略,现参照档案依所在宫殿介绍如下:

大政殿内;

北侧二柱间上方悬九龙金边铜字“泰交景运”大匾一,两侧柱上同式长联“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乾隆二十二年制作,次年运至 。殿内原屏风宝座规格较小,使匾联免受遮挡,在门前即可一目了然。此屏风宝座亦应为乾隆时所制,屏风见有两架,一架上为乾隆十九年东巡时御制枟大政殿枠诗;另一架上为乾隆四十三年东巡时御制枟大政殿六韵枠诗。惜于民国年间连同宝座均下落不明。大政殿内门上方风窗上,还悬挂“黑漆金字横披诗匾”三块:

其明间南隔扇风窗上一面,高五尺八寸,宽一丈四尺八寸。为乾隆八年东巡时御制枟大政殿枠诗,乾隆四十六年末至次年春送至并悬挂。乾隆五十年又送至乾隆四十八年东巡时御制枟题大政殿八韵枠诗匾一面,悬于殿内东隔扇门风窗上。道光十一年送至道光九年东巡时御制枟大政殿御宴作枠诗匾一,当悬于大政殿西隔扇门风窗上。

崇政殿内:

室内明间北部堂陛及屏风宝座为乾隆十二年安设,已见前述。屏风上所题四十八字“集经铭语”为康熙帝御制。堂陛前左右柱上所悬“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为乾隆皇帝书,堂陛上方金漆九龙边框铜字御书“正大光明”匾一面,均为乾隆二十二年制 。堂陛檐下正中黑漆金字横披诗匾一面,为乾隆四十八年东巡时御制枟御崇政殿受贺枠诗,乾隆五十年送至。殿内明东间南隔扇风窗上、明间南隔扇风窗上、明西间南隔扇风窗上分别悬黑漆金字横披诗匾三面,均高三尺七寸,宽九尺二寸,均为乾隆皇帝御制诗,内容分别为乾隆八年枟御崇政殿枠诗,乾隆十九年枟御崇政殿枠诗,乾隆四十三年枟御崇政殿六韵枠诗,均为乾隆四十六年底至次年春制作并悬挂,后又有道光九年御制枟御崇政殿受贺枠诗黑漆金字横披匾,悬于明东间北隔扇风窗上,高三尺七寸,宽九尺四寸,道光十一年制作并送至悬挂。

凤凰楼内:

上层北侧正中悬金漆九龙边框铜字“紫气东来”乾隆皇帝御书匾一面,为乾隆二十二年制,次年送至并悬挂皕瑏瑠。其两侧。东、西间北风窗上各黑漆金字横披诗匾一面,均高二尺八寸,宽六尺八寸。其内容分别为乾隆八年东巡时御制枟登凤凰楼二首枠、枟再登凤凰楼作枠诗。均为乾隆四十六年底至次年初送至并悬挂。

中层东间、明间、西间的南隔扇风窗上,各悬黑漆金字横披诗匾一面,均为乾隆皇帝东巡时所作诗,匾各高二尺八寸,宽六尺八寸。其内容分别为乾隆四十三年枟登凤凰楼叠甲戌韵枠诗,乾隆十九年作枟登凤凰楼枠诗,乾隆四十三年枟登凤凰楼用李白凤凰台韵作枠诗,均为乾隆四十六年末至次年春送至并悬挂。此后又于乾隆五十年送至乾隆四十八年东巡时御制枟登凤凰楼再用李白凤凰台韵枠、枟登凤凰楼再叠甲戌韵枠黑漆金字横披诗匾各一面,分别悬挂于中层南间的东、西风窗上。

至于行宫宫殿中的内部陈设,与使用时的具体情况和使用者的喜好相关,变动相对较大,清代档案中有许多相关记载,在此不作详述,而以收藏宫廷文物为主要用途的各楼阁内的陈设,将结合所藏文物作以叙述。

除此之外,清代盛京宫殿还有几处乾隆时期特旨增设的建筑附属物。

一是崇政殿前的日晷、嘉量,已见前述。

二是宫殿两侧的下马碑(旧称下马牌),分别位于大清门左右两侧的东南、西南宫墙角外,原为木制,设于清太宗天聪年间。乾隆四十八年弘历最后一次东巡,至盛京宫殿之日(九月乙巳)传谕:“盛京大清门两旁立有下马木牌,著更换石牌,兼刊满、汉、蒙古、西番、回子五体字。”此事于次年实施,新下马碑上为五体“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三是谏木,努尔哈赤住于萨尔浒时期,曾于宫门外设谏木二,目的是借此表示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枟满文老档枠记:“天命五年六月初四日,汗曰,国人有何言欲诉于汗者,无须亲至汗前,可将欲诉之言书写成文,悬于门外所立之二木上,阅其诉词,酌情审理。遂建二木于门外。”乾隆帝援引此例,于乾隆四十三年重设谏木于大清门前,当年见之者记曰:“大清门阶上立木架一,如灯座式。相传当日令进谏者置奏书于其上,即谤木遗意也。”

同类推荐
  • 桃花东晋之江左风流

    桃花东晋之江左风流

    这是一曲家与国的悲歌,一卷诗与血的画,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事,没有完美的结局,但他们是活的,至少是活过的,憧憬过,迷失过,挣扎过,醒悟过,即使最终化为尘土。我只是试图通过我的想象,构建一幅美丽而悲凉的华夏图卷,一个胡汉交融的时代,一个玄学盛行的时代,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也许你听过他的故事,也许你不曾听过他的名字,也许你穿越历史与他心有灵犀、神交已久,也许你不齿他的所作所为,但这都是故事的一部分,希望你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那个“属于”你的人,一起欢喜,一起哭泣,然后做一个落英缤纷的梦。
  • 工业大国

    工业大国

    “哎!你们听说了吗?隔壁小李村的李瞎子今天娶了第七房小妾了。”“是吗,别看这李瞎子眼睛看不见,可这心不瞎,真是心善啊!”“李瞎子算什么,我们村的许瘸子,可是聚了十一房小妾!”“就是那个在县城乞讨的许瘸子?我大前年去县城赶集可碰到过他,还给过他一文钱那,这老头有小五十了吧!?听说这许瘸子早年间可是上过战场的狠人,他那条退就是丢在杀场的,和那李瞎子比起来,这许瘸子也真真是个好人!”“诶!这你们就孤陋寡闻了吧?知道寡妇村的张大善人了吗?人家张大善人一共取了三十七房小妾,你们不知道吧,那张大善人可不是什么瘸子瞎子,人家是个白白净净的读书人,也就二十郎当岁,那长的啊,俊俏着那!”
  • 明朝现代人

    明朝现代人

    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一位现代人,在一个注定会走向衰落的明朝,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群号836524832
  • 乱世养猪大亨

    乱世养猪大亨

    元德二十四年,武德帝年事已高,天下平定,一片歌舞升平。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揭开了这个盛世王朝的遮羞布,孙叔齐指着朝中重臣问道:尔等的四书五经可能解救我大周于水火?不能?那还不和小爷我一块养猪?
  • 北宋大玩家

    北宋大玩家

    穿越北宋,意外多了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可惜情敌太多,威胁太大,成了婚心里都不踏实。有个万人之上,有个浪荡江湖,偏偏娇妻还是个LES,好生凄苦。与情敌斗,其乐无穷,与娇妻斗?娘子饶命!
热门推荐
  • 我用整个青春去赌他

    我用整个青春去赌他

    这本书不是一整本的一个故事,由于受到一些报刊的影响,里面是由许多故事写成的,一般是我自己编的或者向往的,有甜有酸
  • tfboys之幸福来敲门

    tfboys之幸福来敲门

    当三个绝美,而且还有一身武功的女孩遇到当红明星组合tfboys,他们又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白泽之梦

    白泽之梦

    虚空之中,亡灵之王的灵魂碎片飘荡着。忽然一颗蔚蓝的行星吸引了他,亡灵之王看着这个小行星。一个又一个的人走动着。忽然一道圣洁的灵魂吸引了他
  • 网游之天龙豪情

    网游之天龙豪情

    主角进入网游后跟别的玩家不一样,而是被系统安排成了明教的一名杂役.别的玩家在打怪升级,猪脚只能劈材挑水。“什么?你一NPC来跟我们抢BOOS?”“抱歉我也是玩家”“你这种玩家我可以宣战你吗?”这个江湖讲的是很多人的故事十年之后我们在回首游戏恩怨情仇,其实我们最初的游戏乐趣并不是游戏内容有那么多吸引人,而是兄弟朋友以及游戏中结实的红颜知己,那段一起走过的江湖路,才是我们对款游戏最大的情怀。
  • 越梦令

    越梦令

    古灵精怪天然呆的顾妤(yu)跟腹黑浪漫的人渣白枫会有什么故事呢?顾箫逸和东方怡天天虐狗真是受不了啊!穆阳哲,叶樱他们到底什么时候在一起啊?顾依晗叶凡尘从结婚到现在就一直在度蜜月啊!啊,也就这样还能发生什么呢?虐心从头虐到未啊
  • 夜草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夜草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夜来风雨声,汲取夜间人事物的吉光片羽,填满时光。北京人多,北京太大。白天喧闹着,夜晚安静着。汲取夜晚的吉光片羽,告诉自己,明天还有日出。夜晚,只有自己时,心情是什么样的?笔可以是冷的,心却不能忘了跳动。于是,那些日间的人事物,在夜里像疯长的草,慢慢集合起来。
  • 无名东方

    无名东方

    一夜,东方家族之中传来一声啼哭,一名男童出世……三年后,男孩初晓人事,开始努力修炼……又过五年,他出家闯荡,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 异世存生记

    异世存生记

    钟离因为一罐变质啤酒穿越到异世大陆——二十八星宿中的轩辕星。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新星球生活的更好
  • 校草站住,亲一口再走

    校草站住,亲一口再走

    作为叶家三代唯一一个不带把的,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叶赋肤白貌美,胸大有脑。但同时,她也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上课睡觉,翻墙上网,打架斗殴,无恶不作。直到遇到了转学生谈栤玠,叶赋变了,她想做一个好学生,她更想做谈栤玠的女朋友。为此,她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叶赋抱住叶诗的大腿,“大哥,我想转到你们班去。”叶诗挑挑眉,笑道:“我要记得没错的话,你二十多天前才从我们班转走。理由是,你不愿意活在我的庇佑之下。”叶赋跺脚,“我不管我不管,我看上你们班谈栤玠了,你不能活活拆散我们俩。”叶诗:“……”叶赋朝叶词作揖,“二哥,你帮谈栤玠治治眼睛吧,我明示暗示了他这么久,他还是看不上我,肯定是眼睛有毛病。”叶词轻轻的抬了抬眼皮,薄唇轻启,吐出六个字,“我是骨科医生。”叶赋咬牙,“我不管我不管,反正你要负责把谈栤玠的眼睛治好,你不能做我和谈栤玠在一起的绊脚石。”叶词:“……”叶赋跳到叶歌的后背上,“三哥,谈栤玠的偶像是尼采,你帮我找他要一个签名呗。”叶歌哀嚎,“尼采都死了一百多年了,你让我上哪要签名去?”叶赋嘴巴撅的老高,“我不管我不管,我都和谈栤玠夸下海口了,你要敢让我说话不算数我就去网上黑你。”叶歌:“……”——————————————晚自习后。叶赋将谈栤玠堵在小树林深处,狠狠的亲了一口,宣示主权,“从今以后,你这张帅脸是我的了,谁也别想和我抢!”谈栤玠的面上一如既往的没什么表情,黑眸里却难得的带着一丝揶揄,“十二年前,你往这张帅脸上蹭鼻涕的账怎么算?”——————————————PS:1V1爆笑甜宠校园文,双学霸~
  • 十一种孤独(中英双语珍藏本)

    十一种孤独(中英双语珍藏本)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他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耶茨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批评家们将他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约翰·契弗相提并论。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书评》、《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此外他还拥有一大批作家拥趸,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库尔特·冯古内特、安德烈·杜波依斯,他的作品也影响了许多作家,如雷蒙德·卡佛,他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