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43700000153

第153章 驳复仇议

驳复仇议①

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A人徐元庆者②,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③,束身归罪④。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⑤,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⑥。

臣窃独过之⑦。

臣闻礼之大本⑧,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治者杀无赦⑨。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⑩。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守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

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注释】①《驳复仇议》是作者任礼部员外郎时写的。徐元庆为父报仇,杀了人又去自首,陈子昂在《复仇议状》中提出元庆杀人当处死刑,但他为父报仇是“孝义”行为,又应表扬。柳宗元不同意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对复仇案例作了具体分析。指出若徐父含冤被杀,元庆为父报仇、杀人自首理应受到表扬,不应治罪;若徐父有罪该杀,元庆为父报仇,杀人自首,就只能处死不能表扬。文章论驳透辟,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②伏:下对上的敬词。天后:指武则天,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李治在世时便参与国政,后废睿(ruì锐)宗自立,改国号为周,在位十六年。同州:治所在武乡(今陕西省大荔县)。下(guī归):县名,今陕西省渭南县。③手刃父仇:亲手杀死父亲的仇人。据《新唐书·张传》记载,武后时,下郢人徐元庆的父亲徐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元庆改了姓名到驿站附近帮人做工。过了很久,赵师韫以御史身分住在驿亭里,元庆杀了师韫,自己叫人捆了到官府自首。④束身归罪:自己捆绑起来投案认罪。⑤陈子昂:字伯玉,武后时曾任右拾遗,为谏诤之臣。当时徐元庆案报到朝廷,有人打算赦免徐元庆的死罪,陈子昂议曰:“元庆报父仇,束身归罪,虽古烈士何以加?然杀人者死,画一之制也,法不可二,元庆宜伏辜。传曰:‘父仇不同天。’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宜赦。”又说,“今义元庆之节,则废刑也。迹元庆所以能义动天下,以其忘生而及于德也。若释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忘生之节。臣谓宜正国之典,置之以刑,然后旌闾墓可也。”旌,表彰。闾,里巷的大门。⑥编之于令:指把对徐案的处理方法编入法令。国典:国家的法律制度。典,制度,法则。⑦窃独过之:意谓我个人认为陈子昂的建议是错误的。窃,私下,谦词。独,独自。过,错误。这里作动词用。⑧大本:根本作用。⑨无为贼虐:不要做杀人的残暴事情。贼,杀人。凡为治者杀无赦:意谓凡是作官的杀了不该杀的人,他的罪也不能赦免。治者,管理民众的人,即官吏。⑩黩(dú独)刑:滥用刑法。僭(jiàn见):过分,这里指过分的奖赏。趋义者:指想按照仁义原则办事的人。违害者:指想避开祸患的人。立:立身行事。制:制定,这里指制定礼法。刺:探听,考察。谳(艳艳):审判定罪。原:推究。端:缘曲。判然离矣:明显地区别开了。陷于公罪:指犯了国法,陷入法律规定的罪刑中,非辜:无辜,指无罪之人。蒙冒:蒙蔽,包庇。吁(欲预)号:呼喊,这里指鸣冤叫屈。戴天:头上顶着天。以戴天为大耻,《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枕戈:睡觉时枕着兵器,随时准备复仇。得礼:指合于礼法。《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戈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介然:坚定的样子。自克:自我控制。执事者:这里指有关的官吏。谢:道歉,认错。不暇:来不及。愆(qiān千):过错。“不愆于法”,指未违反法律。戕(qiāng枪):杀害。悖(bèi倍)骜:悖,违背;骜,轻视,傲慢。凌上:犯上。正邦典:正国法。亲亲相仇:意谓各人爱自己的亲人就相互报仇。大戮:死刑。暴寡:欺凌孤寡之人。胁弱:威胁弱者。《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它汇集了周王室的官制以及战国时代各国的制度。下段引文出自《周礼·地官》篇。调人:《周礼》所载官名,“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难,指仇怨。《春秋公羊传》:即《公羊传》,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另二传为《春秋左氏传》和《春秋彀梁传》)。《公羊传》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唐徐彦《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汉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著于竹帛”。推刃:往来相杀。两下相杀:指赵师韫杀徐元庆父和徐元庆杀赵师韫事。请下臣议:请发下我的建议。附于令:附在法令之后。唐朝法律条文有律、令、格、式四种,令是定下来作为制度的条文。

【译文】我看到在则天皇后执政的时候,同州下邦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最后他能够亲手杀了他父亲的仇人,自己捆绑着身子到官府认罪。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杀掉他,而又在他的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且请求把这种处理办法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我个人认为这样作是错误的。

我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用来防止人们作乱的。比如说不要做杀人的残暴事情,凡是作儿子的为父母报仇,杀了不应当算作仇人的人,都要处死不能赦免。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用来防止人们作乱的。它们的根本作用是一致的,运用的方式却不同。表彰和处死是不能同时并存的。处死可以表彰的人,这就叫做杀人没有节制,滥用刑法太过分了。表彰应该处死的人,这就叫做奖赏过分,破坏礼制太厉害了。果真把这种做法公布给天下人看,把它传到后代,那想按照仁义原则办事的人便不知道前进的方向,想避开祸患的人也不知道如何立身行事,用这作为法制行吗?大概圣人制定礼法,是彻底研究了事物的道理来规定赏罚,根据人情来确定奖惩,不过把二者统一在一起罢了。

假使能考察、审定案情的真假,查清是非,追究案子开始发生的情况,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刑法和礼制的运用,便很明显地区别开来了。为什么呢?如果元庆的父亲没有陷入法律规定的罪刑中,师韫杀他,只是出于他私人的仇怨,施展他作官的蛮横气势,残暴地对待无罪的人,州官不知道要治师韫的罪,法官也不过问,上下蒙蔽包庇,大声鸣冤叫屈也不听。而徐元庆能够把与父亲的仇人同活在世上当做奇耻大辱、把头枕兵器睡觉当做合乎礼法的事,处心积虑,用兵器刺进仇敌的胸膛,很坚强地控制着自己,即使自己死了也不感到遗憾。这是奉行礼义的行为。

对他这种行为,有关官吏应该面有惭色,要向他道歉还来不及,可是又为什么要杀死他呢?

如果元庆的父亲,犯了死罪,师韫杀他,没有违法,这样徐爽便不是被官吏错杀了,而是因为犯法被处死。难道可以仇视法律吗?仇视皇帝的法律,杀害执行法律的官吏,这是悖逆、傲慢而触犯皇帝的行为。把这种人抓起来杀掉,用来严肃国法,可是又为什么要表彰他呢?

而且陈子昂还议论说:“人总是有儿子的,做儿子的总有父母亲,为了爱自己的亲人便相互仇杀,那种混乱局面靠谁来挽救呢?”这是对礼的认识太糊涂了。礼制中所讲的复仇,是指冤屈很深,悲痛难忍,而且大声呼喊无处申诉,不是指的犯了法,以身抵罪,而被杀头的情况。他却说他杀了我的父母,我便杀掉他,不问谁是谁非,只是欺凌孤寡威胁弱者罢了。他这样说违反经典、背弃圣人,不是太过分了吗!

《周礼》记载:调人,是专管调解众人的仇怨的。“凡是杀人合乎礼义的,就要被杀者的亲属不要报仇,要是报仇杀了人,就要处以死刑。”“有人再反过来杀死对方,全国的人就要把他当做仇人。”

这样的话,又怎么会出现由于爱自己的亲人而相互仇杀的情况呢?

《春秋公羊传》说:“父亲无辜被杀,儿子报仇是可以的。父亲犯法被杀,儿子报仇,这就是相互仇杀的做法,这样报仇是不能根除相互仇杀的祸害的。”现在如果用这种标准来判断赵师韫和徐元庆的相互杀人,那便合乎礼制了。况且不忘记为父报仇,这是孝的表现;不怕死,这是义的表现。元庆能够不超越礼的范围,服孝而遵守礼义,他一定是一个通晓事理而懂得道义的人。通晓事理而懂得道义的人,难道会把王法作为仇敌吗?议事的人反而认为要把他杀掉,滥用刑法,破坏礼制,这种做法不能成为法律制度,是很明显的。

请把我的意见发下去,附在法令后面。今后有断这类案件的,不应按从前的意见处理。谨发表上面一些意见。

同类推荐
  • 长发飘飘的日子

    长发飘飘的日子

    六辑文字“柴火边的童话”、“秋天里的微笑”、“落寞中的梧桐”、“四季里的书香”、“感恩的心”、“雀巢的温暖”就像晶莹的珍珠,被一条丝线贯穿起来,作者的故园情结、校园风采、生活情趣瞬时跃然纸上。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日子美好而温暖。
  • 清风拂尘

    清风拂尘

    本书收集了作者90年代中期至今的48篇散文,包括《绝版英雄》、《何处是故乡》、《放飞生命》、《霜寒路远》、《沉重的翅膀》等。
  •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汇集的十七篇文稿,是何为近几年关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札记。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本书讲述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第一卧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作者以冷静的笔端将自己经历的一次次卧底暗访的历险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包括“从民工到流浪记者”、“广东最大谋杀案的新闻背后”等15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召唤之武侠

    召唤之武侠

    召唤武侠人物感兴趣的加群。QQ群:811601796
  • 王妃太戏精

    王妃太戏精

    【爆笑戏精永久免费】王牌秦潇潇执行任务意外炸死了。一脸觉醒来,成了天宁国泰安总兵四小姐。爹亲娘爱,还有三个帅炸天的亲哥哥。小日子贼悠闲。直到有一天,救了一个浑身是毒的倒霉孩子……本文唯一cp【秦潇潇vs尉迟凌】群号:680218360(帮主的沙雕福利群)
  • 修真的青春岁月

    修真的青春岁月

    “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清奇,将来必定不是池中之物。我这里有本祖上传下来的修真秘典,便宜点卖你,只要一百五”“好巧,我这里正好也有本和你你手中一样的修真秘典,而且是两本哟,不如我便宜点卖给你,要你二百五吧”……回到家,王谦迫不及待的从包里掏出刚从青衫老道哪里十块钱“买”来的“修真秘籍”,嘴上已经笑得合不拢嘴。“果真是《太元上清咒》的后篇,这下赚大发了!”“晚上就去张老头家炫耀炫耀,嘿嘿”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魔胆惊魂

    魔胆惊魂

    隐龙出世,横空万里,潇洒人生,何去何从,人间正道犹在,曲折之路终能到头,重见天日,何须明日,真是怪哉!怪哉!
  • 寻刀录

    寻刀录

    世间之最北妖魔大漠,近万年的静寂终将恶龙抬头。世界之大,百花齐放,万道相争。世间之小,大势将无,何去何从。面对天下大势,闫知礼一人倒底又能左右几分?他是浪荡游侠?还是说是那棋局之上的下棋人?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怎么做与你何干,你如何想又关我甚事。
  • 澜空缭乱

    澜空缭乱

    世人皆知,艳冠六界的魔界公主澜兮映在一次神魔大战中消失无踪。自此,池荷宫里的清荷再也不开花,魔界也随之易主。她的心里长了一根刺,常年隐隐作痛,不管试了多少方法都拔不掉。他的胸口有了一道疤,总在雨夜裂开,不管吃了多少仙丹都治不好。她的爱恨隔着时光,弥漫着雾气,难道真如空明老和尚所言,她这一生,注定飘泊?手上的温度依旧温热,她低下头敛了敛衣衫。宸落,希望你不要后悔,再给我这一次重来的机会。………………………………………………………………………………喜欢请收藏,推荐...会有好事发生哟
  • 惹火贤妻:妹妹新娘

    惹火贤妻:妹妹新娘

    啥?改嫁?!老妈多大年纪了,还改嫁?老妈的辛苦,当女儿的她是有目共睹的,她也想老妈过得舒舒服服啊!可是……她改嫁干嘛拉着她一起“嫁”啊?而且……而且……该死的!对方还有一个比她大上N岁的儿子呢!
  • 课外雅致生活-肖邦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肖邦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