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5900000027

第27章 缩减物欲——不为物累,物贫心富(2)

曾国藩一生也没有从官场中解脱出来,他在不断的反省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曾国藩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常怀济世救民之心,通过学习,走向官场,光宗耀祖。他一生是科举应试,步入仕途;创建湘军,名满天下,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年的奔波劳碌,繁重的军务、政务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他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曾国藩又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减轻功名利禄之心,以古人为榜样,淡泊名利之心。

如果一个人毫无功名利禄之心,则缺少动力,难以有所作为;如果一个人将全部精力都用在追求功名上,则会心为形役,人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功名利禄之心可以有,然而不能重。只有时常提醒自己减轻功名利禄之心,才可以悠然自得,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3.一生清廉,留千古美名

中国儒家思想中对为官者的道德标准有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廉”。后人更是将“廉”作为“国之四维”之一。细想一下,古代官吏中,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哪一个不是具备“廉”的品德。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位大儒,在道德上坚持为官清廉这一原则。曾国藩位极人臣,如果想要银钱,简直就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曾国藩坚守自己的道德修养,一生清廉,留下了千古美名。

曾国藩在3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官至二品,后来更是位极人臣,但他却不以升官发财为人生目的。他曾经发誓说做官不为财: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事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将来若做外官,禄人较丰,自誓除廉俸之外,不用一钱。廉俸若日多,则周济亲戚族党者日广,断不蓄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曾国藩这种不以做官求发财的思想来源于祖父的教诲。道光十八年,曾国藩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当年曾国藩回家省亲,当时贺客盈门,络绎不绝。他的祖父对他的父亲说:“宽一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同治五年六月,曾国藩与弟弟曾国荃两人因为战功都已经封爵开府,曾国藩想起了祖父的话,于是对曾国荃说:“这一句话最有道理,从今当以此话为一生的教导。”

曾国藩在初办团练的时候既没有钱,也没有人,他打出的口号就是“不要钱,不怕死”。曾国藩说:自己没有才能,不足以筹划大事,唯有以“不要钱,不怕死”四字时时提醒自己,无愧于君父,并以此来召集豪杰之士。

“不贪财、不苟取”是曾国藩的信条。曾国藩说:“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受人敬重。”他还说:人都有贪欲,我不能禁止别人贪财,只要求自己不贪,并且凭此为下属作示范。

赵烈文在日记中记载了与曾国藩的一次对话,足以见得曾国藩的清正廉明。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官持一纸示师(曾国藩)。师颌之,顾余日:‘此何物?足下猜之。’余说不敏。师日:‘此吾之食单也。每餐二肴,一大碗,一小碗,三簌,凡五品,不为丰,然必定之隔宿。’余称佩佑德,因日:‘在师署中久,未见常馔中有观鹜,亦食火腿否?’师日:‘无之。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兴酒方每斤零沽。’余日:‘大清二百年,不可夫此总督衙门。’师曰:‘君他日撰吾墓铭,皆作料也。’相笑而罢。”

曾国藩所处的那个年代,官场已经腐败不堪,贿赂公行、贪污泛滥。曾国藩作为一个封疆大吏,出淤泥而不染,是何等的不容易。曾国藩反对官员们那些已经习以为常的购置田产、修建祖屋和宗庙祠堂的活动。当时的人说曾国藩:“未尝置屋一廛,增田一区,疏食菲衣,自甘淡薄,每食不得过四簋,男女婚嫁不得过二百金,垂为家训。”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非常贪财,曾国藩曾经这样评价他:“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曾国藩屡屡告诫他“将劳、谦、廉三字时时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希望他能改掉这个毛病。

自古清正廉洁的官员都能名垂古今,其原因就在于廉洁者能分辨是非,明察秋毫,做到公正处事,真正为百姓做事,成为百姓心目中的楷模。海瑞曾经说:“公生明,廉生威。士不畏吾严而畏吾公,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廉。”曾国藩在晚清时期仍然能够坚守此节,清廉为官,实可以说是晚清时期官场的一大亮点。清廉为官也是曾国藩能够享有盛誉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不积银钱留与儿孙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生活得好,因此很多人总是想尽办法尽可能多地给子孙留下财产。曾国藩则不这样认为,他一直强调不要留银钱给子孙,他认为这是保持家道持续兴旺的最好办法。曾国藩认为,子孙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能力最重要。他说:“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

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在写给各位弟弟的信中说:“如果儿子若贤,则不靠做官发财的收入或先人的遗产也能自觅衣饭;如果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他将多造一孽,后来淫逸作恶,必将大大地玷污家族的名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若俸禄收人较多,除了父母的衣食之需外,则要尽量地周济亲戚族党之中穷困者,此我之素志也。”

事实上,曾氏家族一直秉承着这个思想。曾国藩的祖父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经常讥笑那些喜欢积攒财富的人,他认为这种行为是败家之兆。曾国藩对于祖父的看法很是认同。他认为,与其给子孙后代多留银钱,不如教他们走正途,学好本领。因此,曾国藩不像其他官宦人家那样买房置地,多置家业,他极力反对家人置办这些。

曾国藩一直非常推崇萧何。当年萧何位居宰相,却在一个穷乡僻壤建宅子,连墙院也不修。他说:“子孙如果贤德,会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也会被人夺去田产。”曾国藩效仿他的做法,他说:“身居京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曾氏向来是以耕读为家风,曾国藩认为读书才是最重要的。他在家书中经常告诫子弟们:“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你们兄弟只要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曾国藩没有大量购置田产留给后人,却留下了大量的书籍。据计算,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藏书曾达30余万卷。

湘军集团里的另外一个重要首领左宗棠也是这样一个人,他教育子孙以德行为本。他说:“尔曹能谨慎齐家,不至困饿。若任意花销,以豪华为体面,恣情流荡,以沉溺为欢娱,则吾多积金,尔曹但多积过,所损不已大哉!”

曾国藩对于子孙的生活没有一般人的焦虑,他总是能够平和地看待。他说:“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命果应富,虽无私家田产亦必自有饭吃;命果应贫,虽有田产千万亩,亦仍归于无饭可吃。”

曾纪泽和曾纪鸿是曾国藩的两个儿子,他俩可说是高干子弟,虽然出身于富贵之家,但是丝毫没有染上官宦子弟流里流气的毛病,两人都严谨治学,各有所长,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名声。大儿子曾纪泽是一个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修习英语,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曾纪泽为中国作了很大的贡献,他在与沙皇俄国的谈判中舌战群敌,从沙皇手中夺回伊犁城。次子曾纪鸿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酷爱自然科学,尤其在数学方面造诣很深,他“锐思勇进,创立新法”,并有《对数详解》等著作存世。曾国藩的孙子辈的人中,曾广钧是诗人,曾广铨是外交官。曾氏一门人才鼎盛。

曾国藩不给孩子留银钱,留给孩子们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在官场上打拼,深悟人生之道,他传授给自己子女的是生存之道,而不是那些固定的财产。曾国藩明白,财产再多,没有生存之道,也难以保持长久。只要有生存之道,即使没有财产也可以生存下去。他的这种思想使曾氏一门成为晚清一个大家族。

作为当时的达官显要,曾国藩完全有能力给子孙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没有那样做。他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大量的财产,反而消磨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失去自立的能力,到头来万贯家财也会化为乌有,整个家族也会败落。只有授予他们自立自强之道,让他们拥有生活的能力,才能够将家族继续发扬光大。这远比给他们留下财产有意义得多。

同类推荐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青年时期怀才不遇,中年步入仕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在官场上官运亨通。
  •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二部)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二部)

    中学起,立志文章报国;“一二九”,誓言献身抗日。七七事变,阻断了求学之路;带笔从戎,起步于台儿庄战场通讯。在邹韬奋、范长江引领下踏上新闻之路,做国新社记者、为“青记”早期会员。就读武汉大学,加盟大公报社,以战地通讯员入职。一篇《豫灾实录》,触怒当局,酿成大公报停刊事件;亲历中原会战,目击国军惨败;几遭逮捕,笔耕不辍。深入西康、岷江流域,采写鲜为人知的大后方彝族地区、战时工业,留下宝贵历史记录。
  •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基本涵盖了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根植于中国灿烂的文明史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时时给我们精神上以营养。本书既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请记住,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了历史。
热门推荐
  • 穿越奇情:妞,给爷笑一个

    穿越奇情:妞,给爷笑一个

    她,留学归来途中却魂穿异世。他,一代帝王,因大臣怂恿与别国和亲,和亲对象正是她。“妞。给爷笑一个。”“慕容璎珞!”“臣妾在呢。”“你!还有没有女孩的矜持”娶亲后两人处处不和,屡次顶撞,却在不知不觉中擦出爱的火花……
  • 岁月起舞时光静好

    岁月起舞时光静好

    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几分厚重,些许惆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灿若繁星

    TFBOYS之灿若繁星

    一次在演唱会上之缘,又是在酒店碰面,接后成为同学,看一看成为同学后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吧,又会有怎样走到一起的故事吧!!!
  • 30岁恋爱也不晚

    30岁恋爱也不晚

    曾小亮编着的《30岁恋爱也不晚》是两性情感作家曾小亮的最新励志情感新书,主要是写给那些梦想找到“爱情莲花”的女孩,它会帮助你快速成为恋爱达人,让你识穿男人心,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无数的男人中挑出一款最适合自己的。作者旨在告诉单身女性一些男女相处之道,在恋爱与婚姻中如何看到男人的种种不完美,并且接纳这种不完美。同时《30岁恋爱也不晚》也告诉我们,在这个爱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代,我们依旧要相信爱。爱就是一种修行,在爱的朝圣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沿着那条路去追寻心目中的青鸟。
  • 阴阳女皇:一品女驸马

    阴阳女皇:一品女驸马

    楚辞活了十五年才知道自己原来不是男的……她爹骗她说是为了保护她,她忍了……她娘骗她说是因为她不是她亲娘,她也忍了……她叔叔堂姐堂弟骗她说是因为不想被诛连,她还是忍了……可几年前就看过她身子的三皇子装作什么不知道的样子还骗她娶他妹妹,这还能忍?!战死沙场,这大概是最完美的结局了……他大婚之日,她城破战死……再次醒来,阴阳血脉?千辞公主?这又是什么情况?一朝蜕变,风华无双,女皇天下!
  • 万蛊虫皇

    万蛊虫皇

    定个小目标,先写个500万。白话文修真,虫子只是附带的手段而已。至于女人,呵呵…有不少,不过没啥交集。主角,白痴一个。性子优柔寡断,多疑。
  • 一代大儒

    一代大儒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这是一个浩然正气与天地灵气并存的世界。三千年前,春秋诸圣破碎虚空降临,传下养气之法,百家学说。三千年后,士族把持国家,皇族就是天下最大的士族。武痴秦长生穿越而来,一头扎进这斑斓世界。从士林到武林,从江湖到庙堂……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天之骄子,绝色佳人……无论落魄还是辉煌,秦长生始终口含正气,坦荡天地,顶着万千风刀雨剑一步步前行,谱下一代大儒的人生传奇。ps1:“儒”泛指学者,读书人;“大儒”则有两种意思,一是儒学大师,二是泛指学问渊博的人,本书“大儒”的意思是第二种。Ps2: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与关注。
  • 不知那年

    不知那年

    我的善良被你们当做伤害我的利刃,如今我便把递给你们的刀柄,握在我自己的手里,用鲜血淋漓的方式,回报你们送给我的痛
  • 你说谁才是这里的一哥

    你说谁才是这里的一哥

    其实我并不确定,这六分之一的你,到底值不值得我如此孤注一掷。梦轮回录-饿鬼篇赤裸暴力饿鬼,诡异迷轮地狱。山海经纶为梦,修天畜人为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