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5900000018

第18章 圆融通达——上下皆说好,左右都逢源(1)

圆融通达是做人的策略。能够圆融通达的人可以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即使不能使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也不至于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敌人。这样就减少了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障碍。曾国藩在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的时候,坚持圆融通达,做到上不得罪达官显贵、中不遭同僚嫉恨、下不失信于平民百姓。在这种平和的人际关系下,曾国藩的仕途一路顺畅。

1.懂得圆融好办事

何谓“圆融”?圆融就是没有棱角,表现在政治上,就是持中立态度,不参与任何组织,不公开支持任何个人。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没有依靠,随时都会倒台,实际上却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在各种政治势力互相攻讦的过程中,只要不参与,各方就都想将自己收为己川,也就可以接受来自多方面的利益,借机发展自己。一旦一方倒台,另外一方也抓不到自己的把柄。更何况新上台者都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还是要拉拢自己。这样,自己就可以继续得到重用。这是曾国藩的圆融之道在官场中的运用之法。

曾国藩为人圆融通达,以此赢得自己仕途顺畅和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在曾国藩去世后的第八天,朝廷上谕给他盖棺定沦说:“曾囤藩学问纯粹,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朝廷又颁发圣谕:“曾国藩器识过人,尽瘁报国……尤得以人事君之义,忠诚克效,功德在民。”在御赐的3篇祭义中,称赞他“赋性忠诚,砥躬清正”;“学有本原、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正直律躬、心清盟水”;“学蔚儒宗,忠全令德”。曾国藩在清朝廷中赢得了那么大的荣誉,与他的圆融通达有很大关系。然而这一品性也不是天生的,而是曾国藩在仕途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得来的。

曾国藩从小接受祖父的教育,刚强无比,颇有心计,报复心尤强。嘉庆二十四年下半年,9岁的曾国藩随父至桂花塘一姓欧阳的人家中就读。一天,他与主家小孩发生口角,主人纵子,不问情由,将曾国藩骂了一通,在那里当塾师的曾竹亭还连连道歉。曾国藩将此事暗记在心,到散学时,他偷偷地把主家的金鱼缸底部打破,水干鱼死,他这才解恨。

12岁时,曾国藩与小伙伴在神王庙里玩,不小心把神王翻倒在地。曾竹亭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还给神王重新装了金身。为了让曾国藩不再与邻居小孩嬉游,曾竹亭带着曾国藩到距家3公里的九峰山古罗坪定慧庵去读书,早出晚归。从此,曾国藩路过神王庙时,常把当做马骑的竹棍系上绳子,放在神王肩上,气愤地说:“多谢你,我到山冲里读书去了!你好好把我的马看着,如果我的马走了,定不饶你!”

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后,曾国藩依然不改以往的习性。早年在京城做官时,甘愿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表现出挺然持立、不畏强敌的精神,他也因此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别人嘲讽的重点人物,遭遇了许多曲折磨难。

经过磨难的曾国藩逐渐意识到祖父的教诲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开始变得有柔性,不再显得那么刚强。然而曾国藩在离开京城创办团练的时候,又一次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在训练湘军的时候刚愎自用,为人处世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地蛮干,结果导致湘军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败。

后来,曾国藩吸取经验,开始改变做法。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他谈到自己的改变带来的收获时这样说:“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呵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曾国藩在为父守制之后再次复出,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加老练。他曾经这样说:“余此次再出,已满十个月。论寸心之沉毅愤发志在乎贼,尚不如前次之志;至于应酬周到,有信必复,公牍必于本日完毕,则远胜于前。”以前的曾国藩对于官场中的阿谀奉承者很是反感,根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因此经常遭到别人的排挤与打压,正如他自己所说:“国藩从官有年,饱历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气,盖已稔知之。而惯尝积不能平,乃亦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屡蹈怨尤,丛讥取戾。”

封建社会的官场历来都是比较黑暗的,想要在官场中长久地混下去,就必须学着去接受种种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就算不能与之同流合污,也不能表现出极端的厌恶,疾恶如仇的人很难在官场中有所发展。在官场中的磨炼使曾国藩越来越明白圆融通达的重要性,在一次次吃亏之后,曾国藩练就了圆融通达的本领,为人处世坚持这个原则,使他既取得了“利”,又赢得了“名”。

2.为人不可有傲气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意思是天下才能卓越的人大都恃才傲物,因此导致失败。“傲”首先会给人带来自满,会使人裹足不前,难以进步;再者,“傲”则会使人借势凌人,损害人际关系,给自己招来无穷的祸患。

曾国藩也曾年轻气盛,一身傲气。有一天,曾国藩的好友窦兰泉来他家中,两个人都对理学比较感兴趣,刚一坐下来就由此聊了起来。窦兰泉不爱表现自己,表述观点时很谦虚。而曾国藩恰恰相反,说话锋芒毕露,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在发表意见时用语狂妄,并且好几次很没礼貌地打断了好友的谈话。结果谈话成了曾国藩一个人滔滔不绝的演讲,好友则成了听众。

好友走后,曾国藩回想自己刚才的表现,懊悔不已,他觉得自己这样做,不但对好友不尊重,对自己也无任何好处,还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于是,他决定改掉自己爱表现、骄傲自大的坏毛病。

曾国藩开始“戒傲”。他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余生平颇病执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笔下亦略近乎嚣讼。凡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也。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中有所恃则达于面貌。以门第言,我之物望大减,方且恐为子弟之累;以才识言,近今军中练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皆不可恃。”

道光年间,年轻气盛的曾国藩常有傲气,结果“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初办团练时,曾国藩经常指责别人,因此与当地巡抚不睦;率领湘军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曾国藩又与江西当地的官员多有隔阂。

在官场中磨砺久了,经过多次宦海沉浮之后,曾国藩悟出了为官之道,变得十分谦虚,他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祖先的积德。后来曾国藩做了封疆大吏,名声极盛,他也深以此为虑。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兄弟和子侄们不可仗势欺人,告诫自己那些个盛气凌人的弟弟要保持谦虚。对于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后辈人,曾国藩更是担心他们会沾染上傲气,因此他将“谦”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他说:“余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人于膏肓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常存敬畏,勿谓家有人做官,而遂敢于侮人;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的儿子曾纪鸿由长沙前往南京,曾国藩要他沿途不可惊动地方长官,能避开的尽量避开,并叮嘱船上的“大帅”旗“余未在船,不可误挂”。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的傲气时常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上,他要求自己和兄弟子侄们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他说:“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他强调指出:4个人抬的大轿“纪泽断不可坐,澄弟只可偶一坐之”,这种大轿不可进入湘乡县城、衡阳府城,更不可进入长沙省城,并嘱咐澄弟对轿夫、挑夫要“有减无增”,随时留心此事。

在学习上,曾国藩也主张要戒“傲”,否则容易恃才傲物,难以进步。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曾国藩在信中告诫弟弟为学要虚心,不要恃才傲物,不要不见人家一点是处。他说:“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盛,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追,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认为,保持谦虚就必须戒“傲”气,仅一个“傲”字就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通过曾国藩的成功历程,可以看出曾国藩一直在力除傲气,尤其到了晚年更是如此。曾国藩不仅对待自己的同僚,对待其他任何人都是平等、恭敬。曾国藩将此作为一种家风,使整个曾氏一门都力戒傲气。

3.必须给人留面子

所谓“面子”,就是一个人的尊严,想要与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必须给人留面子,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能让别人下不了台。曾国藩说:“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给人留面子,能够把陌生人变成朋友;不给人留面子,好朋友也可能会因此而形同陌路,甚至会变成死敌,轻则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重则招来祸患。曾国藩深谙儒家文化,饱经宦海浮沉,对此更是深有感触,懂得在官场中少树敌的办法就是给足旁人面子。

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里讲述过一个故事,足见他对给人留面子的看法。春秋时期,魏国大夫须贾才华出众,深得魏王的信任。但是魏国与齐国不合,眼看着齐国逐渐强大,魏王非常害怕,于是,须贾去齐国说和。

须贾知道此次任务重大,关系到魏国的生死存亡。他的门客中有一个叫范雎的,很有才能。于是他就带着范雎一同前往齐国。到了齐国之后,齐王把他们痛骂一顿,赶了出来。

须贾没有把事情办好,生怕因此而失去魏王的倚重,于是想办法推卸责任。他对相国魏齐说,范雎私下接受了齐王送的礼物,向齐国泄露了秘密,所以任务没有完成。魏齐大怒,派人把范雎抓住,毒打一顿,打得半死,然后丢到厕所里。这件事情让范雎颜面丢尽,他决定要报仇。在旁人的帮助下,范雎侥幸保住性命,然后逃往秦国。

到了秦国后,他改名换姓,依靠自己的才华,得到秦王的赏识,被拜为丞相。在他的辅佐下,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并制定了“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逐步开始吞并其他国家。

秦国准备攻打魏国,魏王听说后,很是慌张,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相国魏齐说:“秦国是强国,我们根本就打不过人家。听说秦国的丞相张禄是咱们魏国人,他对父母之邦总是有感情的,咱们不如先去找张禄疏通疏通,请他在秦王面前说说情。”魏王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就让他得意的大夫须贾前往秦国去找张禄。

须贾来到秦国去拜见秦国的丞相张禄,一见之下,须贾立刻瘫坐在地上,原来张禄就是范雎改名换姓后的名字。当晚,范雎大摆宴席,把各国的使臣都请来了。他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一盆马料,叫两名脸上刺字的养马犯人夹着他,像喂马一样喂他马料,让他的面子丧失殆尽。并且范雎对他一边喂,一边还说:“替我告诉魏王,赶快把魏齐的人头给我送来。如其不然,我就要血洗魏国。”

曾国藩给人的形象是一派儒雅的风度,在官场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事实上,那是后来的曾国藩,年轻时的曾国藩并不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曾国藩盛气凌人,经常与人争得面红耳赤,还经常议论别人,揭别人的伤疤,经常弄得别人下不了台,得罪了很多人。

有一回,曾国藩的父亲过寿,曾国藩的朋友小珊前来祝贺。但是曾国藩争强好胜,在席间他与小珊言语碰撞,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曾国藩的父亲对此看在眼里。

客人走了之后,父亲与曾国藩谈起做人的道理,父亲告诉他,与人相交一定要给人留面子。曾国藩听了父亲的话悔恨不已,于是亲自到小珊家去道歉。当晚,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小珊前与予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能礼人以敬,何至人有谩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致身及亲若此!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之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遣问其它?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面子事关一个人的尊严。不论谁对谁错,给人留面子都是非常重要的。顺畅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你给别人留面子,别人自然也会给你留面子。在别人做错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给别人留面子就更加难能可贵。旁人冲着你的这份情谊,在你出现困难的时候,也会给予你帮助。你若是不给别人留面子,那就很容易招致别人的怨恨,别人就会在你的发展过程中给你下绊子,让你举步维艰。曾国藩成功的人生告诉人们,给人留面子是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办法,是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重要武器。

4.避免与人发生强烈的碰撞

办事情不能太过鲁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勇气可嘉,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把事情办好。想要把事情办好,有时候需要适当地转变一下方式,以退为进,争取赢得最好的结局。曾国藩在这方面是一个行家,他不做拿鸡蛋碰石头的事情,在争取权利的时候总是迂回以求。这在他为争取湘军独立、扩大湘军,避开耳目移军衡州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清朝的正规军主要是指八旗军队和绿营两种。在管理体制上,清朝的做法与宋朝有所相似。为了防止军队对政权造成威胁,清政府实行临时调派制度,只要发生战事,就临时由各地调派军队参加战斗。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战斗力可言。曾国藩曾经这样说:“所调之兵,天涯一百,海角五十,兵与兵不相熟悉,将与将不相睦。此营打败,彼营掉臂不顾,甚至掩口微笑,军营以终身不见‘贼’而后快。如此的兵,这样的将岂能平‘贼’?我欲练勇万名,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相往,生则具备就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湘军并不是正规军,只是清政府在正规军队难以抵抗太平军的情况下,督促地方官吏创办的,因此根本被人瞧不起。别说是朝廷,就是地方官吏也看不起他们。湘军一旦吃了败仗,地方官吏就奏请朝廷解散湘军。所以,曾国藩最初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湘军在南昌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绿营兵就一再地与湘军作对。

同类推荐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 严信厚及其家族

    严信厚及其家族

    本书主要介绍了严信厚及其家族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严信厚传略、严氏家族部分成员、严氏家族史料,还附有严信厚、严修家族世系简表等。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4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钢琴,5岁时开始学习作曲,6岁时开始在欧洲大陆巡回演出。他留下的作品囊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的成就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加辉煌灿烂。
  • 军事家成长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

    编者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孩子们会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些军事家的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热门推荐
  • 鲸沉闻山林

    鲸沉闻山林

    你知道鲸落么,那是深海中最孤独的传说,一鯨落,千万生
  • 他又苏又甜

    他又苏又甜

    “顾舟孓(jué),拜托你就委屈一下,栽我手里好不好?”“我姜桃确实不求上进,只求有生之年能上顾舟孓。”在给国民顶级男神顾舟孓接机的路上出了车祸不幸去世,她哀嚎不已:还没亲眼见到男神,怎么自己就死了?结果醒来后,发现自己意外的重生到十年前顾舟孓所在的高中。居然和男神在一个班,而且还是同桌?可是男神好像对她很冷漠......不过这不要紧。姜桃迅速振作起来,使出浑身解数去攻(勾)略(引)顾舟孓,就不信他不动心。被大叔骗钱,顾舟孓分分钟把骗子送进警局。被白莲花算计怎么办?根本不用自己动手,顾舟孓帮她搞定一切妖艳贱货。可顾舟孓就是不承认喜欢她!姜桃(咬牙切齿):珩木嘴硬哪家强?高一一班顾舟孓!顾舟孓(勾唇一笑):你过来亲我一下,试试硬不硬。姜桃:?!顾某人的高冷只是外表,实际上是个斯文败类?不过...她好像更喜欢了qwq“喜欢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我一定是为了和你相遇,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傲娇软萌少女vs高冷毒舌少年扮猪吃老虎x斯文败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循环暖阳

    循环暖阳

    暖阳啊暖阳真的会来吗,一切都密秘都藏在那地平线下
  • 女儿错女儿梦

    女儿错女儿梦

    身为女儿的我,每当听见父亲那如泣如诉的往事时;每当听到他面红耳赤、气愤不已的哀诉时;每当他痛心疾首的埋怨我们时;我的心在滴血、在悲鸣、在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为什么是我?这一切为什么就发生在我家?为什么父亲要那么固执、那么封建、那么悲观?我无法改变他的思想,也无法按照他想的那样去生活。我只有面对现实,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步一步走下去。虽然很累,可我除了坚持再坚持,我还能怎样呢?
  • 恶魔校草跟我走

    恶魔校草跟我走

    “顾梓辰我喜欢你,这辈子我只要你”“慕言惜你要不要脸,你一个女孩子竟然说出这种话”某腹黑面上依旧冰冷,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
  • 夫人太暖

    夫人太暖

    苏漫坠机穿越,醒来发现被山贼绑架,只是山贼长得太好看了些,她又不想走了。
  • 越旧成

    越旧成

    “叮叮~”闹钟的响声。
  • 海底探险家之龙神传说

    海底探险家之龙神传说

    一场两百年的暴雨,一个海洋为主的世界。两百年的暴雨,究竟是为何?深海古墓的十二寺镇魔图,伽门农海沟的古墓,龙人、海童,海洋中的未知生物。主人公寻找父母踪迹,在这诡谲多变的海底世界,揭开一层层背后的神秘面纱。
  • 唐獠

    唐獠

    曾今的大唐,国鼎盛,民锐意,四夷宾服,泱泱之气浑然!如今的大唐呢?在外,南邵弹丸之国敢破成都,西域汉遗民受尽屈辱,在内,皇权无为,民反如潮,烽烟四起,国碎梦泯!举国暮气沉沉,仿佛枯木将朽!幽幽叹息:还有几年,那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私盐贩子就该起兵了,任由他‘冲天香阵透长安’?任由他‘我花开后百花杀’面露狰狞:不,绝不!敢犯汉家,不待秋来九月八,吾带唐獠尽诛杀!注:獠民,泛指西南诸夷!唐獠,起于西南!
  • 全能影后超酷哒

    全能影后超酷哒

    她是这三千世界凝聚的神灵,亦是上三界十方州之主。本来以为会一直平静的在十方州生活下去,可是三千麻麻却偏跟她反着来,让她强行的降生到了下三界现代帝都豪门的天家。这天家是重女轻男的百年家族,她的上面还有两个妹控到疯魔的哥哥,将她保护的是滴水不漏。好,这些她都没关系,慢慢适应就好了是吧。可当她成年,进入到娱乐圈后,又出了状况了。她她她,她又被强行的剥离出了这具她已经适应了十九年的身体了。等到她再次回来之后,那具身体里已经有另一个取而代之的灵魂,还光明正大霸占了她未来老公兼手下。不过还好这未来老公千年前就对她了如指掌,不至于认错人,不然她真的要头给他敲碎!至于那具人类躯体嘛,她不在意,她好歹是十方州的主人,这点气量———她!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