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04600000015

第15章 瓷器缤纷比琼玖

清代茶具,虽然由新军紫砂茶具唱主角,但瓷质茶具仍然在稳步发展。就烧造而言,已经臻于鼎盛,产品质量登峰造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清代各朝的瓷器,内容丰富,承上启下,各个历史时期的产品,既有共同的风格,又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清代瓷器的烧造,仍然采用民窑和官窑烧造的方式,其中重要的变化就是,官窑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对民窑的限制大大放宽,除少数御用品外,三彩五彩瓷器,民窑均可烧造,而在明代,这是很难想象的事。因此,尽管经过明末清初十余年的兵燹战火,凋零的瓷业很快就走出了低谷,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在这种情势下,官窑民窑得以同步发展,二者产品的规格样式差别不大,只是工作的粗细和装饰的风格仍然存在差异。就产品质量而言,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堪称代表,以后各朝,就伴随着国势的衰微而逐渐走下坡路了。

清代陶瓷器具,名目繁多,其造型、釉彩、纹样、型制及装饰风格都各有特点。

在釉彩方面,清代的瓷工瓷匠们精心探索,突破明代一道釉中以红、蓝、黄、绿、绛、紫等几种含量饱和的原色为主的范围,创造了各种带中性的间色釉,达几十种之多,使得瓷绘艺术更能发挥出其独具的装饰特点。作为彩绘器发展的基础,清代的白釉器质量很高,可以因不同的品种,而纯熟地烧造出牙白、鱼肚白、虾肉白等浓淡不同的器皿,这就为彩釉器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红釉从明代的鲜红、郎窑红发展到属于深红一代的朱红、柿红、枣红、橘红等类,属于淡红一族的胭脂水、美人醉、海棠红等新品种;青釉则由仿制逐步走向创新,唐宋名品中的秘色天青、东青、豆青等,清人不仅可以仿制得天衣无缝,足以假乱真,还愈衍愈繁,创出了豆绿、果绿、孔雀绿、子母绿、粉绿、西湖水、蟹甲等多个品种;黄釉一类又新创了淡黄、鳝鱼黄及低温吹黄等色;此外,在蓝釉、紫釉方面也很有成就,据乾隆时在景德镇所立“陶成记事碑”记载,当时掌握的釉彩名称已达五十七种之多,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可见。同时,艺人们在施釉及烧造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提高,除醮釉浇釉外,还发明了吹釉技术,使得器物着色更加匀整无暇,深浅明暗,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如。

更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的五彩瓷器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康熙时期,就试制成功了粉彩、珐琅彩,雍正时期又新创了墨彩,乾隆朝的匠师们更是综合利用各种表现方法,使得茶具及其它瓷器的生产达到华丽繁茂、争奇斗妍的盛况。除此之外,清代的瓷器还大量使用加金抹银的各式装饰手法,或吸收脱胎漆茶具的做法,创制戗金、炙金、描金、泥金、抹金、抹银等种类,这些新技术、新品种的使用,使得茶具生产更为丰富多彩。

清代瓷器的纹样取材广泛,有描绘民间风俗习惯、取材历史故事的;有的以花草竹木来装饰,有纯粹写实的,有略加变化组成图案程式的,技法有工笔有写意;其他如山水树石、飞禽走兽及寓意深刻的诗文、吉祥图案、各族文字,都被用来作为瓷器纹样的素材。

清代瓷器的造型,各朝均有不同。顺治、康熙以古朴、丰满、浑厚为特点;雍正则秀巧隽永;乾隆产品要规整精细;嘉庆、道光以后却显得稚拙笨重。其形制较多,大致可分类碗盏杯盅类、盘碟洗盅类、瓶罐壶尊类和杂器类,其中,除传统的茶具作品外,仿少数民族的奶茶壶,仿西洋的各式茶具也有大量生产。

瓷器的装饰风格,在清代走的也是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同期发展的紫砂器,曾经在一段时期内受瓷器影响甚深,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瓷质茶具等的装饰,成就较大,特别是宫廷用品,尤为突出。康熙时期,艺人们发展充实了明代烧造成功的五彩釉料,描绘技艺更加熟练精湛,人物花鸟刻划无不工整生动,笔力遒劲。《饮流斋说瓷》作了中肯的评价:“康熙画笔为清代冠,人物似陈老莲、肖尺木,山水似王石谷、吴墨井,花卉似华丘岳”,《陶雅》也说:“康熙彩瓷画手高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最佳,其余龙凤番莲之属,规矩准绳,必恭敬止。”雍正时期由于粉彩运用更为广泛,烧造及绘制的技艺也更加精进,促成花鸟图案在瓷器上的大量出现。《陶雅》说:“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妍夺目,工致殊常,”“雍正脱胎器有四绝;质白如雪,薄如孵幕,画中花有露光虫有茸毛,题字细如蝇头,极为精美。”高度评价了雍正粉彩器的成就;到了乾隆后期,追求奇巧的风气日盛,无论造型纹样,均以最细致、最费工料的器物为最名贵,尤其以能模仿其他品种的为最好。《陶说》载称:“于是戗金、镂银、琢玉、髹漆、螺钿、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这种一昧仿造的风气,是乾隆以后陶瓷工艺江河日下的主要原因;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只有个别的小件器物如茶杯茶具之类,还保持了精巧细致、美观大方的特点,正如《陶雅》所称:“人大如蚊、树小如芥、纤毫毕现,”可惜的是,这类作品在当时已是寥若晨星了。

清代瓷业烧造,龙头老大仍然非江西景德镇莫属,虽然,其间福建德化、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山东淄博、陕西耀州等地的瓷器生产也蒸蒸日上,但无论就质量和数量而言,均无法同景德镇相抗衡。

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景德镇瓷业曾一度衰弱凋零,明时九百多座民窑延续到清初,只剩下三百余座尚能冒出窑烟,待到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之后,瓷业生产才逐渐步入正轨。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用瓷需求猛增,茶艺活动的久盛不衰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瓷业生产,景德镇的瓷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二十里长街半窑户”的制瓷口心,全镇陶瓷工人达二十余万,当时在景德镇传道布教的传教土登退科尔称赞道:“景德镇者,周围十万里之大工业地也,人口近百万,窑约三千,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昼夜不停连轴生产的结果,便是瓷器数量猛增,为了促进销售,还特地在镇上开设了一条二三百步的瓷器街,专门经营瓷业的商人云集于此,将大小件瓷器、茶具及日用瓷,介绍到全国各地的用户手中。

由于清初统治者对手工匠人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诸如废除部分手工业者“匠籍”的束缚,废除明代派征夫役的做法,改用金钱雇佣窑工匠人,极大地焕发了艺人们的热情,使他们能够潜心于各种技术的改良和发明中,因此,清代康雍乾三朝的瓷业生产,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产品精美,胎质细腻,色彩绚丽,品种繁多,镂雕精工。彩色瓷的烧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各种彩釉如珐琅彩、粉彩、古铜彩等,都是景德镇瓷工对清代瓷业的奉献,所以说,景德镇是清代瓷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代的御窑生产,是迟至康熙十九年(1680)才恢复烧造的,全面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同时,对民窑生产不再横加干涉,许多明代的条条框框均被废止,使得官窑民窑齐头并进,二者产品已无较大差别。《陶雅》记载:“论其画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仿佛王恽,即平常客货(指民窑商品瓷)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老成。”说明在明代严禁涉足彩瓷生产的民窑,清代的产品质量已可与官窑相媲美了。

清代的官窑,可以分成御窑、官窑和王公大臣窑三种,《饮流斋说瓷》称:“官窑之尤精者命曰御窑。御窑也者,至尊之所御也。官窑者,妃嫔以下所得用者也。……清代王公大臣烧造瓷器,多有精美可观者。其物大都系名家所藏,各有堂名款志。”

在景德镇的官窑中,有几座的影响相当之大:

“臧窑”,系康熙年间由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督造的官窑。关于臧窑产品,《景德镇陶录》作了点评:“土坯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古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

“郎窑”,由江西巡抚郎廷极督造。清刘庭玑《在园杂志》载称:“郎窑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釉水颜色,桔皮眼,款字酷真,极难辨别。……曹积部子清始买得脱胎极薄白碗三只,甚为赏尝,费价百二十金,后有人送四只,云是郎窑,与真成毫发不爽,诚可谓巧夺天工矣。”由此可见,郎窑产品地位之高,声誉之隆。

“年窑”,是指雍正四年,淮安监督年希尧兼管景德镇御厂窑务时督造的官窑。《景德镇陶录》称:“年窑,厂器也,督理淮安板闸年希尧管镇厂窑务,选料奉造,极其精雅。”。“琢器多卵色,圆类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仿古创新,实基于此。”

最为著名的还得算“唐窑”。雍正六年,内务府员外郎唐英,奉使景德镇御器厂,驻厂协理陶务。因为唐英是个行家,诚所谓“内行管理内行”,因此,唐窑的成就很高,《景德镇陶录》记载:“乾隆年‘唐窑’,厂器也,内务府员外郎督造。……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珐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墨地白花……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土则白壤,而坯体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这还不算,唐窑在釉色、绘画、造型和制瓷工艺等方面均有较全面的创新,它仿钧超钧,仿汝超妆,能把被陶瓷业视为“神明的造化,天地的恩赐”的窑变釉瓷器,发展成为有规律可寻的技术,能按期按样仿造“内发窑变旧器”。同时,唐英还能注意把景德镇长期发展下来的制瓷知识和经验,升华为理论总结。他分别于乾隆元年和八年,撰写了《陶成记事碑》和《陶冶图说》,形象而真实地记述了清代瓷器的烧造情况,对每一道生产程序,都配有图画,为我们今天研究清代景德镇乃至全国的瓷业生产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唐英及其“唐窑”的卓越贡献,将被陶瓷界永远铭记。

清代最负盛名的茶具,出现在创造了珐琅、粉彩这两种新的釉上彩之后,珐琅彩瓷,是仿照当时铜胎珐琅器的色彩和纹饰烧制的。雍正朝的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通体透亮,薄如蛋壳,已达到了纯乎见釉,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这种瓷器对着光,可以从背面看到胎面上的彩绘花纹园,有如透轻云望明月,隔淡雾看青山,工艺之精、制作之巧,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可惜当时仅供宫中使用,普通百姓无缘一见。

清代瓷业的繁荣兴旺,与社会各界对茶具的需求是分不开的,虽然有紫砂壶的风光无限,但由于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全国乃至世界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的需要,加上各地茶俗不一,对茶具质地和形制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因此,在紫砂茶具的冲击之下,瓷质茶具还是得到了巨大发展,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对砂壶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瓷工加盟陶艺,砂壶上釉等)。同时,广州的织锦茶具、椰壳茶壶和福州的脱胎漆器茶具,还形成了对陶瓷茶具的有益补充。

重点描述王公贵族生活的《红楼梦》,也给茶具留下了一席之地,让我们透过这鸿篇巨制字里行间的描述,了解一下当时的茶具概况吧。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极尽写茶之能事,全书提及茶者近百处,在诗词咏及茶者共六处,专门论述品茗事的回目有一回,从中我们可以想见清朝茶饮之盛。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老老醉卧怡红院”里,栊翠庵主人妙玉给宝玉们上了堂生动的茶艺课,请看: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茶钟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老老吃了,他嫌腌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妙玉斟了一遵与黛玉。仍将自己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王斗拿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话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二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遭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海,更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纯无比,赏赞不绝。

妙玉可称为贾府中淡出尘世的一个茶道高手了,她对品茶大有研究,而使用的茶具也颇为讲究,不但收藏有明代成化窑的脱胎填白茶盅,还有晋代与石崇斗富的王恺曾收藏的和“点犀”,及竹根雕制的大盏,这些昂贵的茶具,恐怕也只有生在豪门的妙玉尼姑有能力收藏,普通茶客是无缘一见的,更别说拥有这些茶具了。《红楼梦》给我们提供了清代豪门饮茶器皿的缩影。但在同一本书里,在被驱逐回家的晴雯家里,宝玉给病中的晴雯倒茶,四下寻找茶壶,见“有个黑吊子,却不象个茶壶”,茶杯也没有,“只得桌上拿了一个碗,也甚大甚粗,不象个茶碗,未到手内,先就闻得油膻之气”,茶也是不成茶的绛红色,“并无清香,且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而已”。晴雯却如得了甘露琼浆一般,一气灌了下去。由此可见,家境贫苦的人家,虽然也爱茶,但限于条件,是无法讲究茶质及茶具的了。但是,富人有富人的茶道,穷人也有自己的茶趣,财富的多寡并没能改变茶的平民性,各代茶具均有高中低档次之分也正说明这一点。

同类推荐
  •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家具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家具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读解电影——电影符号的表象与意指实践

    读解电影——电影符号的表象与意指实践

    电影是大众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门艺术,用影像建构起来的电影时空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电影的制作与接收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一方面,编码人基于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视角而对电影文本进行意义的生产;另一方面,解码人则基于自身的“前结构”而对电影文本进行意义的解读。当我们尝试对电影文本进行多重意义的解读时,方法成了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方法不同,由解读而获得的意蕴也就不同。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清代精神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清代精神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热门推荐
  • 天步

    天步

    莽莽大荒,路在何方。一条仙路,血染征途。上古前贤,惜叹仙缘。多少天骄,热血争俏。欲望下的深渊,葬送了多少血与骨?冲天一怒,谁知心中悲与苦。
  • 网王之傀儡游戏

    网王之傀儡游戏

    根据穿越定律第274条,她怎么可能会穿越?!MD,还是动漫。天哪,她竟然是自己最喜欢的水仙花最最讨厌的女生,差距也太大了吧!神马?她还是忍足小狼,白石圣书和谦也天才的妹妹?不二小熊的青梅竹马,老妈还是冰山部长的姑姑?这一个个神人,多少都和她有关系,要怎么相处啊!
  • 学霸大人爱上我

    学霸大人爱上我

    2016年,距中考还有100天,季晚就是在不靠谱的闺蜜的诱拐下于4月1号愚人节这天和暗恋的学霸男神表白的。可是,男神竟然答应了。谁来告诉季晚接下来应该按那个剧本演下去。这确定不是在玩她吧?!!这就算了,学霸让我努力和他考一个学校干神马!她完全不够看好吧!!!!!不想干阿阿阿,可是一对上男神那充满狡猾意味的笑容,季晚这颗菜就蔫了。于是,苦逼的季晚在学霸的督促下,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并在男神学霸的威逼利诱下痛并快乐着!!!。。。。
  • 思念原来这么长

    思念原来这么长

    我从不认为恋人之间逾越鸿沟的亲密接触,能给人最深的安全感。而两颗心互相依偎,才是彼此最幸福的距离,谢谢你抱紧我,让我听见你心里的声音,这是最让我满足的距离,也是我的心离你最近的距离。当顾雨萱再次遇到李明泽,他已然成了一名优秀的外科的医生,不已经不是李明泽了,是林墨辰。而且还成了她其中某个课程的老师。其中某一天顾雨萱:"林墨辰,你知不知道差一点我就等不到你了,我很爱你。"当然以后得每一天早上,顾雨萱醒来后都在喜欢的人的怀里。其实,最甜蜜的事莫过于当你努力尝试靠近你喜欢的人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他在努力靠你更近。
  • 想藏起来的甜

    想藏起来的甜

    都说你使劲追的一个人,只有回头,你就是她的命!这话不假。蔺年偷偷的看了一眼身旁认认真真剥橘子的某人,轻轻的笑了笑,拿掉他手上的橘子,直接抱住某人在耳边说道:“怎么办~你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我了……”某人笑了笑:“离不开了,我也不会放你走的…”蔺年捧着他的脸,注视着他的双眸认真的说道:“我好喜欢你哒~”蔺年……我爱你…你真是个...笨蛋……
  • 瓦洛兰征途

    瓦洛兰征途

    艾欧尼亚的某所著名剑术道场:阴风阵阵的的一天,素马长老拾到一名遗孤。而这也是一切的开始
  • 西游路上有妖魔

    西游路上有妖魔

    唐僧:西游路上妖魔多。悟空:没有他们好寂寞。八戒:个个都有身后事。沙僧:靠,你说。唐僧:俺头脑灵活心眼多。悟空:俺会变化更不错。八戒:俺有妮有小有老婆。沙僧:去,瞎扯。师徒四人齐说:我们虽一路搞笑,打打闹闹,但我们取经是真的。没有这大大小小的妖魔,我们如何成佛?阿弥陀佛!
  • 幸存者

    幸存者

    本书介绍了若干个凭借对生命的渴望,用超强的意志力、坚韧的毅力和聪慧的头脑,穿越生死线、战胜死神的故事。
  • 小蜗牛的足记

    小蜗牛的足记

    年少时的欢喜好像是猝不及防的,胆怯而又勇敢。即使知道前面是悬崖,也要横冲直撞的去试一试。
  • 明天与你说再见

    明天与你说再见

    她是天之骄女,众人捧在心里的掌中宝。他是天之弃子,从遗弃的废墟中爬出。第一眼,她对他伸出好奇,而他却无比憎恨。许多年以后,他却格外的想念这个时候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