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6400000074

第74章

第四篇 当下禅第一章世道

于细微之处见真知

“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简捷,真理往往平凡得像阳光、空气和水。”用这句话来形容处世之道,再合适不过。

世之艰辛,人人都有各自的体悟,在这一番摸爬滚打中,人人皆可清晰洞见事理的微妙。有人说,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滚三次,在泪水里泡三次……每一次痛苦,都是灵魂对真理的一次接近。只有当灵魂在现实生活中的天堂与地狱里辗转轮回后,人们才会一步步寻觅到那藏匿于每个人身边的至理大道。

第一节心海无风不起浪

“通常用海作比喻,海面无浪是不可能的,除非海变成琉璃、水晶,才不被风吹成浪。心亦如此,若未稳定坚固,必会受到境风的事所扰乱。凡夫的心就像海面的水,外境就像风,只要风一动,水就起波浪,一起波浪,它就糊涂混乱了。”

在《禅的生活》一书中,圣严法师用这番话阐述了外境对人的内心的影响。心中有事,杂念丛生,心海就会一片混沌,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他人,恐怕就连自己也无法看清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而越是想要探求究竟,情绪就会愈加混乱,探手入水搅动,海水只会更加混浊。

有人认为人生短暂,如果情绪若一潭死水,毫无波动,生活就未免太平淡无味了。圣严法师并不赞同这种“大悲大喜才活得过瘾”的观点,而是主张人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有心越来越静,才会摒除外界的干扰,使心真得像琉璃或水晶一样清澈而坚固。

有一位妇人脾气十分古怪,经常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闹情绪。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脾气不好,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找到了一位得道高僧,向他倾吐心事,请他为自己指点迷津。妇人的态度十分恳切,而高僧一言不发地听完她的阐述后就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然后锁上房门,无声而去。

妇人本想从禅师那里听到一些开导的话,没想到禅师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把她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她气得跳脚大骂,但是无论她怎么骂,禅师就是不理会她。妇人实在忍受不了,便开始哀求,但禅师还是无动于衷,任由她在那里说个不停。

过了很久,房间里终于没有声音了,禅师在门外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生自己的气,我怎么会听信别人的话,到你这里来!”

禅师听完,说道:“你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么会原谅别人呢?”于是转身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不生气了呢?”

“我生气有什么用呢?只能被你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

禅师说:“你这样其实更可怕,因为你把你的气都压在了一起,一旦爆发,会比以前更加强烈。”说完又转身离去了。

等到第三次禅师问她的时候,妇女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你不值得我为你生气。”

“你生气的根还在,你还没有从气的旋涡中摆脱出来!”禅师说道。

又过了很长时间,妇人主动问道:“禅师,你能告诉我气是什么吗?”

高僧还是不说话,只是看似无意地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妇女终于顿悟:原来,自己不气,哪里来的气?心地透明了,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在禅师的开示下,这名妇人终于摆脱了情绪的控制,将累计在心中的不成系统的杂念抛置一边。

圣严法师将恶劣的情绪称为“累积在我们心里面拉拉杂杂、肮肮脏脏、鬼鬼祟祟的念头”,倘若这些年头得不到有效地化解或梳理,就会一直在身体或脑海中胡乱打扰。对待这种随时可能会爆发的情绪,唯有像对待毒疮一样,狠下心来切开疮口,清除脓血,才能长出新的血肉。

真正做到不为情绪所动,内心清明、沉稳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圣严法师在《印度佛教史》中曾经用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佛陀的一生:

释尊成道以来,调护众生,善尽教化,不论处于何处何种环境之下,总是温和宽大,持之中道,他没有说过一句出于激越的话语,也没有有过一个诉之于情绪的动作。在他充满了悲悯之心的襟怀之中,同时也蕴蓄着无限的智慧之光,所以他不论处理什么问题,无一不是衡之于理性的考察。因此,佛陀是众生的慈父,也是人天的导师,佛之为佛者,其在于此。

其实,圣严法师本人所追求的,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境界呢?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平等的慈悲”、”打开心门”、“苦的根源”、“一花一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热门推荐
  • 同桌不说我爱你

    同桌不说我爱你

    她是他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她是她从小到大的同桌。她什么事情都会和他说,是的,两人并不相爱。她是他所有的全部,可他却不是她的最终归宿。她爱的人不是他,但是他可以为了他,付出他所有值得的东西。------“宋漓,为什么为什么你要为我做这么多。。”“因为我爱你啊。。”因为一句我爱你,赴汤蹈火都可以,因为一句我爱你,千山万水都可以。
  • 慕娇娥

    慕娇娥

    按摩巧手雾濛濛有个金手指——她按谁谁怀孕!并附带按摩后遗症——催情!所谓,一技在手,天下我有,是以穿越成乞丐,她忍了;撞上灭门之祸,她认了;为保命为奴为婢,她受了,但这中二皇子动不动就要活剐她,是个什么道理?堂堂九皇子殿下一脸阴沉,“本殿就是道理!”很多年后,雾濛濛让不讲道理的皇子殿下养的朱唇粉面、外娇内媚,她谄媚娇笑的手搭上他肩,怀着感恩的心为皇子殿下一条龙按摩服务,“一让殿下龙精虎猛,威风凛凛!”“二让殿下儿孙满堂,血脉绵绵!”“三让殿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19岁下

    19岁下

    随笔,自由所想。那一刻我只属于我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写自己的生活。
  • 烨中亭

    烨中亭

    顾烨与从小寄住在顾府的陈雨亭是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机灵古怪的陈雨亭,和毫无下限宠溺陈雨亭的顾烨。他们在辅佐独善其身的少城主的路上不断成长,彼此越来越依赖.......
  • NPC见闻录

    NPC见闻录

    这是一个关于被丢进异世界的二人如何回家的冒险故事。以上(?????)
  • 那是我女儿和我妹妹

    那是我女儿和我妹妹

    林鹿看着眼前这两个三四岁大小,长的甚是精致可爱的小女孩儿。拽着自己的裤脚又是哭又是闹,整个人是崩溃的。谁来救救我,我也是个孩子啊!林鹿在内心大声呼喊。
  • 都市之巫行天下

    都市之巫行天下

    一个融合巫族血脉的宅男,面对现实的逼迫,爆发小宇宙,走上世界鼎峰之路……………
  • 最佳女职工生存手册

    最佳女职工生存手册

    企业职工的工作与生存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经济质量、安全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是企业质量的直接体现与有效保证。
  • 宿命:跨越千年来爱你

    宿命:跨越千年来爱你

    一千年被你杀了两次,桃花林中,九重天宫哪一次不是染着我的鲜血。一次预言,一次抛弃,三世宿命,诛仙戾气,温润少年,画风终究太美。一个不该爱的人,成就了薄凉男人心,曲终人散的宿命,那也怕是尽头。这一世破茧重生,化身修罗,定不负佳人当年所托,温声柔语,最是一朝逍遥。
  • 生死狙击变异危机2

    生死狙击变异危机2

    身处地狱之中,天堂坠落。变异危机的重启,打乱了众人的生活。他们又一次拿起武器,并肩作战。但是,身为救世主的于振浩却获得了死神的生化系统,他将如何选择?是人类,还是变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