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李垂传》:“焉能趋炎附势,看人眉睫,以冀谁挽乎?”
李垂是北宋时期的人,曾做过著书郎、馆阁校理等。他学识渊博,做人耿直,为官的时候也忠心耿耿,不肯趋炎附势,对官场的阿谀奉承之风深恶痛绝。
当时的宰相是丁谓,丁谓就是靠阿谀奉承才爬上了高位。他当了宰相后,变本加厉,对上百般献媚,对下玩弄权术,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因此,当时京城内许多官员都想方设法地巴结丁谓。李垂不仅不去拜谒丁谓,还对别人说丁谓这样的人不值得拜李垂
谒。丁谓听说后非常恼怒,便借故将他贬到了外地。
后来,宋仁宗即位,丁谓失势,李垂又回到了京城开封。别人叫他去拜见新任宰相,他说:“如果三十年前我就去拜见宰相,那我早就是翰林学士了。现在我都已经老了,看到有不秉公办事的大臣,我还是会对他提出批评,怎么可能去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以期得到提拔呢?”新任宰相听到这话,也非常恼怒,于是李垂再次被贬,这次被贬不久,他就因年老体衰而离世了。
“趋炎附势”的人往往会被人比做“小人”。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节,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去依附别人,奉承别人,这是丢失气节的表现。一个人,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做出一番事业,靠奉承依附别人所得到的成就永远只是“镜花水月”,总有一天会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