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29400000024

第24章 皇甫谧籍贯履历之考证(2)

清《灵台县志》曰:“朝那城,县西北九十里。城址不存,唯有朝那祠。环居之民,尚贸易于此,以为东朝那市”。今灵台学者史可晖《古朝那城考析》一文写道:今灵台朝那古城址“坐北向南,半山半塬,占地约0.8平方公里。北依塬面葫芦形腰弦处筑城墙,南以半山坡凸兀起的城头岭为中轴,沿左右两个地势相似的山湾呈扇形向南扩延。东西山湾中部,各有水泉3眼,水源旺盛,甘甜可口。城东南有柳扇梁向西,西南有皇甫岭向东,如两臂环抱,当地人称‘二神护城’。”今灵台李含璋、李贵喜《口碑铸铁证》一文写道:“古城坐北向南,北面城墙长有100多米,东西两边一样长,约有四五十米,一直延伸到沟边,南面没有城墙,城下的沟里有十几孔窑洞,大小不一;墙面像是用白灰刷抹,没有住过人的痕迹,老人们说这里就是过去的朝那县城和县城藏粮的仓库。”以上两文除了县城面积相差较大外,其他内容基本相同。2005年底,笔者去此地调查,今灵台学者张生杰告诉笔者:“古城北面城墙长120多米,东西两边城墙各长70多米。”也就是说,该城面积约8400平方米(即0.08平方公里,故《古朝那城考析》一文:“占地约0.8平方公里”有误),是一个小县城。东朝那废墟中残存汉代陶片等,如何诠释呢?《后汉书》载:东汉元初三年(公元116年)“九月,筑冯翊北界候坞五百所以备羌”;永建五年(公元130年),“又于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今灵台地处安定郡南界,而扶风、冯翊北界接安定、北地郡,故此地初为“候坞”。坞,小障也。今平凉张新民《皇甫谧故里展新容》一文写道:“朝那海拔1500米,是灵台最高的地方,干旱缺水也是困扰群众一个难题。”故此地设县不会长久。而两汉朝那县则为名县,影响甚大。

三、皇甫谧生活轨迹考究

《晋书·皇甫谧传》曰:皇甫谧自幼“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玄晏春秋》云:“十七年,予长七尺四寸,未通史书……母数谴予,出得瓜果,归以进母,母投诸地曰:‘《孝经》称: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何孝者莫大于欣亲。今尔年近乎二十,志不存教,心不入道,曾无怵惕,小慰我心,修身笃学,尔自得之,于我何有’!”这说明了至迟在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皇甫谧(16岁)已离开朝那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

“叔父有子既冠,谧年四十丧所生后母,遂还本宗。”也就是说,魏正元元年(公元254年),皇甫谧“丧所生后母,遂还本宗”。晋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皇甫谧上书皇帝云:“于今困劣,救命呼噏,父兄见出,妻息长诀。”故“所生后母”指其亲生母亲而非养母任氏,只不过其生母为其父的续弦而已。闻知生母去世,皇甫谧肯定返回故里奔丧,其亡母入殓之际,方有“遂还本宗”之事。是时,皇甫谧兄长健在,那么皇甫谧“遂还本宗”的理由是什么?可能与“风痹疾”有关。皇甫谧何时患此病?《晋书·武帝本纪》曰: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十一月,晋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晋书·皇甫谧传》云“岁余,又举贤良方正,并不起。”由此上推《让征聘表》作于晋泰始三年,其表曰:“而小人无良,致灾速祸,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十有九载。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加以咳逆,或若温疟,或类伤寒,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于今困劣,救命呼噏,父兄见出,妻息长诀。仰迫天威,扶舆就道,所苦加焉,不任进路,委身待罪,伏枕叹息。”也就是说,晋泰始三年,皇甫谧患风痹疾已“十有九载”,故可推知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皇甫谧(34岁)得风痹疾。《针灸甲乙经序》道:魏甘露中(公元256-260年),皇甫谧(43岁左右)又耳聋目眩。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皇甫谧(46岁)“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故可能是皇甫谧父兄为了禳改疾病,而使皇甫谧“遂还本宗”。但皇甫谧却以极其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一头扎进文献典籍中,以减轻病魔所带来的痛苦。他博览群书,著书立说,名扬天下,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皇甫谧是在故里育化桑梓,还是在徙地立塾兴教?《晋书·皇甫谧传》曰:“门人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皆为晋名臣。”《晋书·挚虞传》云: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人——挚虞(公元?-311年)“少事皇甫谧”。《晋书·张轨传》道:安定乌氏(今宁夏泾源北)人——张轨(公元255-314年)“与同郡皇甫谧善,隐于宜阳女几山”。宜阳县治今河南宜阳西。牛综,籍贯、生卒年月均不详。皇甫谧早年在新安(今河南渑池)拜席坦为师,故席纯可能是席坦的子孙。这些迹象表明,皇甫谧晚年应在西晋都城——洛阳附近收徒传道。

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十一月,晋武帝征皇甫谧入朝为官,皇甫谧“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这又透露出皇甫谧在洛阳附近的信息。

据《晋书·刘毅传》《晋书·皇甫谧传》《晋书·职官志》载: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左右,司隶校尉刘毅(公元?-285年)请皇甫谧“为功曹,并不应”。刘毅在其辖区——司州(新安、宜阳二县均隶属之)求贤合乎情理,而跨境到雍州安定郡朝那县请皇甫谧似乎没有道理。尽管刘毅权倾朝野,但皇甫谧也享誉全国。

皇甫谧晚年为左思(约公元250-305年)《三都赋》作序。《晋书·左思传》曰:“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遂构思十年,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晋书·后妃传》云: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拜左芬为“修仪”。故可推知,泰始八年,左思全家移居洛阳;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三都赋》初稿完成。对照《左思别传》中选录的《蜀都赋》部分内容与昭明《文选》中《蜀都赋》,发现在文字上大有差别,且语句没有《文选·蜀都赋》优美。故皇甫谧读到的是《三都赋》初稿。若皇甫谧生活在安定朝那,则距洛阳千余里之遥,左思乃一介书生,去安定朝那拜访皇甫谧的可能性不大,故又可佐证皇甫谧应生活在洛阳附近的新安或宜阳。

《华阳国志》载: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名士——李密(公元224-287年)与皇甫谧友善。三国鼎立之际,李密代表蜀汉出访吴国,他可能到过洛阳,与皇甫谧结识。西晋大统一后,李密任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令,政化严明。是时,他才有可能与皇甫谧交往甚密。这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皇甫谧晚年生活在洛阳附近。

皇甫谧去世后,其子皇甫方回南徙荆州(今湖北荆州)。从宜阳一带南下要比由朝那南迁更容易些。且“八王之乱”使洛阳城毁民伤,在这一大背景下,皇甫方回从宜阳南徙荆州的理由更充分些。

综上所述,魏正元元年(公元254年),皇甫谧从新安返回朝那为母奔丧。孝服期满若干年(十年左右)后,可能因治疗疾病的需要,皇甫谧同其父兄一起举家南迁宜阳一带。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皇甫谧病逝家中。葬于何地?有两种可能:要么裹尸葬于徙地,要么移棺葬于原籍。但绝不会中途落葬阴密、鹑觚一带(今灵台),否则有悖伦理。

四、皇甫湾追溯

灵台县朝那镇南一村庄叫皇甫湾。该村庄依山坐落,南、西、北三面均为沟壑,山阳便是层层梯田,曲折便道向东连通什字塬。这就是灵台人传说中的皇甫谧出生地。奇怪的是灵台最权威的两部方志——清初《灵台县志》、民国《灵台县志》均无记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在皇甫湾平田整地时发现两座汉墓,陪葬品中有汉五铢、王莽大泉等,但无墓志铭,故无法得知墓主人是谁;是否为皇甫家族成员,亦无法知晓。

在皇甫谧诞辰1790年的今天,灵台方面依据传说,找到了皇甫谧出生的一座三孔窑洞庄院。该庄院三孔窑洞保存得相当完好,窑洞顶部稍有坍塌,内壁抹墁的草拌泥也未完全脱落。而距今1470年的西魏朝那城却已很难找到一段残垣断壁的明显痕迹。清《灵台县志》载:朝那“城址不存,唯有朝那祠”。两地东西相距仅2公里,为何面貌截然不同?在整个黄土高原上,能保留200余年的窑洞至今寥寥无几,超过500年的庄院至今连基本轮廓都找不到,且窑洞早已塌陷。从保留的面貌来判断,皇甫湾这一座古庄院距今不会超过500年,故将皇甫湾确定为皇甫谧出生地则证据不足。

既然“东朝那”(今灵台县朝那镇)与皇甫谧生活无关系,那么今灵台县朝那镇所谓的皇甫谧出生地——皇甫湾也与皇甫谧本人无关系。退一步讲,假设皇甫湾是皇甫谧的出生地。皇甫谧少年时就已离开此地,近不惑之年才回归故里,而今灵台民间传说又定居张鳌坡塬畔,距皇甫湾45公里,故皇甫谧不会在皇甫湾留下所谓的“歇马店”、“车头坡”。

皇甫湾梯田不足百亩,不像贵族生活的地方。《晋书》提到皇甫家族成员除皇甫谧及其二子外,还有皇甫陶、皇甫晏、皇甫申叔、皇甫重、皇甫商、皇甫阳、皇甫钊、皇甫贞、皇甫敷、皇甫澹、皇甫序、皇甫典、皇甫真、皇甫奋、皇甫覆、皇甫徽、皇甫岌等,其中皇甫重、皇甫商、皇甫真,《晋书》明文写道“安定朝那人”。如此庞大的一个家族,岂能生活于皇甫湾。而东朝那无河流经过,当时凿井技术尚未在全国普及,单就饮水就成问题。

秦汉至隋唐,今灵台一直未处于交通要道上。《史记》《汉书》载:秦始皇、汉武帝多次西游,但均从都城(咸阳或长安)出发,经雍,穿回中道,北出萧关。《后汉书·郡国志》曰:“汧,有回城,名回中”。这说明回中宫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据《史记》记载得知“萧关”就是“朝那塞”。三国汝淳也认为“萧关在安定朝那县”。秦始皇、汉武帝西游路线——从今陕西咸阳或西安西北出发,经今武功、扶风、岐山、凤翔、千阳、陇县,过今甘肃华亭、平凉,入今宁夏彭阳、固原,抵达今甘肃陇西。班彪“北征”路线——从今陕西西安西北出发,经今泾阳、淳化、旬邑,过今甘肃正宁、宁县、镇原,入今宁夏彭阳、固原,抵达今甘肃武威。这两道就是汉“丝绸之路”陇东段。同样可以证明安定郡望——皇甫家族生活于今灵台的可能性极小。

殊不知,彭阳县古城镇西南一村庄叫皇堡,便道向北连通中川村。山头城坞遗址中散布着汉代砖瓦、石柱等。“堡”、“甫”古读音接近,故“皇堡”可能是“皇甫”演化来的。中川村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间为砥平川地,向北直通古城川(西汉朝那城所在地)。中川中央坐落着一座周近150米、高4米的大坟冢,周围散布着汉代砖瓦等。古城镇北山坡上又分布着8座大坟冢,周围也散布着汉代砖瓦等。这些地方与皇甫家族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待于9座大坟冢考古挖掘来证明。

古城镇北一村庄叫黄家寺,镇东高庄村北部一村庄叫黄家湾,一条小河叫黄家河。但这些地方居民中无一家姓黄,且阡陌内外、庄院前后、沟边河岸,汉代砖瓦随处可见。这里面又蕴藏着什么?现在仍无法完全破解。20世纪50年代,今彭阳县古城镇高庄村出土一方北宋石匾(长1米、宽约0.5米、厚约0.1米),正面阴刻“后汉皇甫祠”5个大字,下款落为“北至弄水泉三百零三步,西至东山寨五里四十八步”。故今“黄家寺”、“黄家湾”,可能是古“皇甫祠”、“皇甫湾”演化来的。

尤为奇怪的是,彭阳县境有高庄、新集、沟口等地名,灵台县境亦有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因彭阳县境古朝那县设置在前,灵台县境古朝那县设置在后,故灵台县境的皇甫湾、高庄、新集、沟口诸地名是随着皇甫家族南迁侨居而复置来的。

五、皇甫谧坟冢质疑

皇甫谧晚年撰《笃终》一文,告诫子孙——吾“气绝之后,便即时服,幅巾故衣,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尺……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土与地平,还其故草,使生其上,不种树木,削除。”皇甫谧去世后,皇甫童灵、皇甫方回等“遵其遗命”。这说明了皇甫谧有墓无冢。但北宋《元丰九域志》“泾州”条下却云:“灵台,古密须国之地,《汉书·地理志》云:密人之国。密康公墓。皇甫士安冢”。清《灵台县志》道:“皇甫谧墓,在县东北十里张敖家堡原上”。民国《灵台县志》曰:皇甫谧墓“周数丈,高丈余”。细读《晋书·皇甫谧传》,人们不难发现,皇甫谧家族自皇甫嵩之后便家道衰落,家境贫寒,故不具备修建如此巨大的坟冢的经济条件。深受父亲礼义教化的皇甫童灵、皇甫方回二兄弟,不会也不敢违背封建礼制给其父修建如此巨大的坟冢。

若《元丰九域志》记载无误,则“皇甫士安冢”应为纪念性的坟冢,可能是士族势力发展的产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笼罩政坛,把握朝政,标榜吹嘘,哄抬身价,尤为注重族源、谱系和门第。是时,皇甫谧族人遍布陇东各地,堪称望族,故其中必定有人愿为这位魏晋高士建造空冢,以表祭祀,以彰功绩,以此来抬高建冢人的身份和地位,以合时代的节拍。至于《元丰九域志》“灵台”条下“皇甫士安冢”是否就是清《灵台县志》所说的张敖家堡原(今张鳌坡塬)畔“皇甫谧墓”,有待于考古挖掘来证明。20世纪60年代,甘肃考古队对灵台张鳌坡塬畔所谓的“皇甫谧墓”进行探测,发现有墓道,但未挖掘。除少数学者疑墓主人为皇甫谧外,多数学者则以为将此墓确定为皇甫谧墓为时尚早。此后,甘肃便立碑“皇甫谧之墓”,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至今灵台民间仍流传着此墓就是“皇甫古冢”,而且还有“皇甫书窑”(藏书之所,位于塬畔,距古墓不足200米)、“皇甫坪”(种药之地,位于塬畔沟边)、书台山(读书之处,距“皇甫书窑”3公里)等传闻。既然古墓是“皇甫古冢”,那么古墓所在之塬为何名“张鳌家堡原”?而且皇甫谧晚年“躯半不仁,右脚偏小”,“浮气流肿,四肢酸重”,“救命呼噏”,“妻息长诀”“伏枕叹息”。哪里有什么“皇甫坪”,怎么有可能离开“皇甫书窑”去书台山读书。故这些传说的真实性大大打了折扣。

六、书台山辨析

清《灵台县志·方舆汇》载:“书台山,县东北五里,隋皇甫玄晏先生读书处也。”该书中“重修志叙”落款“顺治十五年”。该书中“后记”云:“原志中有玄作元,祯作正,弘作宏,丘作邱等,这次都恢复了原字。”乾隆以前,避讳字均用别字替代;乾隆之后,则采用避讳字缺最后一笔,故清《灵台县志》最后应成书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该书“人物汇”云“晋皇甫谧”;而《方舆汇》却曰“隋皇甫玄晏先生”。成书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的《古今图书集成》道:“书台山,(灵台)县东北五里……隋皇甫元晏先生读书处。”二书均曰“隋皇甫元晏先生”。这里的“隋”是误写,还是皇甫元晏另有其人。《隋书·皇甫诞传》载:皇甫诞,字玄虑;而唐初于志宁《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记》作“玄宪”。《清史稿》载:清圣祖(康熙),名玄烨,故避讳“玄”而作“元”;清世宗雍正元年,册封乌喇那拉氏为宪皇后,故避讳“宪”而作“晏”。由此推知,灵台书台山可能是隋皇甫诞读书处。

皇甫谧有无读书台?《晋书》无载。但北宋《元丰九域志》“泾州”条下云:“西王母宫。泾水,《周礼·职方氏》:川曰泾汭。皇甫士安读书台。灵台,古密须国之地,《汉书·地理志》云:密人之国。密康公墓。皇甫士安冢。”这说明了皇甫谧“读书台”在泾汭川,非在灵台。“泾”当指泾河,“汭”指什么?《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曰“汭在豳地”(今陕西旬邑西南)。《说文》曰“汭,水相入貌。小水入大水也”。《尚书·尧典》传曰“汭,水之内也。通作芮”。《诗经·大雅》笺曰“水内曰芮,水外曰鞠”。《尚书·禹贡》传曰“水北为汭”。由此推知:泾汭川指泾河北岸川地。而灵台在泾河之南,故若有皇甫谧读书台,则绝非在灵台。

“皇甫书窑”距书台山足有3公里,两地被大沟隔断,无路径相通。即使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没有必要从“皇甫书窑”去书台山读书。由此可知,灵台方面寻找到的“皇甫庄院”、“皇甫书窑”和书台山无法构成三位一体。

(原文载《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张居正评传编著

    张居正评传编著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热门推荐
  • 超级宝箱系统

    超级宝箱系统

    庄飞扬一脸正气:“小伙子,打累了吧,最后一刀让我来,宝贝我不要。”路人甲感动抱拳:“多谢前辈仗义援手。”路人乙捂着断臂:“前辈,帮我报仇啊!”庄飞扬八百里外击毙敌方,扬长而去……路人甲、乙泪流满面:“混蛋!他身上的玲珑宝塔哪里去了!?”庄飞扬看着包裹里的玲珑宝塔、山河社稷图、如意金箍棒、三尖两刃刀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每天杀杀人夺夺宝,远比爬山涉水捡破烂要轻松多了。
  • 星眷之诗

    星眷之诗

    在太阳底下拉长的影子,所有秘密都潜藏其中。群星升起,你我皆是被眷顾者。
  • 无限之二次元穿越掠夺系统

    无限之二次元穿越掠夺系统

    某某某说:“亲爱的,你我所见之日乃是终止之时。”罗离空说:“但你我终止之时,也是你我重生之时。”
  • 穿越繁华来爱你

    穿越繁华来爱你

    不懂权谋,不会技术,为什么我要穿越!穿越就穿越,为什么帅帅的帅哥不爱我!不爱就不爱,为什么我要成为炮灰!还好还好,最后的最后,你肯与我携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忤逆仙途

    忤逆仙途

    何为仙?何为魔?仙若阻我,我便逆仙而上。
  • 勋鹿我爱你一生一世

    勋鹿我爱你一生一世

    十年前世勋萌萌的眼睛望着鹿晗:“你可不可以收留我?”十年后世勋是霸道总裁“鹿晗,我要包养你”
  • 快穿天道系统买宿主啦!

    快穿天道系统买宿主啦!

    天道本是一个世界的boss,但为何总有穿越的来破坏它设定的剧情!天道表示需要帮助。1v1沙雕文奉上!系统:我们的目标,虐死快穿女!把剧情掰回正轨!!维护无能天道的尊严!虽然和理想中的不太一样,但是府主大人开心就好啊~
  • 网游之狼啸江湖

    网游之狼啸江湖

    一样的网游,不一样的故事,不重生、不复仇,只有冒险!一样的主角,不一样的情节,不暧昧、不寻欢,只有兄弟!一样的设置,不一样的玩法,不无敌、不弱小,只有更强!
  • 民国交际圈

    民国交际圈

    唐白因为在直播的时候见义勇为,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这里的人都穿着民国时期的衣服,打扮也是民国的装束。但是科技的发展水平竟和21世纪的科技水平不相上下。一日,唐白晚上闲来无事,打开自己的手机,看了下自己的交际圈。李小姐:哎呀,其实我也就是随便开了个宴会,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捧场,谢谢大家。秉心:最近无聊,写了一篇文章打发时间,内容乏味,望赏脸观看。胡先生:近几日闲来无事,有谁有时间,约起来打个牌。不然,我就只好陪着我的老婆逛街了!!!唐白都震惊了!原来民国的文人和小姐也炫耀攀比。怎么可以,我一个堂堂21世纪的博主,怎么可以被他们比下去,看来要放大招了。于是唐白立刻更新了自己交际圈,配图为李煦白趴在书桌上睡觉的照片,身上盖着一个毛毯。配文:李先生真是不注意身体,怎么就不小心睡着了呢!次日,卖报的报童大喊:“今日头条,李总深夜书房独睡,娇妻深夜发文盖被,到底是夫妻恩爱还是做秀博眼球!!!。”唐白看着今日报纸的头条,恨不得把写文章的记者杀掉,自己就只是像秀一下自己的贤惠和刚刚装修的书房,用财力碾压一下自己交际圈里的众人,怎么就被别人臆想成做秀了呢?
  • 北雁南飞不知归

    北雁南飞不知归

    曾经的依恋,7年的爱恋,让江雁清深陷情网,可是他——徐南卿为什么那么冷漠,似乎他的眼里从未有她。可是一纸婚约,也困住了彼此,但是他始终还是不爱她。在江雁清转身的时候,徐南卿感到了心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