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29400000010

第10章 有关皇甫谧生平的两个问题

方建春安正发

摘要皇甫谧原籍安定朝那,治今宁夏彭阳。40岁时,其生母去世,并非继母过世;“遂还本宗”不能等于同返回原籍,其晚年生活地应是在洛阳附近。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号玄晏先生,魏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彭阳县)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和针灸学家。皇甫谧虽出身官宦世家,祖辈皇甫规、皇甫嵩都是汉末显赫一时的人物,但他自己却一生不求仕进,嗜书如命,“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有《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逸士传》《年历》《玄晏春秋》等。

关于他的生平,《晋书》有传,但记载简略,且有疑点,对此熊明先生已撰文指出。据《晋书·皇甫谧传》记载,皇甫谧“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叔父有子既冠,谧年四十丧所生后母,遂还本宗。”对于皇甫谧40岁时去世的是他的什么人以及“还本宗”的真正内涵等问题,许多研究者要么语焉不详,要么任意发挥,使皇甫谧的身世留下了很多疑惑。

一、“年四十丧所生后母”中丧者为何人

《晋书》本传说皇甫谧“年四十丧所生后母”,到底是谁去世?有继母说、叔母说、母亲说三种意见。

(一)继母说

有人认为“皇甫谧幼年丧母,由叔父母抚养。”“40岁时,因继母去世,从新安回朝那奔丧,自此永居故里。”即是说皇甫谧早年母亲去世而过继给叔父,后来父亲再娶,在他40岁时继母去世,他奔丧返回故里。但现有资料还无法证实皇甫谧早年就失去母亲。如果他母亲真的去世的话,父亲再娶一个继母是有可能的,但也不至于把他送人后才再娶。事实上,从《晋书》本传便可以知道,皇甫谧出嗣叔父的真正原因是叔父没有儿子。这从他40岁时叔父的亲生儿子“既冠”这一点可以看出,即皇甫谧比他叔父的亲生儿子年长约20岁,由此可以断定,他叔父早年因无子而抱养皇甫谧为子的。因此,他过继给叔父与他的母亲是否去世没有必然的关系,说“皇甫谧幼年丧母”则是更无根据。

(二)叔母说

曹文柱先生说,皇甫谧“从小过继给叔父……叔父之子长大成人,与他感情最笃的叔母又生病去世。”张绍重先生也认为,皇甫谧“40岁时因叔母病故,又以其叔父之子亦冠,遂回到故乡,还其本宗。”他们都认为皇甫谧过继给叔父,随叔父迁居新安,至于为何要去新安,却没有深究。而景蜀慧先生对此做了研究,认为是由于当时安定战乱的形势所致:“太和二年皇甫谧十四岁,估计他就在此时徙离原籍,其入居新安,大致应在志学之年前后。”“曹魏中期之安定,由于魏蜀争夺陇右战略要地,加之邻近之匈奴氐羌族势力之侵扰,一直战乱不绝。明帝太和二年,诸葛亮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以后连年出兵,在这一带形成拉锯局面。”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皇甫谧叔父离开安定去新安,是为了能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果然,皇甫谧在叔母任氏的教诲下,发奋苦读,终有所成。从早年的“游荡无度”到后来的著名学者,既与叔母任氏的教导分不开,也与到新安后虽生活清苦但相对安定的环境有关。但《晋书》本传中“所生后母”是否就是“叔母”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晋书》本传里一直称“叔父”、“所后叔母”、“叔母”等,没有必要在其去世时称“所生后母”。

《仪礼·丧服》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是说为人后者为其所后父母斩衰三年,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齐衰不杖期。即出继之子于所继、所生父母皆称父母。如果是叔母(所后母)去世,皇甫谧应该为其服丧,怎么会出现非常讲究孝道且与叔母关系甚笃的他反而要“还本宗”了呢?显然,曹文与张文中认为皇甫谧“年四十丧所生后母”为其叔母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母亲说

赵以武先生说:“直到40岁,皇甫谧生母去世,而叔父亲生之子也已长大成人,他‘遂还本宗’。”杨东晨先生也认为“丧所生后母”是皇甫谧曾改嫁的母亲。

要确定去世的是否为皇甫谧的生母,可联系皇甫谧40岁时的几件事做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晋书》本传说:“叔父有子既冠,谧年四十丧所生后母,遂还本宗。”就是说,皇甫谧40岁这年有三件事发生。第一件事是叔父的儿子“既冠”。《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既冠”说明他叔父的亲生儿子年满20岁,已经举行了“冠礼”。《礼记·冠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可知冠礼是一个男子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的分界线,从此,他要承担各种责任,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皇甫谧叔父的儿子已经具备了承担责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皇甫谧当初过继给叔父做继承人的任务可以由其亲生儿子来担当,这是他“返本宗”的前提。第二件事是“丧所生后母”。史书在谈到为人后者的亲生父母时,称“所生父”、“所生母”。《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五》云:“初曾锡丧父母及所生父,金撤簪珥以佐葬;及葬曾锡,家益贫。”是说施曾锡为人后的父母与亲生父亲去世,妻子金镜淑艰难持家事。这段话将所后父母与所生父二者分得很清楚,且在谈到“所生父”、“所生母”或“为人后”时往往与丧服有关。《仪礼·丧服》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就是说一旦为人后,对所后父母与亲生父母所服的服制是不同的,要为所后父服斩衰3年,称为义服,为所生父只服齐衰1年,不杖期。但还本后对本生父母所服重于所后父母。因此,《晋书》本传中“丧所生后母”一句中疑衍一“后”字,应为“年四十丧所生母”。“丧”者就是皇甫谧的亲生母亲。他为母亲奔丧,且叔父的儿子已长大成人,可以支撑门户、作为叔父的继承人了。这是他“返本宗”的直接原因。第三件事是“还本宗”。根据以上两点,皇甫谧“还本宗”,是为母亲奔丧、服制的。“遂”字也正好说明他“还本宗”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叔父有了儿子,且已经成人;偶然性是恰好此时亲生母亲去世。因此他“还本宗”是一种身份的变化,即从为人后转变为还本宗,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返回原籍的问题。

据上,可以认为皇甫谧40岁时,去世的是其亲生母亲。

二、“还本宗”的具体内涵

之所以说去世的是皇甫谧的生母,还可以联系其“还本宗”后的去向来说明。有人认为还本宗就是回到故里朝那,但事实上有许多证据表明皇甫谧40岁以后还在洛阳附近,赵以武先生找到这样几条证据。

大约公元260-265年间,皇甫谧隐居于宜阳女几山,先后收过门生挚虞、张轨。《晋书》本传:“门人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皆为晋名臣。”其中牛综、席纯事不详,而挚虞、张轨在《晋书》均有传。《张轨传》记,张轨(公元255-314年)“与同郡皇甫谧善,隐于宜阳女几山。泰始初,受叔父锡官五品。”宜阳在今河南宜阳县之东,洛水之畔,新安之南不远。泰始初即以265年计,当时皇甫谧51岁,张轨才11岁。此前皇甫谧是隐居在宜阳女几山,张轨曾在皇甫谧门下求学。挚虞卒于公元311年,公元268年举贤良前已为郡主簿,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臆测挚虞从皇甫谧受业在公元260年。也就是说,入晋之前大约公元260-265年间,皇甫谧隐居于宜阳女几山,先后收过门生挚虞、张轨。

晋武帝送书和左思求序应是皇甫谧仍隐居于洛阳附近的宜阳的有力证据。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皇甫谧作《让征聘表》,四年(公元268年)“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二年、三年,由临淄迁居京城洛阳的左思构思十年写就《三都赋》,曾找过皇甫谧求序。

司隶校尉刘毅请出任功曹,说明皇甫谧当时在洛阳附近隐居。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司隶校尉刘毅请出任功曹,刘毅在他管辖的司州境内(时新安、宜阳均属河南郡)求贤是合乎情理的,而跨境到雍州的安定朝那去找皇甫谧就没有道理,尽管刘毅权大而皇甫谧名也大。

既然他没有居住在安定,那么他的“还本宗”就只能说一种身份的变更,即由原来的“出后”到后来的“还本”。需要说明的是,祝世林先生认为本传中“‘出后’二字措辞也不太清楚,审文意似生于原籍,以后随叔父徙居新安”,是没有理解“出后”的真正含义。而杨东晨先生认为“谧约六七岁时,父亲病逝,由母亲任氏抚养……谧十几岁时,生活无着的母亲带他改嫁于小商人,称继父为‘叔父’或‘后叔父’”更是误解。“出后”情况在史书中多见。《晋书·宗子传》(卷三十七)记载:“泰有四子:越、腾、略、模。越自有传。腾出后叔父,弟略立。”是说司马泰的儿子司马腾过继给了叔父。《魏书·李苗传》(卷七十一):“李苗,字子宣,梓潼涪人。父膺,萧衍尚书郎、太仆卿。苗出后叔父略。略为萧衍宁州刺史,大著威名。”《北史·袁聿修传》(卷四十二)与《北齐书·袁聿修传》(卷三十九):“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魏中书令翻之子也,出后叔父躍。”其中的“出后”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通典》卷九十六有“出后者却还为本父服及追服所后父议”、“出后者为本父母服议”、“出后子为本亲服议”诸条。显然,这里的“出后”就是指过继给别人家做继承人。与“出后”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人后”,如《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诸侯为天子、君,父为长子,为人后者。”“不杖,麻屦者……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在宗法制度下,支子立为大宗之继承人,称为“人后”。秦汉以降,大宗之制渐废,所谓“人后”,也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过继到别家做继承人。据《仪礼》可以看出,人后为所后之父服斩衰3年,为自己的亲生父母,则以1年之丧相报。既然如此,非常讲究孝道的皇甫谧在叔父儿子已成人且母亲去世的情况下一定会回到自己原来的家的。

在《通典》卷九十六还讲了一件为人后又还本的事。“出后者却还为本父服及追服所后父议”条说:“或曰:‘甲有子景,后叔父乙。甲死,景以降服周。涉数年,乙之妻又亡,景服父在为母之服。今叔父自有子,景既还本,当追报甲三年服否?若遂即吉,则终身无斩衰之服’。”这是在讨论服制的礼仪,景先出后叔父,后来叔父自己有了儿子,景还本。这里讨论的是景回去后是否为去世的父亲甲服斩衰3年。有人认为:“礼所称为人后,后大宗,所以承正统。若非大宗之主,所继非正统之重,无相后之义。今乙虽无子,于礼不应取后于甲。甲之命景,景之从甲,皆为违礼。”就是说,按《仪礼》,为人后,应后大宗,叔父乃小宗,因此这件事本身景与他的生父都违礼了。景的情形与皇甫谧有些相似,都是出后叔父,而叔父为小宗,因此说违礼。但现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比如“兄弟以子相养者,代代有之,此辈甚众,时无讥议。盖同系一祖,兄弟所生,犹如己子,非犯礼违义故也。”后小宗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

既然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叔父可以视兄弟所生犹如己子,但是否可以说兄弟的任一儿子都可以出后呢?《仪礼·丧服》:“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支子是指嫡妻所生除嫡长子以外的诸子,以及妾所生之子。就是说嫡长子是法定的继承人,不可以过继给别人。《仪礼·丧服》还说:“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绝,故族人以支子后大宗也。嫡子不得后大宗。”是说大宗是结聚全族的,不能断绝,所以大宗无嫡子时,族人用庶子承继之。小宗的嫡子不得为大宗的嗣之。

据上,我们还可以推断出,皇甫谧出后叔父时父母均健在且还有兄长,他出后叔父时父亲已有作为继承人的嫡长子,否则他的父母不会将他过继给别人的,此其一。其二,在《晋书》本传中皇甫谧曾两次谈到“父兄”,在《让征聘表》中说得风痹疾后的情形:“于今困劣,救求呼噏,父兄见出,妻息长决。”《释劝论》中说征辟“宗人父兄及我僚类,咸以为天下大庆,万姓赖之。”可见,在还本宗后他与父兄是在一起的。

因此,“还本宗”主要是身份的变更,是与父母之间亲疏关系的变化,而不是返回原籍的问题。他还本后仍居洛阳附近,似乎他父亲与叔父一样,也早已迁离故里。

(原文载《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圣茶祖师王褒传

    圣茶祖师王褒传

    茶艺是我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国非物质遗产的组成部分。它享有独特、独尊、高尚的消费文化。茶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交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艺的表演和各种茶文化的传播及形式的展示,则将品饮茶活动提升为物质需求与精神享受的文化总和。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 困不住的曾国藩

    困不住的曾国藩

    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他的成功看似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其实,他同样是经历的无数的坎坷、起伏、窘困和险恶。甚至是生死系于一线的人生困局。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曾国藩。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读懂辜鸿铭

    读懂辜鸿铭

    怎样了解文化大家?如何读懂文化经典?文化名家浩若繁星,经典著作卷帙浩繁,读者面对这种情况,常常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却由于方法上不得当,总是达不到相对全面深入了解之目的。甚而概叹一声“高头文章,面目可憎”,掷之而去。“巧读?快读”名家系列丛书,就是力图解决以上困惑的一种尝试。希望在为读者提供扎实内容的同时,通过融入读书方法的内容编排,让读者用尽量少的时间,就对文化名家有较全面也较深入的了解。
  •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二十四桥落叶蕊

    二十四桥落叶蕊

    人生会过多少桥……一桥一人生……一桥一大变……
  • 法界宗莲花章

    法界宗莲花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巫道

    阴阳巫道

    我本是平凡学生,却被养父母卖去做阴婚新郎,从此开启了我另外一段人生。巫道血脉,行走阴阳,沟通鬼神,知晓天地。我沿着爷爷的足迹,经历一段又一段鬼怪秘辛,揭开的却是商周时期鲜血斑斑的阴谋……
  • 异族情缘之混血小狐仙

    异族情缘之混血小狐仙

    曾经作为普通人类的千金小姐安悦然,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万念俱灰的她一心求死,身体一点一点沉入水中,恰巧被姬文殇所救,醒来的她什么都不记得,能相信的只有眼前人,从此她的人生开始变得奇幻,原来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
  • 妖禁

    妖禁

    鬼吃人,妖惑心,霊界幽幽锁怨仇人心埋,道行浅,须弥欺欺禁孽缘一缕芳魂,满门惨死,魂入异世,浴火重生!原来世界如此之大,平行之位面,修炼之三界,一次杀戮牵扯出她惊天的身世之谜!且看她如何在这美男遍地、妖孽横行的三界混的风生水起!
  • 诡案异闻

    诡案异闻

    有一道黄色闪电劈了下来瞬间包裹住李子阳就在以为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脑海中想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然后展开了新的人生!
  • 天下庄

    天下庄

    有人可敌万,一人如一军有术可通神,圈地如围城有令东来,再饮江山千以为纪,巍巍大乾,壮哉!
  • 倾城一笑:菇凉我很高冷

    倾城一笑:菇凉我很高冷

    她,前世是是沫家千金,坍塌的房子却让她穿越到了异世大陆。他,是风华绝代的富家之子,拥有烟雨大陆最高的天赋,许多少女为之倾倒。她,自诩高冷,对所有都不屑一顾。他,身边从来不缺女人,他却一个也看不上。当他遇见她,一场追逐游戏从此开始。
  • 末世之喜乐平安

    末世之喜乐平安

    她无意中来到地球,看到这里灵力充沛但却无人懂的利用,正开心的时候却被困在一个刚刚死亡的女婴体内。他刚经历丧母之痛,看到被遗弃的婴儿想到自己,于是某人被收养。被养了十多年,她确定这是个好男人!正想好好培养感情,丫的!这是要闹哪样儿啊!遍地的丧尸我虽然不在乎,但家里这个我不能不管啊!苏平安,难怪以前对我这么好呢!感情在这儿等着可劲儿的折腾我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